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人都面临心理问题:烦恼是成长的契机

张莉的一个同学是名中学老师,她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孩子活泼可爱,丈夫温柔体贴,原来每当谈起那“爷俩”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豪和骄傲。然而,最近几次提起她丈夫的时候,她总是向张莉诉苦:“他什么都好,最近不知怎么的,就是有时候莫名其妙地朝我们母子俩发火,不久又莫名其妙地与我们亲热起来。反反复复,简直像个精神病。”

这令张莉突然想起她的一位同事。在单位她与张莉的关系特好,但是就是有个“怪毛病”,每月几乎都有那么一两天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而且这时,就连张莉也遭到她的冷落。出于好心,张莉有时主动找她喝茶,或者散步,都被她婉言谢绝,但随后她又“单独行动”,或饮酒,或喝茶,或漫步,令张莉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张莉与一位做心理医生的朋友偶然聊到这两个人时,朋友说“你知道吗,他们的心理出现了某种异常。”

“什么?你说什么?!”张莉当时脑子一下子没转过弯来。

看到张莉满脸疑惑,医生朋友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向她透露了其中的“奥秘”。

就人本身的生物属性来看,人整个身心在不停运转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会想“只有意志薄弱的人精神上才会有问题,这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吧”。确实,大多数的人在精神上总体说来是比较健全的。但是,无论是谁,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些脆弱的部分、偏激的想法或者是一些无法释怀的芥蒂吧。称自己没有这种情况的人,实际上是没有注意到自己内心存在的这些东西。

“虽说有很多压力、烦恼、不安,但总还过得去。”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处于这样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在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压力过大,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心理健康有什么标准?

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发挥身心潜能。

可见,心理健康包括了两层含义:首先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就像没有身体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其次是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有七条标准,得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认可:

第一条,智力状况正常。多数人都属于智力正常的。智商低于70为落后,是弱智的体现。

第二条,稳定乐观的情绪、情感。情绪不会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昨天还很高兴,今天就不想活了,这都是心理有问题。

第三条,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第四条,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和大家友好相处,再具体一点,还可以有这么三种标准:一、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二、在交往的过程中,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有的人一跟人交往,就是非常卑贱的心态,老是吹捧别人,溜须拍马。这样的人其实是心理上有问题;三、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友好相处,宽厚待人。有的人嘴跟刀子似的,出口就伤人,专门谈人家的隐私,讲对别人很不利的话,到处挑拨,这就是心理不健康。

第五条,具有适度的反应力。该哭能哭,该笑就笑,但笑应该有节制,如果笑过度了对身体也是有害的;有的人为一点儿事情就伤心得没完没了,泪都流不完,怎么劝也不行,这也是反应过度。反应过度也是心理上的不健康。

第六条,自我悦纳。你矮也好,高也好,胖也好,瘦也好,自己都能够接纳自己。如果总看着自己不顺眼,矮了不行,高了也不行,胖了不行,瘦了也不行,这就有问题。

第七条,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照着这七条标准,看看自己的心理是不是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如果感到心理有问题,就需要赶快引起我们的重视,尽早进行调试,以免我们的生活、工作受到影响。

心理学家提醒你

有很多人觉得“只有自己才这么苦恼”,“只有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是变态”。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都会有这样审视自己、深深苦恼的时候。其实,烦恼是一种恩惠。换而言之,一点儿烦恼也没有的状态也不能就说是特别好。最重要的是,要弄清自己为什么烦恼,自己从中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EUuegksV7r/zqMPrp1Kst+1NcVfINT8NvhTl9Wazaf5PhI3uBCZGtOg8nJfcOSy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