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繁难国葬 学问腾挪

冬至。秦昭王的葬礼在寒冷的晚霞中收号了。

朝会次日,纲成君蔡泽奉特书总领国葬事务,兼署太史令、太庙令、驷车庶长、内史、太祝、行人 等相关六府。王书只字未提举兵东出事,只说“妥行国葬,以安朝野,为目下国政之要”。依次推去,举兵东出自然不是要务了。自己的主张能取代朝野汹汹拥戴的上将军蒙骜的动议,使蔡泽大为振奋,立即下令六府合署专司葬礼事务,当下大忙起来。

秦昭王薨去前后天崩地裂灾异不息,灵柩在太庙停了整整三个月有余。依着古老的风习,这是“异葬”。异葬者,非常之葬也,不吉之兆也。秦昭王死于六月炎夏,正应了一句古老的咒语:“恶死六月无可葬。”寻常人等若死六月,即或殷实之家富贵大族,连尸体至少停放三日的老礼都无从讲究,便得匆忙下葬。其间因由,在于炎夏酷热而民无冰室,尸体若居家过得三日三夜便会腐臭溃烂,死者难以全尸入殓。死不得全尸,是古人的最大忌讳,即或战场殒命的烈士遗体运回故乡安葬,族人家人也会千方百计地将残缺尸体续得浑全方才下葬。唯其如此,为顾全尸,酷暑之死无法讲究礼仪。然则,赫赫一代雄主的秦昭王,灵柩深藏冰窖,又恰逢连月老霖酷暑变做悲秋,尸身自然无事。然异葬终成事实,葬礼便处处得上应天数下合物议,方能破解不吉之兆,否则会引来列国嘲笑,且对朝野公议无法交代。如此异葬,便大大有了讲究。

第一件大事,议定老秦王之号。

号者,名称也。常人之号,姓名外加表字。对于国君,这个“号”不是姓名,而是谥号与庙号。谥号,是在国君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评定的称号,或褒或贬,以示盖棺论定。谥号制行于整个贵族层,国君谥号由朝会议定,大臣谥号由国君赐下。“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这是周礼大系中谥法的原本规矩。庙号,则是国君死后其灵位专室在太庙的序列称号,与行迹功业关涉不大,所依据者主要是辈分与灵位专室的位置。庙号制始于殷商,太甲庙号为太宗,太戊庙号为中宗,武丁庙号为高宗。无论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国君死后的定位名称,人但呼其号,便是已逝国君。历经春秋数百年礼崩乐坏,战国之世的礼法已经大大简化,对国君之号的确定,看重朝野公议对国君业绩的褒贬,而轻忽国君在庙堂的辈次排列。风习之下,王号大多只有一个且很少拘泥形式,实际而论,大多是只有谥号而无庙号,如秦孝公齐威王魏惠王赵武灵王,等等。到了秦国统一天下,秦始皇索性连谥号庙号一齐废止,只按国君代次从始皇帝而二世三世地排列下去。西汉立朝,重新恢复了谥号庙号制。流传到后来,谥号制愈来愈变形,以二三十字为“长谥”而专一颂扬帝王的丑剧迭出不穷,使原本体现天下公心而由公议褒贬国君的谥法不期然变成了匪夷所思的恶制。这是后话。谥号对于葬礼之重要,在于时时处处须得提及,否则成无名之葬。蔡泽知道,停丧治灾期间,老秦王的谥号已经由太史令会同六府提出,拟定一个“襄”字。襄者,高也,成也,辅助也。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字意,是驾车的上等辕马。“襄”与“骧”通,襄者骧也。

《诗·郑风·大叔于田》云:“两服上襄,两骖雁行。”两服,中央驾辕两马。两骖,两边拉套马。上襄,则是上等好马。也就是说,襄为驾辕之良马。应该说,这个襄字与老秦王一生行迹尚算切合。老秦王前半生事实是与宣太后共同主政,虽处辅助之位,亦算得两马共辕;后半生亲政大战六国摧枯拉朽功业大成,驾辕之良马当之无愧。然细加揣摩,蔡泽总觉得这个“襄”字有缺。缺之一,无得彰显老秦王秉性功业之威烈;缺之二,无以破解“恶死”之凶兆,无以顺应异葬之异数。后一点最是要紧。

在书房将自己关了一夜,次日清晨蔡泽匆匆进宫。“老臣之意,先王谥号可加一字。”蔡泽开门见山。“纲成君欲加何字?”

“昭!一个‘昭’字。”

“昭?昭?”嬴柱一时有些困惑,“其意何在?”“昭字四意!”蔡泽精神大作一口气说了下去,“其一,昭从日,大明之光威烈赫赫。其二,昭为彰明显扬,昭著天下。其三,昭为明辨事理,孟子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此之谓也。最后一处尤为切合,先王宗庙之室排序在左,正是‘昭’位!”

“噫——”嬴柱惊叹一声恍然拍案,“好!昭襄王!一个昭字大出神韵也!”

“老臣还拟了八字号辞,以合异葬之数。”

“说!”

“威烈昭彰,天下为襄!”

嬴柱双目大明,慨然一躬到底:“纲成君奇才也,异葬郁结,自此解矣!”

谥号交付公议,朝臣们异口同声地拍案赞叹不绝,了无异议,蔡泽才名一朝鹊起。太庙令太史令两位老臣直是嗟叹:“宗庙之说竟出杂学之士,未尝闻也!我等荒谬颟顸,愧执学问公器矣!”原来,以太庙灵室排序,始祖居中,其后分“昭穆”之位两列:二四六诸代父室在左(东),曰“昭”;三五七诸代子室在右(西),曰“穆”;秦王嬴稷为嬴氏嫡系传承第二十八代,其宗庙奉祀之灵室正居左昭位,自然切合一个昭字。此等讲究若由太庙令太史令等一班算国之臣提出,便是题中应有之意,任谁不会意外惊叹。然由蔡泽这等经济杂学之臣提出,大大出乎朝野意料,谁却能不赞叹?

谥号王书颁行朝野,昭襄王名号立即响彻秦国朝野。“威烈昭彰 天下为襄”的巨幅白幛一夜之间挂上了各郡县城池与咸阳城头,唤起了国人对这位威烈之王的种种思念。

第二件大事,是要在国葬王书中对秦昭襄王异葬有个圆满解说。

秦昭王恶死六月,在山东六国早已经是流言汹汹,哄哄然占据主流的是赵国说法:老嬴稷杀戮山东庶民两百余万,血腥太重,天罚恶死,秦国大衰!大梁人则咬着牙根幸灾乐祸地嘲讽:当年我魏惠王死逢亘古大雪,秦人骂老魏王异葬天罚!哼哼,今日如何?老秦王才是真正的异葬天罚!仅仅是六国笑骂还则罢了,偏偏关中老秦人也暗地里流传一说:老秦王冤杀武安君白起,三战大败于六国合纵,秦军惨死三十余万,六月之死岂非报应?曾有驷车庶长愤然上书,请治关中流言者死罪。嬴柱却苦笑连连:“老王叔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时治流言,秦国要不要了?”说罢看也不看将一卷竹简烧了。这次特命蔡泽,新秦王专一叮嘱了一句:“纲成君,此次本王书特意申明你兼署六府,非为蛇足,君自细加斟酌。”蔡泽当时便明白回复:“老臣受命坐掌丞相府总摄百官,原不需申明兼署。我王之意,无非恐葬礼错失而已,是故令臣兼署六府一统葬礼。老臣无他,唯能调得天下众口也!”

谥号一定,蔡泽立即连夜召见六位大员,商讨国葬王书如何措辞。不想六人入座只异口同声一句话:“素闻纲成君学兼百家,我等但凭吩咐。”蔡泽淡淡一笑:“诸位要掂量老夫学问,也好,尚书笔录。”待尚书备好笔墨肃然就座,蔡泽已经晃着鸭步呷呷念诵了起来:

秦王嬴柱书告朝野:呜呼哀哉!先王故去,山河失色!号为昭襄,功业荡荡。薨于炎夏,威布阴阳!大秦居雍,上应太白,下为水德,太白主战,水德肃杀。王主秦政,威烈皇皇,大摧强赵,屡败六国,攻城略地,震慑四方,执法如山,水德泱泱!炎夏风雷,王之天车,魂住三月,譬若文王,念我国人,魂萦故邦。生而伏暑,薨而大阳,昭襄天命,唯秦永昌!呜呼哀哉!恒念昭襄!

“好!”呷呷之声刚一收刹,六位大员不约而同地一声喊好。太史令摇着白头大是感叹:“天也!老夫此来原也备得一篇,听纲成君书文,愧杀人矣!”太庙令拍案高声道:“此文堪为昭襄王祭文。当勒石太庙,永为传诵!”驷车庶长当即接道:“此事好说,老夫奏请秦王!”蔡泽啜着茶,听几个素称铁面的老臣连番赞叹,心下大是舒畅,不禁呵呵笑道:“诸位既无异议,我等分头行事:老庶长持此文底进宫,呈秦王斟酌;秦王得准,立即颁行郡县,并交内史白幛誊抄,张挂咸阳四门;太祝与太史太庙,我等立即勘定陵墓并国葬之期;行人署将一应文告尽发六国,预闻葬礼。”

六位大臣一声应命,立即分头匆匆去了。次日清晨,特急王书飞骑颁行秦国郡县并张挂咸阳四门,国人争相围观诵读,学问士子纷纷慷慨解说,老秦人顿时恍然,心中疑云阴影烟消云散,不禁感慨万分。这秦昭襄王生也盛夏,死也盛夏,岂非明明白白一个大阳之王!死六月而逢老霖,天冷得要穿皮袍子,尸体竟安然无恙,这不是上天眷顾之意么?功业行迹生死应数,这是雄主天命,也是大秦国运。甚个恶死异葬,全然山东六国诅咒老秦,何其可恶也!

国人心结化开,蔡泽却皱起了眉头,为的是最大一件难事,确定墓葬地。

秦自立为诸侯,从陇西迁入关中,历代国君都葬在春秋老都城雍城一带,后世称为秦公大陵。战国之世,秦国的献公、悼武王两代国君也都回葬了雍城陵区。孝公、惠文王两君始葬咸阳郊野,却都是葬礼简朴,陵园狭小,且祭祀正宗皆在雍城。咸阳虽然也有宗庙,然却只有供奉先祖与历代国君的灵室,离陵墓甚远。老都雍城的陵墓区及其宗庙在王族与朝野国人心目中,自然比咸阳太庙要完整神圣许多。如此格局颇多不便,用老秦人话说,是“隔涩”。隔涩者,不顺畅也。首先的隔涩处是祭祀地以何为正宗?战国之世多骤发战事,祭祀告祖是大战之前之后不可或缺的仪式,加之时令节气灾异大政等诸般重大国事,国君大臣的祭祀几乎月月都会发生,若以雍城陵墓区宗庙为祭祀正宗,每遇祭祀驰驱数百里,自是大大不便。而若以咸阳宗庙为正宗,国君却只两代葬在咸阳,礼仪之隆自然比不上雍城。此等尴尬虽非兴亡大事,却也实实在在是个难题。秦自迁都咸阳,孝公惠王两代都曾想在咸阳城外的渭水南岸山塬建立宗庙,国君从此安葬咸阳渭南,以免不期祭祀之艰难。然终因战事多发,秦国尚未强大到滋生出天下终归秦土的普遍心志,老秦人终是以雍城为根基,国君葬于关中渭南的谋划难以成为定制,做到的只是将有此心志的孝公惠王安葬在了渭南。

秦昭王一代雄主,长期在位能从容行事,一心要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根基。除了力战山东摧毁六国实力,秦昭王晚年只思谋两件大事:一是稳定秦法做万世国本,二是消解老秦人素来以西土部族自居的马背之心。第一谋划之下,有了太庙勒石护法。第二谋划,秦昭王便想从国君东葬成为定制开始。此事看似虚笔,实际却是要为秦人树立一个精神界石,使秦人以天下为秦,而绝不仅仅以西部为秦。然此事终归要后人去做,自己无法强为。为此,秦昭王专一给太子嬴柱留下了一件遗书:“父死之时,若情势安定,或可葬于渭南,开秦陵东移之定制。”新君嬴柱将这一遗书郑重交给了蔡泽。蔡泽当即慨然应命,定要设法达成先王遗愿。

蔡泽却没有想到,今日一开口便遇到了“三太”的一致反对。

“纲成君轻言也!”太史令翘着山羊胡须当先开口,“先王虽有遗书,然根本处却在这情势如何。朝议所趋,人心所向,列国之势,都是改葬须得斟酌的情势。先王骤去,涝灾方息,秦国第一要务是安定,动不如静。昭襄王宗庙或可立于渭南,改葬之事万不可行!”

“宗庙东迁亦不可行!”太庙令立即赳赳接上,“亘古至今,墓庙两立未尝闻也!独我秦国竟能西墓而东庙,原本咄咄怪事!孝公惠王两代特例,不能做定制待之,昭襄王之葬岂能效法?老太祝,你做何说?”

满头霜雪的太祝从来寡言,沟壑纵横的古铜色老脸恰似他与之对话的神灵那般静穆,见太庙令敦促,方才字斟句酌道:“太祝掌邦国祭祀祈祷,献公东迁栎阳之后,宗庙祭祀一直东西两分。太祝府亦随之分为东西两署吏员,每逢祭祀诸多不便。据实而论,宗庙陵墓归一,最佳也。然老夫以为:自古宗庙循祖地,秦国宗庙陵墓当归一于雍城为上策。若迁关中,或利于事功,然却损于国运矣!”

“有损国运一说,可有依凭?”蔡泽立即追了一句。

“卜师钻龟而卦,其象不明,无可奉告。”

蔡泽默然思忖片刻道:“三位老太皆以为宗庙陵墓不宜东迁,我自当谨慎从事。然昭襄王遗愿也是凿凿在目,终归不能做过耳轻风。蔡泽敢问三太:若得何等情势出现,方可东葬昭襄王?”

三太一时语塞。蔡泽之言也有道理,作为奉命大臣,先王遗命不能置之不理。更有自古以来的习俗:葬地首从死者遗愿,死者但有遗言,后人若无非常理由皆应遵从。寻常庶民尚且如此,况乎一国之王?方才三人所说都是情势之理,而没有涉及死者遗愿。而如果改变死者遗愿,自然得有非同寻常的理由。反对理由三人方才已经说完,一时如何想得出非同寻常的东葬理由?蔡泽问话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所以问话是相反一个方向:此事有无回旋余地?要得怎样才能使昭襄王东葬?如果回答,事实上只有顺着完成死者遗愿的方向说话,若不作回答,显然有不敬先王遗命之嫌,三位老太一时沉吟起来。

“三位老太,此事尚可商榷。”蔡泽见三人无话,和缓笑道,“老太史之说,在国事情势不许。老太庙之说,在礼法成例不许。老太祝之说却是三分,一认东迁利于事功,二认当循祖地,三认卦象不吉。蔡泽总而言之:国事情势大体尚安,不足弃置先王遗愿。礼法成例祖地之说,于变法之世不足以服人。唯卦象一说尚可斟酌。蔡泽之意,若得卦象有他说可以禳解,先王东葬当无大碍,三位老太以为如何?”

“此法可行。”老太祝先点头认可。“也好,先解了卦象再说。”太史令与太庙令也跟着点了头。蔡泽顿时轻松,与三太约定次日会聚太庙参酌卦象,匆匆进宫去了。

嬴柱听完蔡泽禀报,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在丧葬大礼上的三个要害大臣还有转圜的余地,忧的是这莫名卦象究竟何意?战国之世虽不像春秋之世逢国事必得占卜,却也是大事必得求兆。所谓求兆,一是天象民谚童谣等天人变异,二是山川风云等各种征候变异,三便是占卜。前两种征兆可遇不可求,许多大事便要靠占卜预闻吉凶。先王丧葬为邦国礼仪之首,诸多环节都要占卜确定。太祝府的卜人署专司占卜,如今生出一个不明卦象,传之朝野岂非徒生不安?思忖再三,嬴柱提出要亲赴太庙听卜人解说卦象,蔡泽欣然赞同。

次日清晨,三太在太庙石坊口迎到新君与蔡泽车驾,辚辚进了太庙。

君臣在正殿拜祭之后,太庙令对太祝肃然一躬交出东道之职。老太祝肃然还礼,复从容前行,领着君臣几人徒步进了松柏林中的卜室。战国之世,各国王室占卜的职司程式大体都是三太共事:直接占卜的卜人隶属太祝府,国事占卜的地点却在太庙正殿,太史令则必须在场笔录入史;占卜之后的卦象,须得永久保存在由卜人掌管的太庙的卜室,供君主与相关大臣随时参酌。也就是说,太祝府职司占卜并卦象保存,太庙府职司占卜场所,太史府职司笔录监督。一事而三司,可见其时占卜之尊崇。

朝阳已在半天,卜室正厅却一片幽暗。装满各种卜材的高大木柜环绕墙壁,正中一口六尺高的青铜大鼎香火终日不息。绕过正厅大屏,再穿过头顶一片蓝天的幽深天井,进了一座静穆宽绰但却更为幽暗的石室,便是寻常臣子根本不能涉足的卦象藏室。室内三面石墙三面帷幕,中央一张香案,两列四盏铜人高灯、六张宽大书案,静谧如同山谷。

嬴柱君臣拜罢香案堪堪坐定,一个须发霜雪布衣竹冠的老人从深处过来肃然一躬,回身走到东墙下向胸前石壁一摁,一面可墙大的帷幕无声地滑开,整齐镶嵌在青石板上的一排排卦象赫然眼前。老人对着石板高墙又是肃然一躬,双手捧下头顶石板格中的一面龟甲,仔细卡进了一张与人等高的带底座的大木板。老人方得回身,已经有两名年轻吏员将木板抬到了大厅正中。

“卜人禀报秦王:此乃十月正日所得钻龟卦象。”老人用一根苍黄细亮的蓍草在三尺之外指点着裂纹奇特的龟板,“龟纹九条,间有交错,指向方位全然不明,无从判定吉凶也。卦象推前。秦王细加参酌。”随着卜人吩咐,两张大板同时推到了嬴柱案前。

嬴柱睁大了眼睛仔细端详,也看不出龟甲裂纹与曾经见过的龟卜卦象有何异同?不禁皱起了眉头:“三位老太学识渊博,可能看出此卦奥秘?”三颗白头一齐摇动,异口同声一句:“臣等多次揣摩,无从窥其堂奥。”

“纲成君以为如何?”

蔡泽端详已久,饶是杂学渊博且自认对易学揣摩甚深,然却对眼前这令人目眩的纹线看不出些许头绪来。大凡龟卜甲板,纹线最多三五条,大部分都只有一两条,其长短、曲直、指向及附带裂口,大体都有数千年传承的卜辞作为破解凭据,多识驳杂者往往都能看出几分究竟来。然则目下之龟板裂纹多达九条,长短不一且偶有交错与裂口,闻所未闻。蔡泽正在沉吟无话,却见老卜人盯着卦象嘴角抽搐了几次,心下猛然一亮,趋前深深一躬:“老卜人乃徒父 之后,累世掌卜,敢问可曾见过此等卦象?”蔡泽的谋划是,若老卜人也回说不知,便动议此卦作“乱卦不解”,如同“乱梦不占”一般。

“老朽遍查国藏卦象,此卦恰与春秋晋献公伐骊戎之卦象无二。”

老卜人一开口语出惊人,三太听得大皱眉头。蔡泽也是心下一沉,不想再问下去了。晋献公乃春秋多事之君,此等异卦现于他身焉能有吉兆?然素来只读医书而生疏于史迹的嬴柱却陡然振作拍案:“好!参卦也是一法。那副卦象可在卜室?”

老卜人一点头,两个年轻吏员从卜室深处推来了一方木板,中间卡着一片已经发黄的硕大龟甲。大板立定案前,君臣几人一齐注目,新老两片龟甲的裂纹确实一般无二。

“晋献公龟甲有解?”蔡泽立即追问了一句。

“其时史苏为晋国卜史 ,学问玄远,实非我辈能及也!”老卜人慨然一叹旋即漠然,淡淡的语调回荡在幽暗的厅堂,说起了一个遥远的故事,“晋献公五年,晋欲出兵伐骊戎 。史苏大夫龟卜得此卦象,解为‘胜而不吉’。献公问,何谓胜而不吉?史苏对曰,‘挟以衔骨,齿牙为猾,主纹交捽,兆为主客交胜,是谓胜而不吉也。’秦王且看,此处是‘骨猾’卦象。”

顺着老卜人枯瘦的手指与细亮的蓍草,嬴柱君臣对龟甲板上的纹路终于看出了些许眉目:两条稍显粗大的纹线扶摇向上,中间突然横生出一个短而粗的裂口,裂口两端各有一块裂纹恍若人齿;两齿间又穿进一条短粗纹线,恍若人口衔骨;两条粗大纹线越过“人口”相交合,挽成了一个奇特的圆圈。

“后来应验否?”嬴柱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卜人道:“晋献公不信,斥其以子矛攻子盾,遂发兵,攻陷骊戎,得骊姬姐弟还国。骊姬妖冶,献公立为夫人,生子奚齐,骊姬弟生子卓子。骊姬姐弟谋晋国大政,结奸佞离间公室,自此晋国内乱频生:太子申生为骊姬陷害,被迫自戕;诸公子尽遭横祸,唯公子重耳与夷吾出逃;献公在位二十六年死,奚齐继位遭朝野物议,权臣里克杀奚齐,卓子再继位,复被里克所杀;公子夷吾在齐秦两国护送下回晋即位,剿灭里克一党,然终为大乱之局;夷吾死后若非文公重耳复国,晋国灭矣!”

“这便是,交相胜,胜而不吉?”蔡泽铁青着脸。

“晋胜一时,而国乱数十年杀戮不断,胜而吉乎?”

“卜人之意,本次龟卜也是胜而不吉?”嬴柱忐忑不安地追了一句。

“卦象同,老朽不敢欺瞒也。”

“果真胜而不吉,于国葬何意?”老太祝显然是要卜人说个明白。

“昭襄王改葬,或能国运勃兴,然预后不吉。”老卜人淡淡一句。

蔡泽一瞄,见太史令太庙令一副打定主意不开口的模样,走过来对嬴柱耳语了几句。嬴柱站了起来说声今日到此,大袖一甩径自去了。出得太庙,嬴柱辎车直奔驷车庶长府。蔡泽随后赶到时,嬴柱与驷车庶长已经在相对啜茶了。

“敢问老庶长,两年前可是陪同昭襄王最后西巡?”蔡泽就座便问。

“录之国史,纲成君明知故问也。”

“国史载:其时昭襄王郊见上帝。不知可曾留有遗书?”

“纲成君何有此问?”老庶长不置可否。

“蔡泽推测当有遗书,无得有他。”

“主葬大臣既然过问,老夫实言相告:先王确曾留下金匮密书。”

“王叔何不早说?”皱着眉头的嬴柱有些不悦。

“先王遗命:葬时不问,此书不出,只听天意也。”

“金匮密书典藏何处?”

“依法典藏太史令府。”

“走!”嬴柱一拍案起身便走,君臣三驾高车辚辚驶向了太史令府邸。

老太史令刚刚从太庙回到府邸,听说秦王车驾已到府门,不禁大是惊愕,匆忙迎到中门。嬴柱直接一句:“老太史,本王要当即拜查金匮密书。”老太史令这才回过神来,肃然一躬道:“金匮密书为历代秦王密典,我王拜查,须得占卜吉日方可。”蔡泽接道:“孟冬之月,盛德在水,府库启藏皆宜,何有不吉之日也。”老太史令点头道:“纲成君说得也是。如此我王随老臣前来。”领着嬴柱君臣三人走过了一片水池又进了一片松林,眼前一片肃穆的高墙庭院,厚重笨拙的石门前矗立着一座丈余高的大碑,赫然四个大字——国史典库。

绕过影壁,一片可着庭院的大水池,石条砌就池岸,池中蓝汪汪清水盈岸却没有任何花草,池边整齐排列着成百只大木桶;大水池的北东西三面全是石墙高房,整个庭院没有一棵树木,却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异香。嬴柱皱着眉头道:“甚个味道?老太史,此乃王室典籍库,不能修葺得雅致些个?”老太史令顿时肃然:“秦王差矣!藏典须坚,防火防盗防虫蛀,是为第一要务。异香杀虫,池水防火,坚壁防盗,最不宜雅致也。”嬴柱有些脸红,不再说话,只默默跟着老太史令过了水池向北面六级高台上的大屋而来。

四名吏员合力拉开了城门一般厚重高大的铜包木门,跨过坚实粗大的门槛,便见屋顶高得足有寻常房屋的两倍,室内干燥温暖分外舒适,一座座四方“木屋”均匀分布在中央一片座案区前,寻常人实在看不出这里与典藏有甚瓜葛。

与在太庙一般,嬴柱君臣拜过香鼎,坐在案前肃然等候。老太史令带着两名吏员打开了最深处的一座“木屋”,搬出一只三尺高的铜匣抬了过来。铜匣盖缝处全部泥封,匣鼻吊着一把硕大的铜锁,钥匙眼也是赫然泥封;封泥上皆有清晰字迹:秦王嬴稷五十四年九月十三封典,匣面上四个拳头大的黑字——金匮密书!

金匮密书者,藏于金匮之绝密典籍也。此制开于西周的周公旦,流传于春秋战国。西周灭商后周武王大病不起,周公秘密祷告天地,自请身死以代武王;祷告之后将祷书藏于金匮密封存库,下令后世非王不得开启,以示诚不昭之于人;后来周成王听信流言,疑周公有异心,遂亲自开启金匮密书始知真相。金匮密书藏于重地,防范之要不在被人盗开,特异处在于寻常大臣不得擅开,所以无须使用机关器物,而是国王的皇皇泥封,但有新君查看,开启却是不难。

嬴柱起身,对着铜匣肃然三拜。老太史令用一把专用铜刀割开泥封,打开匣盖后退了三步。嬴柱颤抖着双手从匣中捧出了一方折叠的白绫,方一展开,几行大字赫然入目:

秋分出雍郊游,卧渭水之阳,梦见天帝。帝曰:嬴稷累矣,当眠秦中腹地而后安,雍城非汝寝地也!醒,白日皇皇,帝言犹在耳。若开此书,天意葬我于咸阳也!

“纲成君……”嬴柱一言未了颓然软倒在案前。

“诸位莫慌。”蔡泽摇摇手,从怀中掏出一只瓷瓶倒出一粒酱色药丸喂入嬴柱口中,又接过吏员递过来的温开水喂得一口,嬴柱喉头咕咚一响片刻间鼾声大起。“纲成君有如此医道?”驷车庶长不禁大为惊讶。蔡泽喘着粗气连连摇手:“非也非也,这是吕不韦提醒我,华阳后给的药。这几日秦王劳累,不得不防。”说话间过得大约半个时辰,嬴柱打个哈欠醒了过来,指着案上白绫道:“先王郊见上帝,密书被我君臣开启,天意分明要昭襄王葬于秦中也!纲成君立召六府会商处置。”

“嗨!”蔡泽将军一般赳赳应命。

送嬴柱回宫后,蔡泽当即召六位大臣到丞相府议决。驷车庶长、咸阳内史与行人异口同声无异议。太史令也不再坚持情势说,申明只要朝野信服便可行。太庙令无可无不可,终归是点头赞同了。唯独老太祝咬定胜而不吉的卦象,坚执认为只有龟卜才是预知天命国运的“信法”,余皆不足为国运断。老驷车庶长三人当即愤然指斥太祝疑昭襄王郊见上帝,荒谬过甚,当交廷尉府论罪。老太祝冷冷一笑:“天命不足为人道也。老夫言尽于此,论罪下狱何足惧矣!”板着脸不再说话。太史令与太庙令只看着蔡泽一言不发。蔡泽本欲论说一番,然虑及一旦扯开越说越深反倒不妙,断然拍案道:“先王密书不期而发,秦王之意已决,我等只议如何实施,余皆搁置。天道幽微难测,一人孤见亦是常情,容当后议。”

这一决断既顾全了事务,又避免了难以争辩清楚的纠葛,六臣异口同声赞同。蔡泽立即作了部署:驷车庶长与咸阳内史筹划征发民力修建新陵,蔡泽领太史令草拟颁行金匮密书的国府文告,并筹划葬礼议程;太祝太庙勘定墓葬地,并卜定国葬日期;行人向山东列国发出国葬文书,并派斥候探察六国动静。部署完毕分头行事,蔡泽七人大忙起来。

次日,随着金匮密书与国府文告的颁行,秦昭襄王雍城郊见上帝的故事便在朝野秦人中流传开来,各种疑云与反对改葬的议论顿时烟消云散。老秦人终是相信了上帝,相信威烈老秦王东葬定然是秦国大出的吉兆。

老太祝奉命勘定墓地,大大为难起来。华夏传统,自古有墓地择阴阳的礼法。《诗·大雅·公刘》便是一篇记载周人先祖公刘以阴阳法测定豳地为周人定居地的故事。有云: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迺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商周时期,阴阳堪地法已经流播天下,举凡建造都邑城郭民居,抑或部族迁徙死者安葬,都要卜地卜宅,更讲究者还要卜邻——以阴阳法选择邻居。《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春秋战国之世,阴阳法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一个独立学派——阴阳家。所谓阴阳,原本是相地中的说法,阴为不向阳的暗面,水之南,山之北也;阳为日照之光明面,水之北,山之南也。及至《周易》出现,阴阳一词由单纯的明暗之喻扩展为万物之性,进而演化为“道”论基石,此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从而成为所有神秘学派的根基学说,自然也是相地的根基学说。如此流播,后世便将堪舆者称为“阴阳先生”。

然则,战国之世学术蓬勃兴旺,治学与实际操持已经有了区别,专一治学的名士往往未必是世俗践行的各种师家。譬如慎到是法家治学大师,却始终没有实际参与任何一国的变法实践;邹衍为战国阴阳家的治学大师,却不是真正操持相地的地理师或堪舆师。其时,相地的学问根基是“地理”说。《管子·形势解》云:“上逆天道,下绝地理,故天不予时,地不生财。”《礼记·月令》云:“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所谓地理,后世东汉的王充在《论衡·自纪篇》先给了解说:“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后有唐代孔颖达注文再解:“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地理。” 由此可见,地理者,地势之结构条理也。地理说虽可视为操作之学,毕竟其立足点尚是治学,而不是专一的世俗操作。于是,战国中后期有了专一的相地操作家,这便是堪舆师。堪者,天道也;舆者,地道也。所谓堪舆,合天地之道以断地势也。

战国最有名的堪舆师,恰恰是一个秦人。

此人号称青乌子,一部《青乌经》被天下堪舆师奉为相地经典,一旦得之便视为不传之秘。举凡天子诸侯豪士贵胄,但能得青乌子相地而葬,则是莫大慰藉。秦人风传,青乌子隐居南山,皓首青衣深居简出,无弟子亦无家室,更无人知其年岁,几是半神之人。然则,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位半神半人的大师从来没有人能请动其出山,准确地说,是根本无从寻觅。多少大国之王生前都想请这青乌子相地造墓,偏偏都是无法探察其踪迹。魏惠王笃信阴阳之学,曾经封阴阳家邹衍为丞相,晚年更是殷殷不忘寻觅青乌子为其相地定墓,派出三百名精干斥候秘密进入秦国,将南山与毗邻的崤山、陕原、桃林高地搜寻三年,终归没能如愿。有时,青乌子又不请自到,但来只说一句:“天意当出,不得不出也!”当年齐桓公田午死,几名堪舆师为三处墓地争执不下,一个皓首青衣者陡然现身,只一句“齐公葬阳龙,后必勃兴焉”!倏忽离去。堪舆师们恍然惊叹,再无一句争执。后来齐威王铁腕变法,齐国果然富强而称雄天下。齐人万般感慨,从此笃信阴阳,方士之风大盛,齐国成了战国方士的渊薮。

说到底,青乌子 之奇,在于他自己不来则任你踏破铁鞋也难觅踪迹。这便是老太祝的难处。秦有青乌子,太祝府的堪舆师便微不足道,不得青乌子相地,非但秦国朝野疑云重重,更要惹得列国一番嘲笑,然则要请得此人出山,实在是无从着手。

思忖间心念陡然一闪,老太祝立即吩咐卜人占卦,以确定青乌子方位。老卜人踌躇一阵,终是进了太庙卜室起卦钻龟。不想烧红的竹锥刚一触及龟甲,龟甲便“嘎”的一声裂为无数碎片。老卜人倏然变色,老太祝也是惊愕万分,对着卜室大鼎扑拜祈祷良久,心头兀自突突乱跳。然职司所在,相地大事总是不能耽延。老太祝与几个精干吏员再三商议,决意派府中主书与六名堪舆师带一班熟悉南山的吏员进山寻觅青乌子。正在行将上路之际,门吏匆匆来报说纲成君蔡泽到了。

老太祝立即赶到府门迎接,脸上一副无奈的苦笑。

“老太祝知道了青乌子所在?”蔡泽皱着眉头揶揄地笑着。

“唯尽人事也,岂有他哉!”

“可遇不可求者,听其自然便是上上章法。”蔡泽悠然一笑,“收回人马,但听老夫部署。”说罢径自进了厅堂。

“纲成君有应对之法,本祝谨受教。”老太祝肃然一躬。

“老太祝治学有术,人事失之古板也。”蔡泽不失时机地嘲笑了这个高傲的老人一句,叩着书案问,“府下几名堪舆师?”

“九名。”

“秦中可相之地几何?”

“王者之葬,大体五六处。”

“将九名堪舆师并全部吏员分作六队,大张旗鼓相地,争执愈多愈好。”

“这……期限在即,工匠三万朝夕等候,自起纷争如何收场?”

“你只如此去做,有事老夫担承。”

“嗨!”老太祝顿时踏实,精神陡然振作,当即召来所有吏员一番部署。一个时辰后,九队人马各自打着三丈高的白色大纛旗出了咸阳南门,匆匆赶赴渭水沿岸的山水胜地。老太祝敬事,也亲自带领一队进了渭水之南的山塬。

如是三日,这九队相地人马将整个关中搅得沸沸扬扬。时当冬闲,“为王相地”的白色大纛旗招来了四野三乡的万千人众终日围观。堪舆师们也不避讳,但有歧见径自高声嚷嚷,经好事者一番解说,围观人众自然也跟着七嘴八舌地争论不休。各种消息不断流淌,旬日之 间,“国府相地大有争执”成了朝野皆知的明事。

终于,九队堪舆人马齐聚渭水南岸的阴乡樗里 ,开始了会商议决。

一旦说开,九名堪舆师还当真是歧见百出争辩不休。整个秦川中东部的形胜之地被一一罗列,最后还是各有所长难分轩轾。有人说,东部桃林高地的潼山被山带河,为虎踞龙盘之象,昭襄王葬此秦必大兴。有人说,华山为飞龙之势,雁腾鹰举双翼飞张,其北麓为最佳王陵。有人说,骊山背依南山群峰,形势高远如仰天大壶吞吐大河,为腾龙四海之象,其势最佳。跟随老太祝的两个堪舆师却说,渭水之南,南山之北的麓口形势磅礴,脉理隐延如浮排铺毡,王葬最宜。然此说却遭到其余堪舆师的纷纷指斥,说渭南之地铺排无序,平野难聚天地之气,充其量是回龙之势,实在是下下之选。一时各执己见,争执得不可开交。

老太祝不禁大皱眉头。他原本看好这阴乡樗里的山塬形胜,此地紧邻章台,非但山清水秀,且更有未来“帝运”。惠文王时的上卿樗里疾通晓阴阳之学,生前将自己的墓地选在了这里,死时曾对家人言及:“我死后百年,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百年后为天子宫室,岂非秦国帝运?当然,此时的老太祝不可能知道,百年之后的“夹墓天子宫室”已经是西汉长安的长乐宫与未央宫了。这是后话。老太祝召堪舆师们到这里会商,实则是想提醒堪舆师们关注此地。不想这几个堪舆师争得面红耳赤,却没有一个人提及面前这方山水。反复思忖,老太祝终究还是没有开口明说。自己毕竟不是堪舆家,这些“专学”之师高傲非常,个个自视通灵知天,相互尚且全然不服,如何能赞同他这等术非专攻的俗见?对于相地这等术有专攻之学,纵然自己是权力上司,也无法使这些“属吏”听命。说到底,这既是“专学”之特异使然,亦是战国自由争鸣的奔放风习使然。譬如那个专司占卜的老卜人,你若要在钻龟解卦中提出与他不同的见解,除非你当真是占卜大家且说得确实有理有据,否则纵是君王也难以使他改口。老太祝属下 “专学”吏员甚多,很是熟悉此等吏员的秉性,所以从来不在“专学”们面前抒发己见,如此方统领得这些能才异士,若自己事事都有高明见识,只怕太祝府早已经乱成了一锅藿菜羹。然今日这等争执却教老太祝颇烦。历来相地最多半月之期,眼看已是十三日,相地声势铺排得惊天动地,非但没有引来青乌子,自己一班人马也是莫衷一是拿不出定见,此事如何收场?

时当日暮,帐中嚷嚷不休。老太祝心下烦乱挥手陡然一喝:“散议造饭!”堪舆师们正在愣怔,帐外吏员连声惊呼:“山口!山口!”众人闻声出帐,只见一人遥遥站在山口峰头,皓首青衣大袖飘飘,身披七彩晚霞隐隐然仙人一般。老太祝与堪舆师们顿时警悟,当即一齐拜倒高呼:“恳请青乌子赐教解惑!”峰头传来沙哑苍劲的声音:“堪舆之术,顺天成人而已。若以汝等之心,天命国运尽在堪舆,天下何有正道也!”老太祝额头汗水涔涔而下,遥遥一拜高声道:“我等愚鲁,容当自省。恳请青乌子指点秦王墓地,以解朝野疑惑,以安国人之心。”

“天意也!老夫只有了了这桩繁难。”峰头老人大袖擎着一支竹杖遥遥向天一画,“秦地多形胜,非一人能独占,因人因时因地耳。昭襄王背祖制而东迁,几为孤葬也。孤葬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秦之南山乃昆仑东来,为中国三大干龙 之首。秦之渭水,注河入海,吞吐天地,向为天下广川。如此,南山之北渭水之南,大形胜也。然两处皆阴,须得阳势补之。”老人竹杖陡然直指东北,在晚霞中画出了一个大弧,“泾水渭水交汇处有芷塬盘踞,芷阳之地照大山而过广川,塬势光肥圆润势雄力足,平野铺展厚重万绿为盖,实是气脉灌注之佳穴也。泾水之南,渭水之北,芷塬之南,南山之北,两阴两阳,相济相生,合秦国之阴平水德,承干龙之大阳充盈,正当王者孤葬之地也。”

“敢问青乌子,既为孤葬,预后如何?”

“孤葬得势者,勃兴焉!”一语方罢,山口峰头的老人倏忽不见了踪迹。晚霞弥散,沉沉暮霭笼罩了苍黄的原野,众人痴痴站在旷野寒风之中,无一人说话。

次日清晨,老太祝将一卷刻写整齐的《青乌子相地辞》呈到了新君嬴柱的案头,并附上对国葬日期的占卜结果,又特意说明这是青乌子相地的最长说辞,实乃秦国之幸也。嬴柱看得兴致勃勃,特意在“孤葬得势者勃兴焉”一句旁画了一道粗大的红杠,并当即下书蔡泽“依青乌子所相,于芷阳 修建墓室,依占卜吉日大行国葬。”

蔡泽接书,立即会同驷车庶长与咸阳内史,率领三万余徭役民众赶修墓地。其时君王墓葬远非后世皇帝那般宏大奢侈,只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墓室外加地面一座陵园而已。祭祀宗庙则可葬后补建,无需同时动工。以战国风习,秦昭王陵墓成“中”字形,中央墓室合“九五”之数:长九百步,宽五十步;东墓道长三百步,宽六十步;西墓道长百步,宽二十步;墓深十丈,中央墓室分三级台阶达于正室;东墓道陈列殉葬臣僚与军阵陶俑,西墓道与南北两墓道陈列各种大型殉葬品;葬后地面起一座土山,是“陵”,陵外筑砌一圈石墙,石坊为门,便成一座陵园。与后世相比,如此工程远非浩大,但在战国之世却也是一等一的宏大陵墓了。秦人感念昭襄王大功,无分是否徭役之期,凡是田间无农活者一律拥来帮工,一座大墓陵园竟在月余之间建得停当。行人署依据老卜人卜定的葬期,向山东大小三十二个邦国一齐发出了国葬文告。秦王的国葬王书也同时颁行朝野,都城咸阳与各郡县当即大肆举哀。未及三日,秦国朝野淹没在一片白色汪洋之中。

冬至这日清晨,三万白甲铁骑隆隆开道,举国朝臣与王族男女护卫着秦昭襄王的灵柩缓缓地出了咸阳东门。东门外的沿途原野挤满了秦国民众,人们在清晨的寒风中肃然伫立,默默护送着这位大长秦人志气的威烈之王走向命运的尽头。从咸阳到芷阳的数十里大道原野上,白茫茫黑压压人群连绵不绝,各种香案祭品摆成了无边无际的长廊,老秦人捶胸顿足号啕长哭,伴着在风中断续呜咽的无数陶埙秦筝,弥漫出一种撼天动地的悲怆。

秦国灵柩大阵之后,是山东六国、周王室以及二十余诸侯国的各色与葬方阵逶迤尾随,连绵旌旗白幡长达三十余里。这次,山东六国都派出了极为隆重的与葬使团,或太子或丞相做特使,一色的“百乘”车队,一色的万骑马队。百乘战车拉着“贡”给秦昭襄王的殉葬礼品,万骑马队则意味着与葬国对死者灵魂的隆重尊崇。在列国与葬使团中,韩国最为显赫。韩桓惠王亲自带领一班大臣入秦,下葬之前全副衰绖 ,专程到秦昭王的宗庙灵位前隆重祭祀,今日自然也紧紧跟着秦昭王的灵车,引得列国特使人人侧目。

这是春秋战国之世最为讲究的邦交礼仪——会葬。

无论如何征战攻伐,但凡一国君主国葬,各国都要派出特使会葬,然隆重繁简程度却是因人因国大有不同。战国初期,赵武灵王为其父赵肃侯国葬,中原大小诸侯悉数会葬,秦楚燕齐魏五大国各出百车万骑,其余小国车骑不等。葬仪之日,邯郸郊野旌旗蔽日白幡如林人马萧萧,号为战国最大葬礼。此后百年不乏雄主谢世,如齐威王、秦惠王、楚威王、燕昭王、齐宣王、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然此等会葬大礼却未曾再现。

说到底,时也势也。

秦昭王之前,七大战国尚在最后一波变法强国浪潮之中,攻杀征战互有胜负,内政功业各见短长,天下远未形成强弱定势。其时秦国与山东六国的合纵连横缠绕攻击势成水火,七国敌友倏忽无定,各国忙于实打实大争,邦交来往与征战恩怨盘根错节,谁也没精力应酬邦交虚礼,会葬礼仪自然也成虚文。然则经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秦国横扫六国如卷席,一世奠定了一强对六弱的天下定势:先大败六国联军于河内;再将土地最广袤潜力最大的楚国一举击垮,夺取夷陵、攻占郢都、设置南郡,逼楚国仓皇北迁,最有回旋余地的一个大国终于成了二流战国;然后强攻老底子最雄厚的魏国,捎带侵消已经软成了一摊烂泥的韩国,一举夺取河东河内三十余城,设河东河内两郡,迫使魏国龟缩河南之地,终于也成了二流战国;其间燕齐两国六年兴亡大战,最终两败俱伤,一齐成了二流战国;最后,秦集结举国之力与新崛起的最强大对手赵国大决,长平一战三年,摧毁赵军全部主力五十余万,牢牢占据上党天险,若非秦国君臣歧见致白起愤然罢兵,秦军完全可能一战灭了赵国。原本已经孱弱的赵国,经长平大战丢上党、失宜阳与野王,更是滑入了三流战国;至此,作为山东屏障的最强大赵国虽然依旧是山东最强,然却与秦国再也无法对等抗衡了。秦国虽然也在长平大战后三败于山东联军,但实力元气远未根本损伤。秦昭襄王晚年励精图治,巴蜀变成了秦国又一个“陆海”,财货民众已经更为殷实。天下有识之士都看得明白:若非秦国大军暂无一流名将担纲,秦昭王也痛感后继者乏力从而主动采取守势,山东六国当真岌岌可危了。

这便是秦昭襄王的一世沧桑,在位五十六年使天下混战局势剧烈倾斜——秦成超强大国,山东六国全部成为二三流战国。当此大势分明之际,山东六国一派颓然疲惫,隐隐然认了这个令人窝心的事实。然见秦国十余年不再攻伐,后继新君与新太子子楚也并非雄主气象,渐渐不约而同地认为秦国王霸之气已去,只要撑持得十数二十年,战国必将重回群雄并立的老格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山东六国不期然生出了与秦结好之心。毕竟,与秦国之所以纠缠恶战百年,起因还是六国不接纳秦国为战国一员,蔑视秦国要瓜分秦国。如今,秦国已经无可阻挡地成了最强战国,也无可阻挡地融入了中原文明,明是不敌,又何须死死为敌?此等想头虽未明确形成国策,然六国已经在邦交之道中对秦国有了异乎寻常的敬重。明白了这番根底,六国隆重会葬秦昭襄王,便成题中应有之意了。

旬日之后,葬礼与一应周旋俱已完毕,六国特使们各各上路归国。行至函谷关外分道处,赵国特使司空马见楚国车马停在道边,锦绣斗篷苍苍白发的春申君正在笑吟吟向他招手,不禁大是惊喜,利落下车趋前一躬:“在下见过春申君!”

“老夫等候多时,假相 无须多礼了。”

“若君有暇,敢请露营共酒一醉!”

“噢呀,出关便饮却是不妥,日后再说了。”春申君摇摇手一声叹息,“楚国多事之秋,老夫多年不曾涉足中原也!今见足下敦诚厚重,欲问两事,盼能实言相告了。”

“但凡不涉决策,在下知无不言。”

“平原君气象如何?”

“门庭若市,嘉宾周流不绝昼夜。”

“信陵君如何?”

“深居简出,饮酒论学,优游无状。”

春申君脸上没了一丝笑意,默然良久,从腰间佩袋中拿出了一支泥封铜管:“老夫想托假相带给信陵君一书,不知方便否?”

司空马双手接过铜管突然低声道:“秦国葬礼气象大非寻常,前辈可有觉察?”

“噢呀!老夫倒要请教了。”春申君老眼骤然一亮。

“如此国葬,秦军大将只有上将军蒙骜一人与礼,王龁王陵桓龁嬴豹张唐蒙武等一班战将,还有国尉司马梗,竟然均未与葬。更令人不解者,连那个从赵国脱逃的新太子傅吕不韦也没与葬。春申君但说,如此之多的文武高爵不与王葬,岂非咄咄怪事!”

“吾辈老矣!”原本漫不经心姑且听之的微笑一扫而去,春申君不觉紧紧皱起了眉头,喟然一叹忧心忡忡,“如此看去,六国纵是揖让,强秦却未必放手了。一旦刀兵再起,天下何以了结?”

司空马惊讶地盯着春申君,眼中期待的光焰倏忽熄灭,嘴角抽出一丝轻蔑的笑意:“前辈果然老矣!战国累世大争,刀兵如影随形,一时胜负何以灭了志气?秦国纵是再度东出,夫复何惧!败而再战,英雄也!一败涂地而成惊弓之鸟,何以立足战国!”

“后生可畏了。”春申君淡淡地赞叹了一句,对司空马的慷慨激昂以及对自己的讥讽不置可否,只一拱手道:“假相好自为之,后会有期。”说罢登上华贵的青铜轺车径自辚辚去了。年轻的司空马怔怔地望着黄色的车马远去,久久回不过神来。 ANuC//dWtpkG3u4fKQBhjKmIrg31TowjccaSOe0pIhvDj65hTlsCvs+DiTVn8X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