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正确的拔罐方法、拔罐时间的长短等,这些都影响拔罐的效果。
拔罐前要准备好所需用品,如酒精、棉球、止血钳、打火机、罐子等。另外某些特殊拔罐法还需准备相应物品,如水罐法要准备好水壶、毛巾,药罐法需准备好中药、药锅等。
拔罐时,要根据不同体位选择不同罐具。选择体位的一般原则是,既要使患者感到舒适,又要充分暴露拔罐部位,便于操作。罐具数目和口径大小要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患处面积大小、年龄及皮肤的弹性等情况而定。如拔罐部位在背、腰、腹、胸、肩、臀、大腿部,可用大号罐;如部位在小腿、上肢,可用中号或小号罐;如部位在手、足或小的关节,则应用小号罐。吸拔部位平坦、肌肉丰满、皮下脂肪较厚可用大罐;部位窄小、肌肉较薄、皮下脂肪少可用小罐。一些特殊部位,如四白穴、合谷穴、太冲穴部位,可选用小号橡皮罐或抽气罐。
在手、足或小的关节拔罐,选择小号罐。
罐子宜拔于皮肤平滑部位,应避免有皱襞、突起,尤其是有骨骼突起的部位。最适于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层厚、血管较少之处。男性之前胸部,女性锁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适于拔火罐。肥胖者、脂肪多者拔于肩胛骨、侧胸部皆可,需要时可拔于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拔罐时,避免吹风着凉。
拔火罐时,要注意酒精不要太多,不要将酒精沾在罐口,防止烫伤皮肤。刺络拔罐时要对罐具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起罐时,应用一只手使罐子倾斜,用另一只手压迫罐子对侧皮肤,使之形成一个空隙,空气由此进入罐中,此时罐子因吸引力消失而坠落。拔罐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
拔罐后谨防感染。拔罐后的正常皮肤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出现水泡等情况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出现感染,可服用抗菌药物。拔罐后,罐具应及时清洗消毒,妥善保管。尤其对于竹罐,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防止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