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空军战斗机部队总监:流星般地逝去

成为首位钻石骑士的莫尔德斯在德国享有非常高的威望,希特勒在7月20日擢升他为空军上校,同时下达了禁飞令。8月7日,28岁的莫尔德斯被任命为空军战斗机部队总监,接替曾在“一战”中与里希特霍芬并肩作战过的德林(Kurt-Bertram von Döring)少将。德军的战斗机兵种总监是一个相当令人困惑的高级职位,尽管德文中这个词蕴含着“将军”(General der Jagdflieger)之意,但它并不代表军衔。总监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战斗机部队的作战训练和战术研发,并代表战斗机兵种向戈林汇报。这一职位创立于1939年2月,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为止一共只有五位总监,其中三位都是上校,即第一任总监荣克、第三任莫尔德斯和最后一任戈洛布(Gordon Gollob),任职时间最长的是第四任总监加兰德中将。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莫尔德斯,自然希望能在战斗机部队的组织、装备、技术研发、战术创新和训练等诸多方面为德国的战争机器做出贡献。虽没有作战指挥权和人事权,但光是履行前述职责也确需全力以赴。莫尔德斯来到空军部之后,很快接触到一些之前无法了解的内情,也意识到战机生产和研发、油料和弹药补给等方面存在着不少被胜利光环所掩盖的缺陷。莫尔德斯也了解到东线作战的长期性,以及元首与将领们在战略轴心到底是莫斯科,还是南北两翼上的分歧与冲突。

摄于1941年8月,空军新任战斗机部队总监莫尔德斯上校。

摄于1941年9月13日,莫尔德斯与巴尔德奥夫女士结婚

9月13日,莫尔德斯与战友遗孀巴尔德奥夫女士举行了婚礼,克拉维特神父是他们的主婚人,副官格拉塞尔上尉、僚机飞行员弗莱格(Erwin Fleig)则是证婚人。之后,莫尔德斯迅速返回东线,开始在各战斗机联队和大队巡视,了解各部的士气、困难和相关意见。当他来到克里木半岛后,官兵们经常能在前沿指挥所看到他,还发现他与大家一样蹲守在类似“猫耳洞”的掩体里,用无线电联络空中的战机编队或为其指引方向。组织协调能力相当出色的莫尔德斯,很快组织起一支包括斯图卡轰炸机、战斗机和对地攻击机在内的混合战斗群,为战况异常激烈的克里木战场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战后出任过西德空军总监的拉尔曾这样回忆他的偶像在东线的最后时光:“每天早晨莫尔德斯都驾驶斯托奇侦察机来到前线。他在步兵阵地附近降落,往往呆在最前沿的战壕里。然后他用自备的无线电指引他的那支近距离空中支援战斗群。他直接把飞行员精确地指引到敌军上空的位置,并协调他们的攻击作战,在此方面他实为先驱。晚上飞回基地后他通常召开联队长和大队长联席会议。在会上他不仅讨论当日的作战,也毫不客气地指出错误,但如果我们大家干得不错,他也乐于让我们知道他很满意。”

1941年11月初,为支援克里木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和刻赤半岛的攻势,莫尔德斯组建了一支包括斯图卡轰炸机、战斗机和对地攻击机在内的混合战斗群,图为莫尔德斯正在前沿战壕里观察敌情。

摄于1941年10月7日,莫尔德斯回到东线后开始在各联队和大队巡视,了解各部的士气、困难和实际需要。

功成名就的莫尔德斯这时已不在意自己的空战记录,他忧虑的是飞行员们如何在日渐困难的东线生存,因之更愿意花时间向新人传授战术经验和教训。不过,莫尔德斯这样的王牌往往视飞行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尽管有来自希特勒和戈林的禁飞令,他还是时不时有意无意地违令,“非正式地”升空执行任务。有一次莫尔德斯带着JG-77联队的飞行员凯泽(Herbert Kaiser)执行任务,途中他们与苏军的一队伊尔-2对地攻击机不期而遇。为帮助凯泽掌握空战技巧,莫尔德斯当场示范如何击落敌机。他完全视对手为空气,冷静而准确地击中了其中一架战机的油箱,致使后者当空爆炸!凯泽现学现用,竟接连击落了2架敌机,要知道伊尔-2可是苏军火力凶猛、装甲厚重的明星战机。如果不是苏军飞行员见到莫尔德斯就目瞪口呆,把自己变成靶子让人练习的话,那么必须承认莫尔德斯实在是一名精英级飞行员兼教官,也难怪有如此众多的王牌都认同“老爹”是他们最好的教官,甚至称自己的性命都是他给的。据说,在担任战斗机部队总监到丧生前的两个月里,莫尔德斯先后又击落了30架左右的敌机,不过这些都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其中的6架被记在其他飞行员的名下。顺便说一句,莫尔德斯手把手带出来的凯泽中尉到“二战”结束时取得了68次击坠的总战绩,比苏军第一王牌飞行员阔日杜布的战绩还要多6架,凯泽在战后还成为西德新空军的一名中校指挥官。

激烈的克里木战事给德军地面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和补给困难,莫尔德斯的混合战斗群也出现了弹药、油料和零配件补给不足的情况。就当他准备飞到柏林说服戈林加强对克里木战场的补给时,传来了空军装备总监乌德特上将去世的消息。与戈林、米尔希及纳粹党高层的多年不愉快关系使乌德特长期沮丧和抑郁,空军装备总监的沉重职责致使其于11月17日饮弹自尽,但纳粹政府隐瞒了真相,不仅宣称乌德特死于试验新武器时的意外飞行事故,还决定为其举行国葬。戈林命令莫尔德斯返回柏林参加葬礼,与其他几位飞行员一起出任护卫灵柩的仪仗队员,这些人包括加兰德、厄绍、法尔克(Wolfgang Falck)、吕措、明希贝格(Joachim Müncheberg)及第一个获得骑士勋章的驱逐机飞行员沙尔克(Johannes Schalk)。莫尔德斯本想立即动身,但恶劣的天气延迟了他的日程。

11月21日,莫尔德斯与副官文策尔(Paul Wenzel)少校驱车赶往黑海边上的赫尔松(Kherson),然后从那里搭乘一架He-111轰炸机飞往柏林,驾驶员是莫尔德斯在“秃鹫军团”时期就相熟的KG-27联队飞行员科尔贝(Georg Kolbe)中尉。 飞到伦堡(Lemberg,即利沃夫)机场时他们一行留宿了一晚,准备次日晨再向柏林赶去。由于天气预报说从伦堡到柏林的天气更差,科尔贝强烈建议不要冒险前行,但莫尔德斯还是决定顶风冒雨继续飞行。抵近布雷斯劳(Breslau)附近时,He-111轰炸机的一侧发动机熄火了,科尔贝使尽浑身解数操纵着无法正常工作的飞机,在浓密的乌云和瓢泼大雨中穿行,报务员也通知地面说“只剩一侧发动机还在正常运转,莫尔德斯上校在飞机上”。跑出来迎候他们的地勤曾两次听到有飞机从头顶上空飞过的声音,但在浓雾和大雨阻碍下始终看不见轰炸机。不久后,He-111第3次在机场上空盘旋时人们终于看见了它,但科尔贝却发现另一只勉强运转的发动机也不行了。他试图拉起迅速失去高度的轰炸机,就在这时,飞机在黝黑的低空被机场附近的一条悬索铁道缠住,随后在摇摆中裂为两半,坠地爆炸时发出的巨响即便在雷雨交加中依然传得很远很远。

莫尔德斯丧生后,当地人在布雷斯劳的飞机坠毁处立起的纪念标志。

莫尔德斯是轰炸机上唯一当场丧生的人,身受重伤的科尔贝和技师死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只有报务员受了轻微创伤,文策尔少校除胳膊和腿部受伤、严重脑震荡外保住了性命,才使后人有可能了解到事故发生时的详细情况。消息传开后,德国上下似乎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成千上万的收听广播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莫尔德斯这个最成功的勇士、偶像和青年楷模,怎么突然间死于一起“并非自己驾驶的”飞行事故呢?莫尔德斯的遗体暂时停厝在布雷斯劳,11月25日被转运到柏林,移送棺椁的车队还特意从“红男爵”里希特霍芬的出生地经过,数不清的百姓和军人在布雷斯劳的街边为莫尔德斯送行。11月28日,纳粹政府在柏林为莫尔德斯举行了国葬,他的棺椁停厝在空军部的荣誉大厅里,希特勒上午11时出现在祭奠现场。为莫尔德斯扶灵的仪仗队员除前述出现在乌德特葬礼上的加兰德等人外,还包括卡明斯基(Herbert Kaminski)少校和诺德曼(Karl-Gottfried Nordmann)中校。莫尔德斯被葬于柏林郊区著名的“伤残军人公墓”(Invalidenfriedhof Cemetery),其墓地紧邻着里希特霍芬和乌德特的墓穴——能与空战史上留下了高大身影的前辈英雄相伴长眠,也许是莫尔德斯最好的归宿了。不过,1975年时,东德政府曾铲平了莫尔德斯、乌德特和其他一些人的墓穴,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之后,莫尔德斯的墓穴才于1991年在伤残军人公墓里得到了重建。 JZxNTF9iIiZQlb5jmjMn4hW1z7ESh/ff9dwsD5Vh0ZOh2JMUz9tCKEkn7Hrh83g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