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人格怎么了 |
喜欢寻根究底的人总是从“是什么”、“怎么了”的问话开始。孩童时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也由此起步,是所有人开始探寻未知世界的第一步。人们在步入世界后,就开始显示出其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来,这就是人格。人格的核心是尊严,自尊与自信是支撑人格的两撇,两撇合起来则显示着为“人”少不了的道德面貌。
人格(personality)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按照字面的意思,人格就是人的格调。格调有许多种,高低错落总不同。中国有句谚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其中所说的“心”与心理学上所指的“人格”,具有相同的含义。人格与个性等义,是personality的不同译法。欧美心理学家以“人格”把性格和气质合并起来。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修订版)中,人格一词就被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道德品质虽然只是人格的一个方面,但在实际运用中人格经常与道德品质或品格同义,所谓人格之高尚或低下,即指品格之高尚或低下。所以人们在信誓旦旦地表明自己讲的、做的是真心为善时,就经常说“以我的人格担保”。
能够作为担保的东西肯定是有价值的,“以人格担保”说明了人格在人们心目中的宝贵地位。其之所以宝贵,正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或整体的心理特征。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其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比较符合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给人愉悦感。人格魅力,更多的是人身上散发的影响他人的力量,时髦的话叫正能量。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是在当下社会里比较受欢迎、容易被接纳的人。
于是人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并使得古今中外众多人议论纷纷。正如众多小溪最终汇成大江并流入大海,各路学者关于人格的七嘴八舌的言论形成了人格理论体系。不同的学者专家对人格概念所做的解释源于不同的角度,难免有“盲人摸象”之不足,不过把各种不同角度的阐释汇聚起来,也能够描绘出较为完整的形象。
如果把“人格”比作我们要购买以食用的“瓜菜”,那我们就好像进入了许多“王婆”在卖瓜的市场。我们不顾“王婆”们的吆喝,掂量着各种“人格解说”的成色,挑选着质量上乘的东西。
在“人格”菜市场里,不知何者质量上乘,但众多人青睐的必然会引起我们的关注。首先是人格特质论,那是对人格的细分。进行科学分析的人都喜欢先把事物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或因素,逐个去了解,然后合起来去认识全貌。正如对人体的认识要把完整的人分解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然后再分解出心、肺、肝、肠等,对人格的研究也有这一套细分的做法。奥波特就强调人格具有三大类特质,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卡特尔则以16种人格因素去测定一个人的人格状况。
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和现代人推崇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却不吃这种把整体分割为因素的一套,而是主张用人的整体状况去了解和解释人格的表现。如果拿我们老祖宗所主张的“性本恶”和“性本善”作为两极,那么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和人本主义学派理论便分别成为其代表:精神分析学派从“恶”的方面看人类,人本主义则从“善”的方面看人类。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本我”是“恶”的代表,因此要用“超我”这代表“善”的社会理想来规范它、要求它,但“超我”会压抑人自身的需要。“自我”处于两者中间,按照现实原则做“老好人”,既劝导“本我”收敛一点,不要为所欲为,又说服“超我”现实一点,不要急于求成。这种观点虽然是将人格分为不同部分,但从其互相联系来看,仍然是从整体上去把握人格。
弗洛伊德理论在后面还会详细谈到,现在我们忍不住急着把代表“人性善”的人本主义拿出来叙说一番。现代人很喜欢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安全、与人交往、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前两者更多是物质的需要,后三者更多是精神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又在尊重之后补充了认知和审美两个精神需要,从而成为七个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中心。马斯洛认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其所潜藏的优良品质远胜于动物,如何善加引导,使其潜力得以充分展现,是心理学上理应研究而未研究的问题。于是他提出了自我实现是人性本质的理念。
美国的罗杰斯与马斯洛同为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样主张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本质。只是在理论取向上,两人的论点稍有不同。马斯洛主要是解释个体经由各种需求的获取与满足以臻于自我实现境界的历程,而罗杰斯主要是说明个体自我实现境界之不易达到的原因。人生道路不好走,功利的考虑、情感的纠葛、权威的屈服,都使自我和谐的理想来之不易。正因如此,心理冲突的经验是无法完全避免的。罗杰斯认为理想的情况是,对成长中的个体,尽量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他在自然的情境中,形成其自我和谐的自我观念,从而奠定其自我实现的人格基础。
同为美国心理学家的班都拉则从社会的影响看待人格的形成,从而提出了人格社会认知论。他认为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生活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因此个人的观察学习能力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所影响。
也许,这些“瓜菜”味道不尽相同,但都是篮子里应该常有的。
温饱问题的解决,使现代人更加注重健康。如果说,开始时注重的只是身体健康,那么之后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康了。所谓健康人格,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些行为方式和习惯使自己生气勃勃,并且不会对他人、社会及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些行为方式和习惯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我们称为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意味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拥有自由并承担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仅仅是他人所期望的人。对待他人方面,健康人格也把他人看作是一个人,而不是物或工具。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他们生活在与之平等的人的“我与你”的对话关系之中,而不是“我与它”的纯粹指令或听从的关系中。
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曾经集中在“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当然也关注人格异常,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人们的能力。
在人格负面的一极上是人格异常(personality disorder),它是指个体自幼在生活上养成的待人处事时异于常人的性格,故而亦称性格异常。人格异常与焦虑症、情感症等心理异常不同。焦虑症与情感症患者的共同特征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而且有希望改变自己的意向。人格异常者虽在客观上显示其生活适应困难,但就本身主观而言,却不因自己行为偏差感到焦虑不安。此外,人格异常也与精神分裂症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现实脱节,而人格异常者不但未脱离现实,反倒是善于利用现实以达其自私自利的目的。
在人格正面的一极上是心理健康。它考虑的标准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实这些标准也是概括地说一说,如果认真看起来也是相互包含的、重复的。例如,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包括了善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内容。
心理健康理论认为做人不宜存在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的怯懦、嫉妒、猜疑和冷漠等心理,其实这些都是自卑的产物。因为自卑而缺乏自信,从而遇到事情就退缩,不敢迎着挫折去争取成功;因为自卑,便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嫉妒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猜疑别人看不起自己和说自己的不好听的话;因为自卑,总把别人当作压低自己的对手,因此对别人发生的一切,包括应该为之高兴的好事与应该安慰和帮助的难事都漠不关心,成为冷血动物一个。
如果我们能像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关心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康该多好。那才是“好人”一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