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德国的典型火炮

150毫米Kanone 16火炮

口径仅为150毫米的火炮似乎并不应该出现在重型火炮的描述范围之内,但事实上,德国的150毫米火炮在当时的确是属于常规野战火炮级别以上的火炮——这与它的重量和尺寸完全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它当时是属于军直属炮兵使用的武器,具有远程反炮兵战和封锁堵截作战能力,因此被归入重型火炮这一类。

到1916年,德国的这种远射程火炮在西线上充其量只是凑合着使用罢了。这种150毫米火炮实际上是由一种岸防或舰载火炮衍生而来的,确切地说,它是德国人将一种岸防或舰载火炮的炮管安装在临时制作的野战炮架上凑合而成的一种陆战装备。尽管德国当时将使用这种武器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但炮手们却提出,他们应该长期拥有一种使用适合性和操作可控性更好的这一类装备。为此,德国总参谋部安排本国那些属于世界顶尖级的火炮设计师们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大辩论,接受这次挑战的双方分别是克虏伯兵工厂和莱茵金属公司。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他们分别提交了各自的投标意向书。但非常有趣的是,这两份意向书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他们提出来准备发展的火炮的名称都是“150毫米Kanone 16”,即“150毫米K 16”。不过在随后的发展中,克虏伯兵工厂研制的150毫米K 16 Kp的生产量很大,而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150毫米K 16 Rh则只是按照前线的需要生产了一些,其生产数量远没有克虏伯兵工厂的多。

经过对比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过的绝大多数火炮,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150毫米Kanone 16并不属于普通榴弹炮。当然,尽管这些炮兵武器的射程很远,归于特种加榴炮可能更为合适,但如果将它们应用在执行炮兵间的对抗性任务时还是很让人担心,因为它们只能用于对抗那些体积较大和机动性较差的协约国武器,而与更为纯粹的反炮兵火炮遭遇还是会身处下风。

这种150毫米K 16是一种又长又大的火炮,其总体设计方案完全是按照当时的传统理念进行的。此外,相对其轮式炮架的体积来说,它的炮管实在是太长了(克虏伯兵工厂设计的是L/42.7英寸,而莱茵金属公司提供的则是L/42.9英寸)。150毫米K 16的炮架是一种相当简单的拖箱式设计,在其前面还安装了一个可以为炮组人员提供保护的大防护盾。由于在战争期间,这种火炮必须得由马队拖曳(亦有用汽车运送的),所以在其炮架的两侧安装了两个巨大的辐条式车轮。事实上,在1917年之前,曾经有相当多的这种火炮就是由马队拖曳运抵前线的。目前,这种重型火炮实物基本上已经成为极其珍贵的贮藏品了。

由于150毫米K 16的重量太大,因此,必须得将它分成两部分(炮管和炮架)分别拖曳。炮架通常放在一辆专用的四轮前车上进行拖曳,车上还放有几把专门供炮组人员坐的椅子;炮组人员中,还有专人负责操作前车的刹车系统。在西线,这种150毫米K 16成为德国所有的反炮兵战火炮中最令人敬畏的武器之一。该火炮的最大射程为22000米,这就意味着它能够直接打到敌军的后方,用以摧毁其炮兵部队以及道路、铁道路口等交通要道。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还可以将它们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连续进行骚扰性发射。进行骚扰性发射时,除非是对方拥有最重型、射程最远的火炮(铁路炮或者专门设置就位的各种武器),否则绝对不会遭到对方的任何反击。虽然150毫米K 16十分笨重,但与其敌对方的武器系统相比,它仍然具有更佳的机动性能,因此在与协约国的抗衡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莱茵金属公司制造的150毫米Kanone 16也不属于普通榴弹炮,但其生产量较小。不过,尽管在《凡尔赛和约》之后,魏玛时期德国10万国防军被允许保留的150毫米Kanone 16已经很少了,但这种装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早期阶段仍被纳粹德军有限地使用过。

1918年之后,由于战争赔款的原因,大量战争中遗留下来的150毫米K 16流散到了不同的国家,其中,比利时是一个最主要的接收国。此外,凡兵力小于凡尔赛市驻军这样的德国陆军单位也很少再被允许保留这种火炮了。因此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近20年里,仅剩的少量150毫米K 16仅仅是充当一种训练武器的角色,用来训练新一代炮手。于是乎,那些焕然一新并掌握了新军事理念的年轻的德国军人们可以再次利用这种“古老”的武器“开战”。不过即便如此,这些150毫米K 16火炮也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早期阶段被短暂而有限地使用过。

280毫米榴弹炮

由于德国海军传统上的基本职责是海岸防护,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都需要配备可以执行海岸防护任务的陆用岸基舰炮。与此同时,德国海军还与时俱进地采用了高弹道榴弹炮,并为此转而征求德国陆军的意见。经过如此的反复酝酿,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之际,德国海军已经正式列装了一种被称作“280毫米海岸榴弹炮”的陆用280毫米榴弹炮。到1914年,德国的海军已经发展得相当强大了,其海军部队所拥有的海岸炮的数量和威力不断提高,足以确保为本国的各大造船厂和港口提供很好的保护。

有趣的是,当时德国陆军使用的另一种同类武器280毫米L/12榴弹炮,与海军用280毫米榴弹炮一样,都是克虏伯兵工厂的成功产品,两者在结构上也大同小异。这两种榴弹炮都主要用于执行静态任务,其中,陆军用的榴弹炮主要用于摧毁坚固的地面防御工事,但由于安置炮位所需要的时间特别长,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像其粗犷的外形那样引人侧目。当时的炮位安置方式是: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将一个重型发射平台埋设固定在地上,然后将一个又大又重的炮架固定连接在这个可以旋转的发射平台上,并将一个托架安装在炮架上,最后再将该榴弹炮矮胖的炮管搁置在托架上。其繁琐程度可想而知。这两种280毫米榴弹炮的特征与早期榴弹炮相似:为了能够将弹药提升至与炮管的后膛相同的高度,于是在其后部配置了一个起重机;发射时,火炮的托架将沿着短轨道滑动。在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后座力都是由炮管自己吸收掉的,剩余的后座力则只能依靠其笨重的炮架来吸收了。

由于这种榴弹炮非常笨重,因此它们实际上是不能够移动的,而且其射程也相当近,仅11400米,这就使它们应用起来在人力需求和畜力需求方面多少有点儿不合算。此外,若要安置一门榴弹炮的炮位,必须得花费3~4天的时间,而要拆除它也需要花费同样长的时间,而且想要移动它是非常困难的:运输时,必须根据当时运输工具的载重能力,将这种榴弹炮分解成好多个部分——其中,陆军用的型号迁移时必须分解成4部分,而对于海防用的型号来说,每次迁移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卸和组装。这些榴弹炮最非同寻常的特征是它们采用的是袋装药柱发射药:多年来,德国的火炮设计者们一直是以药筒方式将发射药装入可滑动后膛的,而280毫米榴弹炮则是以袋装药柱方式将发射药装入螺旋体后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榴弹炮在漫长的德国前线上不断地被拖来拖去,因为在当时的法国,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许多值得这种榴弹炮充分发挥威力的目标。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以及其他重大的“火炮战役”中,都曾经大量使用过这两种榴弹炮。

由于在使用上是如此的繁琐不便,实际上到了1918年的时候,即使是标准型的陆军280毫米榴弹炮也已经被逐步废弃不用了。绝大多数在这场战争中幸存下来的280毫米榴弹炮,都是那些被隐藏在各种秘密贮存场所里的备用火炮。此后直到1939年,这两种被隐藏起来的280毫米榴弹炮才得以重见天日。这些武器曾经在二战中被临时大量征用,但在决定将它们重新启用前,纳粹德国又对它们做了少量的改进,以便能利用半履带式车辆牵引其前行。在1942年发生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作战期间以及1944年对华沙起义的镇压中,这两种武器都曾经派上过用场,但以后,它们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整体来说,它们称得上是一种服役时间较长的非凡武器。

280毫米海岸榴弹炮是一种极其笨拙的武器。由于它既笨又重,所以只能被固定在一个地方,加之其射程也相对较短,这就使它在各种资源上的浪费很大。尽管如此,这种武器在一战期间还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安置280毫米榴弹炮的炮位时需要大规模的基础建筑和可旋转的结构,这就使得这种武器移动起来极其困难。尽管如此,在一战期间的西线战场上仍有大量的这种武器被不断地拖来拖去,投入到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去。

“贝尔莎”大炮

由于重型火炮在一战中被大量需要,因此德国军火制造商克虏伯兵工厂曾经红极一时,为德国制造了大量的重型装备,其中就包括“贝尔莎”大炮。在一战之前的好多年内,克虏伯兵工厂一直都在负责研制和生产各种超重型火炮和榴弹炮,但为了能够摧毁比利时那些非常坚固的堡垒,该兵工厂就不得不再开思路,研制生产一种超强威力的专用火炮。于是,该兵工厂借助于各种大口径武器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最终研制出一种名为Gamma的420毫米的榴弹炮。该榴弹炮采用的是在尺寸上有所增大的改进型轮式炮架。事实上,克虏伯兵工厂最初本打算研制一种305毫米的榴弹炮,但后来却发展成了420毫米的Gamma榴弹炮。实战证明,这种榴弹炮犹如一头“惊人的猛兽”,它的打击精度非常高,当它“咆哮”时,发射出的重磅炸弹可以摧毁所有的军事防御工事。但美中不足的是,Gamma榴弹炮是一种静态武器,完成铁路运输之后,必须将拆卸开了的各个组成部件重新组装之后才能再次使用。尽管德国军方的参谋策划者们非常欣赏Gamma的超常威力,但他们所要寻求的是一种能够在公路上牵引运输的武器。于是,他们督促克虏伯兵工厂的设计者们继续其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促成了 M-Gerät Gerä t是装备的意思)——“贝尔莎”大炮的诞生。

事实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于19世纪90年代期间制定的著名的施利芬计划,在构思上很大程度受到了“贝尔莎”大炮的左右。德国研制这种大炮的目的是打算用它来战胜法国,具体的思路则是派遣装备有大量“贝尔莎”大炮的陆军迂回通过比利时,出其不意地打击法国陆军的侧翼,以“贝尔莎”大炮恐怖的毁伤效能摧跨法国人的抵抗意志。不过,尽管有关该炮的所有研制工作恰好是在最为合理的重要时刻开始的,但直到1914年8月,这些巨大的榴弹炮才得以离开克虏伯兵工厂的生产线正式投入战争。很快,炮手们就给这种改进自Gamma的巨型榴弹炮重新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dicke Bertha,即“大胖子贝尔莎”,不过更通俗的译名是“贝尔莎”大炮。此时,这种火炮的性能已经磨砺到了几近完美的程度。克虏伯兵工厂的设计者们对这种在Gamma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贝尔莎”大炮的炮架进行了重新设计,所以,这些榴弹炮的拆卸和组装既省力又省时。需要移动炮位另行部署时,只要将一门“贝尔莎”大炮分解成5部分,分别用一系列牵引车辆进行公路运输即可。而且“贝尔莎”大炮的适用弹种很多,包括各种专用穿甲弹和传统高爆弹在内的许多种弹药都可以成为它有力的武器。

为了实现取道比利时侧击法国陆军的战略方针,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装备“贝尔莎”大炮的德国陆军首先入侵了当时还属于中立国的比利时,并迅速摧毁了欧洲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军事要塞——列日和那慕尔。最初的“贝尔莎”大炮炮手隶属于一支特种作战部队,当时,该特种作战部队被称作“库尔兹舰队第三炮兵部队”(kurz Marine Kanone 3),而且一开始只有两门“贝尔莎”大炮参与了攻打比利时两大要塞的战斗。 “贝尔莎”大炮射出的420毫米巨大炮弹在爆炸之前就能够深深地贯入到大地里边,加上它爆炸时又能产生无比巨大的冲击波,所以在当时,即使是最为坚固的堡垒、要塞及基础建筑,也都绝对不可能在它的轰炸下得以幸存。

“贝尔莎”大炮本质上是机动版本的Gamma榴弹炮。

“贝尔莎”大炮威力无比的破坏性加上炮手们空前高昂的斗志,仅需坚持轰炸几天,一个要塞的守备兵力便会大幅减员,直至整个要塞土崩瓦解。而完成了在比利时的部署和攻击任务之后,这支炮兵部队又开赴俄国前线,并再次大获成功。此后,随着克虏伯兵工厂的加速生产,更多的“贝尔莎”大炮加入到了作战的队伍中。不过与人们想象中的不同,在后来的西线战场上并没有太多地使用这种武器——“贝尔莎”大炮参加的最有影响力的战役是比利时要塞的攻坚战,之后,这种大炮的重要性就逐渐消失了。事实上,人们很快就发现,随着炮管的不断磨损和老化,这种大炮的打击精度下降得非常明显,有时甚至在仅仅完成了一个有限的发射周期之后,其打击精度就会出现很明显的降低,从而导致最终的破坏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这种“贝尔莎”大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可以达到9300米,但它可以获得最佳精度的射击范围却是在8680米左右)。此外,还有一个关系到“贝尔莎”大炮自身安全的大问题:人们发现,发射操作完成之后常常卡在炮管里边的弹丸极易发生爆炸,“贝尔莎”大炮的不少炮管就是以这种方式被炸毁的。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号称大量使用了这种火炮,但法国的许多战况报告中却几乎没有提到它们的效果——这种反常的情况显然意味着,“贝尔莎”大炮称雄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讽刺的是,尽管牵引式“贝尔莎”大炮是在Gamma榴弹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到了1918年之后,尚有少数Gamma榴弹炮幸存了下来,而“贝尔莎”大炮反倒全无踪影了——幸存下来的Gamma榴弹炮在二战中甚至还经历了一次战斗,即发生在1942年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攻坚战。虽然,无论是Gamma还是“贝尔莎”,这些巨型榴弹炮已经全部成为了历史,但它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仅仅用几天的时间就将无比坚固的列日要塞炸了个稀巴烂,并逼迫其守军投降,紧接着又以同样的方式拿下那慕尔要塞的辉煌战绩,时至今日人们仍记忆犹新。

“贝尔莎”大炮的420毫米爆破榴弹。

这是一种特别使人惧怕的武器,它具有非常强大的威力和打击精度(它的炮管至少在当时来说是最新式的)。事实上,这种被称作“贝尔莎”的威力无比的420毫米榴弹炮,曾经被德国陆军用于清除比利时的两大军事要塞——列日和那慕尔,并因此一举成名。 z0fXBSJm90bh7qMs6coe42C9mwV8//SVL2gq7wV6O2Ds8/I/gbXHDQ87uPjKD+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