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英雄莫问出处,
王师整装待发

◎ 朱元璋之像

自从元末天下大乱以来,北方红巾军与各路元军在黄河南北反复较量的历史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刘福通是起义群雄之中实力最强者,实际上,在揭竿而起的这一批人当中,实力最强大、笑到最后的是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

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蒙古贵族,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最后把他们搞得国破家亡的竟然是出身如此微贱、为人不齿的放牛娃,可见世间人事的盛衰兴替,真是变化无常。

朱元璋于1328年出生在今安徽凤阳的钟离太平乡孤庄村,父亲本是给地主种田的佃客。他自幼家境不好,童年时给地主放过牛,后来在家乡的寺院出家,做过四处流浪的游方僧。元末天下大乱,烽火连天之际,他为了自保,于1352年(至正十二年)投靠了濠州的起义军,因在起义军中表现出色而深受首领郭子兴的赏识。

不久,郭子兴干脆招了朱元璋做女婿,从此,昔日的放牛娃便改头换面,成了军中有身份、有地位的“朱公子”。

英雄莫问出处。过去的“放牛娃”,变成了如今的“公子”,不正说明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道理吗?

郭子兴于1355年(至正十五年)死去。为了避免被别的割据势力吞并,军中大多数将领认为应该加强与白莲教的联系,借北方红巾军的旗帜以为声援。不过,他们只承认韩林儿、刘福通为名义上的领袖,这支军队基本上凡事皆自作主张。朱元璋已升为和州元帅,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他在多年以后回忆起自己招兵买马、努力扩充势力的情况,“初起兵时,投靠我的士卒无论是一二十人,还是数百人,我都待他们亲如兄弟,爱如骨肉,予以‘恩抚’,无不尽心”,最终形成了一支凝聚力比较强的军队。其后,他与同道中人一起挥师渡江,占据集庆(即今南京),改集庆为应天,在江南建立了地方政权。

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与小舅子张天佑在攻打集庆时双双战死,让朱元璋一下子成了军中众望所归的带头人。这时军队中的成员比较复杂,主要分为朱元璋嫡系、郭子兴旧部与巢湖水军三个派系:其中朱元璋嫡系部队有二万人以上,最早的骨干分子是徐达、汤和等淮西老乡,后来陆续收编了冯国用、常遇春、胡大海等人作为亲信;郭子兴的旧部属为数不少,总共超过万人,由宿将邵肆、邵荣统率;而“拥众万余,船千艘”的巢湖水军在渡江之前才归附,这支以廖永安、廖永忠、俞通海为首的部队为朱元璋征服水网密布的江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根据地越来越大,各种征兵的方法也层出不穷,部队的编制自然也变得更多。朱元璋为了有效地把政权与军权集于一身,不断使用排除异己、重新调整人事关系与分配权力等手段,逐渐达到了目的。

朱元璋大权在握,便从严治军,他讲究号令统一,要求不同的部队在战时应该互相配合,做到“手足相卫、羽翼相蔽”,为了严明军纪,令行禁止,他赏罚分明,对于有功者“虽憎必赏”,有罪者“虽爱必罚”。他认为两军相争,杀敌主要靠士兵,而“兵不贵多而贵精”,“多而不精,徒累行阵”。可是精兵的重要性又比不上良将,因为“任将非人,则兵必败”,所以“两军之间决死生成败之际,有精兵不如有良将”。为此,他对将领的选拔特别重视,强调必须“因材而授职”,最好是符合“有识、有谋、有仁、有勇”的标准。由此可知,他的军队名将辈出,绝非偶然。

自从红巾军起义的十多年来,元朝的主力一直集中于长江以北打大仗、拼消耗,这就给了江南群雄各显身手的机会。高瞻远瞩的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不断向外围扩张,他在驱逐元朝留守于各地的老弱残兵时,任用了大量元朝的旧官吏与儒士,共图大业,其中著名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人。他们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派遣部队开荒屯田,储备粮食,发展经济以养精蓄锐,逐渐成为南方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权。

大浪淘沙,始出真金!多少英雄豪杰在乱世中旋起旋灭,能够长期坚持的都是万中无一的厉害角色。屹立于江南的朱元璋,其最危险的对手不是来自于元军,而是陈友谅与张士诚这两位起义豪杰。陈友谅出身于一度在长江两岸呼风唤雨的南方红巾军,他于1360年(至正二十年)五月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弑杀了首领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汉”,此种篡权夺位的行为难以服众,军中不少将领纷纷离去,尽管如此,长期纵横于湖广、江西等地的陈友谅,其实力绝不容小觑。而以贩私盐为业的张士诚于1353年(至正十三年)在高邮城下险胜“百万”元军之后,向江浙沿海地区发展,打下的地盘也颇为可观,在此期间,他出于养晦韬光的目的,表面上接受了元朝的招安,但与蒙古贵族统治阶级仍然是同床异梦。据说上述两人在战时都可以动员“数十万”之众,致使坐镇应天的朱元璋陷入“左右树敌”的不利状态,因为他就夹在两个对手中间——陈友谅在西边,张士诚在东边。恰巧此时,表面忠于元朝的军阀察罕帖木儿攻克了北方红巾军的大本营汴梁,接着乘胜追击,大举南下山东,觊觎江南,大有“投鞭断流”之势。察罕帖木儿一旦南下,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名义上听命于北方红巾军的朱元璋,不可能是被朝廷招安的张士诚,更不可能是远在长江中游的陈友谅。

俗话说,“英雄难敌四手”,更何况朱元璋位于南京这个四战之地,面对三个强敌,情况已经危险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 谁知天无绝人之路,南下山东的察罕帖木儿突然被降将暗杀,此后元军内讧,在北方混战数载,无暇顾及其它。这使得南方的朱元璋顿时解了燃眉之急,得以松一口气,腾出手来逐一解决陈友谅与张士诚。

这位未来的开国皇帝不但在战略上胜人一筹,而且看人的眼光也很准,他正确地判断“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者野心勃勃,喜欢惹是生非;而“器小”者则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据此,他决定把陈友谅列为首先打击的目标,事实也是这样,当他西征陈友谅,与对手在鄱阳湖大战时,保守的张士诚果然没有出兵从东边夹击。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鄱阳湖大战是朱元璋一生之中经历的最险恶的一战。此战,他亲自带领二十万水陆大军沿着长江直上,于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开进鄱阳湖,与倾巢而出的号称“六十万”的陈友谅所部在湖中打了个你死我活。朱元璋的战船虽然比不上陈友谅所部可以乘载千人以上的战舰,但凭着机动灵活的特点,朱元璋采取了让火器与冷兵器混合在一起轮流射击的新战术——战时,先用火铳、火炮、燃烧性火器与弓弩等远程兵器攻击对方木制战舰,尽量烧杀对方士卒,等取得了优势,再进行“接舷战”,让军中壮士舍命登上对方的战舰展开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因而屡屡告捷。鄱阳湖之战断断续续地打了三十六天,以朱元璋获胜而告终,此战之后,当时整个中国没有一支舰队能够与之相媲美,无论是龟缩于浙东沿海的张士诚,还是早已衰落的元朝水师,都不敢撄其锋。

◎ 南方群雄割据图

假设朱元璋首先征伐的对象是张士诚,则东征之师极有可能会遭受到野心家陈友谅的趁机夹击,后果必然不甚设想。实践证明,朱元璋制定的先征陈友谅、后征张士诚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他解决了陈友谅,就轮到缩头乌龟张士诚了。在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打响的消灭张士诚的战争中,最出彩的不是水师,而是陆军。由于张士诚尽量避免野战,而把兵力用于守御据点,所以,一系列的攻坚战成了最大的亮点。朱元璋军队连陷湖州、杭州等要地,于同年十一月杀向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今江苏苏州)。围城的二十多万部队在城的周围挖起了互相连接的长壕,筑起了数不清的堡垒,并搭起了大批高达四丈、分成三层的敌台,每一层里面都放置着弓弩与火器,日夜不停地发射,对守军进行火力压制。同时,还动用了数以千计的攻城器械,其中包括二千四百多门最先进的将军筒(火炮的一种)、二百四十多具襄阳炮与二千四百多具七梢炮(襄阳炮、七梢炮都是抛石机),数目繁多的重兵器把平江城轰了个千疮百孔。第二年九月八日,城被攻破了,在巷战中,困兽犹斗的数万残兵败将或死或伤,剩余的与张士诚一齐成了俘虏。此役充分证明了朱元璋所部无可置疑的攻坚能力。

在陈友谅、张士诚这两个最危险的对手被各个击破之后,物产丰饶的江淮地区就成为了朱元璋的囊中之物,而北伐中原,问鼎天下的条件也成熟了。

十年人事几番新。在江南苦心经营了十余年的朱元璋,其思想早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与白莲教徒格格不入,变得“忘了本”。他虽然在江南建立政权,并于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元旦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但仍以“皇帝(指白莲教的精神领袖韩林儿)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原因是其部队名义上仍属北方红巾军的龙凤政权管辖。然而,他与韩林儿及刘福通等人政见不同,因为他早在渡江南下之前,就亲眼目睹过很多红巾军将士将希望寄托在烧香拜佛的宗教迷信中,整天幻想着依靠弥勒佛的降生而达到治世的目的,忽视了对巩固自身政权的有益建设,反而到处进行杀戮破坏。他深知红巾军这样蛮干下去的结果只会进一步孤立自己,将当时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缙绅地主阶层推向对立面,难以成事。故此,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渡江南下之后在建设根据地时,便以严明的军纪约束部队,注意拉拢人心,招览名士夙儒,以获得地方上层人物及知识分子的支持。这显示了这位有志于统一天下的盖世豪杰已经彻底从宗教迷信中清醒过来,向着儒家的传统文化靠拢,成为了卫道士。

朱元璋军队中那些平民出身的将士也起了本质的变化,慢慢地成为了既得利益集团的一份子。后来,韩林儿、刘福通等起义领袖因兵败投靠朱元璋时,无疑等于自投罗网。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朱元璋手下大将廖永忠护送寄居于滁州的韩林儿、刘福通等渡江南下前往应天时,在瓜州这个地方将船凿沉,淹死了这两位北方红巾军首领,力图抹去朱元璋曾隶属过龙凤政权的痕迹。

一个与元朝分庭抗礼的新王朝呼之欲出。但是,朱元璋最强悍的敌人是察罕帖木儿未竞事业的继承者——王保保。众所周知,王保保的王牌部队为骑兵,骑兵的长处在于野战,而不是守城。朱元璋强大的水师与先进的攻城器械在面对那些纵横驰骋的骑兵时基本上失去了用武之地,他如果真的北伐,那么,他的陆军在北方的平原上是否有足够的把握战胜元朝骑兵——特别是王保保的铁骑呢?这成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悬念。

为了解开这个谜,需要对朱元璋陆军所用的兵器与战法进行一些分析。

这支陆军主要由步兵和骑兵组成,在长期的征战生涯里,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基本上都是靠“以战练兵”的方式逐渐积累起丰富的战争经验的。

野战时,步兵手里使用的兵器主要有刀、盾牌、弓弩、长枪等冷兵器与火铳等各类火器,头上戴的是阔檐红皮壮帽,帽上插着书“猛烈”二字的小旗,身上穿着的是红色战袄与战裙,甚至连使用的旗帜也是红色的,这个穿戴习惯来自于红巾军。朱元璋与白莲教决裂后,为了撇清双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便有意把军中崇尚红色的传统与中国古老的“五行相生相克”等谶纬、占卜的神秘文化联系在一起,自认“火德”,所以军队应当“尚赤”,以一种新的方式对军人进行洗脑。

从这支陆军的武器装备可以推断出他们使用的战术,就是战斗时先使用弓弩、火器远距离打击敌人,暂且让刀牌手与长枪手伺机而动。步兵的弓弩手在射击时,最远的距离可超过二百米。可是,如果对手是一个训练有素的重装骑兵,他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穿越这二百米的生死线,杀到弓弩手的面前。步兵火铳手的表现也同样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尽管那时中国的管形火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还能发射铁弹,可是在对抗前赴后继的骑兵时也基本上是束手无策,因为他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即使能完成装填弹药、瞄准、点火、发射等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也难以连续射击,要想连续射击,应该依赖轮番出战的“叠阵”,这种新式阵法在战场上出现已经是后来的事了。当万马奔腾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阵前时,所有的弓弩手与火铳手都必须退后,让刀牌手与长枪手在前列与敌人贴身近战。

为了把这些重装骑兵阻于阵前,盾牌手与长枪手在这时就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那些手执盾牌的军人排成横列,可以形成一面阻止敌人前进的“盾墙”,并低头抽出佩刀砍马脚,但他们的盾牌首当其冲地成了最明显的靶子,一次又一次地被重装骑兵的枪枝击中或者刺穿。而长枪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由于它的长度通常比骑兵配备的骑枪要长,因而可用它来戳马的眼睛、喉咙等要害部位,防止骑兵近身。那时全国各地隶属于不同阵营的步兵都装备了这种长兵器,甚至很多地方还出现了“长枪军”,比如1352年(至正十二年),朱元璋就在淮西(一般指淮河上游一带)收编了一支号称“长枪军”的起义军,就连朱元璋本人也对这样的长兵器情有独钟,明人陈继儒在《见闻录》中记载朱元璋打天下时曾拥有一支可能是用于“步战”的枪,长约“丈六尺”,超过五米。不过,在激烈的交战中,骑兵的枪枝会折断,步兵所装备的长枪也一样,明代中期有实战经验的边防将领戚继光在著作中对此有过生动的描写:“敌马万众齐冲,势如风雨而来,枪身细长惟有一戳,彼众马一拥,枪便断折,是一枪仅可伤一马,则不复可用矣。”也就是说,步兵的长枪刺向迎面冲撞过来的骑兵时最容易折断,因为枪杆多数是木、竹所造,往往难以承受迎面而来的强大压力。

◎ 拒马

重装骑兵为了达到突破敌阵,向纵深长驱直入的目的,可以排成数行进行反复的冲击,“前队横过,次队再冲,次队不能入,则让位于后队”,最后,集中所有的兵力从四面八方一齐撞过去,大有不攻破敌阵誓不罢休的气势。由此,战场上常常会出现一幕壮观的场面,骑兵横队经过一轮冲撞之后,防御的步兵阵线之前立即断枪遍地。双方纷纷重新布置战斗队形,等待下一轮的交锋。

为了保险起见,步兵在野战之前,还尽量争取时间在阵营之前挖壕、立栅、设置拒马等阻挡敌人骑兵的障碍物,一一做足这些安全措施之后,便基本固若金汤了。

步兵虽然可以抵抗骑兵的进犯,但是要想全歼骑兵,难度却非常大,因为骑兵万一强攻失利,可以向各个方向四散而走,而机动能力大为逊色的步兵对此只能干瞪眼。因而在理论上,步兵并非对付骑兵最好的兵种,最好是以骑兵对付骑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俗话说:“南人乘船,北人乘马。”在水网纵横的南方作战,骑兵不是至关重要的,但要想完成北伐的历史重任,仅仅依靠步兵或者水师都是不行的,如果不能及时建成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将很难把蒙古人驱逐出塞外。

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他在投身军旅之初便认识到了骑兵的重要性,并于1353年(至正十三年)与元军的“铁甲骑兵”在江淮地区打过仗,当时的义军基本以步兵为主,骑兵很少,因而无力野战,只能以防御为主,只有在元军渡河或休息之时才可以趁机发起小规模的进攻,尚欠缺大量歼灭元军的实力。为了使部队能够在未来的战争中与元军的“铁甲骑兵”一较短长,高瞻远瞩的朱元璋预先做好准备,四处招兵买马,这种情况在他渡江南下、建立政权之后也没改变。江南地区河道纵横、丘陵密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不太适合于发展骑兵,可是他没有知难而退,反而继续用心经营,其战马主要来源于俘获,同时也斥巨资到处购买,终于组建了一支铁骑部队。1356年(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徐达在常州城外与张士诚所部野战时,就成功运用铁骑从侧面突击敌军阵营,取得胜利。而这位未来的开国皇帝于两年之后亲率数万人马出征浙东时,骑兵与步兵的比例高达一比二。由此可知,在所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都少不了骑兵的参与。

◎ 几种不同类型的头盔

这支新组建的铁骑队伍之中已经开始普及铁甲,且将士们的作战任务以突击为主,故可视之为重装骑兵。其武器装备具有汉族传统的特色,铁枪就是一个好例子。

一般的骑枪,其枪柄使用轻便的竹、木所制,因为兵器一旦过于笨重,则不利于士卒击刺,可是,古人某些臂力过人的勇士,却喜欢手执用铁锻造的枪柄(各类史书记载的这类铁枪的重量从数十斤到百斤不等,不排除当中有夸大其词之处,它们真实的重量估计在十五至三十斤左右),由于坚固,在骑马冲撞目标时肯定不会像普通骑枪那样容易断裂,不过,如果使用者手腕的力量不够,很可能会在枪柄的反作用力之下突然骨折,故此,惯使铁枪者,必非等闲之辈,他们跨下之马,也须是负重力强的良马。另外,这类武器如果是由毫无弹性的“浑铁”所锻造,还可以像大棒一样沉重地砸向敌人。

使用铁枪最早见于史册的是后梁名将王彦章,《资治通鉴》说此人“每战用二杆铁枪”,骑马战斗时一杆置于马鞍中,一杆在手,“所向无前,时人谓之‘王铁枪’”。五代之后的辽、宋、金、元,也有不少将士使用铁枪,当中最出名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宋史》称他“天生有神力”,使用的是一杆“丈八铁枪”。到了元朝,铁枪也出现于元朝骑兵之中,不过使用者主要是汉军将士。

◎ 明代的铠甲(注意坐骑的护甲)

朱元璋打天下时除了有一支用于步行作战的长枪之外,有时还使用骑枪,根据晚明文人钱谦益的记载,朱元璋的马上武器是一杆铁枪,他本人曾“匹马单戈,日行百里”。而保存至今的明代军中诏令,也白纸黑字地记录朱元璋把精锐骑兵称为“拼过铁枪”“敢拼铁枪”的人,他曾一次就从京城调派三四百个这样的勇士补充前线军队,由此可知,军中擅使铁枪者不在少数。

◎ 王彦章之像

朱元璋身边的将士也有很多人善于骑马作战,著名的有花云、常遇春、傅友德、李文忠、薛显、沐英、郭英、王弼、刘广等人。史载傅友德、李文忠、郭英等骁将经常拿着枪槊(“槊”有时又写作“矟”)带头突阵,而矟、槊常常代指骑枪,不排除当中有一些是铁枪。

刀剑也是朱元璋骑兵将士的常用装备。比如1353年(至正十三年),朱元璋与花云在滁州附近骑马前行时,突然遇到数千敌军,幸而花云仗剑横冲敌阵,成功护主突围。

有趣的是,军中还有将领配备双刀,名留青史的有王弼与刘广等人。例如在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的平江之战中,王弼挥舞双刀驾驭铁骑,一路冲杀,打得敌军步兵到处乱窜。双刀的优点是一守一攻,一刀在格开对手的兵器后另一刀可以立即还击。但是,两手握刀的前提是放开缰绳,任由战马驰骋,这种骑马技术要经长期训练才能运用自如。

弓箭作为远程兵器也是不少铁骑将士的心仪之物,《明史》称常遇春“猿臂善射”,可在马上用箭远距离射倒强敌。可见,这支队伍同时具有重装骑兵与轻装骑兵的双重功能,并不像蒙古骑兵那样在划分兵种方面截然分明。这支高手如云、装备齐全的部队以发挥重装骑兵的作用为主,主要战法有二:

◎ 崇祯刊本《英烈传》中的斗将

其中之一是斗将。按照古代兵书《兵筹类要》的定义,斗将是指“两阵既立,各以其将出斗,谓之挑战”。这种精英与精英之间决斗的战法源远流长,历朝历代编写的各种史册都频繁出现两军战将互相搏斗的精彩场面。民间的通俗文学作品对此更是乐于渲染,脍炙人口的通俗小说《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就是好例子,里面的故事经过几个甚至十几个世纪的流传和积累,最终写定于明代,书中经常描写分属不同阵营的高级将领们骑着马你追我逐,斗个不亦乐乎,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古代战争的真实写照。然而,朱元璋对这种战法不是十分满意,他认为骑兵队伍里高级将领的任务是在阵中主持大局,而不是像中级将领那样在前面厮杀,可惜某些高官屡教不改,始终保持着亲自操刀上阵的习惯,他曾就“斗将”问题批评过常遇春,说道:“与百万敌人对抗,‘摧锋陷坚’,谁也比不上你。我不愁你不能战斗,而是担心你过于轻敌。身为大将,不应该经常不顾身份地与军中的小校进行角力比赛,你这样做会辜负我的期望。”反过来,他表扬了稳重的徐达:“如今诸将皆骁勇善战,但是平日里老成持重、治军严明、熟悉兵法的,谁也比不上大将军徐达。他的职责是在军中运筹帷幄,决不会轻易出阵与敌人搏斗。”可是,朱元璋苦口婆心的告诫杜绝不了军中高级将领好勇斗狠的风气,常遇春、傅友德、李文忠等精英在往后的日子里依然我行我素。必须要指出的是,朱元璋的铁骑部队还算是一支规模有限的队伍,因而很少独立打大仗,战时需要得到步兵的密切配合。而斗将,实际是先用少数精锐的重装骑兵强行突击挫敌锋芒,人多势众的步兵随后跟上扩大战果。不可否认的是,高级将领带头冲锋陷阵的确可起鼓舞士气的作用。

这支军队另一个主要的战法是先让步兵正面进攻,铁骑伺机“横突其阵”,其典型战例是上文已经提过的1356年(至正十六年)的常州之战。

历史没有明确记录朱元璋的铁骑到底有多少人。这支以部分精英将领为核心的骑兵队伍虽然能够称霸南方,但与历史上那支兵种齐全、战法多变的全盛时期的蒙古骑兵相比,仍是逊色不少。不过,朱元璋清楚地知道现在的蒙古骑兵已经衰弱,元朝大限将至,一旦时机允许,他会毫不示弱地挥师北上。可是,他的虎贲雄师虽然威震南方,能不能战胜在北方纵横驰骋的王保保所部,只有在战场上才可见真章。 zNezVR/FnlLry0EBKB1wtAeGVduBbGcCEGPwOEtwgSOvKWUUFArJQBSs6qjSNsA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