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色难,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 难。有事,弟子 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 是以为孝乎?”

①色:脸色。

②弟子:年幼者,通指晚辈。

③馔:吃喝。

④曾(zēng):作副词用,“竟然、难道”的意思。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在侍奉父母时,能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事的时候,子女去效劳;有好吃好喝的东西,让父母来享用,仅仅做到这些算作尽孝吗?”

孔子的“色难”二字,一语道破了敬亲的难处。

与其说“色难”,倒不如说是心难。孝是出于内心的,对待父母的爱,同样要发自内心。如果侍奉父母时,只知道让他们衣食无忧,却没有良好的态度,这就是违背孝的根本。

因为任何表面的做作都不会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天长日久必定暴露无遗。由此可见,对待父母的诚孝,只有出自内心的和颜悦色才是真正的孝。

论语故事

戏彩娱亲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隐士叫老莱子,在世道混乱之际,他为了避乱,带着双亲躲到了蒙山南麓。他们自耕自足,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为了孝顺父母,他把好吃的尽量留给双亲。父母得病时,他也是日夜坚守在双亲床头,并诚心向天祈祷。

即使老莱子到了七十岁,他也从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他经常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手持拨浪鼓,如同小孩子一样,奔走在屋前屋后戏耍,目的就是为了博父母开怀。

有一次,为了给父母送茶水,在进屋的门槛上,不小心滑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干脆就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逗得父母大笑不止。后来,关于老莱子孝顺父母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书外论语

老莱子的孝顺之道,不光是让父母衣食无忧,考虑更多的是能让父母喜笑颜开,这是他为子女者的最大诚孝。孔子一再强调“色难”,说的就是真正的孝顺之道是要保持内心的和颜悦色,这种脸色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迸发。 Oy8sByJbqv4D0UWlgz//oFTM/I6HUyCp15Hv1qt+SMFivcUBUunqV9gQGpq/Lc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