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U-29——纵深作战理论的出笼

1929年,图哈切夫斯基的纵深作战理论,在两部著作中得到了初步体现,既1929年的苏联红军野战条令(PU - 29)和更为重要《现代集团军战役的性质》一书(该书作者为特里安达菲洛夫)。在《现代集团军战役的性质》一书,主要是阐明了深运战役和向最大限度的纵深(军队士气、人员体力和物质技术条件所许可的限度)实施坚决突击的问题。至于PU - 29则体现出了理论与尝试夹杂的情况。该条令确定了实现纵深作战方式的总目标——通过协调运用装甲合成力量,特种步兵、装甲兵、炮兵和航空兵,在敌人防御的战术纵深夺取胜利的作战方式。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两个书面文献中,将机动战思想放在了达成方面军级战役的首位,为此详细阐述了大规模坦克编队在未来战争中的潜在影响。事实上,图哈切夫斯基强调纵深进攻的机动战思想,并非忽视火力的作用。恰恰相反,在PU - 29中强调的是火力与机动的平衡、火力与机动的协调。把火力作为实施战役机动的有力保障,通过机动来运用火力消灭敌人。把机动作为各种战法的载体,“战役机动是为各种战法服务的”。总之,PU - 29思想的核心是速度。“快速行动有助于获得和保持主动权,从而保持行动的自由。而速战速决则能使部队避免陷入持久消耗战和遭敌反击,从而有助于迅速转移兵力实施更加有力的打击,使敌来不及反应或举措失当。”图哈切夫斯基认为,高速度是“时代的命令”,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没有高速度,就形不成战斗力,就没有战役的大纵深。不保持进攻的高速度,“敌人就有可能从我首次冲击的震撼下恢复过来,判明我主突方向,而将其兵力和火力集中到这一方向上来。”因此,抢速度是机动战的实质。实际上,此后大纵深改进作战方法的各种措施,都是围绕着提高速度来采取的。

为了与这一新型纵深作战理论相对应,图哈切夫斯基将红军未来所需要的坦克分为三类:NPP(步兵支援型)、DPP(远距离步兵支援型)和DD(远距离行动/使用型)。这三类坦克的定义不是根据他们行动的距离来确定的,而是根据突破敌人整个防御的纵深行动所赋予他们的特定战术任务来确定的。NPP坦克主要用于为步兵清扫道路,使步兵能够通过敌人的一线防御,最终实现突破。其主要任务包括压碎炮火准备后仍然没有被切断的带刺铁丝网,摧毁敌人火力点和坦克,同时还用于协助击退敌人反突击。实验证明,要成功地对1公里范围的前线发起攻击,需要15~16辆NPP坦克,在炮兵密集弹幕攻击之后,这些坦克一般以15~30米的间隔向前推进。步兵将在坦克之后100米的范围内跟进,以进一步扫荡敌人阵地,如果坦克遇到障碍物或无法对付的防御时,步兵将在坦克火力的掩护下向前推进并攻击敌人。一旦敌人被消灭或工兵修好了通过障碍物的通道,在炮兵攻击过后NPP坦克将恢复其攻击尖兵的位置。这些战术1929年在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首次使用,并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DPP梯队坦克的任务是支援第2梯队步兵继续突破敌人的纵深阵地。它们与步兵和炮兵配合的战术模式与NPP类坦克一样。DPP坦克群的任务还包括在步兵之前找出并摧毁敌人纵深的炮兵阵地,摧毁敌人预备队以阻止其支援前沿阵地等。DD坦克将用于支援那些遂行突破作战最后阶段的部队。图哈切夫斯基这种设想的合理性姑且不论,但此后苏联坦克发展方向始终没有脱离NPP(步兵支援型)、DPP(远距离步兵支援型)和DD(远距离行动/使用型)三种需求类型的框架却是不争的事实,其影响是深远的。

鉴于大纵深作战最重要的精髓在于追击而不是突破——就是使用突击集群撕开敌人的防线,这就如同是一记铁锤样将敌军的乌龟壳给敲开,而后快速跟进的快速集群就如同一把刺刀样插入,将敌军的防线给搅烂。最终在两翼钳击部队的配合下对敌军进行围歼。那么显然,这种作战模式讲究的就是一个大手笔,但对苏联红军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而言,要按照大纵深理论进行彻底改造,以苏联当时的综合国力,其面临的困难可谓罄竹难书。所以此时的大纵深作战仍然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目标,苏联当时的工业和技术水平还无法提供足够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来实现这一目标。1929年颁布的这个野战条令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宣布了红军发展的方向与决心。不过随着1928年苏联开始了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内工业生产形势大为好转,大量重型技术装备的获得使苏军开始将这个决心变为现实。于是自1930年开始,在苏联红军军事领导机关的指导下苏联红军开始对各兵种的体制进行了明确的,针对性极强的改革:步兵向摩托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增加了突击力和火力。炮兵则增强了火力密度与纵深支援保障能力。对装甲兵、骑兵、空降兵、航空兵等多个兵种的运用和发展路线都作了调整。从总体上而言,在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的交界时刻,苏联国家武装力量整体提高了机动性和纵深打击能力,为新型军事理论的变革与继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

在综合国力迅猛起步的大环境下,图哈切夫斯基开始干劲十足地用实践来验证自己那些大胆的理论观点。后来的苏联元帅基·阿·梅列茨科夫回忆到,“米·尼·图哈切夫斯基的创造兴趣和实践活动的范围是广泛的。他对一切新事物和先进事物都特别敏感,对于在部队中推广这些新事物和先进事物特别热情。经过他的多方活动,人们对用新技术重新装备军队的问题、对建设强大的空军、强大的装甲兵团和机动步兵的兴趣大为提高。他很注意外国的技术资料,曾亲自试验新式武器,而每次都一定参加部队进行的实验训练……米哈依尔·尼古拉耶维奇直接依靠发明新的武器和发展旧的武器装备来加强部队的组织、战术和整个教练体系”。图啥切夫斯基很关心最新作战技术和武器的研制,因此全力支持设计师们,与他们中的许多入结交,深入了解他们的活动和需要,帮助扩大已有的设计院和建立新的设计院。于是我们看到,在图哈切夫斯基的亲自关照下,摆脱了MS-1,红军自己的NPP、DPP以及DD坦克相继出现了——1920年代后期发展的T-26轻型坦克、T-28中型坦克主要用于承担NPP和DPP任务,至于更耀眼的BT系列快速坦克则扮演着DD坦克的角色。在物质上,大纵深理论初步具备了走下教科书成为现实的基础。

T-28 1933年型中型坦克。

1931年GKB OAT开始着手为红军提供一种新的三炮塔中型坦克。这种计划中的新型坦克将由位于列宁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工厂内的OKMO(“ Opytnij Konstruktorsko-Mekhanicheskij Otdel ”-试验机械设计部)的一个小组负责研制。该小组负责人是N.V.巴尔雅可夫(N.V.Barykov),总工程师是N.V.特茨伊茨(N.V.Tzeitz)。1931年末,第一辆原形车被送到测试场进行测试。该样车与英国“维克斯”MKⅢA6E1多炮塔中型坦克相似。据说前苏联当时并未买到英国的这种坦克,而是通过间谍搞到这种坦克的设计资料。该样车的战斗全重17.3吨,乘员6人,其他指标与设计要求相同。新坦克的主炮塔装备有一门45mm火炮和一挺DT机枪。其余的两个炮塔仅装备有DT机枪,主炮塔采用了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电力驱动。最初的测试显示了底盘和传动装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932年,“布尔什维克”工厂的坦克制造车间被分开,组成了一个新的工厂,也就是第174工厂,由于174工厂要全力投入到T-26轻型坦克的生产,所以中型坦克的生产工作被分配给了“红色普提洛夫”工厂(该厂1934年后被重新命名为“基洛夫”工厂)。1932年11月所有T-28的生产图纸和文件都被移交给了该厂。为了维持大规模生产新型坦克,组建了一个特别工程师小组,后来这个小组被重新命名为第2特别设计局(简称为SKB-2)。局长是 O.M.Ivanov,总设计师是 N.F.Komarchev (1933年他被逮捕并由 A.G.Efimo 代替,但到了1937年5月, O.M.Ivanov 也被逮捕由J.Y.Kotin出任局长)。1933年2月25日,生产了8辆装甲车体并且开始了组装首批四辆坦克。到了5月12日一共完成了12辆,其中的10辆参加了莫斯科的阅兵式,另2辆参加了在列宁格勒的阅兵。1933年8月11日,新坦克被批准投入苏联红军服役,编号为T-28中型坦克。按照生产批次不同,T-28坦克在6年的生产过程中过形成了1933、1934、1935、1937、1939和1940等几个亚改型。

图哈切夫斯基主持研制的主力NPP坦克—多炮塔的T-28 1934 KT-28中型坦克。白俄罗斯军区第150坦克训练基地装备的T-28 1934 KT28中型坦克。1941年6月22日的战争爆发后,大部分作为教练车使用的T-28在重新整修后被投入了战斗。

T-28 1934 KT-28中型坦克三面图。

1933年苏联红军订购了一共90辆T-28坦克,但是,到了年底工厂只完成了41辆。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一共是完成了503辆坦克的生产。量产型的T-28和原型车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在车体:量产型采用了焊接车体代替了原先的铆接车体。主炮塔也进行了改进,用一门短管的KT-28型76.2mm火炮(火炮最初被称为KT,之后的“28”意思是经过改进安装在T-28上的型号)代替了原先的一门45mm火炮,底盘和传动装置也略微进行了改进。一般来说,T-28有几个改进型,其中最主要的改进是在第二批次上——一共有超过600个改进。应该注意的是在T-28量产的过程中很多部件是和T-35重型坦克上使用的部件是高度统一的。比如:两者采用的是同一种主炮塔(圆柱型和圆锥型)。此外,安装机枪的小炮塔也一样,最初T-28装备的是一门KT-28型短管76.2 mm坦克炮,后来的改进型号采用的是一门威力更大的L-10坦克炮,炮口初速度达到了555米/秒。但事实上,由于L-10炮的数量非常有限,所以很多坦克安装的还是KT。

苏联工农红军第21重型坦克旅装备的T-28 1934 KT28中型坦克(1939年9月 白俄罗斯)。

苏联工农红军第10重型坦克旅装备的T-28 1934 KT28中型坦克(1939年9月 乌克兰)。

T-28 1934年型中型坦克装甲分布厚度示意图。

T-28 1938 KT-28中型坦克三面图。

以附加钢板进行装甲增强的T-28E 1938 KT28中型坦克。T-28坦克两个小炮塔装备的是DT机枪,每个小炮塔可以旋转165°,后期生产的一些改进型号也装备有一个P-40防空机枪座,其中安装有一挺DT 7.62 mm防空机枪。

装甲增强型 T-28E KT28中型坦克车体围壳附加装甲板示意图。

装甲增强型 T-28E 1938 KT28中型坦克附炮塔围壳附加装甲板示意图。

尽管在整个1930年代T-28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中型坦克。但随着反坦克武器火力的增强(特别是反坦克炮),对增强装甲防护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在以附加钢板的形式进行了补救,但原来羸弱的动力传动系统却越发不堪重负。这也就是为什么从西班牙内战后以T-28为代表的多炮塔坦克逐渐过时的原因。

T-28E 1939 L-10中型坦克三面图。

自1933年投产以来,尽管小步快跑式的零碎改进就从未终止,可以说没有两辆T-28坦克是完全相同的。但从整体范围来说,T-28仅仅有三次比较大的改进是需要特别指出的:从1938年起,部分T-28坦克换装了一门L-10型76.2 mm火炮;从1939年12月起,坦克开始采用额外装甲防护,车体前部装甲增强到80mm,侧面达到了40mm,车重增加到32吨。接受改进的坦克被称为T-28E(“E”表示额外装甲防护);1940年主炮塔开始采用圆锥型设计。

T-28E 1939 L-10中型坦克结构剖视图。

一般来说,在1930年代中叶,T-28在是非常现代的设计。但此坦克还是有一些非常严重的缺陷,特别是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方面。尽管设计师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这些缺陷依然存在。这些情况说明当时苏联的工程技术还未完善同时苏联红军也缺乏保养这类复杂坦克的经验。

装甲增强型 T-28E 1939 L-10中型坦克主炮塔围壳附加装甲板示意图。

随着工业生产形势的日渐好转,坦克等机械化战争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在红军中的数量日益增多,组建特里安达非洛夫和图哈切夫斯基所倡议的大规模坦克部队被提上了日程。先是在1929年,图哈切夫斯基组建了两个具有试验性质的坦克团,以探索、验证未来战争中的坦克战法。经过层层筛选,图哈切夫斯基最终从全军选出两个优秀军官担任团长职务。这两个团长日后都大名鼎鼎:一个是在二战中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朱可夫,另一个就是巴甫洛夫。作为红军最早的坦克部队的指挥官,他们在自己的职位上都表现得十分出色,深得图哈切夫斯基和斯大林的嘉许,两人的职务也得以扶摇直上。1930年在图哈切夫斯基的倡议下,以2个试验坦克团为基础,苏联红军正式组织了一个实验性装甲旅,由K·B·卡里诺夫斯基任指挥官。最初,该旅由一个坦克团,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和一个侦察营组成,总共有60辆MS-1坦克和32辆T27轻型坦克。1931年,还另外组建了四个加强团和几个地方性坦克营。到了1932年,图哈切夫斯基又在红军总参谋部中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的建议,1932年秋,苏联决定组建第11和第45机械化军。每个军包括T26坦克机械化旅(包括三个坦克营、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和一个高射炮连)、一个步兵旅以及军直部队(包括一个侦察营、一个工兵营、一个火焰喷射器营、一个高射炮营、一个交通管制连和一个技术供应基地)。值得强调的是,这种编制大体上与初期德国装甲师的编制相似,但这样的德国装甲师直到1935年才组建(注释:德国装甲师1939年编制:包括步兵旅:步兵团下辖步兵营2个,摩托化营1个;装甲旅下辖装甲团2个,每团辖装甲营2个;炮兵团:下辖炮兵营2个;侦察营、反坦克营、工兵营、通信营及营级师后勤单位各一个)。

卡里诺夫斯基装甲旅装备的T-37A水陆坦克(1935年,炮塔顶部涂有白色防空识别带)。

卡里诺夫斯基装甲旅装备的T-37A水陆坦克(1935年斑点迷彩涂装,炮塔两侧涂有红色识别标志)。 G4POd/8U8VacrizGsJk1NcFr95koJcoaWdXoDKycYbSKCkYi5Q3s+QaVEmTTZrQ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