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多动症,正式的说法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典型心理问题。该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多动症的很多认识误区,致使贻误了干预孩子的良好时机。有些人认为,多动症是精神疾病,所以需要到医院精神科开药才能治疗;有些人认为,吃药有副作用,宁可让孩子学习成绩差一些,也不想让孩子吃药吃出问题来;还有些家长把实质上是多动症的问题,看成是学习态度或学习习惯问题,对孩子横加斥责……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家长、教师或其他读者能对多动症有较全面的认识,并能学会一些自己就能做到的实用干预方法。

多动症又称轻微脑损伤综合征,以学龄儿童最为常见,可延续至成年。其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注意障碍:注意力短暂,容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不能自始至终地做完一件事,上课时不能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②冲动:多动症儿童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哭,常发脾气,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表现幼稚。③活动过多:多动症儿童常常手脚不停、坐不住,话多、乱跑、乱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险,喜欢扰人、常与同学吵嘴打架等。④感知觉障碍:如拿筷子、握笔书写、扣纽扣、系鞋带、做手工操作等动作笨拙,手—眼协调性差,视—运动功能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空间位置障碍,左右分辨困难,眼球轻微震颤,阅读时眼球运动不协调,认字时把偏旁相近的字混淆,如6与9、b与p之间区分困难。⑤学习困难:多动症儿童虽然智力正常,但都表现出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低下;有的智力很好,但成绩波动很大。

兵兵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爱动,出生后比别的孩子更活泼、好动。进幼儿园后,兵兵是幼儿班上的活跃分子,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各种游戏,但每一个游戏都不能坚持到底。兵兵6岁入小学读书,上课经常与同学讲话或学小猫、小狗叫,要不就在下面撕纸屑,或将橡皮切成小块放进同学的衣领中。回家做作业拖拖拉拉,一边做一边玩,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东西,每天功课要做到很晚。如果妈妈在旁边陪读或监督时,情况会好些。到二年级以后,兵兵上课更加听不进去,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双脚不断拍打地面,有时老师还在上课,兵兵已经把自己的课桌搬到了走廊上,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学习成绩也一塌糊涂。兵兵是典型的多动症患者。

研究表明,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发展性精神障碍,一般7岁前起病,其中50%~80%病儿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30%~50%病儿症状可延续到成人。该症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逐渐引起学习困难及适应环境不良,甚至导致人格改变与反社会行为。

目前,国内关于多动症方面的书还是比较多的,不过绝大多数是由精神科医生写的,也就是从医学的角度介绍多动症治疗的相对较多。为了凸显本书的特色,我们重点从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介绍多动症的识别和干预,其中学校干预和家庭干预是本书所强调的,教师或家长可以借此系统地学会干预多动症儿童的方法。

本书的编写由多人协同完成。陈彩琦负责全书的框架、思路、统稿和所有章节的调整与完善。第一章由詹乐夏、吴梦希和李鑫撰写;第二章由高阳、秦霁科、李鑫、孟令伟、陈思铭撰写;第三章由韩庆国撰写;第四章的“认知训练”部分由田卫卫撰写,“行为治疗”部分由荣亚朝撰写,“家庭干预”部分由李鑫和杨玉虹撰写,“学校治疗”部分由李鑫和马小琴撰写,“药物治疗”部分由黄小露撰写;第五章由李鑫撰写;第六章由荣亚朝撰写。

由于本书的编者长期从事认知心理学研究,尤其注意和记忆方面的基础研究,对多动症内在机制的探究相对较多。在实践方面,我们一直以心理咨询机构为平台进行探索和努力。不可否认,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3月 WNVp0DR6VJWtFsWXBlRoqgf/iLCqjczgFhHDuMpBvcdRuVUODB/aCdzGmbfHUW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