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

说到“气血”,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现在的电视节目也好,保健养生的图书也好,常常都会提到“养气血”。不过,养气血变成热潮,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中医上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那么,究竟什么是气血呢?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的呢?

人有气,才能有生命

大家都知道,新生儿在出生后20秒钟内,会发出第一声啼哭,这哭声就像是在宣告着“我来到了人世!”殊不知,这啼哭实在是来之不易。它帮助新生儿克服呼吸道的阻力,使肺泡张开,从此以后,新生儿就要靠自己的呼吸来进行气体交换,而不再依靠胎盘的循环了。这说明了什么?人有了气,才能有生命!

中医上讲的“气”和平常大家认识的“气”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一说“气”,立马想到的就是气体,比如无处不在的空气。而中医上讲的“气”呢,它是由先天之精华、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

“气”要从呼吸说起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生命要依赖于呼吸。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生命才能维持。在这里,我们吸入的氧气就是上面讲的“自然界的清气”。自然界的清气是我们人体内气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古人常讲“适宜而居”,意思就是要选择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而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清新的空气。不过,除了自然界的氧气之外,现在还出现了很多人造的含有有益成分的气体,比如说一些氧吧、雾化、芳香、净化等疗法所使用的气体,都有助于人体气机的增长。

实际上,自然界的清气对于人体来说,属于外源性的气体。这个气体被人体吸入后,首先进入的是肺,再通过胸肺的交换散布到全身。这时候,如果你吸入一些污染性废气,或者是肺脏功能不全的话,就会很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气血不畅。

假如你吸入了污染性气体,也就是说清气不清了,那么身体所需的清气不足,自然就会造成体内气的不足。假如你患了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就会影响肺脏交换气体的功能,于是气机就很容易出现郁滞。

人体的气分很多种

首先是元气,也可以写成原气,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先天之精华”,它是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大家要谨记:不要经常熬夜、过度地透支自己的体力,以免损伤了先天的元气。

元气是与生俱来的。一般老百姓都说“这个人元气足”,说明他的身体比较健康;而元气不足的话,身体往往都比较虚弱,也就是说,体质天生就虚弱。

我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气”从哪儿来的呢?这就是所谓的“水谷精气”。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经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就转化成了后天之气,就是“水谷精气”。这个“精气”加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气。

接下来,我们讲讲营卫之气。简单地说,营气是一种有形的物质,它是血液当中有营养的成分,其中一部分相当于西医中讲的“血红蛋白”,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行于脉中,能够滋养五脏六腑和四肢末梢。而卫气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运行于皮肤、肌肉、全身内外上下,主要的任务就是护卫我们的体表,调节汗孔开合和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营气和卫气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黄帝内经》记载:“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当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人体中的气,还有一类叫脏腑之气。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人体之气归属到不同的脏腑,有一个不同的名称。比如说,到肺脏的气体称为肺气,到心脏的称为心气,到肝脏的是肝气,到脾脏的是脾气,到肾脏的就是肾气。

气是如何工作的

中医所讲的气,第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推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可以说,气代表的就是人体的功能活动。比如说,呼吸系统老爱出现障碍,经常咳嗽,这就是肺气虚了;老是消化不好,肠胃爱出问题,就是脾气虚;动不动就心慌气短,是心气虚。

气的另一个作用,中医叫“温煦”,通俗点说就是化生热能,让身体保持一定温度。恒温是脏腑器官正常工作的前提,温度低了,生命力就弱,温度太高,人就烧坏了。

大家知道,天一冷,毛孔就收缩;天一热,毛孔就张开,我们自己能够适时闭合、开放毛孔,皮肤就像身体的天然温度调节器,使人体能处于一种恒温的状态。这就是气的“温煦”功能,气不足的人这种功能就弱,所以冬天怕冷,夏天又怕热。

我们吃进来的食物是如何转化的呢?这个也得靠气,中医称之为“气化”。人吃进的食物,通过脾胃运化成气血,然后再通过各个器官散布至全身,整个过程都要归功于“气化”作用。另外,中医上常常讲,气还能“升清降浊”。升清就是要把有用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头部,然后再散布全身;同时,浊的东西,也就是身体里的废弃物,要降下来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也是气在起主导作用。

此外,气还有一个固摄的作用。我们正常的人,都能控制不让口水流出嘴巴,不使汗出过多,控制大小二便不会随时排出,这就是气的固摄作用。

大家经常会看到,大多数的婴幼儿会流口水,这就说明他的脾气较虚,气不能固摄口水;有的人老爱出汗,吃个饭都满头大汗,这就属于心气虚的表现,气不能固摄汗液;小便过多,这就属于肾气亏虚,是由膀胱不能固摄水液所致。

气的五大功能

没有血,五脏就会“大罢工”

我们人体的单个脏器也跟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血就是这些脏器的“饭”,当体内的各个脏器每天都能“吃饱”的话,干劲就十足,工作就能干得好。而当人体的总血量不够,你把脏器的饭量给减了,人就容易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也就是常说的“亚健康”。那么,人体的血液是从哪儿来的呢?

先天之血,要靠肾脏精气化生

古籍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就是说,肾藏精,这个精可以化血。比如说,有的小孩出生就贫血,说明他的肾藏精不足。

有的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个星期把血补进去,下个星期就没有了,怎么补都不行。这些症状的根源就是先天的肾气不足,没有能力化生血液,自己不能造血。

后天之血,要靠脾胃来化生

我们说,先天禀赋受之于父母,这是大家都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途径,就是后天靠脾胃来化生血液。古籍中有过这样的记载:“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这里的水谷即是水谷精微,就是指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它是气血化生的根本,不光是化血,还化气。

我们吃进来的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就变成了身体所需要的气血了。所以,饮食营养是否得当,脾胃功能是否健全,都会影响到气血的化生。所以,也有“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的说法。

古人说:“盖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老百姓常说“能吃能喝是好事。”的确是这样的,如果你不但能吃,而且吃进来的食物能消化的了,营养物质能够化生气血,这时候,人就不会生病,即使生病了也能很快好起来。反之,就容易生病,生了病也不容易好起来。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是产后大出血、大吐血等原因引起的血液过度流失,跟肾与脾胃的生血功能关系不大。所以,进行养生保健的时候,要辨清血液不足的原因。

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营养剂

大家都知道,血循行于脉内,它能够沿脉管循行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我们全身的各个部位,包括内脏、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而发挥功能的。

古人说:“血主濡之。”我们的鼻能嗅,眼能视,耳能听,喉能发音,手能握,这些活动都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完成的。

血的濡养作用还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方面反映出来。血的濡养作用正常,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肌肤和毛发光滑;而血的濡养作用减弱时,则面色无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甚至连运动都变得不灵活。

古人还说:“血者,神气也。”中医在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后,发现无论是血液量的不足,还是运行失常都会引起一些神志方面的变化。

心血虚、肝血虚,就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厉害的话还可能出现烦躁、恍惚、癫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症状。所以说,气血的正常与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家的生活质量。

血的生成与五脏

气血充足了,才能远离疾病

自古以来,中医就相当推崇阿胶、红枣、当归等补血食物,还有太极拳、导引术等可用来调气的运动。这也刚好印证了中医基本理论:人体最需要的就是气和血。只有气血充足,身体才不会出现大问题。

北方人在冬天烧暖气的时候,要先放了暖气管里的气,热水才能过来。这说明了什么?气行血行。假如气不通了,血肯定不畅,也就是常说的“气滞血瘀”了。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气和血的关系。《黄帝内经》记载:“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我们的血是从哪儿来的?主要从吃的食物里面来,这些水谷精微先转化成营气和津液,然后再转化成红色的血液,这些变化都离不开气化作用。

另外,正常人的血之所以能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所以,很多有出血症的患者都是由气虚引起的,因为“气不摄血”了。

换个角度看,血为气生长的土壤。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于体内。比如说,一般大出血的患者,往往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所谓“无气则无血,无血则无气”,只有气血都充足了,才能远离疾病,获得健康。

气血要补,也要调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是脾虚,却为什么越补越虚呢?其实,是方法没找对。

就拿脾虚来说,有的人脾气不足的表现是能吃下饭,消化功能也比较正常,这时候,你就可以直接补气,吃点人参、当归、红花之类的补气食物。

可是,有些脾虚的人,根本就连饭都吃不下,肚子发胀,身子发肿,舌苔厚腻,这就是典型的湿邪困脾,这种情况就是脾胃的功能不强,不能运化食物,这时候你要像前面那样进补的话,肚子反而会更胀,不但没有起到补的作用,反而还加重了肠胃负担。这时候,可以用茯苓、薏仁、陈皮、山楂等食物来健脾,脾胃功能好了,人就想吃饭了。

所以,气血出现失和的时候,不要一股脑上来就进补,而是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看看是直接补气,还是通过健脾来间接补气。 BwreObdj6Jq3F7JkuJxgtC6qDYSKdRQTF/pjSRgwJKKbwWXKsV8/Et8bfUxB9f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