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巫蛊大案与现代骗术

巫蛊是什么意思呢?

“巫”原指古代一种以歌舞祭神的迷信职业者,也指画符念咒的巫术。“蛊”则有两种含义,一指在器皿中放置喂养毒虫,使之相互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也就是毒性最强的,称之为蛊;二指用蛊害人,使人受到蛊惑,迷失心性,进而丧命。

“巫蛊”也称厌胜之术,是一种诅咒害人的巫术。古书上记载的一般做法是,用纸人、草人、木偶、泥俑、铜像乃至玉人作为被施术者的替身,刻写姓名或生辰八字,或者取被施术者的衣物、身上的一点毛发乃至指甲,或埋入土中,或以针钉相刺,或用线捆住木偶双手,巫师画符念咒,被施术者就会产生感应反应,心智模糊昏迷,直至发狂失性,完全受巫师控制,直至不明不白地死去。

据说,这种巫蛊术起源于胡人的萨满之术。萨满,是女真语,指巫师、巫术。战国中后期,由于民族的迁移与混合,巫术之风逐渐浸染中原,先是在民间流行,以后逐渐传入上层社会直至宫廷内禁,受到追捧青睐。巫蛊术从此在中国大行其道,不绝如缕。

一代女皇武则天借巫蛊而夺权,清乾隆皇帝精通武略,也迷信巫蛊,曾在朝廷上闭目吟诵咒语,幻想咒死远在万里之外的起义军首领。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写到赵姨娘买通马道婆暗里算计凤姐和宝玉,就用了这种巫蛊术。马道婆用的是纸人,写上凤姐和宝玉的生辰八字,然后在家中念咒作法,结果凤姐和宝玉两人发起癫狂症,大吵大嚷,寻刀弄枪,最后不省人事,口内胡言乱语。这足可见巫蛊术之一斑。也正因其神秘和恐怖,自其出现后,就再也没有消失,一直笼罩在中国社会上空,直至今天还时隐时现。

汉朝迷信之风尤盛。汉初就允许各地巫师如梁巫、晋巫、秦巫、荆巫等汇集长安,中叶又增加了越巫和胡巫。

各路巫师站在街口,各打各的招牌,有点开品牌店连锁店的意思。

汉儒也多信巫术,如大儒董仲舒的著作中就夹杂了许多巫术。汉武帝本人一生笃信方士,倾心神仙,乞求不老仙丹,几次欲泛舟越海寻仙,遍求各地高人。一时间,都城长安汇聚了各式巫觋,并受到上流阶层和百姓的追捧,宫廷中失宠落寞的女子对此也趋之若鹜。整个长安地下被埋入了不少木偶,一片阴森恐怖、神秘压抑的气氛。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手制造了巫蛊冤案。

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曾经备受尊宠的陈皇后被废,就是因为巫蛊。陈皇后大家都很熟悉,也就是说要“金乌藏娇”的那个人。

但是陈皇后娇生惯养,当上皇后之后,就总是找汉武帝的麻烦,汉武帝是越看她越不顺眼,就渐渐冷落了陈皇后,而喜欢卫子夫。

陈皇后见卫子夫日益受宠,自己日渐失势,备受冷落,便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她央求母亲说情,仗着母亲的势力大闹宫廷,拦住武帝质问。武帝对其更为厌恶,避而远之。陈皇后一时无计可施,饱尝后宫苦守孤灯的寂寥生活,终日以泪洗面。忽一日,她偶然听说巫蛊之术的威力,决定铤而走险,不惜代价使皇上回心转意;就将女巫楚服召来,请其作法谋害卫子夫,自己重获宠爱。楚服当即作法设蛊,用桐木刻出卫子夫像,埋入宫廷,念咒画符。陈皇后满心欢喜。谁知几个月过去,并无效果。武帝得知陈皇后在宫中用巫蛊术谋害卫子夫,勃然大怒,命御史张汤严查涉案人员。

张汤得到皇帝御旨,按照朝廷禁止“媚道”和“巫蛊者处死”的律令,将楚服枭首。楚服徒众、宫女、太监等牵连者300余人一并处死。武帝废了陈皇后,将其终身禁锢在长门宫。几年后,陈皇后在抑郁中离开了人世。

古代还有一些人利用巫蛊之术来骗钱,比如五代时的后梁。当时一个叫袁君正的官员任豫章内史,豫章今南昌地区一带,就是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

有一次袁君正生病了,手下就花重金请来了一个巫师,这个巫师说,只要大人把您的一件衣服给我,我送给天上的北斗星,您的病就好了。然后这个巫师就把这个衣服一下子就变没了。袁君正很生气,叫人搜他的身,没想到这身衣服就在这个巫师的手里,根本没有像他说的一样,送上天去了。结果袁君正就把这个骗钱的巫师就地正法了。从此之后,豫章境内再也没有人敢靠巫术挣钱了。

可以肯定的是,巫蛊之术就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是人类对自己的前途有迷惑时的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到了现在,还有些人特别相信这些迷信的活动,什么神医治病啊,什么是算卦问前程啊!甚至有的就说你有灾难,要为你化解灾难,从而骗取受害人钱财。

2013年7月12日上午,犯罪嫌疑人薛某、廖某、张某同另3名同伙到隆林县城寻找作案目标实施封建迷信诈骗。当发现受害人符某走到城东菜市场附近时,廖某等人即主动搭讪,谎称寻找医生治病要求符某带路,将符某骗上车后带至幸福花园外的环城路上,由在此等候的几名同伙接应,然后演“双簧计”编造受害人符某家人有灾难,必须拿出全部的积蓄才可化解。符某对此深信不疑即将现金44000元和家中的一些金银首饰全部交给廖某等人。

这个就已经构成了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骗了人家四万多,这哥几个没个三年五载的是别想出来了。

希望大家还是要崇尚科学,拒绝迷信。 VnBu/yv4TjP6tr1SUv3GDWL9vH4zWqFTS0wf1DfCbI9XDah7sDY0SwSk06xSKB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