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认识瓷器

figure_0012_0006

一 什么是瓷器

瓷器是一种由高岭土、瓷石、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的,外表施有彩绘或玻璃质釉的器皿。

一般说来,瓷器的形成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选择原料经加工使胎质呈白色;第二是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制,使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釉,胎釉结合牢固,厚薄均匀。三者之中,原料是瓷器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瓷器形成的内因,烧制温度和施釉则是属于瓷器形成的外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确认一件物器是否为瓷器,必须要把以上三个条件紧密地结合起来考量。

figure_0013_0007
青釉竖条纹双系罐 原始瓷

直口、丰肩、腹鼓圆、平底。胎色灰白,釉色青黄,釉面厚薄不匀。肩饰双系,并刻划数组瓦沟纹和阴线弦纹。瓦沟纹宽深一致、排列平行,线条刚劲有力、朴素大方。

figure_0014_0008
蛙盂晋代

高3.9厘米

figure_0014_0009
青釉弦纹尊 原始瓷

这是现存原始青瓷中难得的精品。原始青瓷指一种用含铁量在3%以下的黏土成形,经过人工施釉,烧制温度在1200℃以上的青釉制品。此尊釉色滋润,成色稳定,器表匀净光洁,造型端庄工整,朴实无华,像这样制作极精的原始青瓷传世较少。

figure_0014_0010
青釉钟 原始瓷

仿青铜钟形制,制作精巧,仿造逼真,显得庄重瑰丽。器表施一层晶亮的黄色薄釉。此钟系随葬明器。

二 瓷器的起源

瓷器究竟起源于何时?瓷器究竟何时出现?

瓷器起源年代迄今为止尚有争议,有夏代说、商代说、东汉说、魏晋说等。

早些时候,专家根据史料记载论证,中国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也就是说,瓷器的出现至少已经有3600多年的历史。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可以获知,我国最早的瓷器是原始青瓷,始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如在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黄釉瓷尊,就是瓷器的祖先。

后来,根据新的考古发现,又有专家提出约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夏代,人们在瓷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长石、石英等成分,烧制出了一种胎质呈白色、质地比较坚硬的器皿,就其烧结性能和坚硬程度而言,已不同于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

但由于器表无釉,所以叫它为“原始素烧瓷”。

也就是说,夏代就有了瓷器,只不过是“原始素烧瓷”,这一论证比瓷器源于商代说又大大提前了。

figure_0015_0011
灰陶彩绘豆崧泽文化

泥质灰陶。豆外壁彩绘红褐和淡黄两色组成的宽带纹和弧带纹,圈足部位彩绘一周红褐色宽带纹。新石器时代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彩绘陶是在器物烧成后进行彩绘,彩绘易于脱落,因而陶器十分难得。

夏商时的原始素烧瓷器型主要有酒器和豆、钵等食器,器表多刻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精美图案,是仿同期青铜礼器的一种极珍贵的工艺品。

专家认为,白陶和原始素烧瓷,为我国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上述是从瓷器的出现论述的,如果说瓷器的起源,应从陶器说起。中国在1万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陶器,陶器的出现比玉器还要早(玉器的起源有7000年之说和1万年之说)。

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创造出丰富多彩而独具特点的陶器。陶器的发明,据推测是受到涂泥的树条筐和外络绳网的葫芦容器被火烧后余下的硬泥壳的启发,逐渐发明成功的。

这一推测是由早期陶器筐篮条纹和绳纹装饰而来的,它在技术上用篮模涂泥法、泥条卷筑法、双手捏造法、辘轳拉环法等方法制成各种器型,然后用火烧成。

早期陶器有彩陶、黑陶、印纹陶、商代的白陶和釉陶。一直延续到今天,陶器被普遍使用。

过去专家认为,新石器时代的白陶(灰陶)是瓷器的源头,商代出土的白陶和釉陶,为我国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figure_0016_0012
彩陶鸟纹壶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以彩陶制作闻名。此壶属马家窑文化中最早类型的彩陶,黑彩绘画,构图疏朗,看似几何形的纹饰实为鸟纹的变形,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白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代后期发展到顶峰,至西周逐渐衰落。

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瓷土为原料,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即所谓白陶或称灰陶。

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白色陶器,是用高岭土烧制的,质地洁白细腻,虽然它是与瓷器最接近的陶器,但是作为瓷器的源头,似乎还可追溯到更遥远的彩陶时代。

2001年,甘肃大地湾考古被学术界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郎树德发表《大地湾考古创6项中国之最》一文,认为大地湾彩陶是我国最早的彩陶:“我国农业、制陶、文字、建筑、绘画的历史被改写。”

大地湾彩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白陶则在其之后出现。白陶是因为到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美观,从而成为最接近瓷器的陶器。但从年代沿革上看,彩陶则是更早的源头。

在漫长的岁月里,陶瓷工艺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程,它生动而具体地反映了各族人民饮食用具的演变、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地域特色。

原始瓷器的特征表现在胎体中存在很多裂纹,胎料中杂质多,釉色不稳定。这些特征表现出它的原始性,这是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低,条件较差,原料的处理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淘洗、提炼等过程。这些早期瓷器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随着社会主产力的发展,烧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就商周青釉器在瓷器发展的历史来看,它处在发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专家们通常称为原始瓷器时期。

根据目前公布的材料,我国商代中期原始瓷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河北、山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商代中期遗址和墓葬中都有出土,说明原始瓷器当时已经被广泛使用。

三 瓷器的种类

瓷器的种类即瓷器的分类。瓷器的种类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分类,如对每一种类都展开论述,不是本书所能容纳的,因每一种类型要详细介绍,都可以写一本书乃至一套丛书,本节主要选取瓷器的造型这方面的知识进行介绍。

瓷器的造型在瓷器收藏界有一个专用名词,叫瓷器的器型。瓷器的器型知识,对于瓷器收藏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所以,了解和掌握瓷器的器型,有助于收藏爱好者步入瓷器收藏的大门。

同时,对有关瓷器类别的知识也需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本节重点按瓷器的器型对瓷器类别进行介绍,因为这是对收藏投资者最实用的知识。

瓷器的器型按大类分,主要有碗、杯、盘、壶、炉、盒、罐、盆、瓶、匜、枕、洗、尊等,每一大类又有若干小类。

瓷器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从年代分,有远古瓷器、中古瓷器等。

figure_0018_0013
龙泉青釉龙耳衔环瓶南宋/元早期

高25厘米

figure_0018_0014
执壶唐代

高20厘米

figure_0019_0015
德化窑达摩坐像 明代

高20厘米

figure_0019_0016
五彩人物故事图瓶清康熙

高46厘米

从朝代分,有汉代瓷器、唐代瓷器、宋代瓷器、元代瓷器、明代瓷器、清代瓷器等。

从瓷器的工艺分,有青瓷、秘色瓷、青白瓷、卵白釉瓷、甜白、祭红、绞胎、玲珑瓷、釉下彩、青花、釉里红、釉上彩、金加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从瓷器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有官窑瓷器、民窑瓷器等。

从瓷器的造型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等。

从窑口分,古代著名的瓷窑有宋代四大名窑:哥窑、钧窑、汝窑、定窑,此外,唐代名窑有邛窑、邢窑、洪州窑、长沙窑、寿州窑。宋代名窑还有耀州窑、龙泉窑等。辽代有官窑缸瓦窑、林东窑等。元代有霍县窑、景德镇窑等。明、清名窑有御窑厂和石湾窑。早期的名窑还有瓯窑等。瓷窑的知识对于投资者是必不可少的。

从使用功能分,瓷器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实用器。包括食器、盛器、贮器、饮器、水器、服御器、文具、乐器及瓷纺轮、瓷砖等一些工具用器。

二是明器。明器又称为冥器,是随葬用品。主要有容器、模型、俑类、墓志、敛骨具、魂瓶等。

三是陈设。包括花瓶、插屏等,一些古代的实用器和明器,后来也转化为陈设器。

四是玩具。包括瓷型动物羊、犬、虎、狮等,瓷型人物观音、童子等,瓷型植物、棋类、托座、鸟笼、鸟食罐等。

五是礼器祭器。包括瓷鼎炉、瓷双耳罐等。

从色彩分,瓷器总体上分为两大类,即单色釉瓷和彩绘瓷。单色釉瓷又分为素瓷和色釉瓷,二者均俗称为“一道釉”。

明代以前是素瓷时代,明代以后才有了彩瓷的蓬勃发展。素瓷是指无论釉上和釉下都没有色彩的瓷器,没有绘制的花纹。素瓷包括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四种。

figure_0020_0017
龙泉窑莲瓣碗明代

直径17厘米

figure_0020_0018
茄皮紫釉直口墩子小碗清康熙

口径12厘米

青瓷:也叫绿瓷。釉中含有氧化铁,是最早出现的瓷器,发展到宋代时以龙泉窑最为闻名。

黑瓷:也叫天目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著名的有建窑和德清窑。

白瓷:由于含铁量低而形成透明釉。著名的窑场有定窑和邢窑。白瓷的出现使得在瓷器上作画成为可能,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罩青等。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类冰似玉。

素瓷是在通风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釉中氧化铁的含量不同而导致釉色不同。而色釉瓷是指带有颜色的一道釉瓷器,是在密闭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氧化铁、氧化铜等含量不同以及烧制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釉色。

色釉瓷包括红釉、酱釉、蓝釉、黄釉、绿釉、紫釉等。

彩绘瓷就不是以釉色取胜了,而是以器型、绘画和彩来取胜的瓷器。彩绘瓷的发展由青花开始,即在釉上或者釉下开始出现纹饰,随着发展,分别出现了青花、两彩、三彩、五彩、斗彩、粉彩、古铜彩、金彩等等。其中青花一般为釉下彩,三彩和五彩一般为釉上彩,而斗彩则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

四 瓷器的作用

瓷器作为一种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实用器

如食器、盛器、贮器、饮器、水器等。

2.作为冥器之用

即随葬用品。如模型、俑类、墓志、敛骨具、魂瓶等。

3.作为陈设之用

如花瓶、插屏等,古代的一些实用器和冥器,后来也转化为陈设器。

4.作为玩具之用

如瓷型动物、瓷型人物、瓷型植物、棋类、鸟笼、鸟食罐等。

5.作为礼器祭器

如瓷鼎炉、瓷双耳罐等。

figure_0022_0019
青花人物故事图棒槌瓶清康熙

高45厘米

figure_0022_0020
青花海兽直颈瓶清康熙

高27厘米

figure_0022_0021
白釉暗刻八宝纹高足碗清雍正

直径16厘米

figure_0022_0022
窑变釉螭龙纹贯耳方瓶清雍正

高36厘米

五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1.新石器时期瓷器的发展特征

原始社会,古人在平地上将黏土搓成泥条,圈叠或盘叠成形状简单的陶器粗坯,然后修饰整形,小件器物则直接捏塑而成。

仰韶文化前期,始将黏土放在木板上搓成泥条,然后不断转动木板,用盘塑法成形,较大的陶罐大体用八层泥条盘塑,是陶轮的雏形。这种成形方法,现在在云南勐海县曼贺地区还可见到。整个过程采用光拍、斜纹拍和直纹拍三种木拍。以制陶罐为例,先在木板上用光拍拍打泥片成陶罐底部,再用泥条盘塑成粗坯,经阴干、拍打整形,然后用带花纹的拍板拍印出兰纹、方格纹或水浪纹。这种方法不方便,在木板下加一个倒截的圆锥木墩,成形时能在地上转动,这是陶轮的前身。后来在木墩中心开洞,地面上再安插一根木头支杆,木墩装置在支杆上转动,即成陶轮。在云南景洪曼斗寨还可见到这种慢轮成形的工艺。

良渚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开始采用快轮拉坯成形,上虞横塘王家村古窑出土的战国几何印纹硬陶,就是用泥条盘塑成形,用花纹拍拍印出方格纹、米筛纹。汉代沿用了这种成形方法,上虞汉代窑址遗物中,印纹陶罂、双系泡菜罐、盘口壶、五管瓶等较大的器物,大多用泥条盘塑法成形,经整形后拍印波浪纹、斜方格网纹等纹饰,有的在肩部划双线弦纹、耳面布杉叶纹。碗、盏等小件器物系用快轮拉坯成形和修坯。三国、两晋、南朝时期快轮拉坯成形已广泛应用,拍坯成形大为减少。成形方法的改进,能够堆贴、压印各种人物、动物或刻划各种花纹图案,同时还采用模印成形统一规格以提高工效。1973年衢县上圩街路村出土的晋元康八年的长方形九格隔是拍片成形的。绍兴出土的东吴永安三年高达47厘米的青瓷谷仓,主体是用快轮拉坯成形的,谷仓上堆贴的乐伎人物、鱼龙水龟、守卫门犬、飞禽走兽和佛象亭阙,部分用手工捏塑成形,部分用陶模压印成形,也有拍片成形的,各种小件还需经刻划修饰后再安装在坯体上,工艺十分复杂,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成形技术水平。

2.夏、商、西周瓷器的发展特征

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从商代至战国,瓷器的制作还处于原始阶段。商周时期正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就是原始青瓷发生发展的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经过淘洗,提高了三氧化二铝含量,降低了三氧化二铁的含量。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烧制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白度。加上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300℃以上高温烧制后,使胎釉结合在一起,这些器物已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含有一定量的铁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因为烧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制气氛不能自如地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这就是原始青瓷。原始青瓷的烧造成功,是中国瓷器诞生的标志。

figure_0024_0023
白陶刻花尊商代

白陶器,敞口略残。上腹部除饰四周锯齿纹附加带条纹外,其间又分别拍印夔纹与饕餮纹带条装饰,下腹部满饰拍印的双勾纹与云雷纹。整器纹饰丰富,雕刻精细,装饰内容丰富,表现出商代雕刻艺术的重大成就。

商周原始青瓷多用石灰釉,色泽呈出黄绿色或青灰色,釉中含2%左右的三氧化二铁,使得在氧化气氛中烧制时显青色或青绿色,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中国瓷釉色泽的一个特征。从原始青瓷成型工艺看,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有的再用轮修口沿。商代器表有时在釉下拍印方格纹、篮纹、叶脉纹、锯齿纹、弦纹、席纹和S形纹。西周时期又增加了水波纹、云雷纹、网纹、翼形纹、圆点纹、划纹、贴塑S形小片等。因为器外壁经过拍打,器的内壁也留下了“抵手”抵住内壁形成的凹窝。胎色有灰白色、灰褐色、白色偏黄色、青黄色、淡黄色等,质地坚硬。有的器物内外皆施釉,有的仅在外壁全部和内壁上部涂釉,釉色有青绿色、豆绿色、深绿色、黄绿色、酱色、淡黄色、绛紫色等。商代前期常见器型有敞口长颈折肩圆底尊、敛口深腹圆底罍、敞口圆底钵、敛口深腹罐、敛口深腹圆底瓮、浅盘高杯豆、双耳簋等。商代后期常见的器型有敞口长颈折肩圆衣尊、小口短颈深腹瓮(罐)、深腹双耳罐、侈口子沿圆底盆(缶)、敛口假圈足钵、浅盘喇叭座豆、圈足簋、敛口短颈壶、碗等。商代原始青瓷造型与当时陶器基本一致,有少量器物模仿当时的青铜器。

西周时期原始青瓷在商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常见器型有浅盘矮圈足豆,敛口低颈圈足罍、敛口深腹平底瓮、敞口深腹簋、平底碗、平底罐、直圈足盘、敛口扁腹盂、敞口双耳圈足尊、带鋬管状流平底甑、敛口扁腹平底甑、敞口钵、四系尊等。这时瓷器造型与当时陶器造型逐渐拉开了差别。

3.春秋战国瓷器的发展特征

春秋时期,原始瓷器仍在发展中,春秋晚期,江浙一带的原始瓷器成型工艺,从泥条盘筑法,改为轮制,因而器型规整,胎壁减薄,厚薄均匀。器型有平底罐、平底盂、大敞口平底碗和器盖等。胎质多呈灰白色,并有一些黄白色和紫褐色。釉分青绿色、黄绿色和灰绿色。器表的釉下纹饰主要是大方格纹和编织物纹。而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则很少发现春秋时的原始瓷器,所见的也只有釉下饰印方格纹的敛口、深腹圆鼓平底罐。

战国时期,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以及湖南南部的广大地区,普遍使用原始瓷,特别是江、浙、赣一带,更为盛行。它们的生产规模和产量比西周和春秋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此期原始瓷的胎质细腻致密,瓷土经过粉碎和淘洗,烧制情况良好,同时用陶车拉坯成型,所以器型规整,器壁厚薄均匀,钵、碗、盘、盂的内底,自底心开始有一圈圈细密的螺旋纹和外底有一道道切割的线痕。与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相比,坯泥的处理精细了,烧制技术有了提高,成型由泥条盘筑法改为轮制,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figure_0026_0024
原始瓷器春秋

此期原始瓷坯件的外表都上一层薄薄的石灰釉。经烧制后,多数釉成青色或青中泛黄。釉层厚薄均匀,有的凝集成芝麻点状。广东、广西、湖南南部的原始瓷,瓷胎与当时的硬陶差不多,多为紫色、灰红色;釉除黄褐色、黄绿色外,尚有墨绿色等,但都属于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青釉系统。由于这时期的原始瓷瓷质细腻,外施青釉,利于口唇接触和洗涤。饮食器皿有碗、盘、钵、盂、盅、碟和鼎等,其中盘和鼎式样丰富,钵、碗大小成套,饮食所需用具已经基本齐备。仿照铜礼器中的,有流和提梁,流作兽头形,口部有浅孔,但与器腹不通,很可能是随葬用的明器。碗、钵和酒盅等大宗产品,都取直线条的圆筒体形式,高矮适中,口部细薄,给人以轻巧的感觉。瓿为直口鼓腹,在胖胖的器身上装饰二圈栉齿纹,显得重心向下,稳重大方。仿照铜器形式的鼎,式样较多,有一种鼎直口浅腹,口沿的一端装一个兽面,与此相对称的一面饰兽尾,兽首高昂,头尾相应,造型独特。纹饰仍取吴越地区盛行的S纹。原始瓷的这些造型和装饰风格,显示了吴越文化的一个侧面。

从战国到西汉,是从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青瓷,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各个方面,都比原始青瓷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与成熟的青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别。

4.秦汉魏晋南北朝瓷器的发展特征

(1)秦汉原始青瓷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原始青瓷与战国早中期相比有了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胎质原料不同,胎料中氧化铁的含量偏高,大部分产品胎质粗松,气孔量大,吸水率高,呈灰色或深灰色,有的只能算作“釉陶”;施釉不同,秦汉时产品釉层较厚,但是釉色偏深,呈黄绿或青褐色,其中氧化铁的含量较高。把战国时通体施釉的方法改为在口、肩、内底等处局部上釉,把浸釉法而变为刷釉;成型法不同,将战国时拉坯成器、线割器底的作法,改为底、身分制,然后黏接成器的作法。纹饰以弦纹、水波纹、云气纹或堆贴铺首为主,不见栉齿纹或S形纹。器型上以仿青铜礼器鼎、盒、壶、钫、钟、瓿等较为常见,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钵、盘、盅等实用饮食器。这些比较明显的差异反映了秦汉原始青瓷并未继承战国原始青瓷工艺。但值得指出的是,秦汉原始青瓷仍然在越故地复兴,说明当地所具有的自然的与工艺的条件重新被认识。

figure_0028_0025
陶熏炉西汉
figure_0028_0026
绿釉狩猎大壶(一对) 汉代

高44厘米

战国末年的产品有双耳瓿,秦代的产品有青瓷盖罐,西汉时有仿铜器瓿、鼎、壶、敦、盒、钟、罐等。西汉晚期,鼎、盒一类制品渐趋消失,壶、瓿、罐、钫、奁、洗、盆、勺等数量剧增,一些比较粗犷的牛、马,以及屋院等随葬明器也开始出现。西汉时期几种原始青瓷器的演变情况是这样的:鼎,汉初兽蹄形三足较高,附耳高翘,耳根突出,盖半球形而顶稍平,上附三高钮,仰放可作三足使用;西汉中期,双耳短直,足明显变矮,逐渐与底齐平以至消失,盖钮也逐渐变小、消失,似盒非盒;晚期便不再生产。瓿,汉初平唇短直口,斜肩,扁腹平底,底接三扁平矮足,肩附铺首双耳,耳面翘起高出器口,扁圆盖,盖上有捉手,盖缘下有子口;西汉中期,肩部渐鼓,耳渐降低,耳面与器口近平齐,三足消失;西汉晚期,形体变高大,敛口,宽平唇,圆球腹,双耳低于器口。瓷瓿至东汉绝产。壶,汉初的口部微侈,颈部较长,器肩斜鼓,装人字形纹的对称双耳,腹下圈足较矮;西汉中期,口缘趋向喇叭状,颈变短而腹加深,圈足变低矮以至变平底,肩部附耳作半环状,也有在双耳上端贴铺兽或堆塑龙头;西汉晚期,口呈明显喇叭形,腹部球圆,大部分为平底,双耳常作铺首衔环,还有鱼形耳,有的在竖耳上端堆贴横S纹。

东汉时期是原始青瓷的终结阶段。除了与秦、西汉时相同的胎料、釉质外,还出现了暗红、紫红、红褐色胎色,胎骨坚硬而致密,敲击时会出声清越,釉色有的很深,有人称为“酱色釉陶”。东汉时常见器物有:盘口壶,由西汉喇叭口壶演变而来;东汉初期初具盘口,中期后变成明显的盘口。罐,短口平唇,肩有双系,上腹鼓、下腹斜纹,平底。盘,直口斜壁,大底,常与耳杯相配。碗,弧壁平底,腹较深。提盆,束口,鼓腹、平底,体宽硬而偏扁,口沿有粗壮的弯曲提梁。还有镂孔薰炉、钟、洗、五联罐、鬼灶、鐎斗等。

原始青瓷发展到东汉时期,成形采用快轮拉坯成器身,再黏接器底而成,器型变得规整。有些如钟、壶等,成形之后又进行修坯、补水等工序,使得表面平整光滑,不见“棕眼”等毛病。东汉中期后,改刷釉法为浸釉法,器体大半施釉,只是近底处无釉,釉层增厚,胎釉结合大有改进,很少见脱釉现象。许多迹象表明,原始青瓷将摆脱原始的状态,而迈入成熟的青瓷阶段。

总之,原始青瓷出现以后,由于具有坚硬耐用、釉面光亮、不易污染等许多陶器所没有的优点,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需求量越来越大,经过商周和春秋战国一千多年的发展,产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器型也逐渐增多,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瓷器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由于制瓷原料开掘比较容易,可以大量生产,成本低,比金、银、铜、漆器经济实用,所以,瓷器一经出现,就获得人们的喜爱,发展迅速。古代瓷窑遍布大江南北,制瓷技术越来越精,并走向世界,丰富了人类生活,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

公元220年至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中原、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带到边远和落后地区,地区之间的交流增多,促使这些地区生产力提高,一些割据势力的有识之士,采取措施发展生产,手工业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得到改善,在三个多世纪里,社会经济曲折地向前发展。这方面陶瓷手工业生产表现得很突出。

三国时期的吴是早期瓷器兴起的地区,典型器物是吴永安三年青釉坛,坛身刻有“永安三年……”等二十四个字,这是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一件青瓷。

三国两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冥器非常丰富,如鸡笼、狗圈、男女俑等。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而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烛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

堆塑罐代表最高工艺水准。此期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代表了这一时期越窑青瓷的最高工艺水准,与死者一同埋入墓穴,寄托着死者对来世的向往,对于俗世的留恋。

figure_0031_0027
青釉洗晋代

直径18.5厘米

figure_0031_0028
青瓷青蛙钵三国

高37.6厘米

西晋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又有进步,这时窑温已达1050度左右。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南方青瓷由浙江的绍兴、慈溪、金华、宁波地区扩大到东北部、中部和南部。

在江苏及长江中游的湖南、上游的四川、东南沿海的福建都出现了烧瓷手工业作坊。考古工作者发现瓷窑遗址,从制瓷品种看,上述地区与浙江地区的青瓷有许多相同点,说明直接或间接受到浙江地区制瓷工艺的影响,也说明各地制瓷工艺的交流增多,对发展瓷器手工业起到促进的作用。

除青瓷以外,在浙江德清地区,黑瓷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摆脱用下脚料制黑瓷的状态。精美细腻,逐渐走向艺术瓷的范围,很多端庄秀丽、漆黑优美的作品生产出来。由于南北交流增多,受南方制瓷工艺的影响, 6世纪,在河北、山东等地区出现了制瓷作坊,用北方瓷土,根据黄河流域人民审美习惯的要求,生产出粗犷雄放的瓷器,有青瓷、青黄釉瓷、黑瓷、白瓷和低釉陶。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东晋时越窑渐趋停滞,南朝时明显低落,至隋代时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东地区几乎难以找到隋代的越窑遗址。

器物种类减少,鸡头壶较流行,堆塑罐和其他小冥器不再生产,动物形象大大减少,且多消瘦呆板。东晋时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一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生活用具和数度进贡皇室的珍品,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越窑的生产工艺对我国南北方众多窑场和一些亚洲国家的青瓷生产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5.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figure_0033_0029
白釉凤首壶 隋代

高26.8厘米

卧足圆鼓腹,束颈敞口,长弯柄,壶口以童子为饰,壶形古朴,简洁不失豪放。通体施青白釉,色泽温润。

(1)隋代瓷器的特点

隋代烧制的器物明显增多,隋代日用瓷器中壶、罐、瓶、碗等日用器皿也出现了过渡性的变化。隋代瓷器,壶一般分为带流与无流两种,带流的为鸡首壶,无流的为盘口壶。鸡首壶比南朝的瘦长,盘口也高,颈部变细,中部有弦纹装饰。鸡头更趋于写实,壶柄仍保留南朝时期的龙柄形式,肩部双系有新的变化,足部微撇。盘口壶的基本特征为盘口、有颈、系耳都贴附肩上。盘口较前代高,颈长、椭圆腹,系耳的形式多作条状。罐有两种,分别流行于南方和北方两地。常见于北方的罐为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圆形,腹中部常凸起弦纹一道,分器身为二等分。肩上贴附二系、三系或四系,以四系耳居多,称四系罐。南方较流行的罐,身瘦长、口直而大、无颈、丰肩、瘦胫、撇足。肩部贴附六系或八系耳,称六系、八系罐。湖南湘阴窑烧制的罐,在形制上与北方的四系罐有较大不同:盘口浅、颈细而短、圆腹、平底,肩部立四系,腹部往往饰弦纹数道,弦纹间印朵花与卷叶纹一周。隋瓷瓶颈细长,腹径阔大略呈椭圆形。安徽淮南窑中的洗口四系瓶,形式美观,与南北朝时期的瓶式有较大不同,洗口外撇、长颈、溜肩、平底。颈部装饰弦纹数道,颈与肩交界处贴附两系或四系,腹呈椭圆形,颈与肩部往往有朵花卷叶及莲瓣装饰,这种瓶在安徽地区出土较多,在河北景县封氏墓中也有类似器物出土,但是胎、釉特征不同,可能为北方窑产品。陕西西安隋墓中出土的另一种洗口瓶,在形制上与此又有较大区别,其特点是颈中部细小,并装饰凸弦纹二道,腹部丰满,腹以下敛收、平底。

总之,无论是墓葬、窑址出土还是传世的隋代瓷器,共同特点是胎子均厚重坚致,釉厚透明,施半釉,大多垂流,有泪痕。瓶、罐类器型比前后两朝都要瘦高。高足盘在南北墓葬中均有出土,其基本特征是浅盘式,口沿微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圈线纹,沿线纹留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支烧痕迹,下承以空心喇叭状高足。南北瓷窑都大量烧制高足盘,是隋瓷中最具典型的器物。隋瓷上的花纹装饰,除沿袭南北朝时期盛行的莲花纹,还采用朵花、草叶、卷叶纹,在布局上并巧妙地加以穿插、替换,组成新的图案。瓶、罐之类的肩、腹部,一般以朵花、卷叶纹组成带状纹饰。盘碗器,则常以朵花卷叶纹组成的圆形图案装饰于中心,因器物的口径大小又分一层、三层、五层、七层不等。隋瓷的纹饰题材虽比较单调,但由于构图布局多变而显得整齐精巧。隋代瓷器的装饰手法有印花、刻划花、贴花多种。印花是隋瓷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在瓷胎未干时,用瓷土烧制成的阳文印模压成花纹,然后才施釉烧成,刻划花在隋代瓷器中也比较多见。它是用一种尖利工具,在瓷胎未干时,刻划出各种纹样,然后施釉入窑烧制;贴花是将瓷泥填入模内,压制成各种花纹,趁瓷胎未干,用瓷泥浆水黏合在器物表面而成。隋瓷中这种装饰比较少见。

隋瓷的釉仍属石灰釉,透明度强,在高温中流动大,因而烧成后常呈流珠状。一般器里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隋代青瓷一般是在还原焰中烧成,但釉色不稳定,说明它的窑炉结构有待改进,使用还原焰烧制技术还不成熟。隋瓷多为用支具支托叠烧,已出现筒形匣钵,但仍主要用支具明焰叠烧。器物在窑内直接接触火焰,受窑内烟火熏染,釉面不匀,而且往往还沾上许多烟灰窑渣。尽管如此,隋瓷的地位还是不容忽视的。匣钵的出现,标志着烧瓷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匣钵”普及发展的时期,使得瓷器制作与造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胎壁由厚重趋向轻薄,底足由平底、饼形足变为玉璧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窑内烟熏污染,从而保持了色泽纯净,器物造型趋向于轻巧精美。这时还出现了绞胎瓷、花釉器、秘色瓷等高级品类,长沙窑普遍使用了瓷器高温釉下彩、釉上彩新技术。瓷器外销规模扩大。

(2)唐代瓷器的发展

figure_0035_0030
白釉军持 唐代

高19.5厘米

figure_0035_0031
米白釉双龙尊 唐代

高31.7厘米

figure_0035_0032
青釉大粉盒唐代

直径17.5厘米

本品釉色以青黄为主,有别于五代以后越窑的湖绿青翠色调,正是符合唐人所言之越窑“秘色”的特征。古人记载颇多,但后人却从未见过实物,究竟何为是秘色瓷,一直成为陶瓷界悬而未决之迷,自唐以后,宋、元、明、清历代文人皆无定论。

唐代的国势强盛,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地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瓷窑。这一时期青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白瓷大量生产。北方河北邢窑与南方浙江越窑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有“南青”、“北白”之说。代表青瓷发展成就的是南方的越窑青瓷,代表白瓷发展成就的是北方的邢窑白瓷。青瓷较早,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邢窑瓷器,质地坚硬,制作精致,洁白如雪。邢窑白瓷较之隋代白瓷又前进了一步,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在邢窑的白瓷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烧造白瓷的定窑。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与越窑为代表的青瓷,从此并驾齐驱。唐代著名瓷窑以烧造白瓷为主。民窑则烧制黑釉、黄釉、褐釉、酱釉等瓷器,都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汉代的低温釉陶发展到唐代出现了著名的“唐三彩”。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三彩俑,不论是形象的刻画,还是釉色点染,都体现出唐代陶塑艺术的高度水平。其人物形态逼真,姿势优美。马和骆驼的造型,也都恰到好处。

figure_0036_0033
三彩陶马唐代

高62厘米

figure_0036_0034
三彩蓝釉贴花敛口执壶唐代

高27.4厘米

壶由直胫圆身瓶形演化,瓶有圈足,圈足周圈外撇,壶身贴团花四,其中柄下团花为一浮雕;上刻奏琵琶胡人乐师跪于圆毯之上,此装饰极为特别。

figure_0036_0035
三彩印花缽唐代

高4.8厘米

figure_0036_0036
三彩贴花马唐代

高60厘米

马直立于长方板座上,昂首侧视,马身驹肥硕雄健,骨肉坚实,竖耳,鼓睛暴眼,马背置一草绿色鞍,胸前股后络以鞅和秋等皮带,带为绿色,后秋两侧饰有杏叶垂饰。此马形象生动,制作精美。

(3)五代瓷器的造型特点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江南一带相对比较安定,北人南逃,南北往来,客观上形成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局面。陶瓷生产方面,瓷窑数量比前期略有减少,但是瓷器质量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代前期的陶瓷造型较多地沿袭晚唐风格。浙江临安板桥五代早期吴越国功臣吴君墓出土的褐彩云纹四耳罂,在造型上就与余姚上林湖唐代窑址出土的褐彩云纹四耳罂基本相同,两者口部均作盘型,长颈、肩颈间有弧形长耳4个。宁波遵义路唐墓出土的瓜形执壶,喇叭口、瓜瓣丰满、多角形流微弯、圈足宽矮,与扬州西湖乡、杭州三台山五代墓出土的瓜型执壶形制相同。五代花瓣形口碗、盘也沿袭晚唐形制,晚唐时期盏托圈足外撇,五代时期的盏沿袭晚唐形制,只是托圈和盏的圈足逐渐加高,制作更加精细。苏州博物馆所藏虎丘塔基出土的五代刻花莲花盏托,依然保留着唐代的造型。

figure_0037_0037
定窑刻花执壶 五代

高23厘米

该执壶直口、长颈、折肩、圈足。把、流皆出于肩部,是当时的时代特点。通体施白釉,肩部刻大片蕉叶纹,腹部饰双重细蕉叶纹,余部光素,叶纹摆列整齐有序,在釉水的衬托下,立体感十足,足部露胎。把上留孔,当为系盖之用。做工精良,形态优雅,为定窑执壶中的经典之作。

figure_0037_0038
青瓷双凤盘五代

直径15.6厘米

五代时期白瓷以唇口碗、花瓣口盘的出土最多,在定窑遗址晚唐地层中也发现不少。唇口碗因口缘凸出像唇而得名,晚唐时开始出现,底足有玉璧形与宽圈足两种,五代时继续烧制。五代墓出土的碗中,除唇口碗、花瓣口碗、卷沿碗外,新增加的有直唇大碗、小圈足碗,还较多地出现胎质较薄、圈足加高、足壁变薄的碗。唐代流行的玉璧形底碗则逐渐消失。盘仍以花瓣口为主,新出现的有花瓣口沿方形盘、三角形小盘等。这类白瓷一般胎薄体轻,制作精致。江苏省连云港市五代吴太和五年(933年)墓出土白瓷中,有盖盒、葵瓣口碗、花瓣口盘、三角形小盘等,这批白瓷的胎质较细,釉色匀净洁白,与湖南长沙五代墓出土的白瓷造型与胎釉特征基本相同。安徽合肥市西郊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的白瓷碗、盘,北京南郊辽赵德钧墓与赤峰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的白瓷花瓣口碗与盘的造型均与上述地区五代墓出土的白瓷相一致。在出土的这类白瓷中,有相当数量的白瓷上刻划有“官”、“新官”字款,是晚唐、五代白瓷一个常见现象。

从唐代瓷器的雍容浑厚,发展到五代瓷器的优美秀致,不仅是审美观点的变化,而且是工艺上进步的表现。五代制瓷工艺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圈足,足壁有的较宽,有的较窄,窄的足高而外撇,宽的足直而矮。盏托常常压边成荷叶形,托则折腰,圈足高而外撇。执壶常起棱作瓜形,流较长而微弯。杯有完全仿造金银器杯烧制的,深腹杯,作海棠式,高喇叭圈足等。这些器物的成形难度均较大,表观出五代时期在成形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装烧技术的改进更具有开创性,越窑的“秘色瓷”,北方白瓷呈色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明显可以看出窑炉结构的改进,成功地控制窑炉还原气氛。使用匣钵装烧较唐代更为普遍,使瓷器的呈色均匀纯净。为了使器物的外观完整,提高它的实用价值。支钉不仅小,而且少,并支在器物的不显眼之处。五代满釉瓷器烧造成功,是这种支烧工艺改进的结果。

总之,尽管五代时间虽短,瓷器传世品不是很多,窑场比唐、宋时期略少,但是这一时期所烧制的瓷器品种多、质量精。特别是越窑的瓷器,达到其有史以来的顶峰。北方一些窑场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宋代瓷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6.宋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figure_0039_0039
定窑白瓷印牡丹孔雀图盘 宋代

直径22.9厘米

此盘折沿,浅腹,圈足。胎骨洁白致密,内外施白釉,釉面匀净细润,微呈象牙色,给人以恬淡之感。外壁光素无纹,内壁饰凸起八棱线以等分区间,内各印花卉纹,内底印孔雀牡丹图。此盘胎釉精良,印花图案布局严谨,纹饰清晰且栩栩如生,代表了宋代定窑印花瓷器的最高水平。

figure_0039_0040
五王府款定窑白瓷葵口盘宋代

直径24.5厘米

此盘镶口,口沿呈葵瓣形,内外壁划出花瓣形线条以配合口沿,此种装饰为宋瓷中的经典样式,简洁而不失妩媚,符合宋人的一贯审美。胎骨洁白细腻,内外罩透明釉,呈现出象牙白一般的质感,外壁下部留一道宽涩圈,外底施釉。釉层较薄,划花处因积釉显现浓淡层次,更衬出线条的简练潇洒与立体感,亦充分体现赵宋一朝之高雅审美。

公元960年,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割混乱局面,统一了除辽、西夏以外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人民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生产得到发展,作为手工业的制瓷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

宋代统治者重文抑武,文人活动日益活跃,整个社会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逐渐发生变化。各阶层对瓷器的需求都在快速增长,宫廷对日用器皿、陈设观赏瓷的需要,酒楼茶肆对酒器茶具的需要,百姓对一般日用器皿的需要都促使陶瓷工匠创烧出更多的新鲜花色品种,像灿烂夺目的钧瓷;深受宫廷宠爱,以开片取胜的官、汝、哥瓷;青翠悦目的龙泉瓷;晶莹透亮的青白瓷;富有生活气息的彩绘瓷以及各种带有结晶斑的黑釉瓷器等。

figure_0040_0041
定窑白瓷大碗 宋代

直径22.5厘米

此碗器型大,成形不易。镶口,从镶嵌痕迹看,应为芒口。芒口是定窑采用覆烧工艺的结果,常镶嵌金属口以盖之,颇具特色。周身施白釉,隐约可见旋削痕迹,无雕无饰,素雅莹然,虽历尽千年沧桑,润泽依旧,尽展素净之美。

figure_0040_0042
建窑油滴盏 宋代

直径9.5厘米

敞口、斜腹、小圈足。里外施釉,腹下露胎。釉面泛起点点油滴,异常可爱,黑釉呈色稳定,口沿处泛褐色,特征明显。建窑盏绝大多数成黄褐色斑纹,蓝色斑纹极为罕见,它是釉内长石晶体的一个特殊形态,本品釉光黑亮,细查之黑色油滴斑纹之内隐隐杂有深蓝光泽,较为少见。

宋代北方的瓷窑主要有河北定窑、河北磁窑、陕西耀州窑、河南钧窑、河南汝窑、河南汴京官窑、河南登封窑、山西介休窑、山东淄博窑等;江南地区的瓷窑主要有江西景德镇窑、南宋官窑、南宋哥窑、浙江龙泉窑、江西吉州窑、浙江越窑、福建建窑、福建同安窑、福建泉州窑、广东西村窑、广东潮州窑、广西藤县窑、广西永福窑、湖南衡山窑、四川成都琉璃厂窑等。

figure_0041_0043
白釉印花婴戏碗 宋代

直径19厘米

碗敞口,弧形腹壁,短圈足,足部局部无釉。器物内外均施白釉,釉色为灰白色。外壁明显见到拉坯留下的旋痕以及蘸釉时留下的垂釉。碗心内印团花,周围童子呈不同姿势嬉戏于花丛中。匠师们用洗练,生动的轮廓线将童子稚嫩,天真的轮廓线形象的刻画,跃然于器物之上。

figure_0041_0044
青白釉贴塑龙纹瓶宋代

高37.5厘米

瓶盘口,口沿外卷,颈部内收,溜肩弧腹,腹下渐收,短直圈足。颈部贴龙纹雕塑,龙纹盘绕于颈间,其下贴编织状弦纹于腹上。瓶上置一盖,盖钮作叶颈状,盖顶扁圆,盖沿上翘。瓶通体施影青白釉,釉质清澈,釉色青蓝。

一些瓷窑在生产深受人们喜爱的瓷器产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根据各窑产品的工艺、釉色、造型、装饰的异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特点和流派,后世的陶瓷专家称为窑系。一般说来,宋代陶瓷可分为六大窑系及几个品种。有的一个窑可以同时仿烧几种不同风格窑系的瓷器。

因此可以说,宋代是制瓷工艺百花争艳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产品被后世所珍重。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也各领风骚,烧制出风格独特的产品,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显示了宋代制瓷业取得的卓越成就。

figure_0042_0045
钧窑红斑洗 宋代

高3.7厘米,直径15.5厘米

此件盘板沿、浅身、圈足。器内、外,底足满施天青釉;盘内外、底足大块紫红斑点缀其间,红、蓝相互辉映,斑驳绚烂。此盘制作形制规整,简洁质朴。通体满本玫瑰紫釉,十分少见,釉色灿烂,宛若朝霞,自然流淌,瑰丽莫测。釉中红斑蜿蜒曲折几条不规则的纹路,为烧窑时釉面聚积流动之痕迹,却在不经意间为釉面增添了几分自然美韵。

figure_0042_0046
莲瓣纹鸟食缸宋代

高3.5厘米

figure_0042_0047
影青凤纹斗笠碗 宋代

高6.3厘米,直径17.5厘米

此碗瓷质极薄,釉似白而青,暗雕花纹,内外都可映见,故称影青、隐青或者罩青。此碗口沿微侈,形态舒展。胎质轻薄,釉色匀净清雅,内壁模印凤穿花图案,模印清晰精致;迎光视之,胎如透明,龙凤纹隐现,显得格外清晰秀美。

7.辽金元三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1)辽代瓷器的发展

辽朝是公元916年我国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辽瓷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造型而著称于世。1125年,女真族灭辽,建立金朝,统治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继承了辽和宋的瓷业基础,生产了许多传世产品。

契丹人原以游牧、渔猎为生,后来逐渐转向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定居生活。由于定居生活的需要,手工业生产随之发展起来。辽代手工业工匠主要来源于在战争中被俘虏的中原地区的各行各业的制作工匠。据史料记载:辽兵占领定州长达八个多月,以后又不断侵扰,“尽驱人民入蕃”,这里肯定有定窑工匠在内。工匠入蕃后,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契丹辖区内,促进了辽代瓷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辽代制瓷业,是辽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技术上受中原文化影响,所以制瓷工艺与中原北方各窑也大致相似。不过由于地域和民族的差别,还具有某些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figure_0043_0048
三彩龙纹砚台及海棠形笔洗辽代

砚长17.8厘米,垫圈长14厘米

因此,辽代瓷器可以划分两大类,即中原类和契丹类。中原类型的瓷器有从北方流入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流转到辽地后在当地烧造的。这一类型瓷器的主要器型有注壶、温碗、盖罐、小罐、盏托、长颈壶、花口碗、唾盂、香炉、盘、碟、杯等。精细瓷器胎白、坚致,釉润似玉,颜色白中闪黄,外壁多刻莲瓣纹。有的底足阴刻“官”或“新官”、“尚食局”等题款。当系官窑制品,产品胎质莹白坚致,釉色白而微微泛青,十分精致。

契丹类型的瓷器主要器型有鸡冠壶、凤首壶、长颈瓶、鸡腿瓶、穿带壶、海棠式盘等。单色釉品种较多,有白釉、黄釉、绿釉、酱釉、茶叶末釉,也有部分三彩釉及白釉剔花的。

鸡冠壶、穿带壶以用皮子缝制的皮囊壶为原型。鸡冠壶的一般形式是上薄下厚、上扁下圆,上端有管状流口,旁边或有鸡冠状饰物、马鞍状饰物,或有半环梁、圆环梁、横梁等。有的鸡冠壶的边缘,甚至做出连接皮子的缝线和针脚。辽代鸡冠壶一般说矮的比高的时代要早;壶的上部鸡冠或马鞍饰物有单孔的比有双孔的要早;平底足的比凹底足的要早。穿带壶一般上、下两边有供穿带用的鼻子。瓶的造型一般是口呈杯状或喇叭口状,较深,颈长肩宽腹高,底足外撇。凤首瓶的口部做成高深的凤冠杯状,张目,有曲喙张口的,也有曲喙衔珠的;长颈有做成竹节状的,也有饰弦纹的;其余部位和长颈瓶略同。鸡腿瓶、鸡腿罈的器身瘦高像鸡腿一样,海棠式盘有椭圆、方形、长方等,花口斜壁,平底。有单色釉,也有三彩釉,盘心多有凸起印花。辽三彩和唐三彩的不同之处在于:唐三彩是淋釉,靠釉子在高温中流动形成斑斓的色彩;而辽三彩却在印花纹饰上涂抹色彩,颜色稳定。契丹类瓷器除了单色釉或三彩釉外,也有白釉上剔、划、刻花装饰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牡丹纹罐,在胎上涂白色化妆土后,腹部又涂一层黑色化妆土,纹饰剔到白化妆土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全器以黑地衬托出牡丹的洁白,对比鲜明,符合北方民族粗犷的审美意识。再如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收藏的剔花梅瓶,全器涂白色化妆土后在上腹部剔地留折带纹及卷草纹,罩透明釉烧成后,纹饰雪白,地子微红,整个器物色调柔和、纹饰豪放。辽瓷的划花装饰或在鸡冠壶的上腹部、长颈瓶或罐的腹部,或在海棠盘的内底很潇洒地刻划几笔,通常划折枝花或朵花,有的清秀,有的豪放;划痕有粗有细。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辽三彩盆,在内心中只寥寥几笔划出的双鱼,既简练,又生动。印花多用于盘、碗、盆等圆器上,纹饰凸起,多印牡丹、莲花、菊花等纹饰。

figure_0045_0049
山西窑黑釉剔花鱼纹瓶 金代

高22厘米

白瓷为辽代瓷器的主要产品,这一时期也兼烧白釉黑花和黑釉瓷器。白瓷的制作比较好,受邢窑和定窑的影响比较大,制品有精制和粗制两种,精制的可与定窑上品媲美。

辽代的瓷窑遗址,现今在内蒙古、东北三省、北京发现有多处,如林东辽上京临潢窑、林东白音戈勒窑、辽阳江官屯窑、赤峰缸瓦窑、北京门头沟龙泉务窑等。

由上可知,辽代的契丹类瓷器大件比较粗糙、坚硬,小件有的很精细,但是胎子略松软。除个别品种外一般都有化妆土,施釉薄,大多数可看见胎釉中的杂质。造型多具有少数民族的地域风格。

(2)金代的瓷器

figure_0045_0050
黑釉褐斑碗金代

直径18.5厘米

碗口内敛,弧腹下渐收,圈足外撇,足底内高外低。内外施黑釉,色泽黑亮,釉层凝厚。外壁有明显的垂釉痕迹,近足处露胎无釉,黄白色胎。碗内壁黑釉之上,平均分布着五块褐色斑点,由上而下自然流淌至碗心,似毛笔点刷而成,潇洒自如给人以无穷想象。

金代是女真族于北宋末年(公元1115年)在东北、华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金代的制瓷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不少令人注目的成就,是中国瓷器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代前期的瓷器主要在东北地区生产,窑址主要分布在今辽宁抚顺的大官屯和辽宁辽阳江官屯,由于受辽瓷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的产品绝大多数为日用粗瓷。考古发掘时窑址内没有发现匣钵等遗物,说明在烧造过程中瓷器直接和火焰接触。因此,不论是黑釉、酱釉、白釉、茶叶末釉,还是白釉黑花瓷,釉面都比较混浊。瓷器胎子粗厚,烧结程度不高,因为成型工艺比较粗糙,造型极不规整。主要器型有:碗、盘、碟、罐、瓶、壶等,其中壶和罐一般有双系、三系或四系三种。金代前期瓷器制作时大多数粗陋草率,仅见有白釉黑花瓷,与辽代白釉黑花瓷很相似。也会出现少数精美品,比如辽宁博物馆收藏的白釉黑彩葫芦形执壶,龙柄、短流,一人骑坐于流后,造型新颖奇特,是金代瓷器中绝无仅有的精品。

figure_0046_0051
白覆轮铁锈花莲子碗金代

直径15厘米

此碗满施黑釉,盏直口,釉厚垂于足上而止,外壁流釉有如鸟之羽翼,呈现出显著云状和块状斑点,犹如节日夜空的礼花般缤纷,口覆白轮,黑白分明,即日本陶瓷界所称之“白覆轮”工艺手法,碗内亦饰铁锈花装饰。

figure_0046_0052
定窑葵瓣形刻花大碗 金代

高9.0厘米

此碗葵口,口沿有包铜,弧壁,圈足。尺寸为同类定窑器物中之不多见者。釉色明亮莹润,白中透粉,胎质细腻坚实,极为难得。碗内花卉纹饰精细,刀工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力透碗背。

北宋末年,宋、金连年战争,导致北方中原地区瓷业受到浩劫,直到金迁都燕京(公元1153年)后,中原地区的瓷业才得以恢复和发展,北宋因战争被破坏的瓷窑也得到了恢复。这一时期的瓷窑主要有钧窑、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钧窑在金代继续烧造,其生产范围也逐渐从河南扩展到河北、山西等地。成品瓷质比较坚细,呈现灰褐色;灿而莹润,有的有开片;烧制工艺主要继承北宋的风格,但是天青釉中有大块的紫红斑是这一时期钧窑瓷器的显著特点。釉色有月白、紫斑、粉青等特点,质量不逊于北宋。金代钧窑红斑长颈瓶,造型秀美,釉质光润,釉色为天青与大块玫瑰紫斑错综相间,但以玫瑰紫斑为主,好像在蔚蓝的天空中涌现的满天红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色彩美,显示了金代钧瓷独特的风貌。

金代定窑是北宋定窑的继续。北宋末年,宋金对峙,连年战乱,导致定窑的生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到了约12世纪中期,定窑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所烧瓷器再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金代定瓷的特点是:胎质细白,白釉呈乳白色。器物有碗、洗、盘、瓶等,制作十分规整。装饰方法有印花、刻划花两种,以印花装饰为主。例如,金代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纹菊瓣盘(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曲阳县),盘口呈现折沿菊瓣状,盘身呈现菊瓣形,制作极其精巧,盘心印有缠枝牡丹纹,印花清晰、生动。

金代时期定瓷的装烧方法除了一部分产品依然采用宋代的“覆烧”工艺生产部分“芒口”瓷外,另外有一部分粗瓷产品则采取的是砂圈叠烧法进行烧制(即把碗心一圈刮釉后叠烧),采用这种新工艺烧制的瓷器产量高、成本低,这是金代瓷匠的创新之举。

金代时期磁州窑仍以白釉黑花瓷器为主,造型艺术和装饰技法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常见器物有:碗、盘、碟、罐、枕、盏托、三足炉等;装饰图案丰富多采,绘画技法粗犷不羁。比如,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虎枕,枕作卧虎状,背为枕面,上施白釉绘黑彩芦塘秋禽图,就像一幅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画面。枕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廿六日口家”(大定二年为1162年),大定为金世宗的年号,这是一件具有纪年款的比较重要的器物,可作为分期断代的标准器物。

耀州窑在金代仍以烧制青瓷为主,也有黑釉、酱色釉和白釉黑花等。青瓷釉色多为姜黄,胎质浅灰稍粗,器物以日常生活用瓷为主。装饰花纹由宋代布满器身的风格趋于简单,逐渐变为刻印花卉或圆圈、六长方格式的图案,并有犀牛望月纹、八卦纹、水波纹等。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刻花少见。瓷器的烧造,大多采取类同定窑的砂圈叠烧工艺,器物内心留有一圈无釉的“涩圈”。

金代除上述地区生产瓷器外,还有山东淄博、山西介休、安徽萧县等地瓷窑,说明在金代统治的一百多年间,北方的陶瓷生产虽然由于战争破坏,受到一定影响,但随后就恢复生产,并取得一定成就,在中国瓷器史上应占有不可磨灭的一席之地。

总之,金代后期瓷器基本承袭宋制,但又有自己的民族和时代风格。

(3)元代的瓷器

元代(公元1271~1368年)只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早期北方连年战争,民不聊生,宋代有名的大窑场相继衰落或停烧,一些窑虽还在继续生产,但已达不到宋代的高水平了。因为战争,百姓流离失所,一些手工业工匠渐渐汇集到远离战乱、生活相对稳定的南方。1280年,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宋、金、西夏三方对峙的分裂局面,战争逐渐停息,社会相对安定下来,经济有所发展。国内市场的统一,商品经济的繁荣,进一步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元政府对于具有一定技能的工匠较为重视,官匠免除其他一切差役,其职业可世袭,这在客观上对手工业的发展捉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元政府对瓷器生产极为重视,元代税收中列有“瓷课”一项,也说明瓷器的税收已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因此可以看出,元代的制瓷业在宋、金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单从窑址的数量上看,元代比宋代有所减少,但从质量上看,一些品种又有所突破,尤其是釉下彩绘瓷及单色釉瓷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公元1278年,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这在当时中国的许多瓷区中是唯一的建制。由于元王朝在景德镇设立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加之江西景德镇有大量优质的制瓷原料和燃料,交通运输也较便利,又聚集了各地优秀的工匠,使得景德镇逐渐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而且经久不衰。元代后期由于海上交通发达,政府又比较重视对外贸易,使包括制瓷业在内的手工业生产有很大的提高。从传世和出土的元代瓷器来看,当时景德镇除继续烧造青白瓷外,又创烧了卵白釉瓷,特别是青花瓷的逐步趋于成熟和釉里红的初步创烧成功,使我国瓷器的装饰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并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为景德镇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figure_0049_0053
龙泉窑琮式方瓶 元代

高24.7厘米

figure_0049_0054
钧窑小碗元代

直径8.7厘米

figure_0050_0055
绞胎盏元代

直径8.9厘米

figure_0050_0056
龙泉窑刻花大盘元代

直径41.3厘米

figure_0050_0057
青花云龙纹双兽耳大罐元代

高37.7厘米

figure_0050_0058
龙泉窑刻缠枝花卉纹罐元代

宽28厘米

figure_0051_0059
青花云龙纹兽耳罐 元代

高38厘米

figure_0051_0060
青花花卉四系罐元代

高16.6厘米

元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在元代居住遗址、元代窖藏、元墓和明初墓葬中,陆续出土了不少元青花,如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北京元大都遗址、浙江省杭州元墓、江西省高安县窖藏、安徽省安庆市元墓以及江苏省南京明初墓葬等二十多处,特别是景德镇湖田元青花窑址的发现,为我们探索元青花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元代青花瓷器造型上总的风格是形大、胎厚、体重,器物主要有罐、梅瓶、玉壶春瓶、执壶、高足杯、四系小口扁壶、菱口盘匝等,不胜枚举。

figure_0052_0061
油滴斗笠碗 元代

直径15厘米

figure_0052_0062
白釉印双鱼游鸭盘元代

直径16厘米

figure_0052_0063
龙泉刻花美酒清香大罐元代

高26.5厘米

元代青瓷的装饰点是层次多,画面满,从器口直到器足,满饰各种花纹,但层次清楚,繁而不乱。纹饰种类繁多,有人物故事、松竹梅、龙凤花鸟、水禽瓜果、游鱼、海马、异兽、云肩、变形莲瓣及杂宝等。

元代是古代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源自宋代的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等名窑继续发展。景德镇窑开始使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使得三氧化二铝的含量进一步提高,烧制温度由此也可以相应提高,烧出了颇具气势的大型器。元代还烧制成功卵白色的“枢府”釉。在景德镇等地白瓷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高温釉下彩品种—青花、釉里红瓷器普遍出现,成为中国瓷器史上又一里程碑。

8.明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figure_0053_0064
龙泉窑福寿双耳瓶 明早期

高19.7厘米

figure_0053_0065
龙泉窑暗刻花卉大盘明早期

直径46.4厘米

此盘形制硕大,敞口,圆唇,弧腹,底承圈足。胎体坚致,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灰,肥润沉静,玉质感强,刮釉垫烧,仅在圈足内有一圈无釉,呈火石红色。盘外壁光素无纹,内壁满刻缠枝花卉纹一周,盘心亦饰花卉纹,刻工娴熟,刀法流畅,装饰简洁,沉稳大气而不失秀雅。

朱元璋结束了元代统治,建立了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朝建立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对于手工业,改变了元代对手工业工人采取的工奴制度,采用“轮班匠”和“住坐匠”制度,这对于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手工业中的瓷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呈现更加繁荣兴盛的景象。

从明代开始,“天下窑器所聚”(《二酉委谭》),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及单色釉瓷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景德镇终于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figure_0054_0066
龙泉刻缠枝花卉执壶明洪武

高16.5厘米

figure_0054_0067
钧窑花盆明早期

直径25厘米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昌江傍镇而过。景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浮梁县的麻仓山以及附近星子、乐平、婺源、余江和波阳等县尽是山陵地带,蕴藏着大量的高岭土、瓷石、釉果和耐火土一类矿物。这些制瓷原料不但杂质含量少,工艺性能好,适宜于制造高级瓷器,而且蕴藏量极为丰富。景德镇及其四乡山区,盛产松木和其他杂木。松木火焰长,烧瓷最为合适,为烧窑提供丰富的燃料。很多瓷窑设于昌江及其支流沿岸,河水可供淘洗瓷土。设置水碓,利用水力粉碎瓷土。同时,昌江水运畅通,大批瓷器可顺流而下至鄱阳湖,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如九江、南京、扬州等地,运销国内外市场。

据嘉靖时成书的《江西大志》记载,洪武三十五年明政府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专烧宫廷用瓷,并派督窑官监督控制生产。《景德镇陶录》记载:“明洪武二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根据记载可以知道,景德镇最晚在洪武末年,已设御窑厂烧造官窑瓷器了。由于景德镇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不惜工本,源源不断地试制出精美的新产品,如永乐的豆青、甜白、鲜红等单色釉,宣德时的宝石红、宝石蓝、洒蓝及青花瓷,成化时的斗彩,弘治时的娇黄釉,正德时的素三彩以及嘉靖、万历时的五彩瓷等,都是十分名贵的珍品,把中国的制瓷业,推向了新的高峰。

figure_0055_0068
青花云龙纹扁壶明永乐

高51.2厘米

figure_0056_0069
青花缠枝莲花卉大碗明宣德

直径30厘米

figure_0056_0070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明宣德

直径19.5厘米

figure_0056_0071
青花一把莲纹大盘 明永乐

直径42厘米

此盘尺寸较大,烧成难度大。板沿,浅腹,圈足。板沿上绘海浪纹,内外壁各一周缠枝花卉纹,相互呼应。盘心为一把莲纹。大圈足底不施釉。采用苏麻离青作为青料,发色浓艳,铁锈斑点明显,绘工舒展流畅,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尽展永宣青花之神韵。

figure_0057_0072
青花缠枝花卉龙纹大盘明嘉靖

直径77厘米

figure_0057_0073
绿彩云龙纹盘明嘉靖

直径31厘米

figure_0058_0074
青花狩猎图长颈瓶明崇祯

高37.5厘米

figure_0058_0075
青花清白廉洁纹大碗明万历

直径32厘米

除景德镇外,浙江的龙泉窑仍继续烧造青瓷。福建德化窑的白窑,云南玉溪、建水窑的青花瓷等,均负有盛名。

明代瓷器胎体比元代的轻薄,由于此时用麻仓土做胎,因此在阳光下看瓷胎发黄或肉红色,釉面较厚肥润,像在玻璃上滴的羊脂,这一特点在明中后期瓷器底部最为明显。修胎不很精细,立器多有接胎痕,圆器多塌底,圈足背多左右斜削成尖状或左右斜削再平削一刀成平面倒角。明代单色釉品种很多,质量精,但数量相对少,成功之作的价值丝毫不逊于其他种。

9.清代瓷器的发展特征

figure_0059_0076
五彩三星图凤尾尊清康熙

高44厘米

figure_0059_0077
青花五彩鱼藻纹盘清康熙

直径13.7厘米

公元1644年,清王朝统—全国以后、为了有利于它的长治久安,采取了一些开明的措施,例如豁免—些赋税、对于部分手工业工匠废弃了“匠籍”制等。这些措施对于瓷器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的陶瓷手工业,发展到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臻于鼎盛,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进入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盛世,国泰民安,物质丰富。制瓷业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此时已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由于皇帝亲自过问瓷器的生产,督窑官努力钻研制瓷工艺技术,借鉴其他手工业门类及国外新工艺,与工匠们共同创烧了很多新品种,如珐琅彩、粉彩、各种颜色釉、仿生瓷等,争奇斗妍,无与伦比。乾隆以后,清政府日益腐败,中国封建社会逐渐瓦解,瓷器生产也由繁荣到衰退,从此一落千丈。

figure_0060_0078
青花开光“西厢记”故事图碗清康熙

直径20厘米

figure_0060_0079
斗彩仙鹤献寿纹盘清康熙

直径20.8厘米

figure_0060_0080
娇黄釉大碗清康熙

直径37厘米

清代普遍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以后在景德镇恢复了御窑厂,无论是官窑和民窑,烧瓷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提高。清朝皇帝还亲自过问景德镇的瓷器制作,有些官窑瓷器式样的设计,先由内廷向皇帝进呈瓷样,由皇帝提出具体要求,再交给工匠去制作,甚至先做好木制模型,令官窑照样制作。皇帝还派官吏到景德镇监督官窑生产,康熙时期著名的督窑官有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江西巡抚郎廷极。雍正时期有年羹尧、唐英。唐英到乾隆时期还继续任督窑官,他对景德镇制瓷工艺非常熟悉,所著《陶成纪事碑》和《陶冶图说》等书是我国清代制瓷工艺史的宝贵资料,对今天研究陶瓷工艺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前期景德镇制瓷业的高度成就,除了制瓷工匠的劳动创造是根本因素外,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个别督窑官的贡献确实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figure_0061_0081
青花地绿彩龙纹盘 清康熙

直径32厘米

figure_0061_0082
青花宝相花纹折沿大盘清雍正

直径45厘米

figure_0061_0083
青花山水风景图笔筒清雍正

直径20厘米,高16.4厘米

清代陶瓷产区很多,但是景德镇始终保持着中国瓷都的地位,并且比明代更为突出,除了宫廷用瓷外,社会上的民间用瓷绝大部分也由景德镇供应。景德镇以外地区的窑场多数只是生产一些缸、坛之类的日用陶器。明末的情况是官窑衰败,但民窑由于国内外销量十分大而极为兴旺,清初在景德镇民窑从事制瓷的工人有数万之众,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殷弘绪)在康熙五十年(公元1712年)九月一日于饶州发出的一封信,记述了当时景德镇的繁盛景象:“景德镇拥有一万八千户人家,一部分是商人,他们有占地面积很大的住宅,雇佣的职工多得惊人。按一般的说法,此镇有一百万人口,每日消耗一万多担米和一千多头猪。……《浮粱县志》上说:昔日景德镇只有三百座窑,而现在窑数已达到三千座。……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围着的一座巨城,也像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这里的数字可能有些夸大。但清初开始,景德镇的民营制瓷业就已十分繁荣,这是事实。当然,代表景德镇制瓷最高成就的,仍然是官窑。

figure_0062_0084
仿哥釉葵口碗(一对) 清雍正

直径12厘米

官窑在清初顺治就已恢复,但初期并无显著的成就,康熙十九年以后,官窑的烧制走上正规,在各朝帝王的直接关心下,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从总的情况看,清代官窑自康熙始,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以来所有的品种特色,而且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清代官窑重视单色釉的制作。康熙朝恢复了明代中期以后衰落的铜红釉烧制技术,康熙的郎窑红和豇豆红独步一时,当时的天蓝、洒蓝、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

康熙朝的民窑五彩器和由宫廷引进国外彩料创烧的珐琅彩瓷,为雍正朝盛行的粉彩瓷奠定了基础。

figure_0062_0085
仿官釉穿带瓶清雍正

高17.7厘米

figure_0063_0086
青花松鹿纹碗清雍正

直径11.6厘米

figure_0063_0087
外斗彩云鹤纹内五彩双龙戏珠纹盘清雍正

直径11.5厘米

雍正一朝虽然时间极短,但官窑制瓷工艺之讲究可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朝烧成了发色最鲜艳的釉里红,青釉的烧造也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雍正的官窑器胎、釉精细,从其底足柔润的程度,就可衡量其精细的程度。雍正朝的粉彩器,不论官、民窑,都是极为讲究的,自雍正开始的整个清代,粉彩成为彩瓷的主流,它和青花两个品种在整个景德镇烧造的瓷器中占了极大的比重。

乾隆朝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和珐琅彩、粉彩瓷的制作,在继承雍正朝的基础上,都有极精致的产品。乾隆以后,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衰退,景德镇的制瓷业也逐渐趋于衰落。

figure_0063_0088
青花万寿无疆碗清乾隆

直径18.2厘米

figure_0063_0089
胭脂红釉菊瓣盘清乾隆

直径17.8厘米

figure_0064_0090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盉壶清乾隆

高17.3厘米

figure_0064_0091
祭蓝釉象耳琮式瓶清乾隆

高28.7厘米

figure_0064_0092
仿官釉八卦纹琮式瓶 清乾隆

高28.3厘米

figure_0064_0093
青花缠枝花卉纹琮式瓶清乾隆

高38.4厘米 iMqMpvupq6eX0G9n1ZqP4E0f+6WVv9b09BEnGa7QbdFoscCpHAX7U6FsXQkJd5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