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干维尔岛地形全貌。
布干维尔(Bougainville),位于所罗门群岛北部,和新不列颠、新爱尔兰岛互为犄角,形成了所罗门群岛的北大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全岛南北纵长约200千米,东西横宽约80千米,状似红薯。在岛中央,由南向北依次为巴比尔山、巴卡纳山和塔罗卡山(美军标注为皇储山脉和皇后山脉),标高2 ~ 3千米,是一系列活火山群。平原主要位于岛北部的塔里纳和南部的莫图索格塔、塔伊塔伊、奥塔和布因之间的海岸地带,总的来说,布干维尔岛是个山岳地形岛,酷似日本的四国岛。
布干维尔的气候是标准的热带海洋气候,一年四季没有明显的温差变化,几如盛夏般的酷热。但雨季和旱季界限明显,大体每年5月到9月这5个月期间是雨季,雨量充沛,这期间湿度是全年高峰期,东西容易腐烂,尤其是尸体,腐烂速度特别快。
岛上原住民主要以密克罗尼西亚人为主,属黑种人。人口约5万,主要聚居在诸如塔里纳、努马努马、吉埃塔、布因、莫图索格塔、托罗基纳等开垦地,这里白人传教士和教堂随处可见。
著名的肖特兰岛和巴拉尔岛在南面约20千米,与布干维尔隔海相望。北面的布卡岛隔海和塔里纳地区相邻。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布干维尔岛和肖特兰岛都由澳洲委任统治,巴拉尔岛由英国委任统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出兵南太平洋,形成了以拉包尔为中心,新爱尔兰岛和布干维尔岛为犄角的北所罗门航空基地群。依托这个三角基地群,日军迅速向所罗门群岛南部扩张,最远打到了瓜达尔卡纳尔岛。可好景不长,瓜岛战役的失败让日军将太平洋战争的战场主动权拱手让出。1943年7月到10月的新乔治亚群岛战役,日军再次败北,美军兵锋直指拉包尔—新爱尔兰—布干维尔三角基地群。只要美军攻下布干维尔并兴建机场和海军泊地,那么拉包尔将失去屏障,直接暴露在美军面前,所罗门群岛北大门将形同虚设。反之,若日军守住布干维尔,粉碎了美军的进攻,那么美军跳出所罗门群岛的计划就将成为空谈,进而影响中部太平洋的进攻时间表,因此布干维尔战役在美军整个战争计划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驻守布干维尔的日本陆军第17军也充分意识到布干维尔战役对遏制美军进攻势头、为“绝对国防圈”的巩固和整顿后方军备赢得战争时间的重要性,因而不惜代价投入重兵和盟军争夺,从而使布干维尔战役成了所罗门群岛会战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血腥的大型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