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云祥到德浪河谷地

面对越南人民军掀起的冬春季攻势,美军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在平也、归仁和波莱古大捷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师3500人于1965年3月8日在岘港登陆,并迅速进驻岘港附近的朱莱基地。美军的出现,并没有让越军退缩。越南人民军还是继续他们的战略攻势,连续又获得了巴嘉、同帅和19号公路大捷。越军连战皆捷,让美军坐不住了。特别是朱莱基地的美军,直接面对的是巴嘉大捷的越军主力——第五军区第1步兵团(别号“巴嘉团”,是越南人民军第2步兵师绝对主力团)。

越军巴嘉战役的胜利让美军陆战3师情何以堪!从8月开始,陆战3师通信营持续捕捉到巴嘉团的电波信号。通过无线电定位和缴获的文件,陆战3师师长里维斯·沃尔特少将准确判明了巴嘉团正在距朱莱基地24千米的云祥村休整。8月15日,南越国军第2步兵师团长亲自来到陆战3师师部,沃尔特通报了一个重要敌情,声称巴嘉团1名叛逃的战士供认,该团准备对朱莱基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天真的沃尔特少将不经核实,就对南越国军提供的情报照单全收。

在他的命令下,陆战3师迅速召开战地会议,决定先发制人,对云祥村实施机降和登陆立体进攻,具体作战由陆战7团团长皮特罗斯上校指挥。参加战斗的兵力约4000人,包括9辆M48“巴顿”主战坦克、4辆M-67喷火坦克和8辆安托斯六管无后坐力自行火炮,并得到6门155毫米榴弹炮、2门8英寸榴弹炮以及5个飞行中队的支援。

相比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越南人民军第五军区第1步兵团却寒酸得可怜。该团是第五军区两大主力团之一,编制为40、45、60、90步兵营,以及3个分别装备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和12.7毫米高射机枪的助战连,还下辖通信连、工兵连、特工连、侦察连、运输连和卫生连,总兵力2300人。打完巴嘉战役后,第五军区第1步兵团移驻平山县周围乡村整训干部,补充装备编制和训练部队。重点是总结巴嘉战役经验,并依据这次战役经验推广新的袭击战斗模式。为了研究下一阶段作战,越南人民军准备在1号国家高速公路西面开辟新的战场,第五军区第1步兵团团长黎友渚少校和4位营长,以及所有连长、团指营指主要机关参谋人员前往第五军区司令部参加干部培训。留守部队的只有团政委阮定仲少校和各营政委,以及营参谋长和各连副连长、指导员。

1965年3月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9团3营在岘港西北的红色2号滩头登陆。

对越军第五军区第1步兵团的实际位置,美军的判断也是错得离谱。实际上,在云祥村(平天县平海乡)的只有第1步兵团团指。40营在平山县平通乡,60营在平山县平基乡,45营在平山县平安乡,90营在山靖县山光乡,81毫米迫击炮连在平天县平海乡安泰2村,团无后坐力炮连在东河,团属12.7毫米高射机枪连在清水乡。

由于对越军第五军区第1步兵团兵力部署位置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加上越军早有战斗预案,因此美军进攻一开始就碰了壁。8月18日06点30分,陆战3团3营K连一登陆就直面越军1团团指,越军1个工兵排(15名指战员)迅速展开队形,占领阵地,顽强阻击了30分钟,挡住了K连冲击,成功掩护团指安全转移。

在陆战4团2营机降方向,第60步兵营5、6连和平山县21连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壕和43高地进行了坚决阻击,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为了击破越军3个连的抵抗,让陆战4团2营取得突破,美军又匆忙用16架H34直升机在富永附近实施机降,把预备队投入战斗,企图用2个陆战营的兵力,合力吃掉越军3个连。然而,美军的进攻还是没有成功。

虽然越军只有3个连又1个排的兵力投入战斗,而美军已经把全部战斗兵力都投入了战斗,可占据兵力压倒优势的美军始终没有吃掉越军哪怕1个连的兵力。根据60营营指的报告,团政委阮定仲少校于08点00分果断命令第40步兵营投入战斗,配合第60步兵营夹击陆战4团2营,力求吃掉美军一部,同时指示第45步兵营和第90步兵营做预备队,等待夜幕降临再对美军发起总攻。这个部署可以说十分正确,简单地说,就是先以部分兵力缠住和消耗对手,待对方筋疲力尽后再投入预备队冲击,一举结束战斗。

1965年8月17日,星光行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安托斯自行无后坐力炮登陆云祥半岛,准备反击。

09点30分,根据阮定仲少校的命令,第60步兵营又把7连和8连相继投入战斗,4个连协力奋战,挡住了美军2个陆战营对至村的攻击。其中,7连指导员阿润表现出色,他熟练使用各种步兵武器,用火箭筒击毙了多名美军,指挥部队顽强阻击美军陆战4团2营进攻。在60营拼死战斗的同时,肩负着配合第60步兵营,吃掉陆战4团2营任务的第40步兵营也投入了战斗。然而,40营的运气不好,冲在最前面的1连刚刚运动到禄多村外围开阔地,就被美军武装直升机和喷气式战斗机发现,而且他们还撞上了增援陆战4团2营的陆战7团3营和9辆M48“巴顿”式主战坦克和大量安托斯六管无后坐力自行火炮。40营1连眼看没法实现对陆战4团2营的包夹任务,只得就地转入打坦克战斗。战斗中,1连用B40火箭筒(56式40火箭筒)和反坦克钢珠手榴弹猛烈攻击坦克,打坏了2辆M48坦克,一度还给美军步坦战斗队形造成了混乱。这时,2连赶了上来,在2连火力掩护下,1连勇敢冲进美军战斗队形中,但遭到美军猛烈火力拦阻,损失很大,冲击受挫。3连的运气也不太好,还没冲过禄多村,就被美军航空火力击中了战斗队形,被迫在2连右翼展开,协助60营6、7连正面抗击陆战4团2营的进攻。

看到40、60营全部兵力投入战斗也没能吃掉或重创美军,而且在美军进攻压力下,云祥村失守在即,团政委阮定仲少校果断决定撤出战斗,率部转移。美军在付出了54人战死、204人负伤的代价后,终于占领了空空如也的云祥村。越美双方在南越的第一战——云祥战斗就这样落下帷幕。双方都宣称取得了胜利,美军声称这次战斗击毙越共668人,俘虏19人,缴获步兵武器109件。越军声称云祥战斗,第1步兵团歼敌800多人,并巧妙跳出了美军包围圈,是谓“云祥大捷”。实际上,这次战斗,越美双方都蒙受了较大的损失,战术上是不分胜负的平手,战略上越军在兵力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巧妙跳出了美军的包围圈,是胜利的一方。因此,从战略战术角度综合考虑,云祥战斗确实是越军得分,美军失分。

云祥战斗就像水中投下的石块,往四周掀起层层波纹,很快在各个战场引发了效应。美军方面,受到星光行动“胜利”的鼓舞,加强了对越军各个根据地的扫荡行动。越军方面,受到“云祥大捷”的振奋,认为美军不过如此,于是积极寻求战机对美军实施大规模进攻。在这种背景下,双方很快爆发了第二次对决,也就是越军口中的1965年第九次大捷。

对美国远征军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来说,云祥战斗并没有引起他多大的兴趣。在他看来,南越最危险的地方不在北部,而恰恰在南部东区和西原。其中,南部东区包括福隆省、平隆省、隆庆省、福绥省(今头顿省)、巴地省、平阳省(原先的土龙木省)、边和省、西宁省和平绥省,以及西贡—嘉定特区,这里是南越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首都西贡就位于其中。从1965年起,越南人民军集中主力,连续对南越国军进行了几次致命的打击。

1965年8月17日,星光行动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架直升机把1门107毫米迫击炮送上阵地。

1964年12月22日—1965年1月4日,越南南方解放军第1步兵团在第2步兵团的配合下,突然插到2号联省公路,在地方部队巴地省445连的配合下,对福绥省天主教居民聚居地——平也战略村发起攻击。

这次战役,越军采取攻点打援战术,先攻克平也战略村,然后留下少量兵力据守,1团退到周围设伏,首先把前来救援的南越国军别动军第33营2个连大部分歼灭,然后又通过击落1架美军直升机,迫使南越国军海军陆战队第4营2个连赶来救援,以2团设伏,干净利落全歼了海军陆战队2个连。最后,当南越国军认为越军连续取得了3次胜利,肯定已经撤军的时候,越军突然在2号联省公路设下埋伏,重创了南越国军装甲兵,一举击毁3辆M24霞飞坦克和2辆M113装甲运兵车。平也战役的结果:越军2个团战死92人,负伤约350人;南越国军伤亡445人。1964年12月4日到1965年1月4日这一个月以来,南越国军损失创下1959年以来的最高峰,共计伤亡4050人,其中战死990人,负伤2070人,失踪990人,丢失武器2050件。由于这次胜利,越南南方解放军第1步兵团获得越南中央军委授予的“平也团”荣誉称号。

然而,平也战役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南越国军的苦日子结束,越军依旧继续在越南南方对南越国军掀起全面攻击。据南越联合参谋本部统计的数字,1965年1月南越国军战死975人,失踪450人,丢失武器1785件;2月战死870人,失踪1450人,丢失武器增加到2590件;3月战死730人,负伤1585人,失踪665人,丢失武器1355件;4月伤亡2310人,丢失武器745件;5月伤亡3855人,丢失武器1505件。

在南越国军连续遭到打击、前5个月损失惨重的时候,越南人民军决心选择福隆省,集中平也团和第2步兵团发起福隆—贝江战役(后改名为“同帅战役”),拔掉同帅军事支区。6月9日21点45分,担任主攻的第2步兵团在2门75毫米山炮和2门无后坐力炮支援下勇猛冲击,以重大伤亡攻克了同帅军事支区,接着又和平也团一起顽强打击南越国军第7步兵团1营、伞兵7营和别动军52营反扑,重创了南越国军。这次战役,南越国军败得比平也还惨。前往增援的第7伞兵营在同帅附近的橡胶园遭到伏击,参战的470名将士只剩159人,第7步兵团1营也损失近半数兵力。战役末期,为了挽救败局,威斯特摩兰上将竟然下令美国陆军第173空降旅从龙头转移到福隆市的福永机场,准备用美军来救援南越国军。面对美军的增援,越军主动结束战役,撤出战场。战役结束后,南越国军打扫战场,发现尸横遍野——战死416人,同时负伤174人,失踪233人,清点到对方尸体不过126具。实际上,越南人民军为了这次胜利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总计损失约600人,主攻的第2步兵团就战死了134人,负伤290人(计424人的代价)。但,这毕竟是一次出色的拔点攻坚打敌反扑救援的经典战例。为了表彰第2步兵团的胜利,越南中央军委授予第2步兵团“同帅团”荣誉称号。

平也战役和同帅战役的胜利,让美军彻底意识到南部东区形势危急。为了稳定形势,威斯特摩兰上将把美国远征军三大精锐——第1机械化步兵师(大红一师)、第25步兵师(热带闪电)和第173空降旅调到南部东区,准备对越军进行大规模清剿。

在美国陆军的战斗序列里,大红一师是绝对的精锐王牌之师。该师全副机械化,火力猛,机动性强,是驻欧全训师,战斗力绝非驻日美军的半训师可比。把大红一师放在南部东区,足以说明威斯特摩兰上将对西贡受到威胁的重视。截至1965年11月,美国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在南部东区一共集结了8个机械化步兵营、2个野战炮兵营,师长是越战名将希曼(Seaman)少将。为了有效拱卫西贡,美国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在西贡西北呈扇形展开,进行半径55千米的地毯式搜剿,他们的任务是和驻平阳省的南越国军第5步兵师团、驻后义省的南越国军第25步兵师团,以及隆庆省的南越国军第10步兵师团相互配合,重点打击越南南方中央局所在地的西宁省——阳明珠根据地和南部东区的越军主力部队。

越南南方的越军采取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乡村游击队三种武装力量形式蓬勃发展人民战争。图为活跃出击的隆安省1营。

面对美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南部东区的越军主力进行整合,以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1965年9月2日,越南人民军南方部队的第一个师——第9步兵师在平隆省成立,下辖第1步兵团(平也团)、第2步兵团(同帅团)和第8军区所属各营合并组建的第3步兵团,师长是在奠边府战役中担任第312师209团团长的黄琴大校。

黄琴大校是越南人民军中的传奇将领。他于1947年参加越南人民军,边界战役前先后参加了粉碎法国远征军入侵北浒省越北中央根据地的越北秋冬季战役、泸江战役、滔江战役、黎洪峰一号战役。在边界战役中,他率领第209团130营主攻东溪,协助阮友安的174团426营顺利克城。接着,在红河中游战役的保竹歼灭塞尔加尔营的战斗中,黄琴亲率130营侦察排摸进敌阵,打乱了塞尔加尔营的部署,为141团和209团在保竹盆地吃掉塞尔加尔营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东北战役的冒溪一战,却让黄琴遗恨终生,面对约130人的土族武装,209团130营使出吃奶的劲,也没能攻克冒溪煤矿,反而全团蒙受了400人的损失。好钢不怕锻,经历了冒溪之耻的黄琴指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越战越勇,在李常杰战役(312师进攻义路)中表现出色,全歼了法军第8殖民地伞兵营1个连。和平战役期间,由于团长阮鹏和团参谋长阮勤在战前侦察中遭到法军伏击光荣牺牲,黄琴由130营营长升任209团团长,他出色指挥了209团在和平战役中获得了宁米—同江运动伏击战的胜利,这是越南人民军在和平战役中获得的唯一一次干脆利落的运动伏击战全歼战例。随后,他又在西北战役、桑怒战役中屡立战功,历史性的奠边府战役中,他的209团拔兴兰高地,克D2高地,攻506高地,活捉德卡斯特里少将,是奠边府战役中表现最耀眼的步兵团。由于出色的表现和卓越的指挥能力,1961年黄琴升任第312步兵师师长。在任上,黄琴大校兢兢业业,肩负着总部的希望,严格按照总部要求的训练大纲,对第312步兵师以总部直属总预备队的标准进行训练。在他的努力下,第312步兵师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同时还奉总部的命令抽调5个营南下越南南方,参加抗美救国战争。1964年10月,奉总部的命令,黄琴大校把师长职务交给黎清大校,自己则开赴越南南方,担任越南南方解放军参谋长,协助黎仲迅少将和陈度少将先后指挥了平也战役和同帅战役。特别是同帅战役,更是黄琴的得意之作。鉴于黄琴的能力,越南中央军委在组建南方第一个步兵师——第9步兵师的时候,特地任命他为第一任师长。

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勇相斗智者胜。越南人民军第9步兵师一成立,他们面对的就是美国陆军最精锐的王牌——第1机械化步兵师。究竟战斗力谁更强,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1965年11月10日,为了策应南越国军第5步兵师团的清剿行动,美国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师长希曼少将计划沿13号公路实施扫荡,配合南越国军5师团的作战,顺便对保邦战略村进行民事“问候”。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第1机械化步兵师3旅加强2营,营长是乔治·舒菲尔中校,兵力编制为2营的D、E、F连,以及第4装甲骑兵团1中队A小队、第33炮兵团2营C排支援。舒菲尔中校计划很巧妙,白天扫荡,黄昏龟缩防守。

跟在南越国军第5步兵师团7团屁股后面行进2天后,舒菲尔中校决定在保邦战略村周围沿着13号公路组织三个环形防线:装甲骑兵和炮兵在保邦战略村北面展开,D连在南面,他的营指和D、F连居中。可就在各部按照这个计划组织阵地的时候,舒菲尔中校却临时改变了决定,把炮兵和装甲骑兵撤到保邦战略村南面,让D连位置北移,使中央的2营本部和炮兵、装甲骑兵联合组成较为宽大的箱形防御地带(横宽300米,纵长400米)。

老早就得到美军情报的黄琴大校(13号公路是平隆到福隆省的重要交通路线,沿途多为越军老根据地)一直密切注意舒菲尔的动向。不过,黄琴对敌情过于高估,情报显示美军压过来的是3旅全部兵力并得到2个装甲骑兵中队的支援,兵力约2500人(超出美军实际兵力的5倍以上)。16点00分,侦察兵向黄琴报告,美军在保邦和同索之间的区域,在没有坚固工事可依托的情况下,用坦克装甲车围成钢铁环形阵,步兵躲在阵内依托钢铁巨兽保护。对于这种“有利”的态势,黄琴意识到这是一个打运动进攻的绝好机会,在向陈文茶中将报告战斗决心后,迅速获得了上级批准。黄昏前,黄琴大校把第1步兵团和第2步兵团所有团营指挥干部召到师指开会,首先通报美军主力在保邦战略村北部展开(此时美军已经把炮兵和装甲骑兵向南转移),一部兵力在保邦战略村南面到同索之间展开。黄琴的战斗决心是用第2步兵团(同帅团)在第1步兵团(平也团)1营的加强和第9步兵师炮兵与上级加强炮兵的支援的情况下,对美军发起攻击,采取运动进攻打法,以期全歼美军主力。

M113装甲运兵车在越南战争中大显身手,特别是在1963—1965年给越军造成了很多的麻烦。

为了确保首战的胜利,黄琴大校展开了2个作战方案:第一方案是夜间集中兵力打掉保邦战略村北面的美军主力,第二套方案是先打保邦战略村南面的美军机群,然后白天视情况战斗。他要求全师要先按第一套方案打,然后白天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战斗。这是越军第9步兵师对美军的第一战,黄琴大校显得格外重视,他把主攻任务交给了第1步兵团1营,在战前特地给该营补充兵力,增加到400人。火力装备为:8具喷火器、2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2门81毫米迫击炮、2挺重机枪和2门60毫米迫击炮。G时(越军的进攻发起时刻)定为24点00分。

接到任务,第2步兵团团长谢明钦少校和政委阮文光少校一合计,决定以第1步兵团1营为先锋,急行军赶到保邦战略村北部,采取梯次攻击战法,奔袭美军。利用月光映照,第1步兵团1营沿着指定路线,扑向保邦战略村北部。然而,当1营抵达指定位置时,却发现目的地没有敌人。

第1步兵团1营没有气馁,马上改变战斗决心,按照第二套战斗方案向南朝同索方向摸去。在1团1营南下不久,第2步兵团也抵达了保邦战略村北部目标区,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团长谢明钦少校没有遵照黄琴的命令改变方案,而是下令部队撤回集结位置待命。更糟糕的是,第1步兵团1营和第2步兵团指挥所失去了联系,没能及时把自己的行动告之2团,导致配合失当。

11月12日05点00分,第1步兵团1营经过艰难的搜索,终于在同索北面发现了舒菲尔战斗群。1营没有犹豫,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准备以1、3连兵分两路,2连为预备队,调上8具喷火器和2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在2门81毫米迫击炮和2门60毫米迫击炮的支援下,把手榴弹捆在一起形成集束手榴弹,力求打破美军坦克装甲车,冲进美军战斗队形(当时,1团没带B40火箭筒)。

就在1营进行战斗准备的当头,他们和2团电台终于恢复了联系。1营长陈南雄上尉立即向2团团长谢明钦少校和阮文光少校报告情况,并请求在06点00分打响进攻。谢明钦和阮文光同意1营的决心,并立即把美军新的位置通报给撤退到集结位置的2团各营,并要求2团所有能够联系得上的部队,务必抓紧时间赶到战场,全部投入战斗!

在谢明钦和阮文光的严令下,第2步兵团各单位刚刚回到集结位置,还没喘上口气,就扔掉一切与战斗无关的负重,赶往保邦战略村南部,参加战斗。06点00分,1团1营发起了攻击,81毫米迫击炮和60毫米迫击炮连续发射了45枚炮弹,做为炮火准备,掩护1营冲击。

遭到越军攻击,舒菲尔战斗群的官兵们训练有素,立即组织猛烈拦阻火力。其中,第4装甲骑兵团1中队A小队的3辆M113装甲运兵车正面对敌,直接冲向1营进攻战斗队形,一边开车,一边用1挺车载12.7毫米重机枪和2挺车载7.62毫米轻机枪朝越军猛烈扫射。1团1营在美军反击下,打得十分艰苦,伤亡很大,虽然陈南雄上尉把预备队2连也调上来投入战斗,可仅仅冲到距美军阵地不足40米就被挡住了。

就在陈南雄上尉对战斗僵持感到绝望的时候,第2步兵团5营和6营赶到了战场。在两位营长——阮文纲和云登的率领下,5营和6营沿着13号公路从侧翼对舒菲尔战斗群发起猛烈攻击。关于5、6营的战斗情况,越美双方描述迥然不同。《越南人民军第9步兵师战史》(2012年版)第57页描述: “5营和6营从两个方向对进夹击美军,对敌人造成了分割包围态势。” 美军战史描述: “在第三次冲击中,又一群越军从东南穿过13号公路冲击我军防线,但再次被舒菲尔战斗群击退。07点00分,越军又发起第四次冲击(显然,在美军眼里,5营和6营的攻击分别是独立方向的战斗),显然他们是接到了黄琴大校的死命令,蜂拥向南穿过保邦的护堤和从战略村附近的一片丛林冲出。在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和自动火力的掩护下,他们给美军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在越军眼里,5营和6营的冲击,已经“动摇”了美军防线,于是陈南雄上尉命令黎天少尉率1个步兵排迅速突破美军防线,直插美军指挥所和炮兵阵地。对黎天步兵排的勇战,美军战史予以了肯定: “特别是一个敢死队突破了美军的防线,冲进来向1个榴弹炮阵地猛砸手榴弹,炸死2名炮手,炸伤4人。” 遗憾的是,这是整个战斗中越军唯一一次突破美军防线的战斗。接下来,当第1步兵团1营试图利用黎天少尉的穿插继续进攻时,却在美军阵前30-50米处再度遭到猛烈的炮兵火力和步机枪火力拦阻。特别是美军第33野战炮兵团2营C排用2秒延时引信高爆弹,采取把炮口压到最低在直瞄距离平射的战法,连续轰击55发,打退了第1步兵团1营的最后一次冲击。在地面激战的同时,美国空军的天袭者攻击机也临空攻击,支援舒菲尔战斗群。最初,他们的火力打偏了方向,炸弹落进保邦战略村,炸死了部分平民。但舒菲尔中校很快引导机群调整了打击方向,协同海军航空兵的A4天鹰攻击机对保邦战略村附近护堤投下集束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在美军强大炮火和航空火力打击下,越军实际上已经打不动了。可《越军第9步兵师战史》仍在打肿脸充胖子: “黎天同志率领的24名勇士打掉了敌人第3步兵旅指挥所,切断了敌人的有效通信联络,美军开始乱作一团,四散动摇。1团1营迅速前进,占领了美国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3旅指挥所和敌炮兵阵地。接着,我军乘胜追击,继续消灭残敌。09点00分,3团8营和9营也投入战斗。战至11点,我军完全控制了整个阵地。美军在莱溪基地的炮兵和飞机疯狂而残酷地轰击试图毁灭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师指下令各单位收缴战利品,然后迅速撤出阵地。” 事实的真相是,美军连续出动天袭者和A4天鹰攻击机后,又调来1个F100小队进行战场攻击,迫使越军主动撤出战斗,战场恢复了平静。

M113装甲运兵车

这是南部东区美越双方第一次大规模交战。双方损失都不轻:美国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3旅2营统计,自己战死20人,负伤103人,2辆M113装甲运兵车和3辆安托斯自行无后坐力炮车被击毁,3辆M113装甲运兵车被重创,战场清点到146具尸体。《越军第9步兵师战史》第58页记载: “美军第1步兵师、大红一师的2个步兵营、2个坦克装甲车支团、1个炮兵连和第3步兵旅指挥所全部被我军消灭,美军伤亡超过了2000人,39辆坦克装甲车8门火炮被我军击毁破坏。我师牺牲109名干部和战士,负伤200人(其中3团牺牲30人,负伤58人),其中黎天同志指挥穿插攻击美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的3旅指挥所的24名干部与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这次战斗结束后,越军大肆吹嘘自己的胜利。在军史中,越军声称,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胜,仅仅几个小时的交锋,美国陆军最善战的精锐机械化步兵师就丢掉了2000多名美军官兵。对这次战斗的“胜利”,越军上下欣喜若狂。黄琴在回忆录中描述了战斗结束后,他向陈文茶汇报的情况:

当他见我朝他走去时,惊奇地问道:“你们打(保邦)了吗?”

“我们已经打了,战斗结束了。”我答道。

“战斗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他们可是美军啊!(战斗)结果如何?”他急切地问道。

“十分理想。”

陈文茶笑了,他抓住我的手再次紧握,并说道:“我们得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阿清(阮志清大将)。”

作为长期以来大兵团集中作战的拥护者,阮志清大将大喜过望。 “我已经收到你在保邦打美军的捷报,” 战斗结束后,他特地对黄琴大校和陈文茶中将强调, “我兴奋得简直难以入眠……(这次胜利)标志着我军在对美军第一轮交手中就获得胜利!我祝贺你们。” 阮志清还通知黄琴大校,越南南方中央局和越南南方解放军司令部决定,由于这次战功,将授予黄琴一级军功章。

保邦战斗和早期与美军的各次战例一样,让阮志清大将更加确信,只要敢于和美军打近战,那么敌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阮志清认为,美军步兵害怕近战,而这却是越军最擅长的。 “揪住敌人的衣领狠狠地揍他。” 他声称, “美军最怕和我们的战士打近战。”

遗憾的是,越军对这次战役的“胜利”价值估计过高。实际上,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他们打击的目标仅仅是美国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3旅2营营部、D连、装甲骑兵1个小队和1个炮兵排,总兵力不到250人。美越实际战斗兵力对比仅1:10。在这种情况下美军能保持严密的阵形,没有被越军突破,一直坚持到空中支援到来,最终粉碎了越军的大规模冲击,并获得约1:3的伤亡交换比,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角度来看,都说明美国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是当之无愧的赢家。

不过,云祥和保邦战斗并不算特别吸引眼球,真正引起世界关注的,是美联社记者盖洛威妙笔生花写出的德浪河谷地战斗,这是美国陆军在1965年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大的战斗,也是越南人民军在1965年对美作战最大的胜利和骄傲。

在德浪河谷地机降的美国陆军骑兵7团1营。

德浪河谷地,地处波莱美—宝浒—德古—波莱切围成的方形区域,面积约12平方千米,距波莱古45千米,平均海拔400-500米,往南延伸到柬埔寨边界的朱邦山脉(海拔732米)。谷地植被多以灌木丛和高高的大象草(美军称为阔叶高草)组成,高约0.7-1米,给越军隐蔽接敌,实施战斗突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战场条件。

这里是西原军区(B3阵线)的老根据地,也是长山公路沿19号公路周围秘密战略运输走廊的一部分。从战略位置和地形来看,此地既是越军必须死守的地方,也是发挥他们运动进攻优势的绝好战场。1965年10月底,在第33步兵团南下赶到战场后不久,西原军区决定发起波莱美攻点打援战斗。在原第325步兵师师长、现调任西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阮友安大校的指挥下,第320步兵团对波莱美的南越国军别动部队发起攻击,形成了围困之势。为了应对波莱美危机,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从平定省归仁市赶赴波莱古省的安溪市,并向波莱古机场运送了上千吨技术装备。美军的调动,给越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西原军区判断,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很可能以波莱古机场为中心,对14号公路和19号公路沿线的越军战略运输走廊分支和第33步兵团后续行军纵队,甚至沿线分布的越军各个兵站和仓库区实施垂直机降打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将对西原军区后方重要根据地——德浪河谷地构成重大威胁。

西原军区党委和司令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决定在美军拥有同时在几个点机降和很可能突袭西原军区后方根据地——德浪河谷地的情形下,利用美军单次直升机兵力投送最多只能投送2个连的限制,以及二次兵力投送时间窗口大的弱点,对波莱美实施围而不打,隐蔽集结兵力在德浪河谷地,把美军骑兵1师吸引到德浪河谷地,然后予以打击。

不过,计划是好的,可越军也有自己的难处——第33步兵团还没有赶到战场,第66步兵团位置在波莱美附近,需要调整部署急行军赶到德浪河谷地待机。第66步兵团经过连续不断的行军,丝毫没有得到任何休整,部队体力透支,健康程度大幅下降,弹药和粮秣也没有得到补充,而且从团长兼政委罗玉州中校到普通战士均对敌情一无所知。

由于时间紧,任务急,第66步兵团7、8、9营赶到德浪河谷地时并不满员,每个营平均只有80%的兵员,约400人。抵达目的地,第66步兵团围绕朱邦山展开了布防:团指在松村北面,7营在朱邦山东南的松2村,8营在波比,9营在朱邦山东北。

1965年11月11日,西原军区司令员朱辉珉少将和阮友安大校给第66步兵团团长罗玉州中校交待任务,要求该团对胆敢进犯德浪河谷地的美军实施围歼战斗。一次战斗用4个营来打,这是西原军区从来没有过的大手笔,也表明了朱辉珉和阮友安打歼灭战的决心。在战前部署过程中,阮友安大校根据美军直升机机降投送兵力和运输补给的作战特点,要求第66步兵团组织10-12个飞机猎杀小组(每组3-5人),装备56冲锋枪和轻机枪,编织一张绵密的直升机猎杀网。

罗玉州中校接到任务自然不敢怠慢,回到团指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心以8营在1个装备12.7毫米重机枪的火力连加强下,首先前出埋伏到08-96区域,对美军第一波机降部队实施打击,掩护在朱邦山周围的第66步兵团7、9营和第33步兵团3营展开兵力,对美军实施围歼战。

计划是好的,可实施的时候却出了纰漏。11月13日拂晓前,8营在营长黎春丕大尉率领下,穿过朱邦山东北区域,前往08-96区域设伏。11点00分,朱里山脉的越军观察台突然发来一个莫名其妙的报告,称美军在08-96区域机降了一个小分队侦察,然后又迅速撤走了。实际上,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7团1营并没有在这天行动,可这个错误的报告却让罗玉州开始却步。他担心伏击计划泡汤。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命令黎春丕撤回波比休整待机,9营停止前进,转而给第66步兵团团指和7营背粮。同一天,第33步兵团1营赶到第66步兵团和第33步兵团防线结合部,但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可以这么说,越军战前拟定的计划就因观察台的误报而错失良机。罗玉州不知道的是,哈罗德·穆尔第二天就将对他实施打击。越军的这个错误导致初战的被动。

1965年11月14日清晨,位于波莱宁索的美军炮兵群突然对朱邦山脉东北地区进行猛烈的炮火准备,B52战略轰炸机也和武装直升机一起扑过来,对可疑的越军阵地实施火力打击。10点00分,在哈罗德·穆尔中校率领下,美国陆军骑兵7团1营2个连在0290-9区域(美军地图代号X光)着陆。其中,美军1个排的兵力在第66步兵团9营营指附近着陆后,直接扑向了9营11连阵地。美军机降之初,9营浑然不觉大难将至,直到营指前不到500米处警戒的哨兵被美军射杀,9营营指才发现大事不好,美军摸上来了。

德浪河谷地之战是美国陆军在越南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直升机机降作战,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

当时,第66步兵团9营营指可谓一片混乱:营长阮文定大尉前往团指领受任务,营参谋长正为准备邦美蜀1号作战( Ban Mê Thuô1 )而亲自组织战场实地侦察,营政委在12连检查工作,营副政委随同营长在团指。美军进攻时,营指最高级别的指挥员是营作战助理——阮幸中尉。

虽然当时9营没能在第一时间围绕朱邦山脉部署好防御阵势,但不明敌情的美军也没有冒进。利用美军的犹豫,阮幸中尉当机立断,命令留在9营营指的所有干部,包括女卫生员、书记员、通信联络兵,迅速在营指前沿占领阵地,依托野战工事坚决阻击美军,保障营指安全。

9营营指战斗打响不到5分钟,南面的13连听到枪声就及时运动过来,配合9营营指打保卫战。13连的及时救援行动,也得到了15连的响应,该连立即组织全部兵力从西北方向果断冲击美军。11点00分,9营营长阮文定大尉带着11连和12连部分兵力终于赶了回来,从南面投入了战斗。在1门82毫米迫击炮连续对美军攻击队形组织射击的支援下,9营11、12、13、15连从各个方向朝美军两路进攻部队实施猛烈冲击。在越军4个连兵力采取小群多路(每路2个班到1个排不等)战术的突击下,美军骑兵7团1营两路进攻部队疲于应付,被迫退却。特别是几乎要冲到9营营指位置的美军1个排(应该是指萨威杰步兵排)被击退,让9营营指转危为安。17点00分,连续被越军压迫攻击了一天的美军,为了遏制越军的突击,使用空炮火力对越军各路进攻战斗队形疯狂轰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越军主动脱离战场:11、12、15连往西北方向撤往坤渚小溪,13连撤往7营方向。第一天战斗下来,9营宣称歼灭美军150人,击落1架天袭者喷气式战斗机,粉碎了美军打掉9营营指的企图。

13连在撤往7营的路上碰到了营政委,抵达7营营指又遇上了团长罗玉州中校。似乎是对自己错过了昼间战斗的不满,9营政委一面向团长罗玉州中校介绍9营的战斗和敌情,一面积极求战。团长罗玉州中校也看出来,目前的情况是“歼灭美军的好时机”,遂命令13连以1个排的兵力夜袭牵制住美军,13连主力迅速归建9营,同时命令7营做好战斗准备,接替9营投入对美军的攻击,做到打则必胜。

接到罗玉周的命令,7营营长黎先化上尉不敢怠慢,赶紧在松2村收拢兵力。除了3连奉派继续参加背粮任务外,1连和2连已经集结完毕。按照9营的通报,黎先化对战场情况判断如下:在被9营重创后,美军分成2个集群,采取环形防线固守,天上飞机不断空投伞降照明弹,地面炮兵不断对环形防线外围实施炮火封锁,防范越军夜袭。尽管如此,罗玉州中校和黎先化上尉依旧决心趁夜狠狠打击美军。

11月14日21点30分,第66步兵团7营营长黎先化上尉下令对9营东面的美军骑兵7团1营主力展开攻击。为了打好这次夜袭,罗玉州中校命令7营1连和2连,在15连2门82毫米迫击炮支援下,实施攻击。22点50分,在迅速完成一切准备后,7营1连、2连以及15连边出发边动员组织部队,给指战员们传达作战任务和通报9营基本战斗经验(不过,1连和2连出发上路的兵力并不满员,而是各留下15人照顾病号,各连投入战斗的兵力约为100人)。

越南南方特殊的大象草地形给越军带来地利隐蔽优势,同时给美军的搜索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图为德浪河谷地的大象草。

虽然名为夜袭,可因7营1、2连在夜间迷了路,加上美军的炮火封锁,越军直到11月15日凌晨05点00分才找到美军骑兵7团1营的位置。在距美军阵地约150米处,配属7营的15连2门82毫米迫击炮迅速架起,对美军骑兵7团1营主阵地连续射击14弹,做为炮火准备。接着,7营1、2连展开战斗队形,以班排为单位,分成8个方向对美军骑兵7团1营实施小群多路渗透冲击,搞不清越军进攻兵力的美军被打昏了头。第66步兵团7营2连2排在1个机枪班加强下,以3具B40火箭筒、6挺RPD-5机枪、3挺轻机枪和13支56冲锋枪勇猛冲杀,迅速撕开了美军的防线,直插美军骑兵7团1营指挥中心位置,把哈罗德·穆尔吓了一跳。

在2连2排中心开花的鼓舞下,1连和2连1、3排蜂拥而入,不到10分钟就全面撕开了美军骑兵7团1营的环形防线,双方展开极为激烈的混战和近战拼杀。至09点45分,由于7营1连和2连兵力不足(仅200余人),加上美军战机疯狂实施对地攻击(也就是黑斯廷斯呼叫“断箭”密语,招来大批美机,对原本人数就处于劣势,但却勇敢实施攻击的越军实施猛烈攻击)。7营营长黎先化上尉被迫下令撤出战斗,对美军实施围困监视,等待3连赶来,再调整部署发动第二次攻击。第一次冲击结束后,黎先化命令1连抽调3排和2门60毫米迫击炮埋伏在美军骑兵7团1营环形防线外围,专门伏击在美军骑兵7团1营主阵地降落的直升机,遏制美军的补给品运输和伤员撤退作业,给美军制造困难。同时,他还命令在德浪河谷周围的10-12个飞机猎杀小组迅速赶来,配合1连3排和2门60毫米迫击炮,加入对美军直升机起降的封锁和袭扰战斗,准备调整部署实施第二次冲击。各飞机猎杀小组和执行封锁任务的1连3排又2门60毫米迫击炮表现出色,宣称击落了4架直升机。

11月15日17点30分,美军为了补充损失,又机降了2个连,并收容士兵尸体。趁着这个机会,越军组织了一轮迫击炮急袭射击,宣称打坏2架直升机。在1连3排(含2门60毫米迫击炮)和各个飞机猎杀小组的努力下,撤出战场的7营1连和2连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黎先化上尉对第一次冲击感到十分满意,踌躇满志准备第二次进攻。

遗憾的是,截至傍晚,3连(含2门82毫米迫击炮)都没能赶到和7营主力会合。眼看夜幕降临,心急如焚的第66步兵团团长罗玉州中校根据目前美军分成2个集群(骑兵7团1营主力和B连2排)分别构筑环形防线固守的情况,决定先以1连1排在2门82毫米迫击炮支援下,于当夜组织果断袭击,扰乱美军防线,待3连投入战斗后,再对美军实施各个击破。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罗玉州中校刚刚布置完任务,就惊喜地看到3连(含2门迫击炮)到了。20点00分,3连刚刚背粮返回驻地,气都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就接到了准备参加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准备,22点00分,3连在7营作战助理黎清中尉和1连1排部分战士带路的情况下,踏上战场。由于准备仓促,连长、副连长和正副指导员在行军路上,分工跑遍全连各排班,向排班组干部和普通战士传达7营1、2连战斗经验和当夜的作战任务,并明确了对美军的战斗打法,那就是强调小群多路,每路兵力不得超过2个班,冲击战斗中必须散开队形,冲进美军阵地后以班和组(越军1个班9人,一个战斗组3人)为单位,班长和组长负责掌握部队,与美军贴身混战,争取打乱美军的阵地组织,在肉搏拼杀中大量杀伤美军。

11月16日凌晨02点15分,第66步兵团3连和1连1排靠近了美军骑兵7团1营白昼阵地位置。发起战斗前,3连连长裴毅中尉向营长黎先化上尉报告了情况,并请求指示。黎先化没有犹豫,下令“打”。裴毅马上下令展开战斗队形,3连和1连1排呈疏散搜索队形,从5个方向小群多路扑向美军阵地。然而,抵达白昼美军阵地位置时,裴毅却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难道美军跑了吗?这个怀疑笼罩心头,不过要跑也没那么简单,朱里山脉的越军观察台盯梢很紧,如果美军乘直升机撤退的话,观察台应该会通报。美军肯定没跑,一定是夜间收缩防线了!

聪明的裴毅马上命令部队继续搜索,10分钟后果然发现了美军阵地。激动的裴毅赶紧给黎先化上尉报告最新情况,黎先化的答复依旧是:“ 打,给我狠狠打! ”为了给3连鼓劲,黎先化还命令伴随战斗的2门82毫米迫击炮务必把携带的所有炮弹打光。于是,21发82毫米迫击炮弹划出一道道弧线射向了美军骑兵7团2营B连(迪杜里克连)阵地,这是7营在整个德浪河谷地战斗中最大限度的炮火准备了。在短促的爆炸声中,裴毅下令3连攻击美军第一集群(骑兵7团1营主力阵地,主攻方向2营2连),1连1排攻击美军第二集群(似乎是美军骑兵7团1营迫击炮阵地)。

然而,关于这次进攻的描述,越美双方却相差很大。《第304步兵师作战经验汇集》第107页“第66步兵团波莱美运动进攻战例”记载道: “发起攻击不到10分钟,1连1排就像小刀切黄油一般地插进了美军迫击炮阵地,破坏了美军3门迫击炮并夺取了部分阵地,有力支援了裴毅的3连对第一集群的主攻。在3连方向,3排一开始弄错了方向,错过了最初的战斗,而1排和2排的反复冲击又被美军骑兵7团2营2连打退。眼看当晚进攻有受挫之虞,03点00分,晃了一圈的3排总算搞对了方向,这一插直接切入了美军骑兵7团1营营指位置附近。然而,美军的拦阻火力还是太猛了,3连3个排虽然拼命展开队形,轮番实施班排级别渗透冲击,但始终没能突破美军的拦阻火力网,在损失了半数兵力后被迫退却。”

实际上,越军这次进攻完全没能突入美军阵地,在骑兵7团1营和萨威杰排极为顽强的抵抗下,第66步兵团7营3连冲击以失败告终,这是德浪河谷地战斗中第66步兵团唯一一次进攻失利。

对3连的表现,罗玉州中校很是失望。11月16日上午,他命令损失较大的7营暂停攻击,退出战斗。用了一夜的时间研究敌情后,罗玉州决心使用7、9营全部兵力,在11月17日展开攻击,可当越军再度摸到美军阵地时,却发现哈罗德·穆尔中校的骑兵7团1营已经撤退了。

第一次德浪河谷地战斗就这么草草地结束了。7营宣称歼灭美军250人,击落6架直升机。在总计3天的战斗中,第66步兵团相继投入了7个连的兵力(其中包括2个火力连,实际战斗的步兵连只有5个,战斗兵员不足600人)。损失方面,根据《第66“波莱美”步兵团团史》第77页记载: “11月15—16日的战斗中,7营牺牲55人,负伤98人。” 美军方面,骑兵7团1营2天战死了79人。从交换比来看,第66步兵团7营用如此少的兵力连续战斗,能给予美军如此大的打击,比起保邦战斗第9步兵师使用6个营的兵力都没能解决掉美军哪怕1个加强营,确实是个漂亮的大捷。可无论是西原军区司令员朱辉珉少将和副司令员阮友安大校,还是第66步兵团团长罗玉州中校,都对这次战斗结果很不满意,因为战斗结果并没有实现西原军区战前设想的歼灭战要求。

不过,第66步兵团很快就撞上大运。骑兵7团1营从空中撤出了战场,可麦克代德中校的骑兵7团2营却进入了德浪河谷地——上级给他们的命令是从陆路撤出战场——这给了第66步兵团第二次战斗的机会。

说起骑兵7团2营营长麦克代德中校,好歹也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可他选择的撤退路线却是往西北方向,从越军第66步兵团和第33步兵团结合部的松村和生村之间的三岔路方向往坤渚溪撤退。这是个致命的决定,直接要了骑兵7团2营的命。

路上,美军碰到了越军第33步兵团1营1连的一个防空警戒组(3人),抓俘了2名越军战士,可第3名战士却侥幸逃回,及时给第33步兵团1营报信。接到报告,第33步兵团1营没有犹豫,马上让陈明进中尉带着1连赶到坤渚溪边波比桥,准备拦截美军。

与此同时,罗玉州中校也接到了朱里山脉的观察台报告,称美军开始向坤渚溪方向转移。真是个天赐良机!因没有吃掉骑兵7团1营正一肚子火的罗玉州当即命令8营营长黎春丕大尉带领全营官兵赶赴松村和生村三岔路口,拦截美军。出发前,阮友安大校特地传达了西原军区的命令——第66步兵团要不惜一切代价,吃掉这股美军!

当时,8营齐装满员,兵力483人,下辖3个步兵连(6、7、8连)和1个火力连,并得到1个12.7毫米重机枪连(6挺53式重机枪,每挺2000发子弹)加强。在军区先前拟定的战斗计划里,8营就是主攻营,结果却落在了后面。这让黎春丕他们憋着一口气。现在终于得到主攻的机会了,大家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消灭美军。士气可鼓不可泄,黎春丕抓紧时间定下了战斗决心:遇敌即战,不管美军兵力多少,都要展开全营兵力,猛烈果敢攻击,不放过一个美军,打一个干脆利落的歼灭战。

11月16日22点00分,第66步兵团8营抵达坤渚溪边,全营吃饱喝足美美睡了6个小时(11月16日23点00分—17日05点00分),才越过坤渚溪继续前进。从06点00分开始,8营以战斗队形,缓慢搜索前进,但始终没有发现美军。12点00分,害怕“踏空”的黎春丕下令拉开松散队形,以6、7连在波比桥附近警戒,8连摸到松村和生村三岔路口侦察,可还是没有发现美军迹象。就在这个时候,第33步兵团1营1连连长陈明进中尉气喘吁吁地带着部队赶了过来,刚好碰上第66步兵团8营6连。陈明进赶紧向6连通报敌情,称美军正朝坤渚溪走来,已经过了松村和生村三岔路口。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8营营长黎春丕大尉的耳朵里,歼击美军的机会来了!他立即命令部队展开队形,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通讯员赶往8连位置,向他们通报敌情,要求本应作为尖兵搜索的8连,马上掉过头来,向波比桥方向突击,协同营主力夹击吃掉美军。

越南人民军

黎春丕抓紧时间,进行战斗部署,他把全营步兵分成2个梯队:6连(欠3排)为第一梯队,8连和6连3排为第二梯队。部署完毕,全营按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隐蔽展开队形,朝美军方向搜索前进。仅仅几分钟的工夫,6连就发现了毫无警觉一路朝坤渚溪走来的美军。双方相距不到200米时,美军突然开火,不过弹道十分散乱,越军第66步兵团6连连长判断,这是美军的预防性射击,部队并没有暴露,遂命令6连1、2排不要还击,继续利用高高的大象草做掩护隐蔽接敌。当双方距离缩短至40-50米时,连长命令RPD-5轻机枪开火,在猛烈的轻机枪火力支援下,6连1排和2排战士们飞身跃起,端起56冲锋枪朝美军队形(应该是骑兵7团2营D连)猛烈开火,一边射击一边展开冲击。越军宣称,不到5分钟的工夫,6连1排和2排就干净利落地全歼了美军2个排。12点07分,越军第66步兵团8营和美军骑兵7团2营在300米的战线上全线展开激烈混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美军手足无措,慌乱朝66团8营各路冲击队形组织拦阻射击。虽然美军拦阻火力十分猛烈,但6连及时抢占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取得了战场主动权。8连在听到枪声后,也及时赶到战场,从背后对美军发起攻击,形成了对美军腹背夹击的态势。为了确保胜利,8营营长黎春丕大尉亲自冲在最前面,冷静指挥6、7、8连从四面八方猛攻美军,不幸被密集子弹打中胸部负伤。得知第66步兵团投入战斗,第33步兵团1营也在副营长阿伦上尉的率领下,主动靠拢过来,配合第66步兵团8营战斗。在2个营的协同下,美军骑兵7团2营被紧密包围在坤渚溪前,进退两难。在空中,美军武装直升机和喷气式战斗机不断俯冲下来,为了救援地面战友而拼命攻击压制越军第66步兵团8营和第33步兵团1营。密集的航空火箭弹和机枪火力给越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第66步兵团8营营长黎春丕大尉英勇战死,营副政委也重伤倒下。第33步兵团副营长阿伦上尉负起了指挥2个营(第66步兵团8营和第33步兵团1营)的重任。

至14点30分,美军骑兵7团2营的战斗队形完全崩溃,幸存的美军士兵散落得到处都是,为了活命,美军也拿出了拼命的劲头,殊死抵抗。为了彻底歼灭美军,越军第66步兵团8营和第33步兵团1营各位战士自动结队,形成战斗组(3-5人)搜剿美军。双方用刺刀和枪托进行残酷的肉搏拼杀,一直持续到深夜。战士高亭舒拒绝美军的救护,反手刺死了试图给他包扎伤口的美军救护兵,接着又和一名美军同归于尽。连副教导员丁文德虽然三度挂彩,可还是重伤不下火线,带领部队继续顽强追杀美军。至16点00分,第33步兵团1营副营长阿伦上尉也战死疆场。虽然不到4个小时,越军连续倒下了3位营级指挥干部,可第66步兵团8营和第33步兵团1营还是坚持奋战至战斗结束。其中,黎文调和黎克俄两人冒死冲进美军战斗队形,击毙了20多名美军,是西原军区第一批歼美军超过十人的勇士。

挖战壕顽强抗击美军进攻的越军地方部队。

这场震撼德浪河谷地的第二次战斗整整打了8个小时,美军损失惨重,计战死155人,负伤121人。越军声称,美军最终只有不到12人逃出了战场。第66步兵团8营和第33步兵团1营指战员们获得了越军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大捷!这次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越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整个北方欢腾起来!这次战斗双方实际战斗兵力对比约2:1,越军2个营不到900人对决美军一个骑兵营400人,给美军歼灭性打击,于情于理都是一次胜利。

对这次波莱美—德浪河谷地战役,越南人民军感到十分自豪,前后一共投入4个营的兵力,连续对美军2个骑兵营实施打击,取得了1:1的战斗伤亡交换比(并非美军宣称的10:1)。《第66“波莱美”步兵团史》79页对这次战斗损失有详细的统计: “全团在11月14—17日牺牲157人,负伤239人,合计伤亡396人。” 这个数字和《第304步兵师作战经验汇集》中的“第66步兵团波莱美运动进攻战例”一致。关于第33步兵团1营的损失,没有查到相关数字。不过,时任西原军区副政委的邓武协将军在他的回忆录《战役前指政治工作》一书中记载66团4天战斗一共牺牲208人,负伤146人,第33步兵团1营损失不明。不管怎么说,作为抗法独立战争中304师的主力——第66步兵团在南下抗美第一次战役波莱美—德浪河谷地之战中能取得这样的伤亡交换比,是当之无愧的胜利。

在越南南方,地雷是有效的反击美军的利器。图为布设地雷抗击美军扫荡的越军战士。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越南人民军特地把这次战役称为“波莱美大捷”,入选“越南人民军抗美救国50次著名战役”之列。对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第66步兵团,越南人民军中央军事委员会不仅给该团颁发了集体二等军功章,而且还授予第66步兵团“波莱美团”的荣誉称号。从此,第66“波莱美”步兵团的名号响彻整个西原战场,并成为1972年10月成立的越南人民军第10步兵师的拳头骨干部队。

德浪河谷地战斗的胜利,把越南人民军在1964—1965年的攻势推向高潮。遗憾的是,高潮过后就是潮落。因为越南人民军积极活跃的攻势,除了依托有利的地形,使用适合的战术外,最关键的是长山公路持续不断提高的运输量。如果光有战斗力,而没有持续不断的战役后勤保障,这种进攻势头也是撑不了多久的。

美国远征军正是掌握了越南人民军这个死穴。在德浪河谷地战斗结束后,美国空军对长山公路实施第一次成功的空中绞杀战,卡住了越军的脖子,并掀起了1965—1966年第一次旱季战略反攻,让越南南方作战的越军骤然陷入了困境。 3xqwe5eSl358xH5zl+h1awNxvkpt/K7booyXDVZdhBEloAfrLFWLm/4iNxaQMM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