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讲,标准只能存在于能够用数字来表示的东西上,数字之外,任何东西都没有绝对的标准。数学公式有标准,但是换一个基数就是另一种答案;招聘有标准,但是你能够保证就没有人走后门吗?
这本就是一个建立在标准之上的非标准化世界,生活是这样,工作亦是如此。
标准对于我们来说它只是一个仅供参考的选择项而已,具体要怎么做,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企业来说,市场本就是一个最不稳定的环境,在这样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如果你还想要依照标准做企业,那么你的企业就只是一个呆板的个体,难以融入到市场潮流中去。标准作为市场潮流中的一部分,尽管它也为当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众多颠覆性创业案例中,标准已经变得可有可无,失去了霸主地位。
标准是拿来做参考、比对的,绝不是用来“照本宣科”的,一味按照标准办事,那就是教条主义,其结果可想而知。另外,标准就意味着对灵活造成了限制,但是灵活又往往是市场中最为关键的竞争手段。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够从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企业够灵活,懂得变通,所以才会出其不意,一招制胜。
所以,企业应当在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以标准化的竞争模式为基础适当做出改变,使之适应当前的竞争环境,以最灵活的方式应对最激烈的挑战。
要说标准,马云应该可以说是一个最不“正经”的商人。他的每一次出战,都会凭借他“不成体统”的功夫打乱敌人的阵脚,最后,还没等别人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夺下了胜利的旗帜。
每年的“双十一”,都有很多人在电脑前面守着,他们紧张地下单、付款,有的人还为自己错失购物车里的商品表示惋惜,眼看页面都快刷爆屏了,人们的鼠标还是不愿意停下来。而电商那边也是忙得不亦乐乎,一想到当天的进账,想必电商巨头们都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就这样,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一个“买家忙、卖家忙、物流忙、快递也忙”的局面,毋庸置疑,“双十一”之所以会如此忙碌,全都是阿里巴巴的功劳。
2009年,淘宝商城还未更名为天猫,当时的淘宝商城率先开始在11月11日“光棍节”这天举办促销活动,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出发点只是为了给淘宝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让大家在这个节日里记住淘宝商城。
选择在11月11日,对于淘宝来说是一个有违常理的冒险行为。要知道,通常在这个时候很多商场都会搞促销活动,更加尴尬的是,光棍节处于圣诞节和十一黄金周的中间。但是,马云却看到了光棍节的另一个独特商机,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所以淘宝在这个时候在网上举行促销活动可能更容易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结果,这个违背标准的促销节在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淘宝商城2009年的“双十一”销售额达到了0.5亿元,在2010年更是提高到9.36亿元,在2011年甚至上升到了33.6亿元,在2013年11月11日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350.19亿元。
现在,“双十一”已经不仅仅是淘宝商城的一个特殊节日,在这一天,所有的电商都参与到了促销的竞争中,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库巴网、亚马逊、凡客诚品和当当网等网站全都行动起来,力求与淘宝分一杯羹。
从一开始,双十一的促销活动看起来似乎很不靠谱,毕竟这有违常理,不合标准,但是,尽管这样,马云还是很乐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果不其然,“另类”的马云取得了“非标准化”的胜利。不仅如此,马云暴涨的钱包还馋红了别家电商的眼,于是从第二年开始,他们纷纷登上光棍节的舞台,开始各展神通。
从一个史无前例的光棍节促销,到现在的“法定”促销节,马云完成了一个节日从“非标准化”到“标准之上”的蜕变,而马云也因此获得了“一日百亿”的高额利润。
马云的先见之明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却并不是任何人都不能尝试的。尽管在这条探索的路上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营销本来就是一条危机四伏的道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安全。一味地躲在前人制定的标准里生存并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任何人都不能够保证所谓的“保护伞”会不会在哪天的狂风中被卷走。所以,勇敢地向前才是抵御危险最安全的办法。
企业的成长靠的是积极探索、进取,而不是循规蹈矩、故步自封。市场本就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在海浪卷来的时候,懂得驾驭的人会借势冲浪,获得前进的动力;而屈于危险的人只会被海浪打翻船舶,连爬回岸边的力气都没有了。
所以,对付市场竞争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敢于创新、变革,企业要勇敢迈开步子,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才会看到别人未曾看到过的风景,收获他人无法企及的财富。
做企业最忌讳的就是循规蹈矩,屈于变革。没有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是有固定标准的,企业要做的就是审时度势,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