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都喜欢“找感觉”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所见所闻,因为有眼睛所以能看见,有耳朵所以能听见,有舌头所以能品尝……如果我们对视觉、听觉、嗅觉等知觉世界再稍加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不可思议的事非常多。例如,一样宽的铁轨远处的看起来总比近处窄;又如,耳朵能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音色,如男声、女声、钢琴声、提琴声;又如,人在芳香四溢的房间里待久了会闻不到花的香味。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人类的感知觉。

通常我们说的感觉,是指一种欲望或需要,例如需要吃饭、需要排泄、需要睡眠等。这种欲望可分为心理欲和行为欲,例如你想考第一名,那么你就会有好好学习这样的行为。心理欲让你产生一种驱动力,行为欲让你专心致志去做。

心理学上对感觉的定义是指感知觉,是人的身体和大脑如何对我们周围的刺激,如视觉、声音等产生感觉,不同的感觉通道是如何接收和加工信息的,大脑是如何组合不同种类的信息以提供对世界完整认识的经验的。

对于城市的上班族而言,无论是乘地铁还是坐公交,上下班的高峰期间是很拥挤的,即便是车内较空时,仍会觉得很拥挤。而对于那些习惯客满的乘车人来说,若车里人少一些就会觉得相当空荡。对于经常搭空车的人,只要车子稍微一拥挤就觉得透不过气来。这是因为周围的情况变化而导致的看法不同。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以往的经验或处于某种状态下时,即使是同样的事物,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加拿大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感觉剥夺实验。被试者是一些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可得到20美元报酬,比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挣50美分要多得多,所以大学生们都极其愿意参加实验。所有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每天就是24小时躺在有光照的小屋的床上,时间要尽量的长,只要他愿意的话。他们有时间吃饭、上厕所,但是他们需要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视觉被限制);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触觉被限制);头枕在泡沫橡胶的枕头上,空气调节器还会发出单调的声音(听觉被限制)。实验前,大多数被试者还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什么的。但后来他们报告说,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很短的时间。实验后的第7天,被试者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神经症等症状。这个感觉剥夺实验的研究表明,当人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隔绝的特殊状态时,会发生某些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上还有一种说法称为感觉的代偿性。

在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主人公是退休的军人史法兰,长期的失明生活使得他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

盲人比我们更能敏感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通过耳朵不仅可以辨识声音的高低,对声音的左右、前后也都可以敏锐地感应,进而判断声音的来源。这种应用听觉的空间知觉能力,所谓“以耳代眼”,就是所说的感觉代偿性。 X22mInIsgrfU99ZkkrusfWTIIXNNGAtMaou0D92Mh7fndAYmr5jvAeJHyRCZXZ8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