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Jane's insight | 投资自己

破茧成蝶,中专生的逆袭(上)

简七导读

大家还记得蝴蝶薇安分享的创业日记吗?可知道蝴蝶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看到有朋友留言,说奋斗无用,这个社会如何如何,自己身边的同事如何如何。

简七想告诉大家,你缺乏的,是你自己的信念和行动而已。

原文帖:http://www.jane7.com/portal.php?mod=view&aid=21

我没有读过大学。

有时觉得文凭这事挺重要的。例如参加商业活动,大家追根溯源充满好奇地问起,别人不是清华就是北大毕业,轮到你只能讪讪地说,我没读过大学。于是大家一片震惊,即便后面听完你简短的故事露出佩服的神态,那种震惊的样子依然令人无法释怀。

有时这事其实也不太重要。因为无论工作生活你都挺得心应手。上到研究生博士下到普通小市民,沟通无比顺畅。新事物出现时你的接受和学习能力都非常好,你和一群非常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你全然不觉得自己存在任何缺失。

但是没有人真正知道,你为此究竟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学生时代的兴趣爱好,有可能决定你的职业生涯究竟如何开始。

因为不喜欢读书,重点中学毕业的我选择去读中专,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让毕业时的我陷入了彷徨。所有我能看到的关于中专生就业比较好的案例,无非是最后成为社会生物链的低层——文员。

即将毕业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只身奔赴广州,试图为自己寻找未来。刚到广州时非常茫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因为只有一个月就要返校,所以我决定去找一份最基础的工作,看看大人口中的生活到底有多残酷。

我在广州的流行前线(地铁出口的地下商城)转了一圈,最后在一家皮具专卖店门口停下了脚步,门口贴着招聘服务员的启事。我进去询问应聘事宜,接待我的店长想了想问我:你会打字吗?我们也要文员呢!

我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试机会,面试我的是市场部的主管。被询问的技能包括:

1.是否会使用office;2.打字的速度如何;3.是否会上网。

克服了最初的慌张之后,主管发现我因为长期网聊而打字速度飞快,自己不仅做了个网站,居然还写过小说的时候简直喜上眉梢。给她看了几篇我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很快就得到了这份工作:市场部正好缺一个可以兼职写点东西的小文员。

这个暑假,我可以幸运地在高级写字楼的冷气办公室里工作,而不是站在专卖店里招徕客人,我觉得简直幸福的要死。而谁又能想到,喜欢做网站、写小说、没事就上网聊天这些兴趣爱好竟然是让我得到这份工作的重要原因。

18岁的年龄还太年轻,即便是22岁大学毕业刚准备踏出校门的年轻人,也完全没有任何经营人生的概念。如果能清楚认识到原来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早早选出自己想要做的事和想要成为的人,在读书期间就未雨绸缪去准备各种技能的学习,大概起点又会更高一些吧。

机会从来都是自己创造的。

得到了这份文员的工作后,我很努力。因为只能工作一个月,我需要在这个月里得到大家的认可,最好能在我走后把这个职位留给我半年,这样毕业了就可以直接上班,完全不用继续挤在毕业生大潮里艰难找工。

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我成为一个任劳任怨的好员工。

大部分同事都在香港总部、东莞的工厂和广州的数个专卖店里工作,广州办公室多数时间只有我和市场部主管。每天的工作异常繁琐,早上到办公室之后我要快速对展示区进行简单的打扫和整理,处理各专卖店、专柜和加盟店进货的查询和要求,给各处补货调货,完成各种总部和工厂需要的报表。我很快掌握了做这些事的规律,常常一会儿就把工作做完,看看老板留在办公室里的广告书,琢磨能不能写点什么。需要发往专卖店的货会定期先运到办公室,我灰头土脸地和运货的小伙子们挤在一起装卸,不仅毫无怨言,还会盯着他们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货品。周末需要加班的时候,冒着大雨前来浑身湿透的我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因为很感激主管给了我这份工作,我还会自告奋勇的代替她去巡店,住得远的她就可以早早回家。这个月结束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一个好帮手。

然后我回到了学校,半年过去即将毕业的时候,我接到了主管打到家里来的电话,她很亲切地问我:你要毕业了吧?还想不想回来?你要回来的话我把职位留给你呀?

当然好呀。于是我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真正的职业生涯。

加班和做额外的工作,当然是很辛苦的,谁都知道休息最轻松和愉快,可是在基本技能缺失的情况下,只能用良好的工作态度来找补。用人单位在大部分时间对于社会新鲜人的态度都是包容的:可以给你时间去学习技能,但是绝对不能容忍你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新鲜人的一举一动,其实都被看在眼里,并且被默默的评分和打上标签。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有机会,而有些人,没有。

你的态度,决定你可以走多远

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我敏感地发现,从老板到主管,大家对我的态度明显不同,对于工作成果的验收愈发严格。我猜那个月他们是因为人手紧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所以不得不拿我来试试。现在我是一名正式的员工了,他们就会拿正式员工的标准来要求我。

我换掉了小短裙和凉拖,穿得更职业得体。平时闲下来就拿着各种皮类样品向主管请教,她也很热心的培训我专业知识。刚开始有客人到办公室选货和考察,我只能陪同和听主管的介绍。随着我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对主管语言的模仿,她不在办公室时,我已经被批准可以独立向客人介绍产品。等主管回来的时候,客人已经对产品不同的系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让她非常高兴。

公司定期在杂志投硬广,多数是美女加上产品照片再写几句广告语。我觉得这种形式根本不能突出产品的特性,至少不能打动我们的目标客户——年轻的时尚白领们。我觉得完全可以用软广的形式做一期比较有趣的东西,于是自发写了一篇软文,名字叫“爱她的十五天”。内容是一个男生对在同一栋写字楼工作的一个女生一见倾心,却没有勇气上前搭讪认识,只能每天观察她当天的装扮和模样,去猜想她的生活状态。15天过去,他再看到她时,就是她辞职抱着自己的东西走进电梯最后的身影。我们不同的主推手袋产品都被穿插在软文里,把产品和年轻时尚的女性白领生活状态进行了关联。这篇文章得到了大老板的好评,最后它不仅仅是一篇软文,还被安排画成了漫画,刊登在杂志上。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一份新工作:为公司产品画册写文案。花费了一周,写完的文案最后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精美的产品照片们一起被印成了一本漂亮的画册。这时我开始对自己充满了好奇,文员的基础工作显然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那么,我究竟还能做点什么?

工作半年后,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看到路边的书摊摆着一本书:市场营销策划学。非常厚的一本书,只要十块钱,我把它带回了家。

因为我工作的部门是市场部,多了解一些相关的市场部的专业知识,总归不是坏事。当我把这本书全看完的时候,我终于明白,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是非常不正规的家族企业。真正的市场营销工作,原来是如此的专业复杂,又是那么的引人入胜。

在我面前那满是迷雾的未来,终于清晰了一角:我所期望的未来,是成为500强企业里最优秀的品牌经理。我是如此渴望自己能打造出一个让大家耳熟能详并且非常喜爱的品牌。即便最终不能达到如此宏伟的目标,至少我也必须拥有这样的能力。

于是,我开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全盘规划。

社会新鲜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怕麻烦和累,所有能做的可以做的事情,都去做一遍。只有真的动手做了,了解了相关的信息,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意义,才能对自己有最清楚的认识: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什么事情让我提不起精神毫无兴致,什么样的事情是让我充满斗志干劲不怕苦不怕累做起来极其愉快的?前者只能磨灭年轻的灵魂,只有后者,才能让你打开那扇迎来无限风景和美好未来的门。

人生是可以被规划的

成为500强企业的优秀品牌经理,对于中专毕业生来说确实有点像天方夜谭。但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向年长的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多年的朋友请教,他说,以你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这几年想要进500强企业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你得先把基础打好。这样吧,你去看看《销售与市场》,最好是把年度合订本看完,这样你对市场部的很多东西会有一定的基础认识。你的公司不规范,所以你现在基本上还处在什么都不懂的阶段呢。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我看完了整整4年的合订本,做了两大本的笔记。当我合上最后一页时,有些东西仿佛清晰了,可是有些东西依然模糊,我决定把书里看到的内容搬到现实里试试。

以前开会我以默默地听和记录为主,现在我尝试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刚开始老板们略表诧异,当大家发现我说的并不全是废话时,不再有人制止我的发言,偶尔还能获得一些点头赞许。知道要给新店选址的时候,我提前做了一周的功课,在会上也能像模像样的说出一些建议,当然,大部分都是从书上看来的。根据我们的销售周期和销售情况,我开始学写促销活动的策划。不知道如何下笔,就花了点时间在网上找了篇我觉得写的不错的促销策划案,在它的基本框架里填我构思的活动内容,写好后在开会时发给大家看。过了没多久,大家看我的眼光开始有点不同,老板还会在路过我的工位时对我说:vivian,圣诞节快到了,你想想圣诞节的活动应该怎么做吧?

通过努力的学习,我在短期内进步飞快,但是随着工作越来越深入,终于对传统家族企业的劣势有了充分的认识。公司最大的决策人是老板,无论大小事都需要他拍板决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事必躬亲的老板是多么的疲惫,由于这种疲惫带来的许多仓促决定又是多么的糟糕和危险。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之后,我感觉离自己的梦想还是那么的遥远,于是第一次开始思考离开的问题。

我反复研究了理想的职位对员工的要求,如果要让大家忽略我的学历,那么我必须在工作上获得非凡的成就,只有这种情况下我才有机会破格进入这些企业。那么,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平台在哪里?作为一个普通公司工作一年学历还不够好的市场部小职员,我又该如何进入这个平台?

这时一个新的行业进入了我的视线:广告公司。

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意识刚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顺势生长起来的广告公司们迎来了人手严重短缺,对学历的要求也只是象征性的,只要能力够好,你是什么学历不重要。广告公司是和企业直接对接的,你表现好的话,有机会直接从广告公司跳槽到你的客户那里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这个迂回战术让我激动了一阵子,虽然很波折,但是显然我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只要能力足够,我完全可以在做甲方和做乙方之间任意选择。一旦能力达到了足够的高度,我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些。

满是迷雾的未来,又一次显露出它朦胧的轮廓,我向着自己的目标出发了。

社会新鲜人在工作半年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再被当做新人。公司会要求你表现得像个正式员工一样,并且对你提出更高的要求。你的上司也会希望你能得心应手,不再给大家添麻烦。怎么才能快速成长起来?方法有很多:厚着脸皮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请教,只要态度够诚恳,一定会有人愿意教你;大量阅读工作相关的专业信息和知识,这些资料在书籍、互联网都可以找到;努力思考,勇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刚开始它好像很浅薄、被嘲笑也没有关系;在各种会议中认真的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学会去做假设题:假设这件事情让我来处理,我应该怎么做?有了想法后再去听别人的处理方法,和自己的方法作对比,很快就能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里。成长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和大量的练习,无他。

即便被生活暂时改变了计划,也必须要保证远期目标是不变的。

凭借在市场部写的文案,我顺利应聘进入一家影视广告公司做文案。其实更对口的部门应该是大型广告公司的客户部,但是由于之前的工资一直微薄,为了在广州这个城市活下去,我不得不向生活妥协,选择了愿意接纳我的这家看起来也不甚正规的影视广告公司,开始了写tvc脚本的工作。

没想到的是,这家公司希望拿到除了给客户做影视片拍摄制作之外的其他业务,带我的创意总监恰好兼了部分策划工作。我们熟悉之后,我向他展示我此前写的策划文稿请他指正,他看了以后一拍大腿说:来跟着我干吧!

就这样我开始和这家公司的客户人员们一起工作,他们只负责拉业务做销售,文案负责写脚本,我负责在方案里像模像样的进行市场分析和消费者分析,推导出我们建议的品牌定位,再引向我们的脚本创意,试图用逻辑让客户觉得——哎呀,好像是这么回事,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因为我很好学,所以总监和资深的同事们给了我一些其他广告公司的策划案,我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翻看,把我认为很棒的想法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甚至由此联想到的更多内容,偷偷加到方案里去。例如建议客户做一些其他配合的推广宣传让电视广告的效果更好,增加户外广告的投放,又或者同期进行一些小型的活动等。

又半年过去,我越发肯定自己的方向应该是广告公司的客户部,并且应该是全面代理广告公司,而不是这样的影视制作公司,因为能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少了。尽管学习环境有限,这半年里我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看相关的市场营销的书,并且珍惜每一次写方案的机会,尽量写得更完整和更全面,书里看来的大量理论知识被我演化了之后用在了方案里,乍一看还蛮像那么回事。在这期间,我还向一位做IT的朋友学会了如何组合各种关键词使用google,并且发现原来互联网上有如此多有用的信息和内容。

当时在广州广告界被誉为黄埔军校的一家全面代理广告公司招聘客户人员,我投了简历,并且获得了面试的机会。

为什么说它是广州广告界的黄埔军校,因为这是一家出了名的“累”人的公司,很多人提到它加班的恶劣程度时,都会摇摇头说,这是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的地方。尽管这是一家口碑如此惊人的公司,但是许多离开这家公司的人,最后成为其他广告公司的各种总监。

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楚记得,在最后一次集体面试中,我后来的上司提出一个问题,针对客户的产品资料库是否重要?如果是你,你应该怎么建立这个资料库?

当时面试的一群人里,只有我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说非常重要,如果不能了解所有的信息,甚至包括竞争对手的详细产品信息,我们怎么在客户面前表现的专业?我们应该比客户更了解这些信息才对。信息可以去卖场拿竞争对手的产品资料,可以在网上找,可以在报纸杂志里收集,一点点的也就攒出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在这批面试的人里,我的综合得分最高,几乎可以排到前几名。

进了这家公司之后,我向上司兑现了面试时的诺言。我们服务的客户是国内知名的汽车品牌,我把客户的全线车型产品和国内所有的10万元以下、10万-20万、20万-30万这三个区间里所有汽车品牌(包括进口品牌)旗下的产品,全都整理成了一个硕大的excel表,表里包含产品的重要参数信息、特点、价格、产品定位、面向消费群体分析、广告语,还附上了车型照片,方便随时进行各项对比。这个工作花费了我一个月时间,这个月里我看完了各种关键字组合搜索后的所有信息,并且拿着一大堆汽车杂志做反复对比校正。这项工作完成以后我俨然成为搜索专家。

一直到现在,我还经常骄傲的宣称“只要一个东西它在网上,就没有我找不到的”。

这家公司给我的职业生涯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我每天兴高采烈地上班工作,从来不觉得加班有多苦,只知道活儿还没干完得抓紧。公司里的学习氛围很好,除了培训之外,老大们还经常会推荐书籍给大家,只要一有空闲我就会捧着各种专业书看。来了这家公司我才知道,原来市场营销包括的方面实在太多了,绝对不是原来理解的那么简单,想要在那些做市场的老江湖面前像个专家一样,你必须要懂营销、销售、终端、渠道、品牌、经济学、消费者行为……这简直是一片无限浩瀚的海洋,而我是在岸边垂涎的如此渺小的人儿。

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日子,也是我这工作13年中最勤奋的日子。没日没夜的加班工作,略有空闲大家就会招呼着去唱个歌泡个吧,这时候我通常选择背起包,回到住所附近的麦当劳坐下看书,因为知道家里有电视、网络,诱惑太多,必须要专注的学习。在地铁上看书,在休息时间看书,在吃饭的时候看书,那时的生活几乎只剩下两件事:工作、学习。

我在这家公司看到了很好的榜样,并且清楚地从他们身上知道自己将来必须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和条件,才能更近地触摸梦想。我拿出一张纸,在那张纸上给自己列下了未来5年的计划,这个计划囊括了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那张纸就是非常明确的我想成为的人的样子。

做到企业市场总监/广告公司客户总监的职位,并且拥有应有的能力。

英语能有6级的水平。

通过自考拿到本科学历。

把钢琴捡起来,至少能弹数条曲子。

看完XXXX字的书。

……

3年后我收拾东西时翻出这张纸,被自己吓了一跳,因为那时的我除了“英语没有达标、换了两个城市导致自考大专只完成了2/3不得不终止”这两点没有完成,纸上列出来的其他计划几乎都已经提前实现了,那个瞬间我有点被自己感动的想要掉泪。

学习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很容易被我们的惰性战胜,最常听到的说法是“明天一定怎么怎么样”,“回头一定怎么怎么样”,然后很快淡忘掉当初的雄心壮志。每个人都应该每隔五年给自己列出一个详细的五年计划,这五年里都要学会什么样的技能,做些哪些事情,训练自己具有怎样的能力,然后逼迫自己为了实现计划,克服惰性,坚持每天都学习。只要能坚持下去,你会意外的发现,原来以为五年才能实现的目标,可能只需要三年就完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有时候决定你能走多远的并不是机会,而是你愿意比别人多付出多少汗水和时间。

对手中的工作负责,其实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全面代理广告公司的客户部,日常工作异常繁重。客户部的成员不仅要和客户的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自己公司内部的创意部和制作部打交道,还要抽空写各种各样的方案,执行各种琐碎事务。假如自己所在的小组不小心服务了两个月费客户,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需要记住的事情,往往必须要写几大本备忘录。事情多到三头六臂连续通宵也忙不完的时候,就是最容易犯错的时候。

曾有一次,我们帮客户策划了一次非常不错的活动,公司派出一大票人去了现场,拍了不少照片回来,客户选定了其中一张印刷成物料准备在发布会和后续推广上使用,包括海报、宣传单页、易拉宝、明信片等等。我当时的职务是客户主任,负责第一个查验所有设计完毕客户认可的物料,我确认没有问题后递交客户经理检查签字,客户经理再交由客户总监过一遍,三关确认没问题了签字进厂印刷。

一切都很顺利,我们加班加点印刷出来的物料准时送抵客户手中。然后噩耗传来,客户发现其中一张我们拍摄的照片被反转了,当地标志性的两个建筑物的位置明显错误。听到消息的我满脸死灰,因为我没有到现场,照片在做设计之前就已经被错误的反转,我以为现场就是这个样子。而去了现场的设计师、客户经理、客户总监,甚至是验收最终设计稿的客户,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照片错了。

这笔物料的制作费用是十几万,按照公司的规定,所有的损失应该由总监以及整个小组集体承担。

每个月的薪水只有两千元,我忐忑不安,不知道最后会被怎么扣工资。半个月后听说,因为没赶上客户的活动,这批物料就此作废,所有的损失由我们的总监一个人承担下来。她说:没检查出来,这是我的责任。

这件事过后,没多久客户就和我们公司解除了合作关系。

我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但是这件事深深烙印在心里。我第一次意识到,在一个庞大的合作团队里,一定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疏忽,那么作为这个公司最终对外的出口,即便是公司职务最低的成员,都必须为此担起重要的核对责任。否则轻则出错颜面尽失,重则丢掉业务,公司遭受损失。

那时我22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本能的推卸责任,但是这位总监让我学会了什么叫勇敢,什么叫担当。后来的广告从业岁月里,所有与设计相关的内容,我都会仔细校对五遍以上,并且同样要求我的下属。我曾经在准备完稿的时候检查出年轻的设计师在设计吊旗时没有预留出血位,也曾经发现客户已经确认设计的画册中存在产品图片错误,每一次,我都会给相关人员讲这个故事,希望给大家敲醒警钟。

几年后,我新到一家互联网广告公司工作,客户拍了一条新的广告片,并剪辑成多个版本。同样是因为多人疏忽,没有发现其中一条广告片的slogan未修改,发现时这条广告片已经出街一天。公司老总第一反应就是把责任推卸给合作伙伴,我笑笑说我来跟客户说吧,责任我承担,老总用见了鬼一样的表情看着我。我打电话给客户的部长,非常诚恳的道歉,客户的部长说:啊,这样啊,没关系,出去就出去吧,版本太多了,你刚来,弄错情有可原,赶快换回新的就好了。当时是凌晨两点,我和客户都刚加完班,大家疲惫不堪声音嘶哑,我拿着电话热泪盈眶,我知道我们很幸运,遇到如此体谅人的客户,但是我也知道,我们不会一直都这么幸运。

遇到突发情况造成损失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逃避,找各种借口证明这事不是自己的错。在我看来,这样的心态实在要不得。如果不想被追究责任,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犯错。既然做不到这一点,不管犯错是因为连续通宵加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错了就是错了,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事和高尚没有任何关系,勇于承担其实是职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不职业的人太多了,所以显得愿意承担的人很特殊。不,这其实就是你该做的,没有借口,没有理由。

从踏入职场的第一天开始,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就看你如何去经营它。经营自己和经营一个品牌,没什么不同。

我一直有个想法:不管一个活儿看起来多简单和多没价值,只要交到我手里,都得坚持把它们做到最好。

这种想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因为觉得中专生要找到好工作实在不容易,即便是很小的事情,也得努力做好,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时间长了,简单的想法就变成了一种工作习惯,彻底贯彻在我这12年的职业生涯里。

为此我熬过各种各样的夜。例如把需要分析的几个网站的每个板块、每个细节都仔细研究清楚,写成一篇长长的从架构、功能、优点、缺点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分析报告;例如把一个大多数人都认为已经可以的方案,花额外的两小时继续调整到最终认为理想的程度……

其实很困的,但是越到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越不想,也不能放弃。这时放弃质量选择了应付,最后换来就是这一顿白熬了。因为只要结果没有品质可言,自然不会有人关心这个过程里你都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

有人觉得我傻,也有人觉得我是个挑剔事多的上司,我确实执着于这个理念。时间流逝,随着我的资历渐长,我开始听到一些这样的声音:vivian你做事,我放心。

一个执行到位,足够聪明,理解力强,能想多一点多做一点,自发地把事情做到前面的下属,是每一个领导者梦寐以求的好帮手。对于工作里的每一件事,不管它多微小,都尽量做到最好,最终累积起来,就能成为一个“负责可靠”的你。

在广告公司工作期间,还经常遇到一些诱惑。这些诱惑来自于各种各样的供应商,他们希望广告公司向客户推荐并且使用他们的产品,多半会附加上一些给个人的利益条件作为交换。我不评论这样的行为,只是我自己从来不这么做。只要东西足够好,不需要给我个人利益我都会去推荐。如果东西不行,给再多好处我也不感兴趣。

虽然我的工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有那么一点点,虽然我也希望有很多很多钱可以花,但是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着,从不在公司乱报销费用,不收取渠道商的回扣,不占别人的小便宜。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你能坚持一段时间,慢慢的,它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对你产生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深远的影响。

职场十年,凭借着对这些不知道哪里来的想法的坚持,我成为一个在许多朋友眼中很可靠的人。不打小算盘谋私利,认认真真做事和学习,也算误打误撞,走出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我们生活在人际社会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身边的人看在眼里。任何自己都不曾留意的细枝末节,会被积累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印象,从而给你打下一个比较深刻的烙印。你占了别人的便宜,几次下来别人就会敬而远之。你收取回扣被发现,公司就会提防你。你做事情不认真得不到认可,换新工作时也许别人会去向你的前任上司了解你的情况。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圈子的力量,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砸招牌一朝便够,而塑形象,那需要长年累月的累积。

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你已经积累了某一行业7年经验并且做到高级职务之后,有新的机会来临,你会选择从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行业?还是在原有的环境里保持现状?

这是一个很难作出的决定。性别、婚育否、现状、经济状况、勇气等因素,都会对决定产生重大影响。我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如果选择从头开始,这么多年的经验不就白费啦?一把年纪还要去做新人?

面临这个选择时,我27岁,比同龄人工作的早,侥幸拥有了7年的资历和经验。即便看起来还年轻,这个问题依然让我犹豫了很久。

广告行业在我看来,已经面临了饱和的危险。广告公司的月费一降再降,各种广告形式的效果好像没有什么提升。客户很迷惑,广告公司也很迷惑。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对广告生涯有些厌倦。在中国的广告市场,长期都是客户说了算,logo要大,广告语要大,最好重复很多遍广告语和品牌名。不能说广告人不努力,其实很多人还是有做好东西的理想,但是经常出不了街,不是客户不同意就是审批通不过。时间长了大家都有疲态,更有甚者会拿同样的方案和设计改改名字和logo卖给其他客户。

至于新事物,什么是新事物?一定比例的广告人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那些自己熟悉的工作,从来没有抬起头看看广告以外的世界究竟都在发生什么。

我遇到的新机会,是进入互联网行业做和产品相关的工作。

因为长时间趴在网上,我对互联网资讯有一定的了解,多年玩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更是让我脑子充满奇怪想法。当我遇到后来的老板时,我俩整整聊了3个小时。他本来是要找一名市场总监,我们聊完之后他说:我觉得你挺适合做产品的,过来做产品吧。我们的团队有非常棒的美国google和微软出来的人,你和他们在一起工作,能学到很多。

当时找我的一共有4家公司,都希望我加入。这家IT企业给出的薪水在其中最低,但是却也是最诱人的。促使我下定决心的,就是他这最后一句话。从未在知名企业工作过,我太好奇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在我的想象中他们应该有学识、有才华、有能力、有经验,这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对象。

数年后我才知道。老板决定用我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我刚脱离广告行业,身体不太好,于是用跑步来锻炼身体。每天4000-6000米,下雨就去爬21层楼梯,整整坚持了一年。他觉得如果一个人能有这么强的意志力坚持锻炼,那么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即便没有产品方面的相关经验,他也觉得只要我愿意,一定能很快学会。

我一直以为是能力使然,令我可以平稳顺利地变更行业,万万没想到,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竟然是如此简单的理由。如果我没有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大概他会选择其他看起来和我能力近似并且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吧。在能力值和经验值相当的情况下,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你恐怕必须得具备点什么特别优越或者非常良好的素质条件。这是工作7年之后,生活给我上的相当关键的一课。

我们总听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在这个竞争极大的社会里,你准备的越多,显然机会越多胜算越大。那么我们都需要准备什么?首先我们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你是做哪个行业的,其他关联行业的信息最好也能知晓;其次我们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在你所在的行业里,至少你要表现的专业和经得起考验;再者我们需要一些其他类型的个人素质,例如谦虚好学,例如坚韧不拔的韧性和耐性,例如自我成长的能力等等。前两项是必须项,最后一项是可选项,但有时候决定你收获的,却往往取决于你在可选项里付出了多少努力。

给自己清零从头开始,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争,只不过需要面对的那个敌人,其实就是你自己。

如愿进入了新的行业,我还来不及高兴,很快就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异常尴尬的境地。

这是一家工作语言是英语的公司,同事们有美国人、加拿大回来的ABC、印度人。我的英语也就中专时那点剩下的残余,还因为多年不用几乎和初中水平差不多。

第一次开会时长两个小时,全程英语。我大概只听懂了5%,并且这5%还是由零散单词而不是句子构成的。开完会出来,老板问我听懂了没,我苦着脸说不是太懂,他笑笑走了,我一直内心忐忑,生怕语言能力会严重影响到我的工作表现。

刚开始几天,还有加拿大回来的ABC帮我做翻译,时间长了他也懒散了,让我自己来,我不得不独立面对美国同事。最初的慌乱过去,发现其实多少能听懂一些,而同事也很和善,绝不嘲笑我磕磕巴巴的烂英语。至于邮件和文档,只能一边读一边比照翻译软件的结果去强猜。幸运的是专业英语相关的词汇其实来来去去也就那些,看多了,也就认识了。

因为进入新行业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水平的提高上,于是我又一次曲线救国:加大了美剧的观看量。把美剧拷到psp等随身多媒体工具里,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看。晚上回到家以后,即使在做其他事情,也会播一部美剧,音量调到能听清每一个句子的大小。没有刻意看英文字幕,尽量认真地听。

半年美剧生涯过去,我发现开会时能听懂的部分变多了,能说的句子也变多了,有时一着急没过脑子居然能直接脱口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甚至连口音似乎都在发生变化。我欣喜若狂,加大了和美国同事聊天的频率,每天问个好,随便聊几句,在会议上也开始尝试和他们进行对话讨论。

到这家公司的两年后,我给自己筹划了一场在爱琴海举办的婚礼和在希腊的蜜月旅行。由于我先生的英语不好,所以整个行程里的一切都由我一手操办。婚礼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就在我们和法国飞行员以及他太太一起共进早餐随意聊天时,忍不住要感慨,这个刚进公司连一句英语都不敢说的姑娘,现在已经凭借自己的力量跑到欧洲到处溜达了。

在这家公司待了三年多,最后离职前,我有时候会帮助新来的大学生和美国同事做翻译。我相信他们一定不知道我刚到这家公司时的样子。我知道自己可以去很多地方,并且将要去更多的地方。

很多人喜欢说:学习啊,我没有时间/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我不能集中精神/我一看书就困。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并不是像读书的时候那样坐下来每天8个小时才被叫做学习。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哪怕每天你只记住了一个单词,一年下来就是365个,几年下来你的词汇量就很可观。这三年里我因为实在没有时间所以没能配合看语法和狂背单词,所以造成了我现在像“美国农民”的水平,能听能说但是语法不行,写不了,词汇量也太少。如果能每天抽点时间,看一两集美剧,注意观察英语字幕,跟说跟读,经常看看英语新闻。坚持一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不仅仅是英语,其他语言也是同理。 IajVzVDSSXdCwZENat/pQPl00sjGLCmQbO7dRcqtgPAWpACs9fuulbHiDzS88r3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