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投资,交易,还是赌博

一个刚刚踏入市场的新手如同面临着一片充满财富与危险的森林,他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为投资者准备的,这是一条阳关大道。选择这条路的大多数人就算是没有发财,至少也可以保住本金。第二条路是为交易者准备的,它一直通向森林的深处。很多人会在这条路上迷失了方向,但能走出来的人似乎都发了大财。第三条路是为赌徒准备的,它貌似一条捷径,却使人陷入沼泽,难以自拔。

你能区分这三条道路吗?你必须认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如若不然的话,你最终将走上赌徒的道路,尤其是这条路和投资者之路与交易者之路均有交叉。

聪明的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察觉经济走势并在大众发现这一机会之前买入股票来获利。一个聪明的投资者不需要频繁交易,只需坚守其持仓组合即可以获取巨额收益。

把时间拉回到20世纪70年代,我购买了一家名为爱心关怀公司(Kinder Care)的股票,这家公司设有连锁幼儿护理中心。该公司致力于将幼儿护理事业发展得像麦当劳的汉堡一样,具有可靠、统一的标准。爱心关怀公司迎合了婴儿潮出生的那一代人需要托管小孩的需求。我的朋友有一半都是在那个时期有了小孩。美国正在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参加工作的女性人数创纪录地增长。对这些双职工家庭而言,他们的宝宝必须有人照顾,随着这一新的社会趋势达到顶峰状态,爱心关怀公司的股价也屡创新高。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一度垄断了长途电话业务。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家籍籍无名的小公司MCI赢得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诉讼,这使其可以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展开竞争。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放松管制的时代,作为第一家尝鲜的公司,MCI的股票在当时的股价只有3美元,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又一个一夜暴富的绝佳机会。

几年前,我和朋友乔治从加勒比海地区飞往纽约。在戴尔公司的名字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时,乔治就购买了价值30000美元的戴尔公司股票,3年后,在技术分析的帮助下,乔治在股价达到顶点时将其抛出——这笔交易让他成为百万富翁。乔治慵懒地躺在头等舱的座椅上,仔细研读着几份投资建议书,试图在互联网技术中找到下一波投资趋势。这一次,他又对了!在其后的一年里,互联网股票就像摆脱了地球引力一样,一飞冲天。

这就是投资的魅力。如果你可以以每股4美元的价格购进戴尔公司的大量股票,并在几年后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将其抛出,你完全可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而不是坐在电脑屏幕前,死盯着价格的点滴波动。

走投资者之路,它的缺点是什么?投资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极强的自信心。要想做到在克莱斯勒公司刚刚从破产的边缘被拯救过来之后,或是在大众尚不知晓互联网搜索引擎为何物时就购入这些公司的股票,你必须对自己解读社会及经济趋势的能力抱有极大的信心。我们多数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很少有人能做到未卜先知,而敢于根据自己的判断投入重注并坚持到底的人更是微乎其微。那些能够持续做到这一点的人(如沃伦·巴菲特或彼得·林奇),都可以被视为投资界的超级巨星。

聪明的交易者

交易者利用价格的短期波动赚钱。交易的原理在于:通过我们对市场的解读,如果价格将上涨,就买入;如果上升动力不足,就卖出。此外,我们还可以就市场下降下注,如果分析表明市场处于下行通道,就可以做空,当市场见底回升时再回补。这一原理非常简单,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分析师很难,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交易者更是难上加难。初学者总认为自己一定能赚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都很聪明,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在做生意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你可以买一台功能强悍的电脑,还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购买一套测试系统,但是,光想靠这些就把真金白银投进去,无异于坐在一只缺了两条腿的三脚凳上,另外两个因素是交易心理与资金管理。

保持心态的平衡,其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分析市场。你的个性会影响到你的洞察力,而洞察力是决定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不管是为了在市场下跌时(这是不可避免的)的生存,还是为了长期的成功,学会管理交易账户上的资金至关重要。交易心理、市场分析及资金管理——要想成功,你必须熟练掌握这3个要素。

有两种方式可以从群体行为中获利。第一种是动量交易——在交易者们稍有所察觉,市场被逐步推高之时买入,在市场失去上升的动力之时卖出。在其尚未形成之前确定一种新趋势难度极大。随着趋势的不断明朗,整个群体开始躁动不安:业余玩家对其手中的持仓头寸深信不疑;而职业交易者则依然保持冷静,并继续监控发展趋势。只要他们发现群体开始恢复正常状态,他们不等市场反转即会兑现离场。

另一种方法是逆势操作策略。这种方法认为市场的偏离必将回复常态。逆势交易者在向上突破的动力耗尽时做空,并在下行速度趋于减缓时补仓。初学者往往喜欢逆势操作(市场不会继续下跌了,咱们动手吧!),但大多数投资者都被套牢在价格的最高峰,从此在山顶上“站岗”。一个喜欢迎风撒尿的男人是没有权利抱怨天价洗衣账单的。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在市场出现麻烦时能够全身而退,职业交易者才可以逆势操作。如果你想搏一次市场反转,你一定要保证你的离场策略及资金管理方案均已调试完毕。

动量交易者及逆势交易者均利用群体中两个相互对立的行为获利。在进行一笔交易前,务必确定你做的是投资行动,还是动量交易,抑或是逆势交易。交易指令一旦达成,请一定按原计划行事!绝不要在交易中改变策略,因为这只会增加对手手中的筹码。

业余玩家整日想的都是交易,而职业交易者则用同样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全身而退。他们还十分注重资金管理,计算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他们所能承受的持仓规模,是否采用金字塔式的仓位管理法,何时兑现部分获利筹码,等等。他们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妥善做好其交易记录。

有效市场理论

正当交易者殚精竭虑,竭尽所能地从市场中攫取利润的时候,一个令他们心烦意乱的消息不期而至——有效市场理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主要来自学术界,他们坚信价格反映了全部可用的市场信息。人们根据他们所获的消息买进卖出,最新的价格反映了人们对市场的全部已知信息。这一观察结果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有效市场理论的鼓吹者们却从中得出了一个奇怪的结论:没有人可以战胜市场。他们声称,市场无所不知,交易就好像和一个水平远高于你的人下棋一样。不要花费时间与资金,你只需简单地选择一个指数投资组合,并根据股价波动进行选股。

对那些成功的交易者来说将作何解释呢?有效市场理论家认为这纯粹是撞大运。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些时候赚钱,然后又会将获利尽数吐出,还给市场。但是,怎样解释那些年复一年持续战胜市场的交易者呢?沃伦·巴菲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者之一,他曾经说过:与那些有效市场理论的信奉者在同一市场上搏杀,就如同与那些相信闭着眼睛出牌也能赚钱的人一同玩牌一样。

我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对市场提供了一种最真实的看法,但我还认为它同时也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有效市场理论的合理之处在于,市场的确反映了全部参与者的集体看法;这一理论的致命错误在于,它假设投资者与交易者都是理性者,假设他们总会追逐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这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极其不切合实际的看法。

在股市收盘之后一个美好的周末里,大多数交易者都可以保持理性。他们会冷静地研究图表,确定投资对象,在什么位置兑现离场,以及何时斩仓出局。一到周一开市,即便是最好的行动方案也可能被紧张的交易者改得面目全非。

交易与投资是理性与情感的混合体。人们总是克制不了行事的冲动,即使他们已经在这上面吃过大亏。某个赚钱的赌徒会由于到处吹嘘而错失了卖出信号。一个在市场上屡次失败的交易者可能会变得风声鹤唳。只要他持有的股票稍一下跌,他马上会无视自己制定的交易规则而将其卖出。而一旦股票开始上涨,超出他初始盈利目标的时候,他就再也忍受不了可能会错过行情的煎熬,从而在远超其设定的买点处入场。股价徘徊不前,他也保持观望,先是满怀希望,然后随着股价的暴跌而万分恐惧。最后,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压力,割肉离场,而股价此时已接近底部。这一过程中哪有什么理性可言呢?他的初始购入计划可能是理性的,而实施这一计划的过程则完全是情绪化的。

情绪化的交易者追求的不是长期利益最大化,他们过于追求肾上腺素的短期刺激,或是沉浸在心惊肉跳的恐惧感中,迫不及待地想摆脱困境。价格反映了投资者与交易者的理智行为,但同时也反映了大众的集体癫狂。市场越活跃,交易者也就越发情绪化。理性的个人成为少数派,他们被手心汗湿、心跳加速的乌合之众所包围。

当市场清淡、价格波动范围狭窄时,市场更为有效,此时人们的脑子比较正常。在趋势形成时,市场的效率开始下降,人们变得更加情绪化。市场平稳时很难赚到钱,因为你的交易对手都相对冷静。理性者是交易者们最危险的敌人。从那些为趋势的快速变化而激动不已的交易者手中赚钱是最容易的,因为情绪行为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也最容易预测。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你必须自始至终都保持冷静,从那些兴奋过度的业余玩家手中赚钱。

人们在独处的时候会更理性一些,而加入群体之后则变得更加冲动。当一个交易者紧张地关注某只股票(某种外汇或是某只期货合约)的价格时,他的行为很容易与那些交易这种工具的人产生共鸣。随着价格的起起落落,全世界交易者的眼睛、脑袋乃至身躯都不由自主地随之共振。市场就像会催眠的魔术师一样,有节奏地挥动着他那只魔笛;而交易者像被催眠的蛇一样陷入恍惚状态。价格变化越快,交易者也就越发情绪化。整个市场的情绪化越强,其效率也就越低。对那些冷静、自律的交易者来说,无效率的市场会创造出大把的赚钱机会。

一个理性的交易者只要保持冷静,严格遵守交易规则就能赚钱。在他的周围,欲壑难填的乌合之众热衷于追涨杀跌,又因损失及恐惧感而捶胸顿足。而聪明的投资者会一以贯之地遵守其交易规则。他可能会使用一套机械的交易系统,也可能像一个自由裁量的交易者那样对市场进行研判,然后做出交易决策。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他按交易规则行事,而不是跟着感觉走。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一个成熟的交易者会利用有效市场理论的巨大漏洞来赚钱,这一理论假设投资者与交易者都是理性人,而大多数人都不是理性人,只有赢家才是真正的理性人。

价格是什么

每笔交易都由买卖双方共同达成,交易方式可以采取面对面,也可以使用电话或互联网,可以通过也可以不通过经纪人。买家想尽可能地压价,而卖家想尽可能地抬价。双方都感受到来自周围那些犹疑的交易者的威胁,这些人随时可能跳出来,抢先与对方成交。

当购买欲望最强的买家担心价格将绝尘而去,从而将其报价稍许提高时;或是当最急于脱手的卖家担心他的货会砸在手里,同意将其报价略微降低时,交易才会成交。有时,某个沉不住气的卖家会将其手中的货以跳楼价尽数甩给那些冷静、训练有素的买家。所有交易都反映了市场的群体行为,你面前屏幕上闪烁的每笔成交价格都代表着市场参与者对价值形成的瞬间共识。

公司及商品的基本价值变换比较缓慢,但价格的变化却十分迅疾,因为群体共识可能是瞬息万变的。我的一位客户曾经说,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弹性十足,简直就像一根能拉长一英里的皮筋一样,这也使得市场在过高的定价及过低的定价之间不断地摇摆。

群体行为的常态是:左右摇摆,制造声势,纯属乌合之众,不成气候。但是,群体偶尔也会兴奋,并在市场高涨或恐慌时爆发,但这通常只是浪费时间罢了。少许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会在群体中激起点点涟漪,而这些变化也将显示在我们的屏幕上,价格与技术指标即是这一群体心理学变化的反映。

如果市场并未发出明显的做多或做空信号,许多新手会紧盯着屏幕上的数字,努力确认交易信号。一个有利信号会从你的图表中迎面而来——你绝不能错过它!如果市场并未提供这样的机会,你不能为交易而交易,而应该耐心等待这一信号的出现。这样的等待是值得的。越是三脚猫越是四处招风惹雨,而那些职场老手寻找的是轻松获利的机会。失败者只是追求行动带来的快感,而胜利者追求的是最大的胜算。

急剧变化的市场会释放出最佳交易信号。当群体被情绪所左右时,冷静的交易者却会发现最好的赚钱机会。当市场横盘整理时,许多成功的交易者开始离场,让那些赌徒及经纪人来趟这浑水。杰西·利弗莫尔(20世纪的一名大投机家)曾经说过,有时需要做多,有时需要做空,而有时则需要去钓鱼。

聪明的赌徒吗

绝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总会赌上那么几次。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小赌怡情;而有些人则会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某些成功者甚至将其作为谋生的手段。赌博为极少数人提供了一种谋生手段,而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娱乐方式,但是,某个赌徒一夜暴富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有些著名的投资者喜欢赌马。这些投资者包括麦哲伦基金的彼得·林奇,还有沃伦·巴菲特,他经常出版一些与障碍赛马有关的小册子。卢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我的第一本书就是献给他的),他在障碍赛马上耗了好几年,以赌马为生。然后,他购买了一个交易席位,像一位冷静的障碍赛马手一样在金融市场中驰骋。某些纸牌游戏(如百家乐,baccarat)的输赢完全靠手气,而其他一些纸牌游戏(如21点,blackjack)则需要某种程度的技巧,因此将一些高智商者吸引进来。

职业玩家将赌博视为一种工作。他们不断地计算概率,只有当计算结果对其有利时方才采取行动。反之,失败者热衷于交易,他们赌了一把又一把,对使用的交易系统也是半生不熟。

如果你是为娱乐而赌博,你需要遵循一套资金管理规则。第一条规则是限制你每次能输掉的最大金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朋友拽进一家赌场,我将当晚可以输掉的钱放进右兜,而将当晚赢的钱放进左兜。只要我的右兜空了,我马上收手,决不再碰左兜一下。有时我会发现左兜的钱比右兜多,但我也绝不会去数它的多少。

我的另一位朋友是成功的商人,他很喜欢拉斯维加斯这个花花世界。一年中总有那么几次,他会怀揣5000美元飞到那里度一个周末。在输光所带的钱之后,他会在泳池里游个泳,吃顿美餐,然后再乘机返家。他每次最多为赌博娱乐支付5000美元,下注绝不会超过其设置的初始目标。钱输光之后,他会静静地躺在游泳池中,绝不跟那些不能自拔的赌徒一样——他们不断地用信用卡购买更多的筹码,等待下一次“翻盘”的机会。一个没有资金管理计划的赌徒注定会输得一干二净。 JmZzs1YY6d6s48ubrXYDtaqq8yqWVqfqDAZSUfwI68Apd0sigV2t4+q582pxvk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