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思考一定要全球化,不能只是很狭隘地局限于一隅,你必须知道在此地发生的事件会对另一地发生的事件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总结宏观环境对投资的影响时,索罗斯这样说。
在世界经济和金融投资领域,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与金融投资产品的运行趋势可谓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投资界的两大技术难题!那具有“金融大鳄”称号的索罗斯是如何勇敢地面对并解决这样的难题的呢?
曾有一位电视台记者对索罗斯做过这样的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的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实际上,索罗斯未必真的具备左右市场走势的能力,他的不同之处就是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走势。
他总是先于其他人看到行情的突变。也就是说,索罗斯善于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某行业股票的最终命运,寻找股票市场行情的变化,追寻可能出现的自我推进效应。索罗斯对于投资时机的把握,往往比其他投资者及时得多。索罗斯认为,投资者必须培养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整体把握能力,这样才能够及时掌握经济动向,并根据这种动向调整自身的投资活动。这是投资者赢利的第一步。
其实,索罗斯如此执著于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把握,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他自己也从这样的投资理念中受益匪浅。事实上,对于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一直是索罗斯的拿手好戏。
20世纪60年代末,房地产信托投资曾经风行一时。索罗斯对该行业的分析不仅在商业界引起了轰动,更让他因此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利润。到了70年代初,索罗斯敏锐地察觉到,受过高等商业教育的新一代银行家正在迅速崛起,银行业将成为新的朝阳产业,于是在银行股票低迷时也果断地投身其中,并获得了50%的利润。索罗斯对于商业知识的广泛了解,成就了他的投资传奇。1972年,他从一份商业部的私人报告中读到了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依赖国外能源的消息,便大量收购了石油设备和矿产公司的股票,一年之后,能源业股票的疯涨又让索罗斯大赚了一笔。索罗斯对于商机的捕捉,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都直接来源于他对宏观经济脉搏的深入了解和细致把握。
纵观索罗斯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他给投资者的启示是,在进行投资时,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依此做出自己的判断,确定自己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如果看好某一行业的股票,就应当尽量加大该行业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如果在资讯的积淀中,认为某行业的股票可能下跌,就应当果断地将这一行业股票从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剔除。
宏观和微观可以说是投资学的两大方面。着眼于个别的某一种投资工具本身的内部情况是微观领域的研究对象;而把该投资工具放在整体大环境当中看,了解该投资工具与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如何互相影响的则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注重微观研究的同时,索罗斯也同样高度重视宏观研究的价值。可以说,大多数投资专家都懂得微观,但因为索罗斯长于宏观,所以当上了大师级的投资专家。
虽然自己的生活环境仅限于美国和欧洲,但索罗斯具有放眼世界的觉悟和高度。他留意整个亚洲的金融市场,积极研究,最终找到了整个亚洲的死穴。于是挟巨资横扫亚太区,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掠走大量利润。这真正显示了他的过人之处,他能够看到其他投资者看不到的地方,而且是从高层次角度看整个亚太区的经济和金融制度。结果就在1997年,在亚太区赢了20亿美元。
索罗斯的这种宏观视野让他能够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待金融市场,把各个市场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他能够从一项投资工具的变化,推断到其他投资工具的变化;或者是从一种投资工具的改变,推断到这改变如何影响在遥远某地的某投资工具。世界金融市场是极其复杂而又变化多端的,但索罗斯能够从变化多端的复杂关系中找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因而,他能见人所未见,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也是有理有据的。相较而言,局外人就很难洞察到索罗斯的这种宏观视野背后所隐含的理据。
宏观的视野要求人们在看一件事情时,不只单单看到该件事情,同时还需要对在该事情周遭的一切以及任何和该事情相关的东西都不要放过。结合起来一起看,从而对于要看的事情,有一个全面的看法,而不与它的环境脱节。索罗斯知道每一个人看事情都带有偏见,这偏见就是出自不同的观点与角度。也许,从这个角度看,只看到一些,而不见其他;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则看到另一些,其他部分则看不到。但不能因此就说他们看得不正确,只是他们都没有看到事情的全部而已,于是在判断上就发生了偏差。例如,看一只大象,就如盲人摸象一样,有人只摸着象鼻,有人只摸着象尾,但无论象鼻和象尾,都不是全部。要真正看大象,就要站得远一点,从头到尾都看到,才能避免摸象笑话的重演。
索罗斯的宏观理念,也影响着整个量子基金的投资路向:他的投资人员看全球整个金融市场,在各处寻找机会,而不局限于任何一个狭隘的空间。因此,他们找到的投资机会也总是比别人多,他们总是用宏观的视角,在世界的风起云涌中发现投资机会。
由于武器上的落后,以色列在遭受埃及和叙利亚的大举入侵时,惨败收场。在别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个政治事件,但是索罗斯却认为,投资的最佳机会来了。从这场战争中,索罗斯联想到美国的武器装备已经过时,美国国防部可能会花费巨资用新式武器重新装备军队。于是索罗斯基金开始投资那些掌握大量国防部订货合同的公司股票,这些投资为索罗斯基金带来了巨额利润。
1981年1月,里根正式就任美国总统。这又是旁人眼中的政治事件,索罗斯从宏观的角度对里根新政策进行认真分析,确信美国经济将会开始一个新的“盛——衰”序列,索罗斯开始果断投资。
正如索罗斯所预测的,美国经济在新政的刺激下,走向繁荣。“盛——衰”序列的繁荣期已经初现。1982年,夏天,贷款利率下降,股票不断上涨,这使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获得了巨额回报。到1982年年底,量子基金上涨了56.9%,净资产从1.933亿美元猛增至3.028亿美元。
事实再一次证明索罗斯的宏观视角多么正确。美国的经济不仅如他所预期的那样走向了强盛,更是由最高点开始缓慢地衰退。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元表现得越来越坚挺,美国的贸易逆差以惊人的速度上升,预算赤字也在逐年增加。索罗斯确信美国正在走向萧条,一场经济风暴将会危及美国经济。索罗斯决定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大大地搏击一场,因此他密切关注着美国政府及其市场的动向。
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索罗斯准确地捕捉到了国际市场上的大变化。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原油价格开始下跌,这给美元带来巨大的贬值压力。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美国通货膨胀开始下降,相应地,利率也将下降,这也将促使美元的贬值。索罗斯预测美国政府将采取措施支持美元贬值。同时,他还预测德国马克和日元即将升值,他便决定做一次大手笔。
事实上,索罗斯在国际市场上的一系列成功投资绝非偶然。那种以宏观的视角考察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能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件的进展的前瞻性,在全球范围内捕捉投资机会的宏大视野是促使索罗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