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新的动力来源

比尔·盖茨说:

技术企业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这个行业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始终独领风骚。IBM尽管在技术上占据霸主地位,但还是在竞争中错过了好几次机会。这使你每天早晨都不得不自我反省:“决不能让机会在今天从身边溜走;随时留意语言识别、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动态;务必使我们的员工百倍警惕,以免措手不及。”

有时候我们也会被弄得非常狼狈。例如,当互联网出现时,开始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只将它排在公司战略部署的第五六位。但终于有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其发展迅猛异常,并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当初我们规划战略方针时对它的认识。所以作为公司的掌舵人,我不得不产生一种危机感。我们花费了数月时间,通过E-mail征询意见,收缩战线。一个新的战略思想最终脱颖而出。我说:“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然而,这一切革新乃至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取决于对机会的认识和把握,我将其称为“机会主义”。

这种危机每隔三四年就会爆发一次。你必须时常倾听公司内部精英们的意见,这也就是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的大公司要吸纳许多思维方式迥异的人才的原因。允许各种不同意见存在,及时地予以甄别并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尽早付诸实施。


任何危机都不是随机出现的,它总是潜伏在没有风险意识的企业之中。微软之所以能雄霸天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意识应当成为企业家的第一素质。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是“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而越是强大的企业在加速扩张时往往刻意控制自己的速度和规模,以规避不确定的风险。

据有关人士调查,世界五百强中,每过10年就有1/3的企业消失。长期以来,微软受到Google、雅虎的激烈竞争,虽然盖茨无数次地强调网络对微软的重要性,但微软似乎并没有拿出强有力的回击武器。因此越是危机时刻越要重视创新。竞争促进危机的发生,而危机又促进产业升级或产业创新转型,危机虽然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却也可能为经营者带来莫大的机会。 3TDFgWzvgO59x+dqF521JUc1ssPM/m5QUpXyp4GHg6TVpcRyTIq+Qp5Nrf7sjS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