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方法各不相同,在进行背部拔罐操作时,可以采用走罐法,将罐拔住后,再反复推移罐具。在面部拔罐时,可以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每种拔罐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及适用的疾病和部位,根据病情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拔罐方法,获得对身体适宜的刺激量和范围,就可以达到强身祛病的目的。常见的拔罐方法有走罐、闪罐、留罐、水罐、刺络拔罐、留针拔罐等。
亦称推罐,是指在罐具吸拔住后,再反复推移罐具,扩大拔罐面积的一种拔罐方法。走罐法兼有按摩作用,在临床中较为常用。拔罐前,先在罐口及走罐部位涂抹一些润滑剂,如液状石蜡、凡士林等,也可根据病情选用红花油、风油精、消炎止痛膏等,以便于滑动,增强疗效。罐具吸拔后,用手扶住罐底,用力在应拔部位上下或左右缓慢地来回推拉。推拉时,将罐具前进方向的半边略提起,以另半边着力。一般腰背部宜沿身体长轴方向来回推拉;胸肋部宜沿肋骨走向推拉;肩部、腹部宜用罐具在应拔部位旋转移动;四肢部宜沿长轴方向来回推拉。推拉、旋转的速度宜缓慢,每次推拉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至皮肤呈潮红、深红、起痧点,或者当患者有痛感时应及时停止。
此法宜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肩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状。走罐部位多以督脉、背俞穴、膀胱经为主,以激发阳气的温煦作用,驱除寒邪。所用罐具的罐口必须光滑,防止擦伤皮肤。
闪罐是指将罐具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取下,一拔一取,如此反复的一种拔罐方法。操作时,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蘸有适量酒精的棉球,点燃后迅速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吸附于施术部位,然后立即将罐取下,如此反复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操作者应随时掌握罐体温度,如感觉罐体过热,可另换罐具继续操作。通过反复的拔罐、起罐,对神经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以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此法主要适用于以风邪为主的疾患,如肌肤麻木、疼痛、皮肤瘙痒、肌肉萎缩、脏腑功能减退及各种过敏性皮炎等。中风后遗症也可采用此法。闪罐法拔后在皮肤上不留瘀斑,故较适合于面部拔罐。皮肤不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也多用此法。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拔罐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即将罐拔住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一定时间,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根据所拔罐具数量不同,分为单罐法和多罐法两种。凡病变部位较小或压痛点为一点,可用单罐;病变范围广泛,病情复杂者,用多罐。一般留罐时间为5~10分钟,吸力强的可以留罐时间短些,吸力弱的可以留罐时间长些。儿童及年老体弱者拔罐时,应适当缩短留罐时间。留罐法可用于各种疾病,风寒证、脏腑病、久病,病位局限、固定、较深者,多选用此方法。并且对其他如经络受邪(外邪)、气滞血瘀、外感表证、皮痹、麻木、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均有疗效。
药罐法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及罐具,也可与针罐法、走罐法、按摩罐法等综合应用。此法适用范围广、疗效好,具有拔罐与药治的双重治疗效果。操作时先将药物在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将竹罐放入药液中煮两三分钟,然后用筷子或夹子将竹罐夹出,罐口朝下,甩去药液,迅速用折叠的湿毛巾捂一下罐口,以便吸去药液和降低罐口温度,然后趁罐内充满蒸汽时,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留针拔罐简称针罐,是指拔罐与针刺配合应用的一种拔罐方法。操作时,在相应的穴位上针刺“得气①”后,将针留在原处,以针为中心用罐把针罩住,5~10分钟后,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轻轻起下后再出针。
刺络拔罐是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刺穴位、病灶部表皮显露的小血管,使之出血或出脓,然后立刻拔罐,或用梅花针在治疗部位轻轻扣刺至皮肤潮红或有出血,然后立即拔罐的方法。
进行刺络拔罐时,要先对针具及施术部位严格消毒,以免发生感染。拔罐放血时,达到治疗所需的放血量即应起罐。一般不管针刺面积大小或拔罐数量多少,每次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治疗丹毒时可适当增加出血量。为便于观察,宜选用透明罐具。出血量过多时,应立即起罐,并按压止血。拔瘀血或脓肿时,若出血缓慢,皮肤有皱缩凹陷,说明瘀血或脓液基本拔出,应及时起罐。
刺络拔罐法常用于急症、热证,及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游走不定等实证者,如发热、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皮肤瘙痒、丹毒、疮痈、急性软组织损伤等。
注①: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肿、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于手下的沉紧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