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布退回虎牢关,董卓令守关士兵放箭如雨,将八路人马阻在关外。李儒说:“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如引兵回洛阳,迁都长安
长安
,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想这‘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丞相迁回长安,必可平安无虑。”
卓大喜,带着吕布星夜赶回洛阳,商议迁都。
司徒杨彪、黄琬等人反对,认为会给百姓带来灾难,卓大怒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当即把他们贬为庶民,并下令第二天就出发。
这时军中缺少钱粮,董卓便派遣五千铁骑,捉拿了洛阳城中数千家富户,以“反臣逆党”的罪名全部斩首,并把他们的家产掠夺一空。
李傕、郭汜驱赶着数百万百姓,前赴长安。每一队百姓后面都跟着一队官兵,互相拖押着,死于路上、沟壑的不可胜数。董卓又放纵军士抢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对那些行走缓慢的人,军士们手持大刀,随意砍杀。
董卓临行时还在城中四处放火,居民房屋、宗庙宫府,到处是火光。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廷,尽为焦土。又差吕布挖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出其中陪葬的金银珠宝。然后,董卓押送着千余车财物,劫了天子并后妃等,往长安去了。
袁绍等人很快攻下虎牢关,来到洛阳城外。只见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孙坚先发兵灭了火,令众诸侯各于荒地上屯驻军马。曹操问袁绍:“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袁绍回答:“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曹操道:“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
曹操大怒道:“竖子不足与谋!”
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乐进等星夜来赶董卓。在荥阳附近,终于追上了断后的吕布,曹操胳膊中箭受伤,手下兵马死伤殆尽,只剩下五百余人。曹操想到袁绍等人不能同心协力,必定难以成就大事,便在曹洪等人的保护下,径直往扬州去了。
且说孙坚在洛阳组织士兵扑灭宫中余火,扫除宫殿瓦砾。这夜星月交辉,孙坚按剑而坐,仰观天文,叹息道:“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不觉凄然泪下。
这时,军士来报:“殿南井中有五色光芒。” 孙坚命人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具妇人尸首,项下戴一个
锦囊
,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打开观看,里面是一个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程普说:“此国玺也。今天授主公,必有登
九五
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孙坚大喜,嘱咐不可走漏消息,决定第二天就托病告辞。
孙坚军中有一个袁绍的同乡,当晚就把此事密告了袁绍。袁绍给他赏赐,暗留军中。
第二天,孙坚来见袁绍,说:“我今日身体不好,想回长沙去。特来与您告别。”袁绍笑道:“公台的病是因为国玺吧?”孙坚大惊失色,道:“此言何来?”袁绍说:“我等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应当留于盟主处,等诛杀了董卓,复归朝廷。如今你想私藏而去,意欲何为?”孙坚不承认玉玺在自己手中,指天发誓说:“我若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袁绍叫出告密的军士,问道:“打捞之时,有此人否?”孙坚大怒,拔剑要斩那军士。袁绍亦拔剑,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孙坚身后的程普、黄盖、韩当亦拔刀在手。众诸侯一齐劝住。孙坚随即上马离去。袁绍大怒,当即给荆州刺史刘表一封密信,让他拦截孙坚。其余的诸侯见此情形,彼此开始互相猜忌,不久纷纷散去了。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便也离开了洛阳,往关东去了。
孙坚刚到荆州,就中了
刘表
的埋伏。幸亏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拼命相救才得以逃回江东,手下军士损失大半,自此孙坚与刘表结怨。
过了一段时间,袁绍占领了冀州,袁术听说后,求马千匹,袁绍不给,自此兄弟不和。袁术又向刘表借粮,刘表也拒绝了。袁术怀恨在心,便约孙坚共伐刘表,说明当初刘表拦截孙坚,完全是袁绍的主意,并说:“公取荆州,吾取冀州,切勿误也!”孙坚早想报仇,便差黄盖先来江边安排战船,准备出兵。刘表知道后大惊,令黄祖为先锋,自己在后亲率大军。
孙坚有四个儿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临行前,他的弟弟孙静带着几个孩子跪拜在马前,劝阻道:“董卓专权,海内大乱;江东方安宁,因小恨而起重兵,还请慎重。”孙坚说:“大丈夫有仇岂可不报!”长子孙策请求跟随父亲前往,于是父子二人率部登舟,杀奔樊城。
黄祖在江边埋伏了众多弓箭手,一见船靠近岸边,就乱箭齐发。
孙坚令诸军不可轻动,伏在船中,故意来来往往诱使黄祖放箭。
这样一连三日,船数十次靠近岸边,黄祖只顾放箭,不知不觉箭已放尽。孙坚拔下船上的箭,得到大约十数万支。这天正好是顺风,孙坚令军士一齐放箭。岸上支持不住,只得退走。
孙坚率部登岸,程普、黄盖分兵两路,直取黄祖营寨,又令韩当从背后驱兵挺进。三面夹攻之下,黄祖大败,放弃樊城,走入邓城。孙坚令黄盖守住船只,亲自统兵追袭。黄祖引军出迎,孙坚列成阵势,站在门旗之下,孙策也全副披挂,挺枪立马在父亲身旁。
黄祖扬鞭大骂:“江东鼠贼,安敢侵略汉室宗亲境界!”便令大将张虎出战,孙坚手下韩当出迎。战了二十余回合,黄祖手下另一员大将陈生飞马来助张虎,孙策望见,扯弓搭箭,正中陈生面门,应弦落马。张虎见陈生翻身落马,吃了一惊,
措手不及
,被韩当一刀削去半个脑袋。程普纵马直奔黄祖,黄祖忙丢掉头盔、战马,混杂在步军中逃命。孙坚直追到襄阳城外,命黄盖将船只泊在汉江。
孙坚分兵四面,围住襄阳,连日攻打。忽一日,狂风骤起,将中军帅字旗杆吹折。韩当说:“此非吉兆,不如暂时班师回江东。”孙坚说:“我屡战屡胜,很快就要攻下襄阳,岂可因风折旗杆,忽然罢兵!”于是更加紧了攻势。
襄阳城内,谋士蒯良对刘表说:“我夜观
天象
,发现一颗将星欲坠,当应在孙坚。主公可速致书袁绍,求其相助。”刘表写书,问谁敢突围而出。健将吕公,应声愿往。蒯良说:“你既然敢去,我送你一计:给你军马五百,多带弓箭手,冲出去后直奔岘山。他必引军来赶,你可分一百人上山,寻石子准备;一百名弓箭手埋伏在树林中。有追兵到时,引到埋伏之处,弓箭、石子齐发。如果能取胜,放起连珠号炮,城中便出接应。如无追兵,不可放炮,加紧赶路。今夜月色不明,黄昏便可出城。”
吕公领了计策,黄昏时分,偷偷从东门引兵出城。孙坚在帐中,忽闻喊声,急忙上马出营来看,只见一队人马直奔岘山。
孙坚也不告诉诸将,只带了三十余骑紧紧追赶。
孙坚马快,很快就要追上了,大叫道:“休走!”吕公等人忽然闪入山路不见。孙坚正想上山,忽然一声锣响,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齐发。孙坚躲闪不及,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这一年,孙坚只有三十七岁。
吕公放起连珠号炮,城中黄祖、蒯越、蔡瑁分头引兵杀出,江东诸军大乱。黄盖听得喊声震天,引水军杀来,正迎着黄祖。战不到两回合,生擒黄祖。两军大战,杀到天明,各自收兵。
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乱箭射死,尸首已被刘表军士扛抬入城去了,放声大哭。众军俱号泣。孙策说:“父亲尸首在城中,怎回江东!”黄盖道:“现在活捉了黄祖,不如派使者入城,用黄祖去换主公尸首。”军吏桓阶说:“我愿入城为使。”孙策点头同意。
桓阶入城见到刘表,说明孙策之意。刘表同意各自罢兵休战,桓阶拜谢欲行,蒯良忽然道:“不可!不可!请先斩桓阶,再将江东军队杀个片甲不留!”
究竟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一开始声势浩大,可是接下来不能同心协力,最终让董卓扬长而去,无果而终,可以说实际上是一次失败的讨伐。作为盟主的袁绍没有长远的目光,缺乏雄才大略是一个原因,而各路人马不能团结一致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只有众人向着同一个方向时,力量才会真正变大。
提问 董卓为什么迁都长安?
提问 在是否追赶董卓的问题上,曹操和袁绍有什么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