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狂嫖赌身陷迷离境
患难交相救把家倾

多个朋友多条路,这话一点也不假,杜月笙之所以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就是因为他身边有几个肯为他卖命的朋友。杜月笙的过人之处就是善于收买人心,虽然他付出的并不一定是真挚的感情,但他相信,这些交情、这些人以后都会为己所用,所以,他尽量在外人眼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情有义的形象,以便日后获得回报。

加入青帮之后,杜月笙自恃有了靠山,于赌、嫖两事更加肆行无忌。有时在赌棚赌红了眼,麻将连搓三日两夜还不肯停手。

杜月笙天天要去赌钱,从事赌博,不但需要金钱,而且浪费时间。可杜月笙的少年体力强,精神旺,赌兴又特别浓,一上桌子就不想下来。于是,潘源盛水果行便时常找不到杜月笙的人。有时候,他会接连失踪八九天。

念及当年一道做过学徒,看在师兄弟的分上,王阿国隐忍不发,只是趁杜月笙红肿双眼呵欠连天地回来时,婉言向他规劝:“做事是做事,白相是白相,凡事总要有个限度。”但这些话杜月笙哪能听进?

旷工的次数与日俱增。王阿国的劝告也越来越多,话也越来越重。杜月笙向来是受不住闲话,服软不服硬的。王阿国劝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叫他赔出性命来,他也没话可讲。然而,王阿国要是搭起老板的架子来,那他就绝不会服从的。况且,杜月笙正因为嫖、赌用尽了钱财,束手无策,心中的焦躁比王阿国更胜十倍。所以他就等着和王阿国翻脸。

杜月笙开始挪用店里的款项。只要有钱从他手里过,他就先拿去赌。赌赢了,回来把亏空填上;输了,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等着翻本,等着捞。可亏空越来越大。

杜月笙觉得,麻将和挖花输赢有限,不如来牌九,赢得快,这一来,杜月笙输得更惨,什么法子也翻不过本来了。潘源盛那边,亏空太大,他自己觉得不能再去了。于是,他离开了王阿国,躲着他,不和他见面。

这一段时间,杜月笙跟着他的老头子陈世昌,沿街去套签子。两三个月后的一天,杜月笙突然在八仙桥遇见了同参兄弟袁珊宝。

杜月笙觉得自己太寒伧了,他想躲开这位同参兄弟。袁珊宝也看见了师父、师兄,他忙过来打招呼。他首先问了老头子和师娘的好,然后趁陈世昌忙着做生意,悄悄拉了一下杜月笙的衣袖,来到一处墙角。

“你为什么不回潘源盛?”

“这……”杜月笙急得说不出话来,张了半天嘴,才说道,“我用空了店里不少钱,王阿国一定把我恨之入骨,我何必再回去自讨没趣呢?”

“天地良心。”袁珊宝替王阿国喊起冤来,忙不迭地说,“王阿国天天都在惦记你,常说:‘这杜月笙也不知跑哪去了,自从他一走,我们店里少了个跑街的,生意越来越差。’至于你欠店里的钱,这么久了,我还从未听他提到过一个字。”

几近绝望的杜月笙,听了袁珊宝的这几句话,觉得有一股暖流流进了心田。他觉得,王阿国真是情深似海,恩重如山,自己应当知恩图报。

拉着袁珊宝的手,他们一起来到老头子陈世昌面前,对老头子说:“王阿国对我友情深重,不咎既往,我想还回水果行干老本行。”

“去吧,跟着我你是不会有大出息的。不过,要干好!”

“师父放心,我保证。”

听说杜月笙又回来了,王阿国欢天喜地地从店里迎出来。为了表示重新做人,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杜月笙下定决心,戒除嫖赌,连外出都极少。他自己要求不再跑街,只替王阿国看店。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两个月没到,杜月笙又觉得寂寞无聊,日子难以打发了。在一个下雨的夜晚,他故态复萌,悄悄溜了出去,先在一家赌场里赌了一夜。天亮时,又钻进一家妓院,钻进别的嫖客刚刚离开的热被窝。

狂赌猛嫖几日后,杜月笙突然病倒了。这次的病,来得猛,几天功夫,杜月笙已不能下床。

好在王阿国极讲情义,整日请医抓药,整治不休。袁珊宝也知道了,见无人侍奉,就把杜月笙背到自己的小屋里,就近照料。可是,杜月笙一连半个月发高烧,说胡话,一直昏迷不醒。医生说他有性命之忧。

有一天,趁着杜月笙醒来,袁珊玉和王阿国一起问道:“月笙哥,你在高桥乡下,还有什么亲戚没有?”

杜月笙此时神智已清,虽然身体虚弱,还是明白,自己一定是不行了。两位好朋友的意思,一定是自己死了后,该向谁报告这凶耗。回想自己幼年丧母失父,饥寒交迫,他不由满心酸楚,泪流滚滚。

“月笙哥,不必伤心,我们是怕你在病中思念亲人。”

杜月笙强忍住泪水,想道:父母双亡,继母不知流落何方?

唯一的胞妹也不知道给谁了,听说外婆已经过世,老娘舅早已就看他不顺眼。至于自己的伯父和堂兄,从小到大,面都不曾见过几回,自己的死活跟他们有何相干呢?

想来想去,杜月笙想不起一个关心自己的亲人。他觉得,悠悠天地间,自己如同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将不知跌落在哪片荒草丛中。不觉间,泪水又涌出来。王阿国一见,也跟着流泪了。

此时,杜月笙突然说:“要么,你们去告诉我的姑妈。我姑父在高桥乡下种田,名叫万春发。他家有个儿子,叫万墨林,今年10岁。前阵子我听人说,也到小东门来了,在一家铜匠铺里学生意。”

十六铺总共只有几家铜匠铺,袁珊宝很快找到了万墨林。万墨林太小,不敢独自回高桥,他说出了家里的地址。袁珊宝托一位经常往来上海浦东的朋友,带了封信。

三天后,杜月笙的姑母,迈动着小脚,颤颤巍巍地赶到十六铺。她一见躺在床上气息奄奄的杜月笙,扑上去便是一场大哭。

多亏了这位骨肉情深、心地慈祥的万老太太,她为了救治侄儿杜月笙的病,不惜喧宾夺主,请袁珊宝让出房间,打张地铺,日以继夜,整整服侍了杜月笙100天。

医生不肯开处方,万老太太便到处求神拜佛,搜求单方。不知是谁向她建议,蛤蟆粪是治他这种病的灵药。上海人所说的蛤蟆粪,其实是癞蛤蟆所产的蝌蚪。据说其性奇寒大凉。

杜月笙接连几天服下这味怪药后,居然寒热尽去,渐渐从死神的阴影中逃了出来。杜月笙大病初愈,身体衰弱,就在袁珊宝的房间里,又休养了半个多月。

袁珊宝是个最重义气的人,他对杜月笙百依百顺,唯命是从。有时候,杜月笙熬不住了,又要去赌,袁珊宝总会拿出钱来,全力支持。即使是衣袋空空,也面无难色。所以,终杜月笙一生,他都把袁珊宝看做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ZDHy0CzAXfjIZ06hfYAHQLqNzEacoyUNH2uNpg1vRhrmaV6Ta7L4MTyR0ujHrQh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