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王 成

有个叫王成的,是平原县世家子弟,因十分懒惰,生活日渐贫困,到最后仅剩下几间破屋,连床都没了。夫妻俩只得睡在给牛羊御寒的麻片上,为此经常吵架。

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村里很多人到村外周家废园中纳凉,王成也在其中。有一天拂晓,村里的人都回去了,太阳升得很高时,王成才起来。他正打算回去,忽然发现草丛里有支金钗。捡起来一看,见上面刻有“ 仪宾 府制”几个小字。王成的祖父曾当过衡王府仪宾,家中收藏的旧物,多半都有这个落款。因此,他拿着金钗犹豫不决。

【仪宾】

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的女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

这时,忽见一个老婆婆来找金钗。 王成虽然很穷,但为人正直,马上把金钗交给了她。 老婆婆十分高兴,称赞王成品行好,她说:“金钗并不值钱,但是我丈夫的遗物。”王成问她丈夫是谁,老婆婆回答说:“已经故去的仪宾王柬之。”王成大吃一惊,说:“他是我祖父。您是怎么见到他的?”老婆婆也十分惊诧,她说:“你是王柬之的孙子吗?我本是一个狐仙,百年前与你祖父结婚。你祖父死后,我就归隐了。偶然路过这里时把金钗丢了,碰巧被你拾到,这真是天意啊!”

【王成虽然很穷,但为人正直,马上把金钗交给了她。】

分析:正是这种善良和正直,使王成遇到了狐仙祖母,改变了自己的处境。所以,无论境遇如何,做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

王成也听说祖父有个狐仙妻子,当即便相信了她的话,请她一同回家。老婆婆与王成一起走到家中,看到他的妻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脸色菜黄,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老婆婆不禁叹息道:“唉,想不到王柬之的孙子,竟穷到这等地步!”她又看到 家徒四壁 ,灶台上什么食物也没有,问道:“家里穷成这样,你们怎么度日呢?”王成的妻子听了,不由得眼泪汪汪, 泣不成声 地说着家里的困境。老婆婆摘下自己头上的金钗,交给王妻,让她到市上换钱买米,并约好三天后再见面。王成再三挽留,她说:“你连自己的妻子都难养活,我如果留下来,只能望着空房子发愁,有什么好处?”老婆婆走了以后,王成向妻子讲明情况。妻子心中害怕起来,王成极力称赞老婆婆善良慈爱,要妻子好好侍奉她。

【家徒四壁】

徒,仅仅,只有。家里就只有四面墙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三天后,老婆婆果然来了。她拿出一些银子,买回一些米面。晚上,老婆婆与王妻睡在床上。王妻开始有些恐惧,但看她很善良,和普通人一样,也就放下心来。

第二天,老太婆对王成说:“你不要懒惰,应该做点小生意,坐吃山空怎么能长久?” 王成说:“可是没有本钱。”老婆婆说:“你祖父在世时,钱银随便我拿。我因为是个世外人,不需要钱,所以从未多要。节省下来四十两脂粉钱,至今还保存着,你拿去买些 葛布 ,马上进京城去卖,可以赚点钱。”

【葛布】

葛,植物名,多年生蔓草。用它的茎纤维所制成的纺织品叫葛布,俗称“夏布”,质地细薄,可以做衣料或头巾。

王成买了五十匹葛布回来,老婆婆催着他赶快动身,要他六七天内赶到京城。 她一再嘱咐王成说:“你一定要勤快些,千万不能偷懒;行动要快,不可拖拖拉拉。要是迟了一天,会后悔不及的。” 王成恭敬地答应了,然后带着葛布上了路。

【她一再嘱咐王成说:“你一定要勤快些,千万不能偷懒;行动要快,不可拖拖拉拉。要是迟了一天,会后悔不及的。”】

分析:老婆婆一再强调时间不可耽误,为下文王成延误赔本埋下了伏笔。

王成刚走了不到两天,忽然下起大雨,他的衣服和鞋袜都湿透了。王成这辈子还没吃过这样的苦,冒雨赶了两天路,感到疲惫不堪,便住进了旅店。没想到这场雨越下越大,第二天阴云密布,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停住的意思。王成看到过往的旅客都被淋得狼狈不堪,心里叫苦不迭,便又住了一夜。

次日中午,大雨才渐渐收住,王成连忙带着布匹上路。快到京城时,他听说葛布价钱很贵,心中暗暗高兴。但进京后住进客店一问,才知道为时已晚,布价已经跌落了,连店主都对他晚来一步感到惋惜不已。

原来,前不久往南边的道路才修通,当时市场上葛布很少,而贝勒府急需用布,葛布的价钱顿时涨了三倍。前一天,王府已买到了足够的布,布价自然也就跌下来了。王成得知这一消息后烦闷不安。又过了一天,葛布越来越多,价钱却越来越低。王成认为无利可赚不能卖。又过了十多天,食宿费花去不少,而布还没卖出去,王成的心中更加烦闷。店主劝他低价卖掉葛布,再做其他生意。王成接受了他的意见,把带来的葛布全卖出去了,但本钱却亏了十几两银子。

第二天早晨,王成收拾行李,打算回家。可是他拿出钱袋时才发现卖布的钱竟然全部被偷了。王成赶忙告诉店主,店主也 无计可施 。有人鼓动他去告状,要店主赔偿损失。 王成却说:“是我命不好,与他无关。” 店主听说后很感动,送他五两银子做路费。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王成却说:“是我命不好,与他无关。”】

分析:没有听从他人的鼓动去告店主,王成确实是个真诚善良的人,因此店主后来才会帮助他。

王成觉得这样空着手回去没脸见祖母,他思来想去,进退两难。正在这时候,他看到有人斗鹌鹑,一赌就是几千两,而买一只鹌鹑,至少要花一百铜钱。他忽然决定用身上的钱买鹌鹑,店主也竭力赞同,并表示不收他的食宿费。王成很高兴,买了一担鹌鹑又来到京城,投宿在这家旅店。没想到当天晚上,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街道上水流成河,王成只好坐等天晴。雨连着下了好几天,笼子里的鹌鹑渐渐死去。王成焦急万分,但也束手无策。

又过了一天,鹌鹑死得更多,只剩下了几只。王成便把它们都装在一个笼子里喂养。谁知道过了一夜,只剩下一只活的。王成愁闷万分,流着泪告诉了店主,店主也替他着急。王成想:“钱也花光了,家也回不去了,干脆一死了之。”店主怕他想不开,一再宽慰他,跟他一起去看那只仅存的鹌鹑。店主仔细观看了很长时间,对王成说:“这只鹌鹑非同一般,那些鹌鹑可能都是被它斗死的。你反正没事,不如带它出去斗斗,如果它真的十分善斗,你就可以靠它谋生。”王成便认真地驯养这只鹌鹑。

过了一段时间,店主建议他带着鹌鹑上街赌些酒食,王成果然大胜而归。店主很高兴,送钱给王成做赌本,让他与别人斗鹌鹑。王成的鹌鹑竟然没有遇到敌手,连连获胜。半年后,王成便积攒了二十多两银子,他心中十分宽慰,把这只鹌鹑看得像性命一样贵重。

朝中有位大亲王好斗鹌鹑,每逢 上元节 ,总是让老百姓带着鹌鹑到府中相斗。这一年的上元节快到了。店主对王成说:“你发大财的机会来了,只是不知你的运气怎么样。”便把大亲王与百姓斗鹌鹑的故事讲给他听,并带着他前去亲王府。进府前,店主又叮嘱王成说:“斗败了,你只好自认倒霉;如果万幸赢了,亲王必定要买你的鹌鹑,你先不要答应,到时看我的眼色行事,我点头后你再答应。”王成说:“那好。”

【上元节】

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到了亲王府,只见许多人带着鹌鹑站在台阶下。一会儿,亲王出来了。他的随从招呼说:“愿意斗鹌鹑的上来。”马上有人带着鹌鹑上前,王爷放出了自己的鹌鹑,只几下就把那人的鹌鹑斗败了。王爷开怀大笑。过了一会儿,有好几个人的鹌鹑都被斗败了。

店主对王成说:“该我们上了。”两个人便一起上前。王爷看了看王成的鹌鹑,说:“满眼杀气,不可轻敌。”令随从放出“铁嘴”来斗,几个回合,“铁嘴”便被打败。王爷换了几只优秀的鹌鹑,也都被斗败了。王爷着急了,命令取宫中的玉鹑来斗。那玉鹑长得一身白毛,神态不凡。王成胆怯,跪着请求停斗,他说:“大王的鹌鹑,是神物。若伤了我的鹌鹑,就砸了我的饭碗。”亲王笑着说:“放心。如果你的鹌鹑斗死了,我会重赏你的。”

王成这才再放出鹌鹑。玉鹑见状,立即奔了过去。王成的鹌鹑看到玉鹑冲了过来,便伏下身子等待。玉鹑狠啄时,它像鹤一样腾飞反击。两只鹌鹑或进或退,或攻或守,相持近一个时辰也没分出胜负。到了后来,玉鹑渐渐松懈,而王成的鹌鹑则越斗越勇。不一会儿,玉鹑身上的毛像雪花般掉落,垂着翅膀逃走了。

观战的人有成百上千,都赞赏王成的鹌鹑善战。王爷亲手抓起它,从嘴到爪细细查看一番,然后问王成:“你卖不卖?”王成说:“我没有任何财产,只有这只鹌鹑相依为命,不想卖。”王爷说:“赏你大价钱,你可乐意?”王成低头沉思,半晌才说:“我本不愿卖,既然王爷喜欢它,又能使小人不愁衣食,我当然愿意。”

王爷大喜,让他出价。王成说:“一千两银子。”王爷笑着说:“痴汉!这算什么宝物,竟然价值千金?”王成说:“我每天带它去斗,可以赢些柴米钱,一家人都不愁吃食。对我来说,它确实是无价之宝。”王爷说:“我给你二百两,怎么样?”王成摇摇头,王爷又加了一百两。王成看看店主,见他不动声色,便说:“我也减一百。”王爷见他不肯多让,不满意地说:“算了吧,谁肯花九百两买一只鹌鹑!”王成假装要把鹌鹑带走。这时,王爷喊了一声:“你过来,你过来!我出六百两,你同意就卖,不同意就罢了。”王成看看店主,他仍然不动声色。 王成已经心满意足,害怕失去良机,就对王爷说:“这个价,实在不乐意卖。看在王爷的面上,就这样吧。” 王爷大喜,令人称好银两交给他。

【王成已经心满意足,害怕失去良机,就对王爷说:“这个价,实在不乐意卖。看在王爷的面上,就这样吧。”】

分析:王成虽然没有卖到令店主人满意的价格,但是他十分知足,能见好便收,也是不可多得的好品格。

出了王府,店主人埋怨说:“我是怎么告诉你的?再讲讲价,八百两就稳稳地拿到手了。” 回到店里,王成把银子放在桌上,请店主随意拿。店主推让再三,只收了他的食宿费。

王成回到家中,对家人详细讲了经过。祖母叫他买了三百亩良田,修房屋,打家具,看起来又像世家的样子了。每天清晨,祖母早起,督促王成管理田庄,王妻织布。夫妇俩稍有懈怠,祖母便严厉地训斥他们。夫妇二人也不敢有任何怨言。过了三年,家中更富裕了。老婆婆准备离开,夫妇二人哭着挽留她。可是第二天天亮时,她已经不见了。

异史氏说:“俗话说勤劳致富,可这个故事里的富贵偏偏来自懒惰。一个人穷到了极点还能保持正直的品格,这应该才是老天怜悯他、赐给他富贵的原因吧。”

王成在穷困潦倒之时,捡到金钗毫不动心。在京城卖布赔钱后,又雪上加霜,被偷去了全部财产,可是他并没有要求店主赔偿。店主因此受到感动,主动帮助他。王成虽然懒惰,但是他的善良、正直,感动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俗话说:“七分做人,三分做事。”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才能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积蓄资本。 0TaVzx030m54/B4MRMZyi0UFP1M3cw0aHPDM2aqUh1aS5qurPwwiWSF5cCjJHH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