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 ①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②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③ ,六十而耳顺 ④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⑤ 。”
①有:同“又”,“十有五”即十五,这里指十五岁。
②立:自立。
③天命:上天的意志,人不能左右的事情。
④耳顺:辨别真假是非。
⑤不逾矩:不越过法度、规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学成自立;四十岁时,明白了很多事情,没有了疑惑;五十岁时,深知万物都有天命;六十岁时,能分辨所听到的话,不觉得不顺;到了七十岁,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法度。”
这段话是孔子追求自由人生的一种回顾,同时也是他对自己每一段人生境界的自我报告。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古代七十岁高龄的人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孔子对自己能够活到七十岁还是很知足的,因此他能看淡万事万物,做到内心的自由。
其实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人真到了七十岁,还能有什么呢?或者说,还能做些什么事情?孔子说他七十岁才达到自由的境界,而这种“自由”却是以时间的消退为代价换来的。也就是说,七十岁修行的过程是漫长的,一个人即使随心所欲,没什么非分之想,但想成为圣人还是不易的。
论语故事 |
|
接受失去的
传说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山上住着一个大师,据传他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每到春天时,水泉就常会出现各种神奇的迹象,并且泉水还可以医治各种疾病。因此,常有村民向大师求治。
忽然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并拄着拐杖的老者,一跛一跛地走过村庄。旁边的村民见了,觉得很奇怪,心想:他只有一条腿,难道他要向大师祈求再有一条腿吗?
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子,一跛一跛地向山上走去。看见路上的行人,他也一句话没说。老人来到山上后,大师带着同情的口吻问:“你是想让我再赐给你一条腿吗?”老人听后,诚恳地对大师说:“我不是要向你祈求有一条新腿,而是祈求你帮助我,失去一条腿后,我怎样过日子。”
书外论语
生命有限,学会接纳既成的事实,为没失去的东西感恩,同样能让生活继续充实下去,并把不完美最小化。
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就是教人要有一颗淡如止水的心,学会感恩周围的一切。不管人生的得失与否,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充满着轻松,让生命永远染上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