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记忆力与学习

◎一、记忆是学习的基础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通过观察得来的信息需要通过记忆加以贮存和积累才能成为个人的知识。有了知识的积累,才有可能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和演绎归纳等思维过程,才能产生学习的效果。

我们的感官在接触大自然的事物时,会获得大量信息,很多信息没有在大脑中留下印象,但也有很多信息在大脑里留下了印象。能够留下印象的是记忆参与的结果,没有留下印象的,是记忆不作为所致。留下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的归类和分析提升,就成了我们的知识,有了记忆,观察才有意义,人才有获得知识的可能。

一个人的记忆是由个人的记忆力执行的,观察到的信息需要记忆力在大脑中进行信息贮存以成为个人的知识。只有记忆力的参与,学习才成为可能,而只有信息的记忆才能在信息利用的基础上产生智慧的活动。

我们的知识是大脑记忆过程的结果,有了记忆,学习才成为可能,因而可以说,记忆是学习的基础。

◎二、什么是记忆力

记忆力即记忆的能力,指一个人获得、保持和再现知识的能力。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将过去贮存在大脑里的相关知识再现出来,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和决策,这些相关知识和思考的方法都是靠记忆贮存于大脑之中的,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没有记忆,人就没有学习和进步的能力。

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没有记忆,一切智慧活动都不可能进行,因为智慧活动需要利用大脑贮存的信息。

不同的人其记忆力存在差异,有的人记忆力很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很复杂的事情,有的人记忆力很差,很难记住事情,或者很快忘记。

《三国演义》中的张松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能过目不忘。有惊人记忆力的张松相貌丑陋,常受到冷落。张松求见曹操,虽然曹操是个求贤若渴的人,恨不得把天下的贤士都收到门下,为己所用。但是,当曹操见到贤士张松竟然生得如此矮小貌丑,也冷落他,边洗脚边与他交谈,这让张松很不高兴。次日,主簿杨修拿了曹操新著的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显示曹操的才华。张松看了一遍就熟记在心,也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才华。但是,他却装得很不屑地说,这本书,“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说这书是战国时代无名氏所作,并非什么孟德新书。杨修不信,张松就从头到尾背了一遍。杨修听着,发现张松所背居然与曹操所著一字不差,心中大惊,立即将事情告知曹操。曹操听过之后,也感到很奇怪,他当然知道他的书不是抄袭的,但他对张松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却无法不认为张松以前看过、学过、还背过这本书。因此,曹操认为“古人和我想到一起了”,于是他把书烧掉了。因为既然古人已有过,书就没有了新意,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据说也有人听过即能记住,过耳能诵,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写“滕王阁序”的时候就遇上了这样一个人。

当时,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路过滕王阁时,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修葺了滕王阁,并在滕王阁上广宴宾客,于是也应邀参加了宴会。宴间,阎某邀请出席的宾客为滕王阁作序,宾客个个谦让,笔墨就逐个传了下去。当笔墨传到王勃时,素有才名的王勃不作谦让,提笔就写。其实阎某在前一夜就命自己的女婿构思了一文,准备是日装作即兴而作,以博得宾客的喝彩。没想到在他装模作样地谦让宾客的时候,“不识进务”的王勃竟然接笔就写,毫不谦让,坏了阎某的计划。阎某很不高兴,当即罢宴,自己进了里厢。

王勃也不理会,一气写下。王勃每写一句,就有人当众大声朗读,阎某在里厢也能听到。当王勃开始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时,阎某说“此老生常谈也”。当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阎某开始觉得文采奇峻。当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某惊呼一声“奇文也”,便出来重新开宴,并为王勃祝酒,让王勃继续写下去。

虽然阎某不再不悦,但其女婿却耿耿于怀,决定捉弄一下王勃,以泄自己心头之不悦。当王勃一口气写完搁下笔,众人都在喝彩之时,他却慢慢地站起来,说此文乃是前人所作,王勃窃为己用而已。说完,他便一口气一字不漏地背诵了一遍。众人听后感到很惊奇,认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竟会抄袭他人文章,真不可思议。王勃听过朗诵之后,知道此人过耳能诵,便询问对方是否诵完,待对方确定已经诵完之后,王勃重新提起笔来,接着写道:“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一口气写了“滕王阁诗”,“腾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以其奇文,再次博得众人的喝彩,也留下了一段文坛传奇。

以上两例,均来自故事或传说,不一定是事实,不过由此可见有些人确实有很好的记忆力。

◎三、记忆力有哪些属性

有的人记忆力不太好,就说自己的大脑里记不了多少东西,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根据研究,人的大脑细胞的信息贮存量是惊人的。大脑研究者认为,人脑的记忆量可达1012~1015比特(byte)之多,即达到了1kG到1MG的水平。从这样的天文数字可以看出,我们大脑中的记忆贮存量是何等巨大!一个人一辈子的经历和学习过的知识如果都能无一遗漏地全部贮存进去,也占不到其百分之一。因此,记不了东西不是大脑记不了,是自己无法记,因为记忆力差。

人的记忆力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人记忆力很好,很多学习过或者经历过的事情,很多年之后都能记得很清晰,有些人可能记忆力很差,经历过或者学习过的东西会很快忘记。但是,记忆力的差别不仅仅表现在记忆维持方面,有的人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人记得很多,但该用的时候却不能及时想起来,相反,有的人记得慢,但能记得牢,有的人记得不多,但用起来却很灵活,这就是个人在记忆品质方面的差异。即使两个具有相当记忆力水平的人,其记忆品质可能也不相同。

一个人的记忆品质通常用四个指标来评判,这四个指标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和记忆的备用性。这是个人的记忆力在记忆行为方面表现的特性。记忆力的这四个品质指标的水平,综合决定着一个人的记忆力的整体水平。

记忆的敏捷性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信息的数量。不同的人在记忆速度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人做过记忆力敏捷性的实验:让被测试者背诵一首唐诗,有的人重复五次就记住了,而有的人却重复二三十次也没能记住。记忆的敏捷性决定于个人的反应敏感性,也与被记忆的对象有关,比如有些人对数字特别敏感,看过可能就会记住,有的人则对图像的记忆特别敏感。记忆是否敏捷取决于大脑皮层中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条件反射形成得快,记忆就敏捷,条件反射形成得慢,记忆就迟钝。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信息所保持的时间的长短,是记忆巩固程度的体现。有的人记忆可以很长久,有的人则会很快遗忘,这是记忆品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如果把人对信息的记忆比喻为在金属板上做的标记的话,则用粉笔做的标记特别不牢固,很容易消退或者被抹去,用毛笔做的标记相对更持久一些,而用工具在上面镂刻的标记则更能持久。

记忆的正确性是指记忆信息的正确与否的特性。有的人记忆总是很正确,回答问题条理清楚,准确全面,而有的人则是记忆模糊,错漏百出,这就是记忆的正确性的差别。记忆的正确性与获得的记忆信息的正确性有关,这与人们对感官识别的信息加工处理和思维的综合解析能力有关,也与遗忘的特性有关。记忆的正确还与条件反射的正确性有关,如果条件反射形成的识记准确,记忆的信息就正确,反之亦然。

记忆的备用性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的特性。记忆信息是为利用信息服务的,记忆的备用性决定记忆的效果,是记忆效能的主要因素,是判断记忆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准。其实,从字面上看,记忆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记,一是忆。忆就是把记下来的信息重新显现出来,以备利用。记是基础,忆是目的,如果忆不起来,记就失去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可能也记得很多知识,但需要用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或者是很难想起来,而另一些人则能迅速准确地提取已有的记忆,这就是人的记忆的备用性的差异。记忆的备用性与个人的记忆特性有关,大脑接受信息时,会同时调动原有的记忆信息进行关联,再进行记忆。这个过程,是将需要记忆的信息与原有的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关联,然后再进行记忆。这个过程就如同我们对自己在电脑中贮存的文件给予相应的检索关键词一样,这些关键词设置得越全面,就越方便检索。在进行记忆时,大脑调动的识记关联性越多,就越容易回忆。

以上记忆力的四个方面的品质是记忆力的重要属性,人们记忆力的差异,主要在于这四个品质属性方面的差异。同时必须注意,记忆力的四种品质因素也是相互联系,共同决定记忆力的品质的。记忆的敏捷性决定记忆信息的速度和数量,正确性决定记忆信息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持久性则决定记忆的时间效果并最终影响记忆信息的质和量,因为如果记忆不持久就意味着容易遗忘,遗忘会使记忆的信息失去或者不完整,记忆的备用性决定记忆信息的效用性,最终决定记忆的效果。判断个人记忆的好坏,既需要对自己的记忆四个品质进行分析,以确定自己记忆不好或者不理想的主导因素,也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综合判断,从四个方面的品质属性进行全面的衡量。

◎四、影响记忆力的因素

记忆力的强弱因人而异,也与人的生理状况和年龄有关。对同一个人来说,生理状况好的时候,大脑供氧充足,记忆力就会好些,身体不适或者精神不好,记忆力就会差些。从年龄的增长的角度来说,人出生之后,记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但是,年龄增长所伴随的记忆力的减弱并非对所有的记忆都有相同作用,一般来说,机械记忆力(通过感官感觉的强记)会下降,而理性记忆(理解和逻辑方面的记忆)下降会慢些,而在记忆信息的忆起方面,有的类型的记忆可能逐渐遗忘,但有些记忆却永远存在。

有研究认为,年龄相关的记忆力衰退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人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量不足以及DHA含量下降有关。但是,记忆力衰退并非只有年龄大的人才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人的记忆力。

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会导致记忆力的下降。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会使神经长期处于绷紧状态,如果得不到放松,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如果由于压力大而引起失眠或者睡眠不足,更会加速记忆力的衰退。

空气污染可能会引起记忆力下降。长期生活在污染的大气环境里,或者长时间处于不通风的环境内,可能会因为空气含氧量低,导致大脑供氧量不足而引起记忆力下降。

长期吸烟及酗酒会影响人的记忆力。长期吸烟及酗酒可引起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导致大脑供血和供氧量不足,引起记忆力下降。

记忆的懒惰会造成记忆力下降。记忆需要锻炼,所谓常记常新,不断进行记忆,记忆力就能保持,长期不进行记忆,记忆力也会下降。因此,对电脑和手机等新兴设备太过依赖会导致人脑记忆的使用越来越少,记忆力就会下降。

记忆力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并在不断的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是个人学习和工作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YGUWtS5H0duZnil6UTsKAp5+B6RFsCAXheTLBtP5WH0DSc16pTlkpn3GwD7wEU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