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带领绵羊的狮子

截至2006年,京东多媒体的团队都特别草根,普遍学历不高,专业水平欠缺,优点是充满激情,吃苦耐劳。这跟京东多媒体从中关村卖场柜台做起有关,起点太低,公司没有任何能吸引人的故事可讲,也跟公司能开出的工资水平有关,那时候很多人拿着800元、1000元的工资,这没法吸引高层次的人才。

后来,等刘强东拿到投资之后,有投资人形容,刘强东是一头狮子带着一群绵羊打仗,绵羊打着打着变成了狼。

那时候,这些员工物质条件相当艰苦,收入不高,工作强度大,从早晨8点要干到晚上10点,周末只能休息一天,甚至还得加班。大家都是年轻人,没钱的时候互相接济。为了省钱,这些年轻人在海淀桥往西两公里的城中村六郎庄里合租,月租金300元。

他们白天打鸡血般地干活儿,晚上一块儿喝酒,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觉得自己跟别的公司的人不一样,内心骄傲,若是有人说公司不好的话,就立马生气反驳。刘强东到底做了什么,让这个团队在物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维系下来,还不断升级进化?

刘强东的母亲王绍侠热情、爽朗、强势、爱操心,亲戚朋友一大家子的事都爱管。刘强东继承了他母亲的某些特点。他从小就展现出身为兄长的一面,刘强东表弟吴洁在外婆家住,和刘强东一起长大。他读小学一年级,从1到10数不清,尚是初中生的刘强东就不准他吃饭,什么时候数清楚了才准吃饭。吴洁偷偷跑去游泳,刘强东就让他站在太阳下晒,一掐皮肤,如果有白痕就是下过水,罚站。读初三的时候,吴洁逃学,跑去少林寺学武,到了商丘,钱用完了又返回家。刘强东特意从北京回来教训他,吴洁顶嘴,他抬手就是一巴掌。

2006年底,吴洁大学毕业回宿迁考公务员,刘强东让他到北京来工作。吴洁还是选择了宿迁的国税局,传统、稳定、有面子。但他待不到半年时间就后悔了,不喜欢收入低、没事干、混日子的生活状态。他想辞职,刘强东说,你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坚持,真正了解它后,再说要不要继续干。你这种状态是不对的,还没开始多久呢,就说自己不喜欢了。三年后,刘强东打电话问吴洁,你干得舒心吗?吴洁回答,安逸,但收入只够过普通人的生活,还是想出来工作。刘强东这才说,你想明白了,那就出来吧。

在公司,他对这些年轻的员工也如兄长,强势严厉,要求苛刻。他会拷问张奇显示器多少钱一台,如果张奇回答不出来,就瞪着他:你怎么不知道呢?干什么吃的?后来张奇每天都把所有产品价格过滤一遍,八九百个商品的进价、售价都一一记住。

单眼皮、面相憨厚的张奇年仅16岁就加入京东多媒体,他是什么都没有的人,好不容易来到中关村这样的繁华地带,每天很早就到公司,打扫卫生,准备当天的工作。一开始他负责派送货物,要求速度快。有些柜台是给三家代理商打电话,客户在柜台那里等着,谁先送到就要谁的货,先到的代理商可能报价要贵上10元,这也不重要。为了争取客户,张奇跑得脚板翻。

他做了一年半的送货、结账,又调到售后部门。坏件周转起来很吃力,先由客户送到京东多媒体,京东多媒体再返回到厂家维修,接着返还给客户。销量不断增加,坏件也越来越多。刘强东认为客户第一,每天都给张奇施压:怎么还没拿回来坏件?张奇觉得他不讲道理:维修是有周期的,厂家慢,我也没办法。

有那么一两个月时间,脾气暴躁的刘强东总冲着张奇吼。逼不得已,张奇自己动手把坏件分门别类,刻录机坏掉的地方主要是不弹舱门,或者光头坏了,读不出光盘内容。分类后,他搞不定的就返回厂家,自己能搞定的,就自己搞定。结果100台坏件能弄好60台,坏件返修速度一下子提升很多。

另一方面,刘强东又像兄长一样关心着这些下属。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分界不清晰,刘强东对员工既教工作技巧,又灌注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张奇和孙加明合租,周末刘强东直接到他们的住处,进门看到吃剩下的泡面盒子堆在桌子上,就教训在家里看电视的张奇和孙加明,要注意卫生。

京东经常加班,员工晚饭通常拿煎饼、炒面糊弄过去。到了晚上9点多10点钟,刘强东就招呼大家一块儿吃饭喝酒,改善伙食,也听听员工的想法,一周大概两三次。这是京东酒文化的起源。在中国,做销售的公司都逃脱不了喝酒,与厂家、渠道商打交道都需要喝酒,白酒当成水来喝,凶猛如兽。

不过,京东的酒文化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凝聚团队。酒桌上,员工会向刘强东说一些事,问一些问题。刘强东多数是在听,很少说话。事后,员工发现,他提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通常基层员工发现的流程上的问题,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改进,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权限,酒桌就成了另一条渠道。

刘强东和基层喝酒,从不让高管跟着,让基层在酒桌上畅所欲言。他特别体恤基层心情,而基层干活儿也特别卖力。支撑这家公司的是基层,如果基层不乱,上面的管理者调整,不会动摇公司的根基。

京东的酒文化,第一是敢不敢的问题,哪怕只有一杯啤酒的量也得有胆量端起白酒和人拼,京东的人必须有血性,不顾及后果,先实现目的,再处理后续问题。第二是说不说的问题,得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把别人的想法听进去,酒文化的精髓在于沟通,工作上的冲突和摩擦,喝酒的时候你走我两个,我捶你两下,就过去了。京东的酒文化保留了很长时间,直到近两年才淡化,身体健康第一,团队建设改为更健康的方式。

张奇、孙加明他们觉得,刘强东不像别的老板,只管事情能否做成,他喜欢在细节上教他们,发自内心地想把他们从小树苗修整成大树。自然,这跟早期的员工特别年轻有关,张奇加入京东时只有16岁,孙加明来京东才满20岁。他们的人生几乎是白纸一张,毫无工作经验,没有社会经历,懵懵懂懂,什么都需要学习。

刘强东给客户打电话谈生意,就让孙加明在一旁用分机听如何跟别人沟通生意。晚上和大家吃饭,员工告诉他自己是怎么开发客户的,他听到不正确的地方就马上纠正。刘强东言传身教,向孙加明他们灌输观念:年轻的时候该加倍努力,让自己尽可能学到东西,才可能有未来。那时候,孙加明最兴奋的事,就是拿下一个难搞的客户,晚上喝酒被刘强东夸两句,就豪气冲天地说:干杯,明天再把那谁拿下!

孙加明加入京东的时候,先从送货做起,再转为业务员,京东多媒体准备销售刻录机的一款新品,价位在600多元,所有的业务员都没有老客户积累,起跑线一样,谁拿到第一,谁就能获得1000元的奖金,最后孙加明拿到了。他做了半年业务员,就升为主管。

有时候,刘强东明知道他们可能做错了,也不说,让他们受挫,这样得来的教训特别深刻。京东日用百货部粮油组经理王娜2005年加入京东,负责数码产品,数码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往往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有次他采购的数码相机,过两天到货之后,市场价格已经下降了,造成一台相机几百元的损失,尽管进货不多,只有三五台,他也特别内疚,主动找刘强东认错。刘强东却没有骂他,告诉他,做生意赔钱赚钱都正常,行情不好就要及时忍痛出货,必须狠心,否则会亏得更多。此后,王娜对价格行情特别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立马跑掉。

刘强东在生活上对员工的关心,也让孙加明他们有样学样。有次外出采购,正在下大雨,张奇对姚彦中说:“你别去了,我是老员工,我去。”这件事让京东商城IT数码部电脑配件总监姚彦中记了10年,点点滴滴,温暖在心头。姚彦中学车、买车还是孙加明提醒的。他买车的时候,张奇和孙加明都把信用卡拿出来借给他刷。后来,孙加明在酒桌上向刘强东建议,如何让员工能够买得起房子。2012年,京东推出无息贷款,为员工买房提供首付。姚彦中的房子就是在这一年买的。他说:“在京东,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买房买车都会有人帮你考虑到。” UyY3ZHQdL+TwN1u1On1xXVx0FSmMEnEyA47ZkLW3XXPd5Hxvq62xcH5ES/MkGA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