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哀公问社 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 事不谏,既往不咎。”

①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社主,即土地神的牌位,用木头制成。

②宰我:孔子的学生,姓宰名予,字子我。

③栗(lì):前面一个“栗”指栗树;后面一个“栗”是指害怕得发抖。

④遂(suì):已经完成。谏(jiàn):纠正。咎(jiù):责备。

鲁哀公问宰我有关祭祀土地神用的牌位木料之事。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栗木的用意是想让老百姓战战兢兢。”孔子听到这话后说:“已经做了的事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孔子倡导的政治理念是以德治国。宰我回答鲁哀公的前几句话都很对,唯独“使民战栗”的解释让孔子不满意,因为它不符合德政爱民的思想。而周朝是孔子推崇的朝代,所以孔子不高兴。

古时立国都要建土神庙,周代确实用栗木做土神牌位,宰我那样说,孔子也不好正面批评宰我。孔子说了三句话,意思都很接近,用“既往不咎”来形容已经够了。也就是说,一个人犯了错,只要他改正了,不要再去提,正所谓“泼出去的水收不回”,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宽恕精神。

论语故事

瓜秧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梁国交界,两国边界上各设街亭,各有兵卒驻守。在边界的空地上,楚梁两国的亭卒各自种上了西瓜。

楚国的亭卒懒惰,既不勤浇水,也不勤锄草,因此瓜秧长势不大理想。而梁国的亭卒勤劳,瓜秧长得甚好,地上是葱绿一片。这就惹得楚国的亭卒们十分嫉妒,于是他们趁着某个无月的夜晚,来到梁国的瓜地里使坏,扯断了许多瓜秧。

第二天,梁国的亭卒发现此事后非常气愤,叫嚷着要把楚国的瓜秧也给扯断。后来有人把这件事上报给了当地县令宋就。宋就对梁国的亭卒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如果把楚国的瓜秧扯断,那当然是既痛快又解气。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既然别人做得不对,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跟着学呢?这不是太狭隘了吗?”亭卒们听后认为很有道理,就问宋就该怎么办。宋就说:“你们去帮帮他们,让他们的瓜秧好起来。”梁国的亭卒听后,就去照做了。

过了一段时间,楚国亭卒们的瓜秧果然是一天比一天好,他们就觉得很奇怪,于是暗地观察,后来发现原来是梁国的亭卒每晚偷偷地给他们的瓜秧浇水。看到这种景象后,楚国亭卒们自觉惭愧,于是就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楚国国君。楚王听后,特备厚礼让人送到梁国,以表歉意。结果,原本是敌国的邻邦,竟成了友好的朋友。

书外论语

宽容其实是一种美德,它能反映出自身的人格修养。

梁国亭卒们以德报怨,显示了他们广阔的胸襟,这才有了后来楚梁两国成为友好的邻邦。孔子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正是一种宽容的精神,一种宽阔胸襟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一个人整天纠结于别人的错误,始终想着别人做错了什么,这不仅会给自己增添许多麻烦,而且还会使自己走入狭隘,不得前进,这实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呀! RiHs9bwlitcNyo7SM6pami0naskHIqb9E66OLfvZ8NtZgpOSZ7AGhitoXtkqaE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