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需要社区服务?对此腾讯科技企鹅智酷2014年开展了一项覆盖两万网友的调查。问及“你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是懒人吗”,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4%的用户认为自己是勤快人,不爱做家务或者对家务活拖沓的用户占据76%。从理论上讲,76%的人需要社区服务。
研究还对生鲜品送货与洗衣服务两大类传统社区服务产品做了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尝试生鲜食材配送服务的用户高达71%,直接表示愿意的占38%,认为不知道但可以尝试的占33%,而在对洗衣上门取送服务的调查中,有53%人表达了兴趣,其中非常愿意的占20%,有兴趣的占33%。
那么实际上接受社区服务的人有多少呢?从数据来看,有69%的用户表示社区里根本没有相关的服务,19%的用户知道社区有相关服务,但是从来没有使用过。目前社区服务覆盖到的用户仅占调查样本的12%。与76%的人不愿意做家务、71%的人愿意接受生鲜产品送货、53%的人愿意尝试洗衣上门取送服务的数据相比,缺口高达几十个百分点,所以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资源错配,换句话说,有待挖掘的市场很大。
那么是什么阻止“懒人”消费社区服务?在企鹅智酷发现,用户对社区上门服务最大的担忧是收费过高,占比达到55%。其次的担忧才和服务质量相关:譬如洗衣能否洗干净,生鲜配送是否真的新鲜,配送速度是否够快,等等。换言之,收费价格不清晰与服务质量不确定是把懒人挡在门外的关键。
我们来看看商户端的情况,总体而言传统社区服务是由个体户和物业来完成,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效率低下,服务缺乏规范,价格缺乏统一标准。而且个人与物业的传播能力非常有限,结果造成想要服务的人找不到商户,不需要服务的人却面对着不厌其烦的广告与扫楼。传统领域在物流送达方面更几乎是空白,无法解决从零售网点到用户手上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然而移动互联的普及,已经有很多企业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针对物流到社区的最后一公里,已经出现了很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解决方式。一方面,传统的社区服务经营实体,譬如家政、洗衣公司主动向线上迁移,借力互联网获得更快的增速;另一方面,更多的互联网背景创业者发现了社区蕴藏的巨大机遇,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解决洗衣做饭等“懒人终极难题”。
在传统家政企业上线与互联网企业下沉的夹击下,今天的社区O2O服务已经初具规模,如今社区O2O服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体的传统社区服务产品的细分品类,这些细分品类在市场中占比最大的是家政、洗衣、生鲜品配送与社区电商四类;另一类则不提供具体服务,而是充当各种服务进入社区的接口平台。下面我们逐项简要介绍这些社区O2O行业的玩家。
1.家政
家政是在社区内发展时间最长的生意,因此家政O2O的参与者也明显分化为两方:线下规模较大的家政服务公司与看好家政发展机会的互联网公司。传统家政公司现在开始转变运营思路,逐渐重视线上渠道和营销效果,他们的代表有阿姨来了、95081等。而互联网公司则从线上的突入,它们没有传统家政企业的负担,模式一般相对更轻,以e家洁、阿姨帮、云家政等为代表。从品类上,家政O2O平台目前覆盖的服务包括小时工、家电维修清洗、育儿嫂月嫂、住家保姆等。
2.洗衣
洗衣是进入社区服务市场的很好切入点,因为这一行业的成本主要是设备投入的固定成本,毛利率高,依靠互联化的营销可以很有效地吸引客流,摊薄支出。从商业模式上来说,洗衣比较适合通过线上营销、在线下完成服务的O2O模式。目前这一市场以传统洗衣企业的O2O服务“荣昌e袋洗”为代表。
同时,由于洗衣和家政是一组互补的服务,需要家政服务的懒人往往也不怎么自己洗衣服,所以二者存在天然交集,容易相互打通。所以像家政平台e家洁就在考虑通过阿姨这个“活渠道”拓展洗衣服务,把分散的社区洗衣店加入平台上来。
3.生鲜、生活品配送
生鲜、生活用品的急送也是社区服务的刚需。虽然在这个品类下已经有很多电商参与,比如1号店、本来生活、顺丰优选、沱沱公社,但由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仍是这个行业的难点,所以在这个细分领域内也出现了不少模式更轻巧的公司。
一类是目前不断涌现的外卖餐饮品牌,这类小型创业团队一般只提供外卖送货,由实体店完成餐点的加工制作。它们通过互联网招揽用户,在网上收集订单完成支付,代表有林爸爸的菜、叫个鸭子、挑食等。
除了直接送餐到户,还有一批创业者,专门针对有做饭需求以及想做但不会做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做饭方案,代表有青年菜君、爱大厨。
其中青年菜君是一个配送半成品食材的创业团队,爱大厨则直接按照用户地理位置,提供派厨师上门做饭服务。
还有一类生鲜配送模式,巧妙地利用了因为供需错配而产生的闲置资源,代表有爱鲜蜂,这个团队主要利用社区便利店这一广泛资源,通过店主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4.社区电商
社区电商通过找到供需错配的闲置资源完成了模式创新。他们通常选择与社区周边的大型超市合作,利用超市本身的仓储和供应链,再自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目前社区001是该领域积累时间较长的一个团队,而京东刚刚上线内测的“京东快点”也试图采用类似模式,解决社区2小时以内的商品配送。
5.综合性服务平台
用社区信息和社交切入社区的互联网创业者为数众多,包括叮咚小区、云家园、小区无忧等。
叮咚小区主打社区社交概念,以上海为核心点,侧重社区居民在线社交,并引导建立线下联系或线下活动,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服务站、号码通、论坛、邻居、对话等。
云家园、小区无忧这类平台以社区分类信息为主,连接社区周边的外卖、超市外送、家政、水果配送、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以提供信息为主。
当下社区O2O商业模式的主要难点在于服务质量的确保,如何打通线上线下系统与数据的对接,以及赢利模式不确定性。
1.怎样做好服务监管
服务质量是社区O2O的核心,但社区服务的监管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难点。
餐饮等其他传统服务项目场景里,消费和经营场所是统一的,经营者比较容易监管店内人员的服务质量。社区内服务大多是服务人员上门,因此服务的监管更难掌控,也就对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社区O2O创业者,都把对服务的标准化作为第一要务。
家政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阿姨服务质量的监督,以及服务后的反馈和培训,都是家政O2O绕不开的流程。这也是大多数需要上门服务的O2O平台最重视的课题,社区电商类平台社区001重点强调配送团队的服务质量,甚至把这个群体对外统称为“雷锋”,强化其“重视服务”的形象。
2.线上和线下如何打通
所有O2O解决方式关键都在于打通线上线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系统和数据的对接。
面向用户端的平台和提供服务或商品的线下实体店之间如何打通系统,是社区O2O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京东此前试水社区O2O,与便利店展开合作,就曾困扰在系统实时库存对接的问题上。
社区类电商通常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时间要求上比一般电商更短,通常在一两个小时。而实现快速配送的关键点:一是线下实时库存的反馈;二是线上的调配能力,保证由距离用户最近的仓库出货。
中国的线下实体经济通常存在IT信息化水平较低的情况,线上互联网公司向下走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个难题。譬如家政平台云家政,本身并不直接管理阿姨或经营家政公司,而是试图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连接用户和家政公司的需求,但由于大多数家政公司都不具备电子化的能力,云家政在前期必须为家政公司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包括订单系统、支付系统等。
3.赢利模式是否清晰
除了部分O2O创业团队采用对服务收取佣金的方式,多数社区O2O的试水者仍没有找到合适的赢利模式。根据前述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在接触社区服务时,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收费——这导致目前服务提供方的收费标准相对较低。
一个解决路径是,通过“高频-低客单价”的模式拉动客流,再通过高客单价的低频需求完成商业化。譬如此前主打小时工保洁的e家洁已经上线新居拓荒、空调维修等客单价更高的服务。背后的逻辑是,小时工的服务频次虽然很高,但相对利润空间比较小,通过这样的覆盖建立品牌信任度,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展高利润服务。
这种赢利模式的探索很像租车领域里快的和滴滴不约而同地向商务租车转型。
以京东为首的大型互联网电商已经看到社区O2O的价值,开始投入这个行业,但电商做重领域的服务存在先天不足,因此对创业者来说还存在机会。
1.巨头还是创业者
互联网在流量入口的争夺已成定局。随着消费者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普通商家对互联网接受程度的提高,互联网已经进入新的卡位战——发现每个细分行业的机会、改造并融合。
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看,巨头通过投资和并购,加速在O2O版图上的布局;创业者也在努力寻找下一个有待改造的传统经济业态。
在社区这块版图上,目前比较活跃的仍是创业者团队,但是互联网巨头同样盯上了这块市场。
京东近日上线的“京东快点”,模式类似于前文提到的社区。但在社区O2O领域内,互联网巨头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直接优势。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区的用户密集且稳定,先行进入的创业团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同时,社区里的生意大多是脏活累活,对线下的运营能力要求更高,这并不是互联网巨头的优势所在。
2.轻还是重
轻模式还是重模式,这个问题本质上和不同类型创业者的背景息息相关。但是,纯互联网化的单向改造在O2O领域基本是走不通的。
创业团队不具有流量优势,单纯的信息连接在O2O领域基本已经没有机会。此外,正如前文提到的,服务质量是社区O2O要解决的第一要务。不了解用户的需求,不理解商户的利益,就无法真正做好服务——纯粹的轻平台很难在商户和用户两端形成真正的吸引力。
因此,互联网背景的社区O2O团队越来越重视线下的服务环节。譬如小区无忧原本只是一个轻平台,但逐渐也转变思路,开始触及线下物流服务。e家洁也开设了多家门店,用来做阿姨的管理和培训。社区001在异地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把线下团队的建设培训放在了首位。
可以说,社区O2O的确是一个很难做轻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