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鱼雷炮舰

在“侦察”号设计定型的同时,英国皇家海军提出了发展一种性能更优良的鱼雷战斗舰艇的计划。这种新舰将安装新型高转速发动机和机车锅炉,排水量比“侦察”号排水量更小(仅680吨),而速度更快;同时减少舰上舱室和人员配置,因而建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不过经过详细计算显示,虽然舰体建造成本由“侦察”号的66000英镑降低到了47000英镑,但单位排水量的建造成本却由原来的47英镑上升到了77英镑。桑尼克罗夫特船厂则继续跟进,提出了一个320吨的放大版鱼雷艇方案,该舰除了鱼雷武器之外仅装备机枪用于自卫。毫无疑问,这一方案将比鱼雷巡洋舰和上述缩小版新舰方案的航速都要快。更重要的是,桑尼克罗夫特船厂的方案不但保持了较高的防护水平,而且只需安装2台锅炉,因此巴纳贝十分青睐这一方案。不过到了1885年1月3日,这两个方案都被否决了。根据第一海务大臣的要求,各造船厂可以根据军方要求提出各自的设计方案,第一次提出了所谓“鱼雷艇驱逐舰”(Torpedo boat destroyer)的说法。造船局的意见则是排水量应在300吨左右,这一指标据说也参考了当时法国人正在设计的鱼雷舰。而英国海军部中的反对者则对此颇有微词,人们怀疑:如此有限的排水量怎能实现足够跟随主力舰队作战的航速?1885年8月,海军部正式确立新型鱼雷舰艇的名称将是“鱼雷捕捉舰”(Torpedo Catcher),11月又更正为“鱼雷炮舰”(Torpedo Gunboat)。

1885年8月15日,巴纳贝又向英国海军部提出了一个430吨的鱼雷捕捉舰方案,该舰航速将高达19节,在此航速下的航程为600海里,10节时可达5000海里。舰上装备4门3磅速射炮、2门四联装诺登菲特机枪、1部舰艏鱼雷发射管和2部舷侧鱼雷发射管。不过,该舰并不打算安装装甲防护板,但动力舱还是有基本的防护。海军部的意见则是要加强武器装备,即加装2门102毫米火炮(各备弹85发)和4~6门3磅炮。这样,该舰的排水量就至少要增加10吨,而为此增加的建筑结构又会带来17吨的额外排水量。经过试验,人们很快发现该方案过于保守,排水量完全可以进一步增加,并且还有提升推进力的必要。最终,海军部计划建造新型“蜘蛛”(Spider)级鱼雷舰,其全长200英尺,舰上不再安装诺登菲特机枪,取而代之的是2门37毫米口径3磅炮,舰上备用鱼雷的数量则由原来的6枚增加到8枚。至于动力系统,其锅炉和发动机体积要尽可能小,而同时又要保证推进力。自“独眼巨人”号以来,机车锅炉的性能一直表现得差强人意。巴纳贝的继任威廉·H·怀特(William H.White)主张在批量建造新舰前先试建一艘,重点试验其动力系统,待技术验证成熟后再批量投入建造。因此,海军部批准在达文波特造船厂建造2艘鱼雷炮舰,在希尔内斯造船厂建造另一艘。考虑到军方造船厂往往工期较长,后来又与私营的凯莫尔·莱尔德船厂签订了建造“响尾蛇”号(Rattlesnake)的合同。

鱼雷炮舰概念的原型舰之一——“蜘蛛”号,主要设计用于对抗敌鱼雷作战舰艇的威胁

这里要重点提及“响尾蛇”号鱼雷炮舰。该舰于1884年5月完成设计,当时舰上对一门4.7英寸(120毫米)口径速射炮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其射速比当时现役的102毫米速射炮要快6倍!这就充分证明了这种中口径速射炮非常适合装备小型的战斗舰艇,甚至在近距离上,单独1门4.7英寸(120毫米)口径速射都可以与敌巡洋舰对抗。

1900年的“独眼巨人”号

英国皇家海军官兵正在为“响尾蛇”号鱼雷炮舰上的鱼雷发射管装填鱼雷

1915年的“响尾蛇”号

“响尾蛇”号鱼雷炮舰的水线侧视图(1885年状态),其外观与一艘鱼雷艇相去甚远,倒是和巡洋舰十分接近

“蚱蜢”号鱼雷炮舰的两视线图(1892年状态)

1887年下水的“蚱蜢”号是英国鱼雷炮舰的早期尝试之一,装备有355.6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和1门102毫米口径火炮。不过事实证明其性能并不如人意,其最大航速只有17节。1905年该舰被拆解

怀特在接任巴纳贝任造舰总监一职后,立即开始了新型鱼雷舰的设计工作。他主张提高新舰排水量,取消不必要的舰体装甲防护,改善甲板上层建筑,提高新舰的适航性。更为重要的是,新舰将装备功率高达4500马力的新型锅炉。武器装备上,该舰将装备4门4.7英寸(120毫米)口径速射炮和4门小型速射炮,鱼雷发射管数量为5部(舰艏1部,舯部各2部,备用鱼雷3枚)。根据怀特的计划,1886年将开始建造“神枪手”(Sharpshooter)级,次年开始相继建造其余6艘新舰。不过,新舰的建造合同始终未获批准,原因是海军部当时仍在观望“响尾蛇”号的试验结果(试验分别于1887年5月和1888年进行)。

而就在海军高层对新舰发展狐疑不定的同时,英国国内的造船厂却走在了前面。汤普森造船厂为西班牙海军承建的鱼雷舰“毁灭者”号(Dectructor)就是一型排水量较大的鱼雷舰。该舰是首批采用三缸往复式蒸汽机的舰艇,最大航速可达22.5节。武器装备与“响尾蛇”号相似,装备一门3.5英寸(88毫米)口径速射炮和4门6磅(57毫米)口径炮、2挺机枪和5部15英寸(381毫米)鱼雷发射管,续航力为2050海里。桑尼克罗夫特船厂也为西班牙海军建造了“公羊”号(Ariete)鱼雷舰。该舰在试验时曾经达到26.3节的航速,当时创下了作战舰艇航速的世界纪录。在此后的设计中,桑尼克罗夫特船厂致力于提高鱼雷炮舰的排水量,并在1887年设计了一种大型快速鱼雷捕捉舰,其最大航速达27节。新舰舰艏将安装2部固定式鱼雷发射管,舰桥上和两舷侧各安装2门速射炮,动力系统为2台2600马力三缸往复式蒸汽机和2台水管式锅炉。从整体设计方案上看,这已经与5年后桑尼克罗夫特船厂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历史上第一艘驱逐舰非常相似。

由于率先采用了水管式锅炉和三缸往复式蒸汽机组成的动力系统和3部烟囱的配置方案,桑尼克罗夫特船厂设计的一系列新型鱼雷舰都达到了较大的航速。1899年,桑尼克罗夫特船厂新设计建造的“快速”(Speedy)级鱼雷舰的发动机功率达到了5700马力。其中排水量910吨的“鲣鱼”号(HMS Skipjack)甚至毫不费力地达到了6000马力。5艘“树妖”(Dryad)级鱼雷舰相继开工后,英国海军部要求继续改善新型鱼雷舰的设计,使新舰不但成为性能完善的鱼雷捕捉舰,而且同时还要成为称职的舰队型鱼雷舰。怀特要求改善舰桥、舰尾楼的设计和武器配置,提高适航性和火力。而“响尾蛇”号在试验中暴露出来的操纵性差的问题则通过换装更大的舵和在螺旋桨前方安装辅助舵而得到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英国造船厂为外国海军建造的鱼雷舰呈现出大型化的趋势,这也在逐渐影响英国皇家海军自身装备的鱼雷舰设计。

位于干船坞内的英国皇家海军“神枪手”级鱼雷炮舰

“神枪手”号两视线图(1887年状态),其艏楼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提高适航性

在“神枪手”级舰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警报”(Alarm)级鱼雷舰“杰森”号(HMS Jason)

“神枪手”级鱼雷炮舰“海鸥”号(HMS Seagull),注意主桅前方的双联鱼雷发射管。该舰于1909年被改装为扫雷舰

“快速”级鱼雷舰,摄于1899年

英国皇家海军鱼雷炮舰的终极尝试——“翠鸟”号(HMS Halcyon)的两视线图(1891年状态),第三图为1904年改装后的状态

英国皇家海军“树妖”级鱼雷舰“树妖”号(HMS Dryad) pMchCDenEoWoyCfInPxAguMNLrsWyku/2/HFPYIJ/cYqNAeg4b/KZXNwbQhkyf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