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鱼雷冲角舰

1874年9月26日,巴纳贝建议建造一种远洋型鱼雷艇,这种鱼雷艇装备有水下鱼雷发射管,航速较快,可以与主力编队协同作战至少8至10小时。为此,新的鱼雷艇将安装高性能发动机,可拖曳前往作战海域。巴纳贝同时还推断德国人也在发展类似的高速鱼雷艇,且航速将达到17至20节。他还声称意大利海军已经装备了功率高达4000马力的发动机的鱼雷艇。不过事实证明这些推断都言过其实了。巴纳贝构想的新型鱼雷舰排水量为1560吨,单轴推进,全舰大部分位于水线下,这种半潜航行方式有利于降低被敌舰发现的概率,也能提高炮火攻击下的生存能力。只要小型高速发动机技术过关,这种鱼雷舰的综合性能就是没问题的。而在皇家海军“阿克泰安”号(HMS Actaeon)上进行的试验表明,鱼雷发射管布置在舷侧比舰艏水下正中的布局更有效。因此,海军部要求巴纳贝对设计进行全面修改。11月6日,新的设计方案出台,这次2部鱼雷发射管被安装到了舷侧,但同时也保留了舰艏的鱼雷发射管,排水量也增加到了3403吨,双轴推进,航速可达17节以上。

1876年1月,巴纳贝提出了将冲角舰与铁甲舰结合起来,并辅以护航舰艇的想法。巴纳贝的理由是这种防御措施不仅能有效对付敌冲角舰,而且能有效防御鱼雷攻击。这种护航舰艇不需要太快的航速,现有的9至10节的炮艇就足够用了,但是反应速度一定要快,以便展开迎头攻击。在当时,英国鱼雷委员会仍然倾向于依赖鱼雷防护网,但巴纳贝反复地告诫人们这种手段仅仅在系泊和静止时有效,而一旦舰艇在航行途中遭到攻击,受破坏的防雷网就很容易损伤舰尾的螺旋桨,从而导致动力丧失。尽管巴纳贝的呼吁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巴纳贝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英国和德国海军于是很快同时放弃了对鱼雷防护网的大规模使用。

英国人在对鱼雷艇的早期试验中发现,鱼雷艇较容易被主力舰击退,但不易被击沉。而对付鱼雷艇的最有效手段无疑是另一种高速灵活的“拦截艇”,否则敌鱼雷艇很容易在发动攻击后及时逃脱,返港补给后又再次发动攻击。1876年,英国海军部通过对鱼雷防御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这种“拦截艇”的概念,同时建议加强主力舰的防御性武器配置,费舍尔就是极力主张建造这种小型高速拦截艇的人士之一(15年后,他的想法伴随着驱逐舰的出现而终成现实)。不过军方高层却低估了主力铁甲舰火力的重要性,或者说,没有充分意识到在未来的海战中想要冒着弹雨撞击移动的海上目标将会多么困难。他们认为仅凭高速和威力巨大的鱼雷武器就足够了,而一支舰队顶多装备一两艘这种快速装甲鱼雷艇就足够了。

于是巴纳贝设想中的快速鱼雷艇变成了一种快速鱼雷冲角舰。由于安装了新型高速发动机而牺牲了艇上空间和排水量,这种鱼雷艇无法携带重型火炮武器。1876年2月,新型铁甲舰迅速开工,而鱼雷舰的建造计划惨遭搁置。现在军方不但怀疑鱼雷舰的速度能否达到17节的设计指标,而且认为这种鱼雷舰的适航性将会问题重重,即将进入20世纪的英国皇家海军真的要装备这种前途不甚明朗的新型舰艇吗?

于是巴纳贝在1877年6月提交了一个经改进的设计方案,新方案中的鱼雷舰排水量达2060吨,后来又增加到了2340吨,最大航速仍然保证17节不变(这个指标在那个时代是极具挑战性的,当时最新型的铁甲舰的最大航速仅为14节,而且实际上往往很难达到设计航速)。舰上安装一部艇首水下鱼雷发射管和4部舷侧鱼雷发射管,备用鱼雷达16枚。由于航行时舰体大部分位于水面以下,舰体外部的海水就成了最好的防御,而暴露在水面上的舰体舱口附近也设计了6英寸(152毫米)厚的装甲。1877年下半年的设计方案又再次进行了局部调整,最终形成了一个远较当时的冲角铁甲舰更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1878年1月,英国海军部终于签署建造合同,在查塔姆海军船厂投入建造。

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的第一艘鱼雷舰——“独眼巨人”号,摄于1881年

于是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的第一艘鱼雷舰——“独眼巨人”号(HMS Polyphemus)诞生了。它的作战方式是在海战中高速冲向敌铁甲舰,用鱼雷武器攻击或是直接撞击攻击对方。这对于艇上发动机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舰上计划安装的是蒸汽机车用的锅炉。起先人们还有些怀疑这种陆地上的机器到了舰艇上会表现如何,结果事实证明对于锅炉工作情况的担心是多余的。不过,小型鱼雷艇上也许只安装一台蒸汽锅炉就行了,但“独眼巨人”号这样的鱼雷冲角舰则需要至少10台这样的锅炉!而且每台的体积更大。此外,为了保证足够的海上自持力,舰上还拥有大量的淡水储备(50吨),因此,随着建造进程的推进,人们发现该舰在设计阶段就对艇内空间的占用情况估计不足,因此动力系统就成了该舰的首要缺陷。在试航中,“独眼巨人”号全速航行时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仅有4800马力,远逊于5500马力的设计指标。仅仅高速航行了不到半个小时,锅炉管道就发生了渗漏,甚至还引发了火灾。后来英国人决定换掉舰上的机车锅炉,代之以功率虽小但属成熟现成的舰用锅炉。总工程师怀特请来了两名机车工程师专门对用于“独眼巨人”号上的机车锅炉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锅炉在单独使用时运转正常,但多台编组时就会相互影响,而且在以4000马力以上功率运转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在完成锅炉更换后,“独眼巨人”号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锅炉输出功率达到了5520马力,最大航速也提高到了17.85节,而在强制通风条件下更是达到了18节的高速和7000马力的功率。

“独眼巨人”号可以说只是一个不被接受的临时性方案,该舰并未配备大口径火炮,甚至只能被视作是某种“半潜舰”

1881年12月30日,皇家海军再次订购了第二艘鱼雷冲角舰,计划在查塔姆船厂投入建造,但却在1882年11月10日宣布取消;1885年3月6日又订购了“冒险者”号(Adventurer),同样在同年8月12日宣布放弃。之所以没能继续建造这种鱼雷冲角舰,是因为当时速射炮的技术迅速发展,使得这种古老的撞击海战战术逐渐被历史前进的潮流抛下,鱼雷冲角舰的概念也就至此为止了。 RtqCTZkp0AIwqNGZXkOVxUhG89OG4sgACPOow3NEL4M3T7/KUMlTkczR94c23x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