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有问题,除了自身原因和某些家长们的过高期望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方面。
(1)以管理代替教育
对孩子管理要求多,启发教育少。学习上给孩子提出了目标限制,规定了学习时间,排出了成绩提高的日程,而对学习的意义、方法、规范,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孩子学习环境等因素却考虑得不多。
(2)教学方式不适合孩子
孩子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一个学期下来,却被无情地拉开了距离呢?原来教师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课,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的孩子全部掌握了,有的孩子没有掌握。这样的状况在一周的学习中,在一学期的教学中会频频出现,但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孩子学习上的误差得不到纠正,有这种情况的孩子随着课程的加深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成绩不好的孩子。
(3)批评多于鼓励
教师对孩子平常的即时表扬几乎没有,参加活动时的激励也很少提及,批改孩子作业时赞扬孩子的话语更是少得可怜,孩子的操行评语肯定、赞美孩子的语言用得十分吝啬。
(4)教师刻板的教学方法和家长权威式的管理方式
教师刻板的教学方法使原本生动的内容变得枯燥无味,味同嚼蜡,加上孩子本身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所以难免不注意听讲,导致学习成绩落后。像家长在管理孩子时一样,凭借怒斥和棍棒乃至堵孩子的嘴来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不仅丧失了老师的威信和尊严,而且还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时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学习落后。
(5)“差生”标签
对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成绩不良的孩子,教师如果不是捧出爱心,耐心地去培养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是考虑到班内升学率乃至班级的荣誉以及个人的某种利益,对成绩好的孩子关怀备至,上课重点培养,对差生置之不理,让他们上课坐在教室的两边,这意味着一切靠边。这样做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他们或自暴自弃,对自己失去信心,或为了吸引老师注意而调皮捣蛋扰乱学习秩序,学习成绩自然落后。
老师对学习比较差的孩子的正确态度是:认真了解,平等对待;发现优点,促其进步。首先,要对落后的孩子持积极热情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不应歧视和忽视他们。这需要老师全面地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及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并给予热情的帮助。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老师对学习比较差的孩子,看到的缺点比较多,很难发现其优点,而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很强,自卑心理也很重,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这种情况下,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经常鼓励他们,就显得更为宝贵和重要。最后,应针对学习落后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教育,促进其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