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英国人参加欧洲大战时的准备不足,炮兵的状况尤为糟糕(由于缺乏铜、炮管复进油和熟练工人,其火炮和弹药的生产数量甚至不足德国的1/4),但他们却是最早意识到应该将摩托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火炮领域的国家。事实上,早在人们普遍认为内燃机只适于代替马匹在硬质道路上使用的1910年,英国皇家陆军不但进行了多种采用内燃机的火炮牵引车试验,还对霍恩斯比10吨拖拉机、霍尔特15吨拖拉机等履带式车辆,作为6英寸以上口径重型火炮牵引车的可行性进行了尝试……
在1915年年底堑壕战的僵待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出于躲避敌人反炮击火力打击,同时拓展火力灵活性的考虑,如何利用某种机械装置协助重型炮兵通过泥泞和布满弹坑的战场,突破铁丝网和克服堑壕障碍,转移到新阵地,已成了英国皇家陆军心中头等重要的大事。恰好在此时,英国皇家海军那个“陆上战舰委员会”鼓捣出来的东西令英国皇家陆军大受启发。对皇家海军试图将小口径海军火炮、锅炉钢板与履带式拖拉机底盘结合起来,作为陆上突破武器的想法,皇家陆军方面在内心深处实际上是嗤之以鼻的(以机械可靠性的实际来说,将这类“陆上战舰”作为堑壕战场的突破工具,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价值),但对将类似的思路和技术用在炮兵上却很感兴趣:毕竟将大炮直接装在履带式底盘上,这对于战场环境的适应性,不是任何类型的牵引结构可比拟的。
这种“霍尔特”拖拉机客串的军用牵引车可以成功地拉着重型装备顺利通过前方的泥泞道路
Mark I坦克与“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拥有相同的技术渊源,后者大量使用了前者的部件和引擎
尽管出发点完全不同,但由于产生的技术基础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坦克与自行火炮几乎同时诞生于英国皇家陆军。这一事实并不令人吃惊,只是在前者的时代意义被反复夸大的今天,后者已经被人彻底忽略了。英国皇家陆军的自行火炮与Mark I坦克有着共同的技术渊源,两者的履带式底盘在结构设计上是十分类似的,前者可视为后者的重炮火力支援版本,用于搭载6英寸口径以上重炮实施远距离间瞄射击,而后者则可视为前者的装甲突破版本,主要用于引导步兵克服堑壕和铁丝网的障碍,同时在达成突破的过程中,用所携带的小口径海军火炮对敌方有生力量和机枪火力点实施近距离直瞄射击。
具体来说,被英军称为“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的这种炮兵装备,其底盘部分应用了大量Mark I型坦克的部件,如与Mark I坦克完全相同的福斯特-戴姆勒6 缸 105马力汽油引擎(Foster-Daimler Six-cylinder 105hp Gasoline Engine)作为动力,就直接挑明了这个奇特的履带式炮兵装备与当时英国坦克之间的血缘关系(这种引擎实际上是一种德国货,即英国福斯特公司战前引进德国戴姆勒引擎技术生产的许可证产品,历史有时就是这么奇怪,英国坦克使用的却是德国引擎,而且一战时期的英国坦克都是使用戴姆勒引擎,世界上第一种自行火炮也不例外)。
此外在整体设计中,我们也能发现许多“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与早期过顶履带坦克似曾相识的痕迹:发动机位于车体中央,动力通过离合器、主齿轮箱和差速器传至车辆两侧的转向齿轮箱,尔后通过滚动的链条把动力传至主动轮;无悬挂系统的刚性车架,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车体两边各有12个小型负重轮,以及8个履带上缘支撑轮;为履带架制作了全封闭式的5mm装甲钢板侧裙;履带以铆钉方式固定钢板块与履带链条,并以单鞘式连轴杆对接活动轴承串联成为完整的履轨;该车的转向,如同Mark I坦克一样,同样是通过降低一条履带的速度提高另一条履带的速度来实现的(车长给两名方向操纵员发出加快或者降低速度的信号,使车辆驶向指定的方向),并在车尾处同样装有一个被称为后方方向盘(The Rear Steering Wheels)的装置,其功能有三:一是改进车体的平衡;二是协助车辆穿越壕沟;三是帮助车辆的转向,具有这一时期英国坦克典型的技术特征。
“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侧视图
不过,由于主要用于搭载大口径火炮实施远距离间瞄射击,“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实际上起到的是一门移动式炮架的作用,所以用途上的显著差异也导致其与Mark I坦克的底盘部分并不完全相同。一方面,出于降低重心增强射击稳定性的原因,“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底盘车架高度相比Mark I坦克的4.33米,调整到了3.87米(以中间最长的一根衍梁为基准),这使该底盘在外观上与被称为“菱形”坦克的马克I坦克有着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不需要承担火线突破任务,“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的上层结构采用了无防护的半敞开式设计:一门完整的6英寸26 cwt BL榴弹炮被置于车体首部,另有2个基数的弹药箱被毫无遮挡地置于其后的车体中部甲板上。
6英寸26 cwt BL榴弹炮属于一种应急设计,1915年初开始设计,到年中就制造出了第一门样炮,年底便将近700门实用型6英寸26 cwt BL榴弹炮交付给部队投入使用。不过,经实战证明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前方部队可以用它来摧毁敌军的工事、战壕和碉堡。该榴弹炮的炮管短粗。更奇妙的是,它还可以进行俯射,在执行炮击任务时,有时候需要采用这样的射击方式,而在采用箱形炮架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这样的射击角度。到1916年,这种6英寸26 cwt BL榴弹炮已经成为英国军火库中最重要的,数量最大的重型火炮之一,它的使用范围迅速扩展到协约国和英联邦其他许多国家的陆军部队中。这种武器可以发射两种弹药,其中的一种重45.36公斤(100磅),另一种重39公斤(86磅)。该火炮的最大射程在采用轻型弹药时可以达到10425米(11400码)。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种武器还在服役,在之后二战中的北非战争期间,甚至还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早期自行火炮的雏形,尽管“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所搭载的6英寸26 cwt BL榴弹炮可以直接在车上射击,但这种方式却并非设计使用的常态。将火炮由底盘上拆下,装上轮子后进行常规射击才符合设计意图的本意(也正因为如此,挂在车体后部箱形发动机舱两侧的炮架轮显得十分扎眼)。换句话说,“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的定位实际上更接近于“火炮搬运工”之类的“自行炮架”,这与现代意义上的自行火炮的差别还是非常显著的。不过,作为一个开创性的划时代作品,“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所代表的启迪意义仍然不容小窥。作为Mark I坦克的衍生型号,首辆“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样车出现于1916年10月1日。考虑到此前的半个月,首批32辆Mark I坦克才刚刚被投入索姆河战场,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自行火炮”与“实用化坦克”的诞生基本上是同步的。
“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俯视图
不过,由于坦克的战场表现出乎英国皇家陆军高层意料:尽管当时英国派到法国的有两个坦克连的60辆坦克被分散配置在9个师三英里长的战线上,但60辆坦克中开出车场的只有49辆,其中有36辆到达了进攻出发线,只有9辆依靠自己的能力又开了回来,其余都因为机械故障或翻在沟里而动弹不得,被德国人的炮火所击毁,但作为发展目的单一而特殊的战场突破工具,这些原始的履带装甲战斗车辆,不但在战壕和铁丝网间开辟道路的效能值得称道,其能够节省大量士兵生命的存在意义更是得普遍认可,因此对其需求量超过了预期。这也使共用生产线的“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仅仅有48辆被生产出来,并在1917年7月底开始的第三次伊普雷战役打响前,将其中的29辆编成一个特别炮兵营运到了法国。
虽然第三次伊普雷战役号称重炮交响乐:约3000门150mm口径以上重炮在17天里进行了密集炮击,约1100万发炮弹被打了出去,但仅有的一个“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特别炮兵营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几乎被人所忽略。当然,这并不是说“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及其搭载的6英寸26 cwt BL榴弹炮不够给力。“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无论是底盘的通行性能,还是整个武器系统的火力便捷性都令人称道,明显表现出了相对于同口径牵引式重炮的优越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的数量过少,再加上因机械故障原因,真正堪用的不到一半,其打出的炮弹量按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算,以至于到了战役后期,英军指挥部干脆将这些“MK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从阵地上撤出,在拆掉火炮后作为弹药输送车使用,反而收获了更好的实用价值……
此后,直到1918年年底战争结束前,英国并没有再追加生产更多的“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原有的车辆也逐渐在使用中因磨损加剧而陆续报废,结果当1920年英国皇家陆军开始大规模裁军时,其炮兵战斗序列中已经找不到这种怪异的装备了,世界上第一种自行火炮,“MK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的故事就此结束。
“MK I型履带式火炮搭载车”前后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