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1
第一章

钢 盔

现代头盔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在堑壕中作战士兵的头部这一最容易暴露在外的身体部位,而专门研制和生产的。最初的故事发生在1914年的一天,法军的一名炊事兵在遭遇德军炮击时把铁锅顶在了头上,只受了轻伤,而其他很多人则都死于敌军猛烈的炮火。法军的阿德里安将军得知此事后,深受启发,要求部队研制金属制成的头盔发放给前线部队使用。后来人们便将法军的制式头盔称作“阿德里安钢盔”。一战过后,许多国家的军队纷纷效仿法军,先后生产并列装了一系列制式钢盔。

纵观人类武装斗争史,为了保护战士的头部,产生了我们今天称之为“钢盔”的众多不同的原始头盔。有的时候,头盔的作用也不仅仅用于防御,通常也具有装饰作用,用来区别不同的群体或军事单位,甚至包括用于恐吓敌人。在古代,头盔通常用于保护头部免受石块和棍棒的击打,刀剑的砍伤以及弓箭和标枪的撞击。当火器出现后,火药武器的威力逐步提高,原来的头盔通常经受不住子弹和炮弹破片的杀伤。例如上面提到的法国阿德里安钢盔,这种钢盔从1915年开始生产,并在20年内输出并装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这种钢盔实际上也并不能比任何一个普通步枪手佩戴的钢盔还能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防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一种“现代钢盔”诞生于1916年,这种钢盔后来也就成为了一战德国士兵的装备。当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传统军队,必须接受这种经过子弹穿透测试、沉重而讨厌的“累赘”,用以代替他们原来那些漂亮而华丽的头盔——一些皮质带有金属装饰的尖顶头盔。这种新型钢盔就是M1916型钢盔,就当时的水平来说它的确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设计,钢盔的下沿与耳朵处在同一水平位置,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头部还能保护眼睛和耳朵。后来演变发展了M1917型和M1918型钢盔,这些变型都是在原型钢盔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或简化,以便于大规模生产。这些新型钢盔也像前期M1916型钢盔一样,是同一种风格,不过式样却有些怪异。尽管这些钢盔设计得不错,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断提高的武器威力来说,这两种型号的钢盔仍不足以真正承受住致命的打击。

一顶二战时期配发给德国士兵的M1935型钢盔,后期制造的钢盔质量明显下降了。

一战德国战败后,后来的帝国防卫军装备的钢盔主要是一战期间德国遗留的钢盔,包括M1916型、M1917型、M1918型和由M1918型钢盔改造的“剪耳”式钢盔。当新兴的纳粹政权上台掌权后,德国开始重新武装,新生的德国国防军渴望招募到强壮、精干、威武的士兵。这要求士兵的重要装备之一的钢盔的外形当然也要更精练一些,以映衬德国士兵的威武形象。纳粹政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直到今天,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德国钢盔,并且这些钢盔成为了德国士兵的一种新型、传统与强大的标志性装备。

1934年,当时的帝国防卫军开始测试一种由埃森霍腾公司基于M1918型钢盔研制的新型钢盔。1935年6月25日政府最终批准了这种设计,这就是M1935型钢盔。正巧此时,帝国防卫军也以“德国国防军”这一全新的名称出现。

M1935型钢盔的设计更加精良,但由于这种钢盔的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且成本过高,最初并没有进行大范围的配备,直至1936年才开始配发给德军。当时,首先生产的M1935型钢盔优先用于出口,并装备了其他国家的军队。一些国家下达了众多订单来采购和使用M1935型钢盔,如M1935型钢盔首先使用于血腥的西班牙内战;其次是中国,以此装备当时的中国军队,用于反抗日本侵略者。现在推测当时德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也可能是想在实战中来检验钢盔的性能,以便在装备己方部队之前去改进和完善这种钢盔的设计。在M1935型钢盔以后生产的型号在外形上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直到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因为战争发展的需要,必须对钢盔的生产和制造进一步简化,以满足大规模装备的需要,这种简化的结果就是M1940型钢盔。此后因为战争愈发持久,又推出了深度简化型,这就是M1942型钢盔,并成为了二战德国钢盔中最为普及的钢盔。 pzTbeI2bHah7q2h0a+G8+8jPxHYgmSCWRBX/ri7CgTzv4ffPGp/JaPwXc+X+UU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