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提醒你
戴尔·卡耐基说过:“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赞美代替责备呢?纵然员工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别人,不断地改进自己。”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在生活或工作中,多些赞美和鼓励,也许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性情孤僻,很少与人接触。他喜爱雕塑。有一次,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个美女的形象。久而久之,他对这个美女心生爱慕。他祈求爱神阿芙洛狄忒赐予雕像以生命。阿芙洛狄忒为他的诚心所感动,于是就使这个美女活了。皮格马利翁后又娶她为妻。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这与曾经流行的一种说法“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有异曲同工之处。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一个人有了天才的感觉,他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天才;当一个人有了英雄的感觉,他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英雄。
对“皮格马利翁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与助手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中各选择3个班级,声称要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们进行一项“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罗森塔尔为这些学生做了一些有关语言能力与推理能力的测验以后,就用赞赏的口吻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与有关老师,并且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避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罗森塔尔教授在8个月之后又来到了这所小学,对那些参与过测验的学生进行了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比较大的进步,而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比较强,更加乐于和他人交往,各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此时,罗森塔尔才说出了真话:名单上的这些学生并不是通过测验挑选出来的,而是随机挑选的,这只不过是罗森塔尔撒的一个“权威性的谎言”而已。不过,谎言怎么会变成真的了呢?
其实,这是“期望”这根魔法棒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对于他的话,老师们都深信不疑。罗森塔尔的“谎言”对老师起了暗示性作用,使其相信那些名单上的学生将来有发展前途,于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此种期望通过老师们的情感、语言以及行为传递给学生,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人们把像这种由于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家长或领导者这样的“权威人士”)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小刘3年前就职于一家广告公司。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的她在公司一直表现平平。她的顶头上司是个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对小刘的工作经常挑三拣四,没事找事,还时常泼些冷水。一次,小刘针对客户主动地做了一个策划案,但是上司知道了之后,不但不赞赏她的主动工作,反而批评她不专心本职工作。小刘很受打击,所以以后小刘再也不敢关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了。小刘觉得,上司之所以老是找她麻烦,是因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样奉承她。但是她扪心自问不是能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上司的青睐,于是她在公司变得沉默寡言,并计划着准备随时跳槽走人。
后来,公司从其他部门新调来一个上司——Sam。新上司新作风,从国外回来的Sam性格开朗,经常把表扬挂在嘴边,对同事的工作也经常赞赏有加。在他的感染下,小刘也开始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新上司对小刘的想法表示肯定和表扬。由于Sam的积极鼓励,小刘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她也不断学会新东西:起草合同、参与谈判、跟客户周旋……小刘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个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够跟外国客商为报价争论得面红耳赤。
小刘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罗森塔尔效应起了作用。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对自己做片面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戴尔·卡耐基说过:“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赞美代替责备呢?纵然员工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别人,不断地改进自己。”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在生活或工作中,多些赞美和鼓励,也许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