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刮痧首先需要掌握执板方法,执板的手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刮痧过程中对按压力的控制,即按压力是否恰当和全程按压力是否均匀。掌握了执板方法后,就可以学习刮拭方法了。每个刮拭方法都很简单,在实际使用中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常用刮拭方法细分有9种(也常被归纳为7种),还有5种特别针对面部的刮法。每个刮法中刮痧板的倾斜度是关键,另外大多数刮法都是单向刮拭的,而非来回刮。
9种刮法中,面刮法最常用,使用范围最广;单角法使用在位于“山谷”中的穴位,比如风池穴、膻中穴等;双角法用于脊椎、手指、鼻梁等嵴形区域;点按法用在其他方法都不好发挥作用的人中穴、膝眼穴等特殊穴位;平面按揉用于周围较平坦的凹陷穴位,如手腕部内关穴;垂直按揉用于骨缝处的穴位;厉刮法用于头部全息穴区;拍打法用于肘窝和膝窝;疏理经气法用于经脉循行较长的部位,如四肢和背部。
1,面刮法:面刮法是刮痧最常用、最基本的刮拭方法。手持刮痧板,根据部位的需要,将刮痧板的一半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45度的范围(不要超过60度),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适合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等处。
2,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肩贞穴、膻中穴、风池穴等在凹陷或脂肪较少部位处的穴位。
3,双角刮法:用于脊椎区域刮拭。以刮痧板凹槽处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背俞穴、夹脊穴所在),刮痧板向下倾斜45度,自上而下刮拭。
4,点按法: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适用于人中穴、膝眼穴等处穴位。
5,平面按揉法:用刮痧板角部的平面以小于20度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刮痧板角部平面始终不离开接触的皮肤,按揉压力应渗透至皮下组织或肌肉。适用于合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以及手足全息穴区和其他疼痛敏感点。
6,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的边缘以90度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刮痧板始终不离开所接触的皮肤。适用于骨缝部的穴位(如中渚穴)和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区。
7,厉刮法: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区呈90度垂直,刮痧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做短距离(约2~3厘米长)前后向刮拭或左右向摩擦刮拭。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
8,拍打法:将五指和手掌曲成弧状拍打,拍打手法多用于四肢,特别是肘窝和膝窝的经穴。弯曲的指掌与肘窝和膝窝完全接触,称为实拍;指掌弯曲弧度增大,手掌中间不接触皮肤,称为空拍。拍打前一定要在拍打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而且躯干部位和颈部禁用拍打法。
9,疏理经气法:沿经脉的循行部位,用刮痧板长边自上而下循经刮拭,用力要轻柔均匀,平稳和缓,连续不断。一次刮痧距离宜长。适用于分段刮拭结束或保健刮痧时对经络进行整体疏理,可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面部因其特殊骨骼结构和肌肉、血管分布,还常用到下面5种特别的刮拭方法。
1,平刮法:操作方法与面刮法相似,只是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的角度小于15度,并且向下的渗透力比较大。刮痧板倾斜的角度小,可以减轻刮拭时的疼痛感,所以平刮法适用于身体疼痛比较敏感的部位,如面部、脏腑体表投影区等。
2,推刮法:以刮痧板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角度要小于45角(面部刮痧时仍要小于15度),自上而下或从内向外均匀的向同一方向缓慢直线刮拭,推刮法按压力大、刮拭速度慢,每次刮拭距离短,一般1寸左右。推刮法常用于面部、脏腑体表投影区、腰背肌部位和疼痛区域的刮拭,有利于发现刮痧板下的不平顺、结节等阳性反应物。
3,揉刮法:以刮痧板整个长边或1/2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与皮肤的夹角小于15度,均匀、缓慢、柔和地作弧形旋转刮拭。揉刮法可以减轻疼痛,多用于面部刮痧、腹部、腋窝保健刮痧和消除结节、疼痛等阳性反应。
4,摩刮法:将刮痧板置于手掌心或四指部位,手不接触皮肤,两块刮痧板平面紧贴面部两侧皮肤,以掌心或四指力量按压刮痧板的平面,使力量渗透至面部肌肉深处,两块刮痧板在面部两侧同时自下而上或从外向内均匀地连续做缓慢、柔和的旋转移动,向前移动的推动力要小于向下按压的力量。摩刮法多在面部重点穴区刮拭后或刮痧即将结束时应用。
5,提拉法:两手各持一块刮痧板,放在面部同一侧或不同侧,用刮痧板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角度以20~30度为宜,两块刮痧板交替从下向上刮拭,刮拭的按压力渗透到肌肉深处,以肌肉运动带动皮肤提升,提升的拉力和向下按压的力度相等。这种方法多于面部刮痧结束时应用。
刮痧的补泻手法是由按压力大小和速度快慢两个因素决定的,一般中医外治法均认为速度快、按压力大为泻;速度慢、按压力小为补;速度适中、按压力适中为平补平泻。刮痧疗法按压力大小决定刮痧治疗的作用,而速度快慢决定刮痧的舒适感。
刮拭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按压力,才能将刮拭的作用力传导至深层组织,才有治疗作用。若只在皮肤表面摩擦,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会形成表皮水肿。按压力也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据具体体质、病情和局部解剖结构(骨骼凸起部位、皮下脂肪少的部位、脏器所在处,按压力应适当减轻)区别对待。用重力刮痧时,需逐渐加大按压力,使身体适应,以减轻疼痛。
每次刮拭速度应平稳、均匀,不要忽快忽慢。疼痛感与刮拭速度有关,刮拭速度越快,疼痛感越重;速度越慢,疼痛感越轻。
根据刮拭时的力量和速度,刮拭手法可以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
体弱患虚证及皮下脂肪少的部位:应用按压力小,速度慢的补法刮拭。
虚实兼见证及亚健康者:采用平补平泻法刮拭。体质较好,肌肉丰厚部位应用按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体质差或肌肉、脂肪少的部位用按压力小,速度慢的手法;虚实兼见证可用按压力中,速度中的平补平泻法刮拭。
用手握住刮痧板,将刮痧板的底边横靠刮痧时用手掌心部位施加向下的按压力。速度快、按压力大为泻;速度慢、按压力小为补;速度适中,按压力适中为平补平泻。
刮拭一定的宽度和长度,是为了更准确地把经脉、穴位和全息穴区都覆盖到。
刮拭的长度一般以中心穴位上下约4~8厘米为宜,以大于所治疗的穴区范围为原则。如果需要刮拭的经脉较长,可分段刮拭。
一般以自然顺序为序:先刮拭头面部,身体部位先上后下,先背腰后胸腹,先躯干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也可以根据需要单独选择某个部位刮拭。
背腹部、四肢刮拭方向:自上而下刮(如肢体浮肿、静脉曲张、内脏下垂则从下向上刮);
面部、肩部、胸部刮拭方向:从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刮手臂时,应自上而下,以中心穴位上下长约4~8厘米为宜,如果手臂有浮肿,静脉曲张或身体有内脏下垂的情况则应从下向上刮。
1. 首先要视被刮拭者的体质、刮拭部位、病情和刮拭的力度而定,一般一次刮痧总体时间应在15~25分钟,初次接受刮拭者和体弱者还应适当缩短时间。
2. 受刮拭速度影响。如果刮拭速度缓慢,刮拭时间可以适当延长,面部美容刮痧,速度缓慢柔和,可以刮拭30分钟。
刮痧治疗间隔应以局部皮肤恢复正常,疲劳和触痛感消失,痧斑全部消退为准。
1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刮痧时皮肤汗孔处于开放状态,如遇风寒之邪,邪气会直接进入体内,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引发新的疾病。刮痧后应将被刮部位覆盖再走出室外,面部刮痧后需过半小时后再到室外。
2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
要严格掌握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并且每次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不可连续大面积出痧,以免伤体内正气。多种全息穴区、经络穴位刮痧时,每次选刮2~4种即可。
3不可片面追求出痧
刮痧时只要刮至皮肤汗孔清晰可见,无论出痧与否,都可排除病气,有治疗作用。片面追求出痧而刮拭过分,不仅消耗正气,还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
4刮痧后要喝一杯热水
刮痧过程使汗孔开放,邪气外排,会消耗部分体内津液,刮痧后应喝一杯热水。
5刮痧后3小时方可洗浴
刮痧后要等皮肤毛孔闭合后,方可洗浴,以避免风寒之邪侵入体内。一般需要在3小时以后。
6面部刮痧注意事项
面部刮痧除遵守上述注意事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刮痧前应先以温水洗净妆容,一定要先涂敷专用美容刮痧乳,以保持足够的润滑度。
2. 面部刮痧应采用减轻疼痛的特殊刮痧方法刮拭,刮拭速度宜缓慢、均匀、平稳、柔和,刮痧时间和按压力大小要因人而异。
3. 面部刮痧一般刮至毛孔张开,面色潮红即可,不宜出痧,以免影响美观。
4. 刮痧后如要敷面膜,应先将面膜加温。面部刮痧后半小时再到室外活动。
5. 面部痤疮急性期,炎症明显,不宜刮拭面部。有红血丝处酌情轻刮或禁刮。
怀孕期禁刮人中穴、承浆穴,贫血者不宜做面部刮痧。
疲劳和局部肿胀、疼痛
如刮拭时间过长,或用力过重时会出现疲劳或局部肿痛,应在以后刮痧过程中缩短时间、减轻力度。经过充分休息,疲劳反应可在24小时内消失。局部肿痛可在刮拭24小时后作局部热敷,帮助尽快消除肿痛感。
晕刮及处理
如果接受刮拭的过程中,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等症状,就是发生了“晕刮”。
处理方式:立即停止刮拭,一边作心理抚慰,一边尽快平躺,加盖衣物保暖,同时饮服温开水或糖水。待情况好转后,立即刮拭百会穴、人中穴、涌泉穴、内关和足三里穴,调理和补充正气。
发生晕刮的原因:在精神紧张,或对疼痛过分敏感,或是处于空腹、熬夜、过度疲劳状态下接受刮痧,都有可能发生晕刮现象。另外,刮拭手法不当或刮拭部位过多、时间过长,也有可能导致晕刮发生。
刮痧的六大禁忌证
1严重心脑血管病急性期、肝肾功能不全者禁刮。
2原因不明的肿块和恶性肿瘤部位禁刮。
3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症、严重贫血等病症禁刮。
4妇女月经期间、怀孕期间下腹部和腰骶部禁刮。
5韧带、肌腱急性损伤部位,新发生骨折处,及外科手术疤痕处,均应在3个月后再进行刮痧治疗。
6感染性皮肤病患处,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溃处,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局部禁刮。
1选择合适室温
以空气新鲜、冷暖适宜(不低于18℃为宜)的室内环境为佳,避免空调或风扇的冷风直吹。
2选择体位
根据不同部位来决定是自己刮拭还是请人刮拭,不管哪种情况都要选择一种既便于刮拭操作,又能使被刮拭者肌肉放松,可持久配合的体位。
一般头、面、胸、腹、腰部和四肢可以自己刮拭,采取坐位即可。
请他人刮拭面部、胸、腹部和下肢前部时,宜采取仰卧位,胸部、下肢前部也可以采取坐位。请他人刮拭头部、上肢时,宜采取坐位。请他人刮拭腰、背部时,宜采取俯卧位,并在腹部垫一软枕,托起腹部,避免腰部下陷而造成腰、背部肌肉紧张,影响刮拭效果和增加疼痛感。刮拭腰背部也可以采取坐位。
3选定刮拭部位
根据体质和刮拭目的,选定并充分暴露要刮拭的部位,用纸巾保护好刮拭部位下面的衣服。刮拭前先用温热毛巾清洁和温润皮肤。
4刮痧操作
在要刮拭的全息穴区和经络穴位处涂刮痧油,再根据刮拭部位选择适当的刮拭方法。
5结束
刮拭完毕,用清洁、干燥的纸巾按压所刮之处,边擦拭残留油渍,边进行按揉,利于毛孔回缩复原。然后迅速穿衣保暖,并饮适量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