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李维安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

这些年来,公司治理成为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用通俗的语言似乎可以这样解释什么是公司治理: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大树,公司治理就是它的根基部分。如果大树的根基不牢,即使大树能够“开花”、“结果”,“花”和“果”也会随之飘落。前几年国内外一些大公司都纷纷出现丑闻,如安然、世通、帕玛拉特,直至最近华尔街金融危机中由于金融风险出现问题的大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导致这些大公司垮台的原因不仅仅是管理或金融风险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治理问题。因此,企业不仅需要管理,更需要治理。

这些公司一般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公司治理结构不能说不健全,为什么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对公司治理正确的认识和实践。

我们说公司治理不仅仅是一个结构问题,还有一套运作的机制。以前我们只说建立健全法人制度结构,如果从结构来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独立董事的比例符合要求就可以了。但是有了这些机构或者结构安排,公司不一定运转得就好。所以我们说还得有一套运作机制,比如有了独立董事,能不能发挥作用;再比如,建立的很多专家委员会敢不敢讲真话。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后,需要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才谈得上有正确或好的公司治理。

为了判断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程度如何,有必要评价测定公司治理水平。就目前我们国家的公司治理状况而言,总体来说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华尔街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司治理风险的强化”为背景的2008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会于2008年10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作为我国公司治理研究较早的机构,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布了新一年度的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晴雨表”之称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分析了公司治理总体的趋势。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逐年提高;多数公司满足了强制性治理的要求,但治理等级高或者特别好的公司仍然偏少;治理风险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国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视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不管在制度建设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CCGINK的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财务绩效表现更好,这说明公司治理在改进公司财务绩效方面已经发挥作用。

美国公司出现了问题,大家都在反思。关于公司治理模式选择问题,我们认为没有一个最优的模式。从国家层面来讲,现在公司治理模式有趋同的趋势。例如,德国、日本也导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我们看到,作为典型代表治理模式的英美模式,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在不断完善。所以并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模式。就企业来说,公司治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理模式,因为公司治理模式本身就是权变的且不断完善的演进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很高兴能读到这本欧洲著名管理学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用了多年时间潜心研究的成果。在这本书中,马利克教授对于当今众多所谓的“主流”治理概念、体系等,提出了现实的和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这使得他成为一名独特的学者。

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借鉴更多的前沿思想和学术成果。面对当今中国企业界和学界普遍推崇美国、日本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我们不妨也听听欧洲治理的声音,读读作为欧洲一流、国际著名管理顾问的马利克教授的这本书。希望它能对相关领域人员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A3FckpcuTv27I/UhxrRJkUw8NPRs1GfgWKrDg+NP7luxjwSrpBqaUg6pACVPss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