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略背景

瓜岛战役和布纳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改善了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战场态势,为所罗门群岛决战和新几内亚会战夺取了良好的跳板和基地。

随着战场态势的改善和美军稳获战争主动权,美国军方太平洋战场反攻的呼声日益高涨。不过,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始终是当时美国国防第一政策,虽然美国国防部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但对欧亚战争资源分配比例85%对15%却有很大的看法,他们强烈要求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改变战争资源分配比例,适当向太平洋战场倾斜。然而,联合参谋长会议却抱持着陈旧的观念,拒绝接受任何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进一步反攻的详细作战计划,理由很简单:反攻作战会削弱美国对欧洲战区的物资和兵力投入力度。

1942年1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开始讨论和准备起草下一年度总体作战计划。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美国参联会也准备前往法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和英国首相以及英国三军参谋长举行会晤,讨论并决定盟国的战略目标。虽然截止1942年12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仍无详细的对日作战总体方案,但在华盛顿已经开始讨论穿越北太平洋直捣日本本土,或是在缅甸与英印军协同作战,重新打通滇缅甸公路,加大对中国的物资援助量。

岛屿星罗棋布的所罗门群岛和南太平洋

对于南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双方都明白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是一个地理障碍,必须突破这个瓶颈区,跃进广阔的中部太平洋,美国海军和陆军航空部队才有施展的余力,因而主张夺回拉包尔,突破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构成的俾斯麦屏障是太平洋战场当前最主要的作战目标。1943年1月14日到23日举行的为期10天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最终拍板,决定1943年太平洋战场的最重要作战目标是拉包尔。

虽然定下了作战目标,但在作战方案上英美却存在一定的分歧。美国希望立即在法国登陆,开辟欧洲战场的第二战线,并加大援苏力度的同时,也应在太平洋和远东展开强大的反攻。在美军看来,美澳生命线仍不能算是安全的,必须将所罗门群岛要地逐一打下,彻底解除日军对美澳生命线的威胁。为了鼓励中国继续抗战,美国还建议加大对英国援助船只和登陆艇的力度,以备反攻缅甸,打通滇缅公路,使盟国可以将更多的物资运入中国,武装中国军队。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美国希望始终握有战场的主动权,消灭南太平洋地区的日本驻军,夺取拉包尔和周围岛屿,跳出俾斯麦屏障,获得向北反击的广大空间。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强烈建议应调整欧亚战场的战争资源分配比例,将太平洋的比例从总资源的15%提高到30%,这样美国就可以有效打垮日本。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记者会

但英国人的意见却完全相左。他们既不同意立即跨海进攻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也不同意马上夺回缅甸,更对加大援苏力度表示反感,尤其是当他们听到美国提议削弱欧洲的战争资源,去挪向太平洋更是不感冒。英国建议,目前应继续维持先欧后亚的政策,集中全部资源打垮德国,到时候英国自然会把自己的全部资源转向太平洋协助美国击败日本,而在此之前英国强烈建议对日本只采取有限攻势。即使是对1943年的欧洲,英国的意见也是在地中海反复搞两栖登陆战,先解决北非,再登陆意大利,打击轴心国柔软的腹部。

对于英国的提案,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和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强烈反对。他们主张持续不断发动进攻,打击日本,以免敌人巩固占领区,窃取既得利益,建立有效的防线。马歇尔上将警告说,美国人民再也承受不起第二个巴丹了,如果不在太平洋战场保留足够的战争资源,那么美国随时可以取消对英国的承诺,将战争资源挪用到太平洋战场。欧内斯特·金上将也指出,美国能否迅速穿过中部太平洋直扑菲律宾就取决于拉包尔。英国人对太平洋战场任何大反攻都不感冒,因此要求夺取拉包尔后再决定下一步进攻,目前还是维持有限进攻为妙。

1月23日,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互相交换了看法,拟订了1943年全球战略大纲,一致同意确保大西洋海上运输线安全,加大援苏力度,夺取西西里岛,往英伦三岛囤兵准备开辟第二战场,展开联合轰炸机攻势。在太平洋展开有限攻势,确保战场主动权,具体是夺回拉包尔,确保阿留申群岛,于中部太平洋穿过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夺取特鲁克和马里亚纳群岛,但这些作战时间表必须视何时夺取拉包尔而定。 piZM95bqJ2SZYWMBUjtoMidOLiUq/UxNm3jfAkfwK36zAC+RznEnDKenP60V/D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