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查尔斯·亚当斯”级(Charles F.Adams class)

50年代,美国海军在建造一大批驱逐领舰、导弹驱逐领舰的前提下仍然感觉军舰数量有限,无法有效保障其全球利益,所以除了建造少量价格高昂的驱逐领舰之外还建造了十八艘价格相对低廉的“谢尔曼”级火炮驱逐舰,这批“谢尔曼”级驱逐舰是50年代美国海军建造得最多的一级驱逐舰。不过出于成本的考虑,“谢尔曼”级驱逐舰一开始并没有装备任何导弹,防空主要靠3门127毫米火炮和2座双联装76毫米火炮,在导弹快速发展的时代,“谢尔曼”级的防空系统显然已经是不堪重负了,虽然临时加装导弹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加装的毕竟没有原装的好用。而如“莱希”级大型驱逐领舰建造成本和维护使用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更多的时候这些大型驱逐领舰是作为宝贵的航母编队的护身符使用,这就使得美军突然发现自己手上还是缺少一款以防空为主的排水量在5000吨级左右的驱逐舰。所以在“谢尔曼”级的舰体基础上,美国人开发了一种全新的以防空为主的导弹驱逐舰,命名为“查尔斯·F·亚当斯”级。与美国海军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是从“基林”级上改装而来的不同,“亚当斯”级是美国海军第一级投入现役的导弹驱逐舰,其首舰“亚当斯”号的舷号即为DDG-2。

三艘“查尔斯·F·亚当斯”级驱逐舰停泊在一起,由左至右分别是“古兹堡”号、“本杰明·施托德”号和“柯克兰”号。

“亚当斯”级驱逐舰沿用了“谢尔曼”级的舰体,而“谢尔曼”级则是沿用了“弗莱彻”级的船体,由此可以看出“弗莱彻”级驱逐舰是一款设计十分优良的军舰。动力系统也和“谢尔曼”级一样采用两台蒸汽机作为动力,满载排水量4500吨,长133.2米,宽14.3米,航速为33节,在20节航速下续航力为4500海里。上层建筑也符合当时的轻量化潮流,大量采用铝合金材料,后桅和“莱希”级一样采用和烟囱合二为一的烟囱桅的设计。在舰载武器方面“亚当斯”级设计比较保守,前后各装备一门Mk42型单管127毫米主炮。防空导弹方面很多资料称其装备的是一座Mk10通用双臂发射架,其实“亚当斯”级装备的是Mk11型双臂发射架。Mk11和Mk10的外形区别很大,它整体外形远比Mk10发射架低矮。而且Mk11型发射架不是通用发射架,它仅可挂载发射“鞑靼人/标准”系列防空导弹,不过在“新威胁”(NTU)升级后,Mk11型发射架增加了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的能力。“亚当斯”级驱逐舰上的Mk11型发射架安放在尾部火炮的正后方。

RIM-24“鞑靼人”防空导弹虽然也源自于美国的“熊蜂”计划,但是相对于另两种导弹来说“鞑靼人”的研发和“熊蜂”计划没有那么紧密。严格来说它的出现更像是“小猎犬”导弹的完全改进版。我们知道,在“熊峰”计划中用冲压发动机的方案发展成了“黄铜骑士”导弹,用固体燃料火箭的方案发展出了“小猎犬”导弹。到了50年代中期,通用动力公司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应用物理实验室将AIM-7“麻雀”空对空导弹的半主动雷达制导头成功安装在一个试验弹体上。由此基础上开发出XHW-1感应系统。结合新的双推力火箭发动机,组成了“鞑靼人”导弹的雏形。从1959年开始,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RIM-24A“鞑靼人”导弹开始批量生产。“鞑靼人”和“小猎犬”的外形差异较大,最明显的就是将控制翼移动到导弹末端并且弹体较粗,从外形来看和“标准”导弹已经十分接近了。“鞑靼人”除了对空防御的功能外,还具备一定的对水面目标的攻击能力。在1962年已经可以对13至18公里范围内的水面目标进行打击。鉴于美国从1967年才开始发展反舰导弹(1967年的时候埃及已经用“冥河”导弹干掉了“埃拉特”号),所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鞑靼人”导弹也是美国海军唯一有反舰能力的导弹。在60年代初,“亚当斯”级是唯一有反舰导弹配置的美国驱逐舰,而这一点也让它超越了当时很多的大型军舰,成为当之无愧的“全能战士”。

“查尔斯·F·亚当斯”号舰桥下方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是该舰的一大特色,这样的布置方式极为少见。

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约翰·金”号上的烟囱桅的结构,这样的布置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舰上空间。

“桑普森”号,粗壮的前桅杆的支柱安放在上层甲板上,两个烟囱之间安放有“阿斯洛克”系统。

“约翰·金”号上的“标准II”型防空导弹。

1991年10月,在圣迭戈港举行退役仪式的“罗比森”号导弹驱逐舰,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舰艉安放的Mk11型导弹发射架。

“劳伦斯”号正在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通用导弹发射架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舰上现成的导弹发射架发射“捕鲸叉”导弹而不需要另外加装新的导弹发射架。

“巴尼”号正在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捕鲸叉”的装备使得“亚当斯”级驱逐舰真正具有了导弹反舰能力,而不需要用“鞑靼人”导弹来凑数了。

“桑普森”号正在发射RIM66“标准II”型防空导弹。

“古兹堡”号上的Mk13型导弹发射架,“亚当斯”级驱逐舰从DDG15“伯克利”号开始都装备了Mk13型单臂导弹发射架,而在这之前的都是Mk11型双臂导弹发射架。

“桑普森”号上的“阿斯洛克”反潜火箭系统,对于紧凑的舰体来说将该系统安放在舰体中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这种设计对反潜火箭的射界产生了一些影响。

“桑普森”号舰艉的Mk42型127毫米主炮。

“柯克兰”号舰艏的Mk42型火炮,该炮几乎是当时美国海军127毫米舰炮的标准配置。

“塔特纳尔”号上的水兵乐队正在“阿斯洛克”反潜火箭旁进行演奏,对于长时间枯燥的海上航行来说能有一点娱乐活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理查德·E·比尔德”号上的“阿斯洛克”反潜火箭系统。

反潜武器方面“亚当斯”级和当时众多美国驱逐舰一样安装了AN/SQS-23舰壳式声呐,反潜武器为“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和Mk32三联装鱼雷。由于该舰舰体较小,没有设置直升机停机坪。由于艏艉都安装有火炮,“阿斯洛克”反潜导弹被安放在了军舰两个烟囱之间,射界受到影响,这也影响了其反潜作战能力。虽然“亚当斯”级在反潜武器装备上并不少,但是由于没有直升机加上导弹射界的问题其反潜能力并不如纸面上强大。同样是由于舰体的原因,“亚当斯”级的防空导弹库与“莱希”级等大型军舰相比少了一层,备弹数量为40发,持续作战能力明显不如后者。电子设备方面“亚当斯”级也和那个年代的美军驱逐舰一样,安装了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在雷达设置方面“亚当斯”级驱逐舰前后两批差别较大,除了所有军舰都装备的两部AN/SPG-51型火控雷达和一部 AN/SPS-10搜索雷达以外,“亚当斯”级驱逐舰第一艘(DDG-2)至第十四艘(DDG-2)装备了AN/SPS-29搜索雷达和AN/SPS-37型搜索雷达;剩下的所有军舰则装备有AN/SPS-39型三坐标搜索雷达和AN/SPS-40型空中搜索雷达。在后来的现代化改装中前十四艘军舰也都安装了AN/SPS-39型雷达。

“查尔斯·F·亚当斯”号上的AN/SPG-51型火控雷达,该型雷达用于对“鞑靼人”防空导弹和“标准”系列防空导弹的照射引导。

“约瑟夫·斯特劳斯”号上的AN/SPS-52型三坐标雷达,该雷达直接安装于烟囱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烟囱桅。

“塔特纳尔”号上的改进型AN/SPS-52C型三坐标雷达,可以看出其外形和AN/SPS-52型相比略有差别。

“理查德·E·比尔德”号上的AN/SPS-52C型三坐标雷达。

“理查德·E·比尔德”号上安装的AN/SPS-40型空中搜索雷达,该雷达在后来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基德”级驱逐舰上都有运用。

纷杂的舰载设备让“塔特纳尔”号看起来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亚当斯”级驱逐舰一共建造了29艘,是60年代美国海军建造数目最大的一批次驱逐舰。而且该舰还首开了战后美国驱逐舰的出口先河,共出口6艘,包括澳大利亚皇家海军3艘,德国海军3艘,美国海军自用23艘。在美军自用的军舰中,其中的前14艘安装的都是Mk11型双臂发射架。由于Mk11型发射架不是通用发射架降低了军舰执行任务的种类和弹性,所以从第十五艘开始安装了新的Mk13型单臂发射架,因此从第十五艘DDG-16“约瑟夫·斯特劳斯”号开始一直到第二十三艘又被称为改良型“亚当斯”级。Mk13型发射架最大的改变在于它不但可以发射“鞑靼人”和“标准”系列防空导弹,还可以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这样使得“亚当斯”级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反舰能力。与Mk11型发射架不同,Mk13型发射架的基座旋转角度没有限制,发射架高低仰角范围在-15度到95度之间。基座旋转速率是90度/秒,仰角变化率是45度/秒。Mk13型发射架每10秒钟可以发射一枚导弹,重新装填时间为7.47到7.82秒之间,导弹从弹药舱推送到发射架之后会自动传送弹药种类辨识讯号,以确定架上的是预定使用的导弹。整套系统重量为61102公斤,进行操作时仅需要一名人员即可,技术指标远比Mk10型和Mk11型先进。在后来的改进中该舰改装了各型雷达,加装了AN/SLQ-32电子战系统。

“理查德·E·比尔德”号上的作战情报中心,美国海军习惯将排线裸露,这样便于损管。

“理查德·E·比尔德”号使用的各种雷达,前桅杆顶端是SPS-10空中搜索雷达,烟囱桅上装备的是AN/SPS-52C型三坐标搜索雷达,最后两个是AN/SPG-51型火控雷达。

“理查德·E·比尔德”号上的反潜声呐台,其左上方黑色背景上的两个三联装圆圈是鱼雷发射管的编号。

“亚当斯”级驱逐舰首舰“亚当斯”号于1960年服役,服役伊始就赶上了古巴导弹危机。危机结束后该舰被编入了大西洋舰队,主要在加勒比海地区活动。由于当时美国海军使用防空导弹的经验也有限,所以该舰基本是在各种演习和实验中度过了其早期服役期。1990年,该舰被派往了驻菲律宾的美军基地,很快该舰被转交给了美国贝城的海军博物馆。该级第二艘“约翰·金”号则被配属到了第六舰队,驻意大利热那亚。古巴导弹危机时该舰正好回国,被临时抽调执行对古巴的封锁任务。任务结束后和当时美国最新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CVN-65)进行演习,演练战争时期该舰对航母编队的保护能力。随后的时间里该舰基本都在第六舰队度过,包括1973年那次美苏的东地中海对峙事件。不过那时的“约翰·金”号面对苏联舰队的饱和攻击只能是死多活少了。

“克劳德·V·里基茨”号正在扑灭“贝尔纳普”号的大火。

“克劳德·V·里基茨”号在救援“贝尔纳普”号时自身也受到了碰撞,但程度较轻。

相对于前两艘颇显单调的服役生涯来说,第三艘“劳伦斯”号则要精彩得多。该舰服役时也正好赶上了古巴导弹危机,不过与前两艘的封锁任务不同,“劳伦斯”号被编入了第136特遣队和以“堪培拉”号重巡洋舰为旗舰的十七艘军舰搭档执行北部海域的登临检查任务。随后该舰被编入了第六舰队长期在地中海地区执行任务。1963年在克里特岛海域将一艘商船意外撞沉。1972年,该舰开赴越南,主要执行对陆支援任务。1974年开始多次进入中东地区通过红海海域。随后的时间内该舰再也没有回到地中海,而是被编入了大西洋舰队直到1990年退役。“亚当斯”级第四艘“克劳德·V·里基茨”号则是前面所说的“贝尔纳普”号和“肯尼迪”号相撞事件中的主要搜救舰只,正是因为当时“克劳德·V·里基茨”号不顾一切的近身救援才将“贝尔纳普”号上的人员损失降到了最低。

除了军事行动以外该舰在服役晚期还曾参与过一个民用发电计划。DDG-13“霍尔”号驱逐舰于1962年服役后参加了越南战争,在北部湾海域主要执行对陆支援等任务。该舰在1990年退役后一直处于封存状态。1994年,巴西政府将玛瑙斯市作为该国政府的免税特区进行经济试点,其结果就是玛瑙斯的基本城市建设无法跟上突然到来的高速经济发展。整个玛瑙斯市的电网不堪重负几近崩溃。在这种情况下玛瑙斯市政府看上了已经退役的美国驱逐舰“霍尔”号,希望将其购回后利用舰上的主机为城市供电。其实这个想法算不上新奇,30年代的时候美国海军“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就利用舰上动力为因自然灾害而停止供电的城市进行供电。这个方案既可以快速解决城市缺电问题又可以不占用城市用地。不过当时“霍尔”号已经老旧,其动力系统工作不稳定,如果要是重新维修的话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当时的玛瑙斯市政府认为美国人的开价过高。更为严重的是这个方案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玛瑙斯市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结果这个方案只能作罢。

“亚当斯”级驱逐舰从60年代初一直服役到90年代,在整整三十年时间里,“亚当斯”级各舰参与了美军在全球的许多军事行动。在该舰即将退役的时候美国政府将其作为军事外交的一部分支援给了其他国家,其中DDG-14“布坎南”号、DDG-15“伯克利”号、DDG-18“塞默斯”号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低价出售给了希腊。良好的性能也使该舰创造了多达六艘的外销记录。1962年,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采购了三艘,其美国海军编号为DDG-25、DDG-26、DDG-27。在澳大利亚该舰改名为“珀斯”级,与美国自己装备的“查尔斯·亚当斯”级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取消舰身中段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器,在此加装一个结构物,并在这个位置安装澳大利亚自制的“依卡拉(Ikara)”反潜火箭系统。这三艘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01年陆续退役。联邦德国采购的三艘则在1969至1970年服役,改名为“吕特晏斯”级,分别以二战时期的海军上将冈特·吕特晏斯、空战王牌维尔纳·莫尔德斯、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命名,它们占用的美国海军编号为DDG28、DDG-29、DDG-30。而这批舰艇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除役完毕。

作为靶舰被击中后正在沉没的“陶尔斯”号。

“查尔斯·F·亚当斯”号侧视线图

“约瑟夫·斯特劳斯”号侧视线图

“古兹堡”号侧视线图

“柯克兰”号侧视线图

“查尔斯·F·亚当斯”号,作为美国海军第一款专门设计的导弹驱逐舰,它的舷号为DDG-2,这也正式开启了美国海军驱逐舰的导弹时代。

隶属于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的“约翰·金”号航行于地中海地区。

航行中的“巴尼”号。

“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该舰后来被改造成了博物馆。避免了被拆解的命运。

1981年3月13日,“克劳德·V·里基茨”号导弹驱逐舰途经比利时第二大港口泽布吕赫港。

正在发射导弹的“亨利·B·威尔森”号。

“林德·麦科米克”号导弹驱逐舰,此图拍摄于该舰改装之前,其前桅顶部还没有换装AN/SPS-40型搜索雷达。

“陶尔斯”号导弹驱逐舰,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舰艉火炮和Mk11导弹发射架,为了兼顾发射架的装填设备,艉部的发射架位置较高。

1986年2月1日,“罗比森”号导弹驱逐舰抵达圣迭戈港。

“桑普森”号导弹驱逐舰,这张照片拍摄于1991年5月28日,该舰刚刚参加完波斯湾地区的“沙漠风暴”行动返回美国,几个月后该舰就退役了。

1987年11月1日,航行中的“霍尔”号导弹驱逐舰,其尾部的Mk11型导弹发射架处于完全垂直状态。

“布坎南”号导弹驱逐舰,经过现代化改装后其前桅杆上部的雷达已经更换成AN/SPS-40型空中搜索雷达。

航行中的“伯克利”号,从尾流可以看出该舰的转弯半径极小,由此可以看出该舰优良的操控性能。其尾部的导弹发射架已经更换成Mk13型单臂发射架了。

1990年8月22日,“塔特纳尔”号导弹驱逐舰正在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海湾地区支援“沙漠盾牌”行动。

“约瑟夫·斯特劳斯”号正在驶进圣迭戈港,其尾部的导弹发射架也更换成了Mk13型单臂发射架。

1981年8月1日,和美国海军战列舰“爱荷华”号(BB-61)编队航行的“科宁汉姆”号导弹驱逐舰。

1986年11月1日,美国海军“古兹堡”号导弹驱逐舰在位于巴林的米那苏尔曼港口外下锚。

1979年,“柯克兰”号前往澳大利亚的悉尼港进行访问。

1986年7月3日,“本杰明·施托特”号导弹驱逐舰赴加拿大温哥华访问,随行的还有同级舰“瓦德尔”号。

“理查德·E·比尔德”号导弹驱逐舰,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清该舰前桅杆的结构,三角形的结构使得桅杆结构十分牢固,粗壮的桅杆支柱更是加强了整体结构强度,这点和很多国家海军较细的格子桅是不同的。

1986年7月22日“瓦德尔”号导弹驱逐舰结束加拿大温哥华访问。

1983年10月3日,“塞默斯”号导弹驱逐舰驶入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锚地。全世界最大的海军基地,美国海军诺福克海军基地就位于此。

澳大利亚采购的三艘“查尔斯·F·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在一起航行,分别是“珀斯”号(D38)、“霍巴特”号(D39)和“布里斯班”号(D41)。

“塞勒斯”号导弹驱逐舰。

联邦德国采购的三艘“查尔斯·F·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分别是“吕特晏斯”号(D185)、“莫尔德斯”号(D186)和“隆美尔”号(D187)。 f7TpGkRKFB+uhXxdHpHZkUDwDw5t30YOPqAHHEPYt6UQE3rVajibMgLdA9U2+D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