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是一个亘古而常新的话题。当今社会,有些人过分追求金钱、荣誉、地位、物质享受,认为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是幸福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许多人感到内心空虚,生活没有意义,因此,罹患心理疾病甚至选择轻生的大有人在,而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人较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反而感到更幸福。这就不得不使人们发出对幸福的追问: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是否幸福,关键在于物质、情感和精神三者的平衡。幸福感是幸福的核心,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心理失衡的问题,有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心理波动而偏离了心理健康的轨道,从而对幸福产生认知偏差。如何提高大学生认识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是现代大学及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书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结合大量的幸福故事,用幸福导航作指引,用幸福感悟作点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幸福的原理以及获取幸福的种种途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幸福的导学读本。通过幸福训练,大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调控自己,并在团体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我,走向阳光,走向幸福的彼岸。
大学生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储备的技术型人才,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衷心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幸福成长,也衷心地祝愿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敲开幸福的大门,拥有健康、幸福、成功的人生!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