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末期,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战火纷飞了五十多年。直到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天下,改国号为“大宋”,定都东京汴梁,才结束了中原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
宋朝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是一代贤君。他知人善用,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仁宗在位的四十二年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不但科技突飞猛进,而且文武百官荟萃,既有千古流芳、断案如神的包拯包青天,又有在《岳阳楼记》中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儿时砸缸救人、后著有《资治通鉴》的司马光,等等。
在这样国泰民安的年代里,也发生过一场大瘟疫。那是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仁宗在紫宸殿上早朝,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殿头官高声喊:“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话音刚落,就有两位大臣上奏说,眼下 京师 瘟疫盛行,死亡甚多。 仁宗听闻十分重视,立即下诏大赦天下罪囚,又减免民间赋税;并命令在京师的寺院举行法事,以消除瘟疫。
【京师】
帝王的都城。
【仁宗听闻十分重视,立即下诏大赦天下罪囚,又减免民间赋税;并命令在京师的寺院举行法事,以消除瘟疫。】
分析:“立即”“又”“命令”突出了宋仁宗看重黎民百姓的心。
不料瘟疫没有减轻,反倒越发厉害了。爱民如子的仁宗急忙召百官商议,御笔亲书,并差遣殿前 太尉 洪信前往江西信州的龙虎山,宣请张天师速速来朝, 祈禳 瘟疫。
【太尉】
中国秦汉时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
【祈禳】
最富特色的法术。“祈”即祈祷,“禳”指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
洪信领了圣旨,不敢耽延,带着随从,星夜赶路,几天后来到江西信州。当地的大小官员前来迎接,一起来到龙虎山下。上清宫上自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都下山来迎接皇帝的诏书。进到上清宫,洪太尉问:“天师今在何处?快请他来接圣旨。”住持真人回答说:“太尉有所不知,这虚靖天师,性好清高,不喜凡尘,住在山顶的茅庵,修身养性。而且道行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平常贫道也是很难见到他。”太尉着急地说:“这可如何是好?”真人回答: “太尉别急。只要太尉心诚,吃斋沐浴,更换布衣,自背诏书,点上御香,步行上山,必能见到。”
次日一大早,洪太尉准备完毕,众道人将他送到后山,指明路径。太尉别了众人,纵步上山。到了半山腰,洪信抬眼望去,只见这山根盘地角,顶接天心,千峰竞秀,瀑布斜飞,真是一座奇山!洪太尉连攀带爬地翻了好几个山头,累得脚酸腿软,气喘吁吁,不禁抱怨起来,心想:“我一达官贵人,何时穿过这粗布衣服、受这样的苦,张天师到底在哪儿呢?”正想得入神,突然感觉山坳里来了一阵风,接着是如雷一样的吼声。他回头一看,见松树后面唰地扑来一只点睛白额锦毛大老虎,吓得洪太尉跌坐在树下,不敢动弹。奇怪的是,那老虎并不上前,冲着洪太尉咆哮了一会儿,竟向山下扑去了。惊魂未定的洪太尉好一会儿才站起身来,收拾好香炉,继续前行。
行至竹林,只觉得又一阵风,吹得毒气直冲过来,太尉定睛看时,竹林里簌簌地响,蹿出一条树干粗细的巨蛇,他大叫一声:“完了,要死在这儿了!”蛇向洪信迅速爬来,在他面前盘成一团,眼露金光,张开巨口,惊得太尉全身颤抖,不住地出冷汗。谁知那蛇看了太尉一会儿,竟爬走了。太尉哆哆嗦嗦地站起来,心想:“莫非是我心诚,感动了上天,保住了性命?”他下意识摸了摸诏书,整了整衣服,又拿起香炉,准备继续上山。
没走几步,他听见一阵悠扬的笛声由远及近,只见一个道童笑吟吟地倒骑着一头黄牛,吹着一管铁笛,走近后,对他说:“天师已赶往京师去祈禳瘟疫去了,你放心回去吧!”太尉见他的任务完成,想到不用再爬这山,就高高兴兴地下山去了。
上清宫真人等 道士 见太尉回来,欢喜相迎,听完洪太尉的经历,真人笑着说:“太尉不必惊慌,那猛虎巨蛇都是祖师为了考验你的。那道童就是祖师自己。虽然年幼,但是道行非常。”太尉惊叹:“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竟然当面错过!” 真人又说:“既然天师已知圣上宣召,此时应该早已去了,请太尉宽住几日,游玩一番。”
【道士】
次日早膳后,真人和众道士陪同洪信游山。上清殿上,左边有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边有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洪太尉诸殿看遍,行到右廊后的一所殿宇前,只见殿门上用胳膊粗的大锁锁着,檐前匾上写着“伏魔之殿”四个金字。洪信问:“这是什么殿?” 真人说:“这是大唐洞玄真人封锁魔王的,每一代天师都要加一道封皮,使子子孙孙不得妄开。”洪信笑着说:“真的吗?我倒要看看魔王是什么模样。”真人及道士们听了,吓得脸色大变,慌忙劝说:“太尉,这可不能开玩笑!这殿绝不能开!先前的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先祖天师叮咛告诫:今后诸人不许擅开。放出妖魔,就会天下大乱了!”洪太尉大怒说:“胡说!我看是你等故意制造些怪事,安排这样的宫殿,煽惑百姓,以显出你们的道法好像很厉害!我不信这是真的,快点打开!”
真人三番五次地拦阻,没想到洪信竟铁了心,非要打开,并说不让开,就回去奏请皇上,说他们违抗圣旨……真人万般无奈,只好叫来火工道人,把封皮揭了,又用锤打开大锁。众人提心吊胆地推开大门,见里面黑洞洞、阴森森的。太尉叫人取来数个火把点着一照,发现四边并无一物,只有殿中一个巨大的石龟驮着一通石碑,高约五六尺,碑上的天书无人能识,转到后面见碑后刻着四个大字:“遇洪而开。”洪信觉得腰板更硬了,大声说:“你们看,你们不让我进来,却不知几百年前就已注定让我打开。”真人一呆,又上前来劝阻,太尉更加固执己见。真人只得聚集众人,放倒石碑,一齐用力掘那石龟,花了半天的工夫才掘开。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真人又苦劝说:“不要掘动。”太尉不听,真人懊恼得唉声叹气,众人只得把石板撬起,那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的地穴。
半晌,突然从地穴里迸发出一声巨响,仿佛山崩地裂,兼之房屋震动。紧接着一团黑气从地穴里翻滚冲出,势不可当,竟冲破了屋顶,冲塌了半个殿角,直上云端。那道黑气,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去了。众人吓得东躲西藏,洪太尉惊得目瞪口呆,面如土色,后悔也来不及了。真人叫苦不迭地对洪太尉说道:“太尉不知,当初祖老天师洞玄真人将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零八个魔君镇在这里,就是怕他们出来天下大乱,现在可怎么办啊!”这真是: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
洪信听得心惊胆战,悔得肠子都青了。他慌慌张张地收拾行李,带着随从急急下山回京。又恐怕皇上知道此事严罚他,一路吩咐属下,千万不可说出去。回到京师,瘟疫已经停止了,仁宗皇帝并不知道洪信放妖魔的事,于是重重赏赐了他。可洪信每天坐卧不安,总担心天下出乱子。这一晃就是三十多年。
此时皇位已传于宋朝第七代的哲宗,那时天下尽皆太平,四方无事。
在东京开封府有一个人叫高俅,每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论仁义忠信,全然不懂;只喜欢吹弹歌舞,刺枪使棒,尤其擅长踢球。后来因教唆年少孩子赌博,被父母告到官衙,脊杖二十,逐出城去。高俅无处可去,便投奔淮西临淮州一个开赌坊、好养闲人的柳世权。高俅在他家一住三年。哲宗大赦天下时,高俅想回东京。柳世权将他推荐给东京里开药铺的董将士,董家看出高俅品行不端,又将他转荐给大文豪苏轼之弟苏辙,人称“小苏学士”。小苏学士也不愿留这样的人在府上,思前想后,把他推荐给小王都太尉。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的妹夫,前朝神宗皇帝的驸马。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正喜欢这样的人,于是高俅在他府上留了下来。
过些时日,小王都太尉摆生日宴,专请小舅端王。这端王乃是当今哲宗皇帝的御弟,他琴棋书画,吹弹歌舞,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无所不能。那筵席真是一派奢华,只见红裙舞女,翠袖歌姬; 玳瑁 盘堆仙桃异果,玻璃碗供熊掌驼蹄;水晶壶内,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玳瑁】
脊椎动物,海龟科。玳瑁的背甲也是一种有机宝石,可做工艺品或装饰品;具有独特的神韵和光彩。
席间,端王起身小解,经过书房,看见书案上有一对羊脂玉做成的镇纸狮子,极是细巧玲珑。小王都太尉见端王喜爱,便说:“还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一个匠人所做,目前还没拿回来。等明日取来,一并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谢厚意,想那笔架必是更妙。”两人依旧入席,尽醉方散。
次日,小王都太尉将取回的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用一个小金盒子盛了,用黄罗布包好,写了一封书呈,派高俅送去。高俅进了端王府,正赶上端王和侍从们踢球,高俅不敢过去冲撞,就在一旁候着。哪想这高俅真是 时来运转 ,正赶上一个球腾地而起,端王没接着,滚到高俅身边。高俅一时胆大,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见他精通踢球,大喜,问明他是小王都太尉的亲随,一定要高俅到场中耍耍,高俅假意推托,端王不依。 于是高俅来到场上,把平生本事都用了出来,那球好像黏在他身上一样,端王不断喝彩,非常高兴。 于是端王向小王都太尉将高俅要了去。自此,高俅在端王府,每日跟随,寸步不离。
【时来运转】
旧指时机来了,命运也有了转机。指境况好转。
【于是高俅来到场上,把平生本事都用了出来,那球好像黏在他身上一样,端王不断喝彩,非常高兴。】
分析:一个“黏”字,形象地描写出高俅的球技精良,连端王都不断喝彩,可见他的球技确实非同一般。
不到两个月,哲宗皇帝驾崩,没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端王为天子,立帝号为徽宗。自古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高俅也跟着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不到半年,便当上殿帅府的太尉。
|
洪信之所以闯出大祸,是因为他固执己见,不肯听劝,也不尊重他人的规矩,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这之后的很多年,他都坐卧难安。由于代代住持真人都谨遵遗训,故上清宫能镇住妖魔长达八九代。这期间也一定有人来参观表示好奇,但都尊重上清宫的规矩,没有破坏。所以说,除了陌生人以外,听话守规矩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