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莱希”级驱逐领舰(Leahy class)

“莱希”级驱逐领舰是美国在战后建造的一款以防空为主的大型驱逐舰。该级首舰是以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威廉·D·莱希(William D.Leahy)命名。说到威廉·莱希不得不多说两句,一提到二战时期美国海军著名将领读者们往往都会想到哈尔西、尼米兹或斯普鲁恩斯等一线作战的将领,但是威廉·莱希在1942年的时候就是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了。莱希的职位权力等于总统的私人代表,其职责是出席、主持会议,制定议程,签署和决议文件。会议的重要议程等文件内容由莱希向总统报告。他还参加了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的工作。莱希在任职期间有较强的组织和指挥能力,先后在各种会议上制定了盟军北非战场作战、开辟第二战场、太平洋战略和各战争的指挥权,以及军事扩充等重大政策。在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合影的照片中站在罗斯福背后的即是莱希上将。

雅尔塔会议盟军三巨头的合影,站在罗斯福背后的就是莱希。

由于“法拉古特”级驱逐舰吨位较小,其续航力自然也较差,在远洋伴随航母编队执行作战任务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就在美国海军建造“法拉古特”级驱逐舰的同时,建造一款体型更大、防空能力更强的导弹驱逐领舰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相对于“法拉古特”级属于临时改装的防空驱逐舰不同,“莱希”级在设计之初就被要求作为一种防空驱逐舰,主要任务就是航母编队的雷达哨舰,执行防空任务,兼具一定反潜能力,不承担任何反舰任务。为了能跟上航母编队,该舰速度要求不低于32节。1958年,该级军舰的前三艘被列入了造舰计划,剩余的六艘被列入了1959年的造舰计划中。1962年,首舰“莱希”号服役,该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8000吨,长度为162.5米,宽16.6米。动力系统和当时美国绝大多数驱逐舰一样都是两台蒸汽机。在综合了前几级军舰的使用经验后,“莱希”级对舰体进行了改良,其首、中部干舷较高,减小了在风浪中航行时甲板的浸湿性;舰首尖如刀刃,首柱在水线附近呈锐削状,首部水线以下装有球鼻首声纳的导流罩,球鼻首与舰体结合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对减小波浪冲击、减小船体纵摇和振动都是十分有利的。新船体使该舰的速度达到33节,相对于“法拉古特”级驱逐舰不到5000海里的续航力,“莱希”级在20节经济航速的情况下续航力达到了8000海里。该级舰前后共有两根桅杆,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该舰桅杆全部架设在烟囱上,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桅杆强度,这个特征也是该舰的一大识别标志。“莱希”级在建造上采用了全钢结构,高强度的舰体为该舰长达三十年的服役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962年7月15日,刚刚完成下水仪式的“哈尔西”号。

“莱希”级驱逐舰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安装主炮,而是一艘纯粹的以导弹为武器的军舰。当时美军导弹刚刚实用化不久,导弹致胜论、核武器致胜论在美军中很有市场,新上任的海军部部长伯克本人也是其中之一。虽然导弹的技术指标大大优于火炮,但是在经济性上显然不如火炮,而且初期的导弹其可靠性也很成问题,所以很快别的驱逐舰就都放弃了无主炮的设计。而“莱希”级成了美国海军中唯一一级没有安装主炮(最初服役的时候安装了两座76毫米双联装防空炮)的驱逐舰,甚至于该级军舰首舰“莱希”号的舰徽就是两枚交叉的“小猎犬”防空导弹。“莱希”级前后各有一座Mk10型通用发射架,是“法拉古特”级的两倍,自然其防空作战能力也大大提高。“莱希”级前后各设置了两座火控雷达。虽然已经达到了8000吨的排水量但是对于加装“黄铜骑士”导弹系统来说仍然嫌小,所以“莱希”级在防空导弹的选择上继续选用“小猎犬”防空导弹,整套系统除了甲板上的发射架之外,甲板下还设置了四层,第一层是再装填装置,下面三层是导弹库,每层各放置20枚导弹,前后共120枚的储弹量足以保证海上高强度的连续作战。除了“小猎犬”导弹系统和Mk10通用发射架之外该舰的防空武器还有2门Mk33型双联装76毫米防空炮,该炮采用全手动操纵,炮弹放置在类似转轮室弹夹内,射速50发/分。不过由于是全手动操纵,所以一门火炮需要十一人来操纵,分别是炮长一人,操炮手两人,装填手和给弹手各四人。作为一款防空为主的驱逐舰,“莱希”级也装备了一部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架和两座Mk32三联装鱼雷发射管,配合和“法拉古特”驱逐舰一样的AN/SQS-23船壳雷达使用。“莱希”级的雷达和“法拉古特”级完全相同,也装备有完善的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不过由于“莱希”级的吨位要远大于“法拉古特”级所以舰上的海军战术系统的显示屏要比“法拉古特”多十台。

“莱希”号的舰徽就是两枚交叉的“小猎犬”导弹,对于没有安装主炮的“莱希”级来说这个舰徽可谓是十分形象的。

1967年,“莱希”级各舰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改装。和“法拉古特”级一样,“莱希”级也换装了新式的AN/SPS-48雷达和AN/SPG55B火控雷达,NTDS系统也加装了早期的数据链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海军中对军舰多用途化的呼声也在不断增高,而美国海军除了加强在远洋和苏联舰队决战的能力之外也在不断加强两栖攻击能力,这就要求军舰具有较高的多用途性,比如掩护登陆部队、一定的防空和反舰能力,所以在80年代“应对新威胁”的进一步改装中“莱希”级驱逐舰加装了两座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架,同时将两座双联装76毫米炮换成了两套“密集阵”系统。电子对抗方面该舰加装了AN/SLQ-32电子战系统,该系统是一种能够抵御雷达制导反舰导弹威胁的美国海军水面舰艇标准电子对抗设备,包括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两部分,该系统主要用于信号截获、雷达告警和电子干扰等,并且还可自动启动Mk36诱饵发射系统工作。为了应对来自水下的威胁,“莱希”级还加装了当时颇为先进的AN/SLQ-25型“水精”鱼雷诱饵系统,该系统是一种拖曳式电子-声学诱饵系统,它的浮标由一根拖曳信号传输同轴电缆拖在军舰的尾部,而浮标里的水下音响发生器则可利用电子方式产生的声音来诱导被动声自导鱼雷对其实施攻击。

“哈里·E·雅诺”号上的Mk10型导弹发射架,挂载了两枚“小猎犬”防空导弹。

“沃登”号上的Mk10型导弹发射架,后面与之配套的两套火控雷达清晰可见。

1967年在东京湾,由于甲板上没有空间降落,一架UH-2“海妖”直升机将人员垂降到“英格兰”号上。从涂装可以看出直升机并不属于美国海军。

从后方观察“格里德利”号舰体,和“法拉古特”级不同,“莱希”级采用了单尾舵的设计。

“莱希”级驱逐舰的主要任务也是伴随航母执行舰队防空任务。首舰“莱希”号服役后即被编入了第六舰队,于1964年伴随着“福莱斯特”号(CV-59)编队在地中海地区执行任务,第二年则伴随“美利坚”号航母(CV66)继续在地中海地区游弋。当70年代回到地中海地区后它又被编入了“福莱斯特”号(CV-59)编队,随后的时间内它还被编入过“罗斯福”号(CV-42)、“星座”号(CV64)、“中途岛”号(CV-41)、“艾森豪威尔”号(CVN-69)等等,甚至在1983年在西太平洋为“新泽西”号战列舰护航。1991年海湾战争后“莱希”号也来到了波斯湾地区为美军编队护航。除了“莱希”号以外,该级其他军舰的应用也与其基本类似。海湾战争期间,“里奇蒙德·特纳”号和“英格兰”号,分别随以“拉萨尔”号为指挥舰的中东特遣舰队和以“罗斯福”号航母为首的航母特混编队,于1990年8月2日部署于波斯湾水域。由于该舰的设计建造十分坚固,上层建筑几乎是全钢结构,再加上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军舰数量一时半会儿还达不到要求,所以该级军舰的服役时间都很长,舰龄全部超过了30年,并且退役后基本是封存处理,直到2000年后才进行拆解或作为靶舰。(除“特纳”号于1998年作为靶舰被击沉。)1986年11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小詹姆斯·莱昂斯( James A. Lyons Jr.)上将率领“莱希”级导弹驱逐领舰(当时已经改名为导弹巡洋舰)“里维斯”号、“奥尔登多夫”号驱逐舰和“佩里”级导弹护卫舰“伦兹”号,共894人访问了青岛港,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美国军舰首次对我国进行访问交流。

“莱希”级除了9艘常规动力的军舰外还有一艘核动力的“班布里奇”号。现在很多资料都把“班布里奇”号单独成级,但是“班布里奇”号除了动力系统以外其他系统和“莱希”级一样,包括舰体和舱室布置等也与“莱希”级基本相同,甚至造舰预算也是算在“莱希”级的预算内一起通过的。外形上只是由于没有了烟囱而重新架设了两根桅杆。所以在此文中将此舰也算在了“莱希”级里面。“班布里奇”号是美国海军打造的全核舰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所谓全核舰队多少有海军的广告成分在里面,毕竟在那个时候哪个军种控制了核武器的使用权,那么其军种地位就将是最高的。所以美国海军打造了由“企业”号核动力航母、“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和“班布里奇”号核动力驱逐舰组成的全核舰队。该舰队在1964年进行了环球航行,同时在长达64天的连续航行中该编队没有接受任何补给,向世人展示了核动力的无限潜力。不过实验性质浓厚的“班布里奇”号并没有像花瓶一样被摆放在那里。1965年起,该舰被派往越南海域,从事搜救和防空护航任务。80年代后期该舰被派往地中海,参加了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1994年在巴尔干地区参与了北约针对南斯拉夫内战的武器禁运与禁飞区行动。该舰1996年退出现役,服役整整34年。1975年,“莱希”级被改名为导弹巡洋舰,作为美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驱逐领舰,“莱希”级很长时间内担任舰队的防空中坚力量,也许改为导弹巡洋舰的称谓才配得上它那8000多吨的排水量和强大的作战能力。

1970年3月15日“里维斯”号正在从“里格尔”补给舰(USS Rigel AF-58)上补充物资,旁边苏联海军一艘“卡辛”级驱逐舰正在监视。

1986年访问青岛军港的“里维斯”号导弹巡洋舰刚刚进港靠岸,可以看到“里维斯”号舰艏火控雷达上的面罩涂上了表示友好的笑脸。

“里维斯”号侧视线图。

“莱希”号导弹驱逐领舰,作为美国海军唯一一级没有安装主炮的驱逐舰,“莱希”级代表着美国海军导弹制胜论的理论顶峰。

“哈里·E·雅诺”号,该舰长期在美国海军第六舰队服役,在地中海那样的“水塘”里如果苏联人对美国舰队进行饱和攻击的话“莱希”级导弹驱逐领舰也是招架不住的。

1975年1月7日,美国海军“戴尔”号导弹驱逐领舰行驶在菲律宾海域。

“沃登”号,这张图清晰地显示出了“莱希”级舰艏的武器配置,虽然挂载了两枚“小猎犬”导弹,但是艏部仅有的一部火控雷达大大限制了军舰的防空效能,在后来的改装中艏部又增加了一部火控雷达。

“里奇蒙德·K·特纳”号,该舰以绰号“怪物”的美国海军著名将领凯利·特纳海军上将命名。

“格里德利”号导弹驱逐领舰,由于没有安装舰炮,使得该舰一点反舰和对地支援能力都没有,大大限制了该舰的执行任务能力。

经过现代化改装的“英格兰”号,加装了“捕鲸叉”反舰导弹。

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哈尔西”号上加装的两套“密集阵”近防系统和“捕鲸叉”反舰导弹。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4年10月15日,已经是导弹巡洋舰的“里维斯”号,拍摄地点不详。

“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导弹驱逐舰,没有了烟囱的该舰将桅杆顶部都刷成了灰色。作为美国海军历史上排水量最小的核动力水面战舰该舰宣布了一个短暂的新时代的开始。

tdJhVupDu7NV/J1pizXA+R6VvDAc71CA/EfA4L9jhTNJuXbYY8/wvFcUDleuFH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