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为强化定律

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用小鸡、猫等动物,设计一些迷宫和箱子,来研究动物的学习能力和逃脱行为。例如,他将小鸡放入迷宫,小鸡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慢慢学会了找到出口。他认为,成功的行为带来的快乐让小鸡记住了这些行为。这就是桑代克强化定律。

心理学中行为强化定律有以下表现方式:

1.阳性强化和阳性惩罚

当一种行为出现后,伴随着喜欢的事情,称为阳性强化。例如,你的宠物狗如果在转圈后得到了它想得到的食物,那么它将学会转圈;如果你的孩子自己洗好了袜子后得到你的赞许和表扬,那么他将继续这样的行为。

当一种行为出现后,伴随着讨厌的事情,称为阳性惩罚。例如,你吃面的时候太着急而烫了嘴,疼痛惩罚了你的着急,下次你可能就不再那么着急了。

2.阴性强化和阴性惩罚

当一种行为出现后,讨厌的事件就解决了,称为阴性强化。例如,你不喜欢下雨,但是使用雨伞或雨衣就可以避免被雨淋湿,那么你将继续带着伞。

当一种行为出现后,喜欢的事情就消失了,称为阴性惩罚。例如,当一个女孩打了自己的弟弟,父母亲就取消了给她的零花钱,运用阴性惩罚让她知道以后不能再打弟弟了。

3.代币奖励

代币奖励法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法而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用一种奖励品来强化病人正常的行为,如彩色纸、印花、五角星等用作代币,而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例如给病人“货币”,实际上是一种奖品,起到奖励的作用。当然,这些代币奖励品只有在病人达到了期望目的时才能获得。

心理医师常常用代币奖励法来改善和治疗儿童多动症行为。他们为12名多动症儿童设计了一个实验:每三个孩子一组,每当小组中的一个孩子不过度活动时,老师就奖励给他用一个代币。用这枚代币可以换糖果或玩具,但必须三人小组一起换,奖品平均分配。每个孩子为了得到代币,去换取想要的糖果或玩具,都表现出没有过度活动的行为。于是,在其中一个孩子被代币和其他两个孩子的鼓励所强化的过程中,他们的多动症行为便逐渐减少了。

4.塑造法行为

塑造法行为又称积极强化,是塑造新行为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其原理是操作条件反射。它把期望行为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积极强化,采用逐步晋级的作业,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以期达到确立完整期望行为和改善不良行为的目的。

5.消退疗法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如果条件反射不加强,便会自然消退。消退疗法便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一种行为疗法。行为治疗学家认为,人的不良行为和病态都是不良条件持续强化作用的后果,如果消除这些不良的强化作用因素,不良行为就会自然消退。

例如,用来治疗恐惧症的认知疗法其中就包含了行为强化。幼儿最初不害怕小动物,因为偶然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便产生了对小动物的恐惧。而且,不仅害怕活的小动物,由于泛化的作用,也害怕带毛的动物玩具甚至皮毛制品。

利用行为强化中的消退疗法,可先让孩子看一些有毛小动物的照片,让他用手去摸,当婴儿感受到摸一摸并没有伤害时,再让他接触一些零碎的小块皮毛,当幼儿感受到摸一摸皮毛也不会被“咬”到时,再让他玩一玩毛绒玩具。等幼儿适应后,再让他重新去看一看真实的小动物,鼓励他去摸一摸,这样害怕小动物的行为就逐渐消退了。

巧妙地运用强化法可以帮助我们来改变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在学校教育中,一些老师经常运用强化法来奖励学生或惩罚学生,从而加强学生们的行为规范。 0BihpP5pSPaX/E1pCOkVoU3c7zqwPKKB5N2r5KOsoq8qUxIlwxOhOZRuC+cFR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