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聪 慧:蕙质兰心,高品位的魅力

谢道韫

咏絮才女,她无法情逢对手

(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首刘禹锡的《乌衣巷》,将那历史的喟叹犀利地击穿了层层的迷雾,化作了一片沧海桑田,承受着千百年来世人的眼光。行走在崎岖的时间隧道,跟随着光阴的脚步,跋涉探寻,只为拨开重重的历史迷烟,寻觅那个千年前的超凡脱俗的才女。

自古,女子最为人所关注的就是容颜。美貌如花总是能让人妄加留恋,可是,岁月的印记终是会刻画在眼角,成为了那无法淡却的痕迹。时光流逝,娇美的素颜注定要如露珠般逝去,但有一种美却是永恒的,是传奇的,是可以穿越时空的。那是女子的才情,是女子的品性,是女子的胸怀,这样的美不同于浮华的美貌,它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渐褪去,相反,它会变得沉着,变得厚重,变得魅力不凡。千百年前的才女谢道韫就是如此。光影流年,时光不再,可是她那独特的才情却没能被时间的烟云遮住了美丽,她就像是一颗珍珠,无论沉积了多少的尘埃,却依旧光彩照人。她的传奇就像是柳絮一般,纷纷扬扬地飘洒在历史的深处。

(二)

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许许多多的学士文人都过着富足舒适的生活,好不惬意,名门大家谢氏一族也是如此。少女时代的谢道韫过着无忧无虑、安逸平和的生活。她有着血统高贵的贵族族谱,又受着书香门第、满室才俊的渲染熏陶。名宦之家的出身背景,文化艺术的陶冶熏陶,书香气氛的耳濡目染,都让谢道韫逐渐展现了不凡的聪慧与气度,知识渊博,才华凛然,典雅雍容,蕙质兰心,美好的她就宛如一株洁白的莲花,绽放得灿烂绮丽,如此的神韵自然超脱了一般的大家闺秀,如若是天上人间的气派或许才可以与之烘托、比拟。

清高爽朗、超越凡流的女子自然是要有着属于她的那道光环。作为安西大将军谢奕的女儿,作为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女,作为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谢玄的姐姐,谢道韫无一不向世人展示着她的显赫,她的高贵。然而抛去家族的荣耀,谢道韫的才华灵气却也不失光彩,一切的美好,让她就像是一道闪电,在历史的星空中迸发着生命的极光。

一千多年前,她曾以一个诗人的身份,站在了魏晋诗意的山峰之上,与众多的男子一样,抒情骋才。年少时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让谢道韫玲珑别致的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此,傲岸的风骨和满腹的才情竟让这名奇女子发出了不同凡响的光芒。

然而超凡的才气却不能同命运相等同,才华横溢终究是抵不过多舛的命运。如此,才让一个气度不凡、品性刚烈的传奇女子,最终似柳絮一般孑然飘荡。只怪春光吝啬,只怪苍天无情。

(三)

花开及笄,十五岁的谢道韫顺其自然地嫁到了门当户对的王家,她的丈夫便是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对于这桩政治婚姻而言,谢道韫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利;对于两大家族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但对于谢道韫而言,这样的婚姻确是一个牢笼,一种禁锢。那是命运和封建礼教共同制造的枷锁,锁住了她那颗风雅闲适的心,折磨着她那脱俗不凡的灵魂。虽然王凝之人品端正、品性忠厚,但看似门当户对的他们,却有着不同的志趣,不同的性格。如此一个背道而驰的丈夫,能够给予她的是平淡,是庸俗。

然,一场孙恩之乱却打破了这本就可怜的平淡与庸俗。

出身海盗的孙恩猖狂作乱,攻陷了会稽。然而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虽然手握大权,却无奈迷信道教,面对即将临近的贼兵,王凝之却是期盼道祖的保佑。于是,在他固执的闭门祈祷之时,糊里糊涂地被贼兵砍掉了迷信的脑袋,就连年幼的儿女也未能幸免。

家破人亡,目睹了丈夫与儿女的惨死,谢道韫怒火万丈,原本诗情画意的女子抛开了柔情才智,手持兵器,就这样刚烈地向那群贼兵冲去,然而寡不敌众,即便是胸中有着澎湃的英勇,却也难逃俘虏的下场。

或许作恶多端的孙恩也有着善良的一面,面对才华横溢的女子,面对这义正词严的女子,面对英勇无畏的女子,他的心中还是钦佩的。那一瞬间,理性的善良击败了邪恶的残忍,于是,谢道韫不但没有因此丧命,反而被孙恩派人送回了会稽,从此寡居后生。古剡的山青水澈,成为了她栖息的港湾,始宁别业成为了她长眠之地。

才女多情,但她却无法情逢对手,实属可悲。但也就是这样一位悲怜的女子,她年幼时以柳絮比雪花,她年老时英勇手执横刀,无论怎样,谢道韫成为了无可争辩的名流女子。她那清醒犀利的言辞,为她悲苦的人生注入了暖暖的情愫,那非同寻常的胆识和率真为她孤寂的人生增添了别样的雅致。风华绝代、超脱凡尘,让谢道韫这位奇女子成为了嵌入浩瀚星空的明亮星辰。

红尘滚滚,曾经的王谢豪门伴着几竿烟雨,起起伏伏地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然而谢道韫的美丽却穿越了时空,贯透了历史,定格在了那个风流清逸的年代,暗香徐徐,柔美四溢,流芳千年,氤氲百世,无声无息地润泽着炎黄大帝的子子孙孙,直到永远……

蔡文姬

乱世佳人,一生坎坷

(一)

千百年来,只有一个蔡文姬,一个乱世中的才女蔡文姬。

她的才华和成就得到了后人的赞扬与叹赏,她悲惨和凄苦的身世让人们为她怜惜心疼。在回归和团圆之间,她左右为难,难以取舍;在属于男子们的天下里,她成为了奇女子,载入了正史《后汉书》。

从古至今,再也找不出一个比她更苦难悲戚的女子。而她之所以承受这一切,只是因为她生逢乱世,生在了东汉末年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朝代。

东汉末年,一个悠远、混乱的年代。

朝代更迭,每一个时代的末期岁月都会摇动得厉害。而动荡中的东汉,从黄巾起义,到十常侍之乱;从董卓霸道专权,到十八诸侯互相厮杀,直至最后的三国鼎立,晋朝雄起,足足摇晃了八十年,也折腾了八十年。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就是蔡文姬所处的时代。

同之后的悲惨人生相比,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蔡文姬有一个值得去回忆的童年时光。

父亲蔡邕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诗词歌赋皆是在行。受到父亲的影响,年幼的蔡文姬便开始读书写字,耳濡目染的书香氛围,使得蔡文姬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也由此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时间流逝,少女蔡文姬作得一手好诗,写得一手好字,抚得一手好琴。民间有云:“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灵敏聪颖的天赋让蔡文姬渐渐崭露头角,初露锋芒。

每每想到这些,都不禁为她叹息,倘若她没有受到父亲的指导,没有如此的才华斐然,是不是她也就不会那么的引人注目?不会那么的耀眼绮丽?是不是就不会遭遇那些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

然而,正当蔡文姬沉浸在自己美好少女时光的时候,那个变化莫测的大千世界正在星移斗转,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奸臣董卓的专政断送了平民百姓的生路,也断送了才女蔡文姬的幸福之路。

命运给予蔡文姬的苦难正在一步步地来临,十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女,还不能感受到命运的波折与坎坷。

(二)

豆蔻年华,谈婚论嫁成为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如此,十六岁的蔡文姬便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河东才俊卫仲道。

本应是情窦初开,青葱岁月,然而十七岁这一年却成为了蔡文姬回忆的节点,不需要深刻的记忆,只要远远地看望,心就碎了一地的残片。虽然是父母的安排,但是却难得的琴瑟和鸣,夫唱妇随。外面的大家早已是兵荒马乱,而属于蔡文姬的这个小家却还是幸福的。只是这幸福也会动荡不安,甚至是戛然而止。

卫仲道的突然病逝,让蔡文姬伤心欲绝,从此也被贴上了“克夫”的标签。面对卫家的刁难和嘲讽,蔡文姬选择了决绝而去。没有了丈夫的疼爱,那个家便已经不再是家,既然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值得自己留恋的了。没有丈夫可以依靠,没有子女可以承欢,有的只是她一个人的形单影只,不如离开,不如回去,回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家里,回到那个充满童年记忆的家里。

可是,那个曾经带给自己无数欢乐的家,也已经不在了。父亲被人蒙冤害死,母亲决绝地殉情而去,撒手人寰,独留下蔡文姬一人在这个金戈铁马的时光中漂泊无依。

命运的无情太过于狠绝,像是下定了决心把人逼向绝境。如果无家可归的蔡文姬仍在中原,或许还不至于太凄苦,可偏偏她被胡人掳了去,在一个异域风情的地方,成为了左贤王的妻子。

曾经温婉的才女,如今看不见书香落墨,看不见诗情画意,看不见霁月风光,放眼望去,只有黄沙漫天,烟尘蔽野,四顾张望,便是天苍苍野茫茫的一望无垠。

左贤王是爱她的,但是她的那颗心却不属于左贤王。被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深爱,这是幸福,也是痛苦。这场强行的婚姻,也让幸福和痛苦之余,多了一份侮辱与愤恨。

遥远的大漠承载着蔡文姬的一切,这样的异域生活,一过就是十二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期盼,终于让蔡文姬得偿所愿。她可以离开这个一望无边的地方了,她可以回到那个心心念念的故乡了,不必再忍受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不必再小心翼翼掩饰着自己的内心。可是,这个见证她最盛芳华的地方,离开了,也承载了她的乡愁。

十二年的朝夕相处怎会没有感情?哪怕这感情不是爱情,只是亲情,也让人难以割舍,更何况还有至亲的孩子!可是,归去大汉,不是请求,而是命令。这其中的境遇,只一首《悲愤》便足以想象。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三)

这个肯用黄金千两、白璧一双赎回蔡文姬的人,便是一代枭雄——曹操。

蔡文姬与曹操的结识,原是因为蔡邕。当曹操还在洛阳任官时,便对蔡邕的才学和为人钦佩不已,而当时的蔡邕也十分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如此一来,二人也就结为了忘年之交。

当蔡文姬在南匈奴过着异国他乡的日子的时候,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迎到了许昌,之后又迁都洛阳。

心事已成,天下初定,曹操想起了那个忘年之交蔡邕。蔡家已经不复存在,那个唯一的血脉蔡文姬也是下落不明。曹操几经努力,都没有探寻到蔡文姬的消息,直到公元208年初,在接待南匈奴代表的时候,曹操得知了左贤王妃就是蔡文姬。于是,黄金千两、白璧一双便换回了蔡文姬,也上演了那一幕世人皆知的“文姬归汉”。

然而,回到了思念已久的故乡,一切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父母不在,亲人不在,回到了家乡也是无家可归,孑然一身。此时就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了时任田校尉的董祀,虽然是老妻少夫,却也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但二人的不般配也让蔡文姬惶惶不可终日,再一次陷入了无止的困境,“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每一天对于蔡文姬来说都是度日如年。

一生坎坷,三嫁人夫,十二年的背井离乡,思念骨肉的苦楚,全都压在了蔡文姬一个弱女子的肩头,让她饱受煎熬,可是命运似乎并不甘心,厄运还要继续。就在蔡文姬婚后的第二年,董祀因为不小心触怒了曹操,被曹操判了死罪。看似安稳平静的生活,只一年,便要在此失去。这让蔡文姬怎么能面对?那样颠沛流逝、孤苦无依的生活她不想再继续了,可是,又有谁能救自己的丈夫呢?

顾不得旁人的指指点点,蔡文姬蓬首跣足地来到丞相府,向曹操请求赦免丈夫的死罪,放过董祀。天寒地冻,一个孱弱单薄的女子实在是让曹操为之不忍,于是命人拿来头巾和鞋袜,叫蔡文姬穿戴好,安顿在了自己的府中,等待董祀的归来。

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董祀似乎也变得成熟了,看透了凡尘俗世,明白了妻子的恩德,死里逃生的他辞掉了官职,带着蔡文姬溯洛水而上,隐居山林,安详度过后半生。

如此,便是完满。

我们不需要去明白董祀后来的转变,是出于感恩还是出于爱情,因为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只要蔡文姬的命运可以不再艰辛,不再坎坷,只要身边还有个可以倾诉、可以依靠的人,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无论是怜悯还是爱戴。

我们也不需要去辨别曹操与蔡文姬的感情,他们之间,是对故人儿女的关爱,还是男子对女子的情愫,或是女子对男子的敬仰,都无法判断。或许是忘年之交,或许是红颜知己,但蔡文姬遇见曹操,却着实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好事。

那个乱世之中让人动容的女子,还没来得及在世间绽放自己所有的美好,就被迫把青春年华交给了无边无际的大漠风沙。动荡的年代,她就像是无根的浮萍,身不由己,随水飘零。既然有些事情无法改变,那么她也只能选择面对。

好在,她终于等到了故乡的归还;好在,她终于找到了那个携手一生、相伴到老的人儿;好在,那场久违的幸福终于还是降临到了她的身旁。不必计较早晚,拥有便已足够。

王昭君

落雁美人,红颜也不一定是祸水

(一)

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不知道卷走了多少女子的无奈与委屈,那绵延无尽的河水不知道会聚了多少女子的红颜泪,直熬得红颜老去,暗淡无光。都说红颜祸水,但是美丽却并无过错,红颜也并不一定就是祸水。沉鱼西施,用她的美丽换来了国家的复兴;羞花玉环,用她的美丽演绎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宠爱;倾国虞姬,用她的美丽给了历史“霸王别姬”的惊鸿一瞥……

在那苍茫的大漠风沙之中,昭君,这样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美女,亦为后人诠释了美丽无罪。

自古,那些青山绿水的地方就是美貌女子的摇篮。树木的郁郁葱葱,溪水的清澈见底,鸟儿的欢快鸣叫,恬静安宁,膏腴的南郡孕育了王昭君的美好与纯真。村中那条色碧如黛、透彻如镜的香溪,见证了王昭君的亭亭玉立,也见证了她的婀娜娉婷。如此,姣好的少女便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了掖庭,进入了宫中。但深宫之中的复杂与黑暗怎是她这样单纯的女子所能明白得了的?虽然入宫多年,但王昭君却不得见御,倘若不是那一桩和亲,或许汉元帝永远不会知道,曾经在他的后宫之中,有着一位如此的柔情美人。

公元前三十三年,年近花甲的呼韩邪单于来到了大汉长安请求联姻,想那些锦衣玉食的佳人美姬,有哪个愿意同花甲之年的老人去荒无人烟的大漠度过自己的余生?她们要的是红墙绿柳,山清水秀,而不是黄沙漫天,野风怒号;她们要的是清茶细米,朱户绮窗,而不是牛羊腥膻,游走荒蛮。只有王昭君,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远嫁匈奴,联姻和亲。也许下定决心之前,她也曾犹豫,是否真的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那孤独无情的荒漠?远去他乡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不是,倘若能透彻一个人的内心,就会看见她心中那阵阵的涟漪。可即便如此,王昭君还是决定出塞远嫁。

也许是看不惯那些才子佳人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掩面后退,也许是对自己身在宫中、却被人忽视处境感到愤懑,也许她曾经想要博得皇帝的青睐,从此不再做宫女,也摆脱了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然而一切也都只是猜想,一个弱女子,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危而牺牲自己,到底那一刻是怎样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义无反顾的决定,却让人尊敬与钦佩。昭君的美,让人赞叹,昭君的光环,让男儿汗颜。

狂乱的沙石倾听过她对国家不舍的心声,塞外的荒芜见证了她对民族和谐的愿望。那一天出塞的路上,王昭君一袭轻盈的纱裙,碎步缓缓,只一身素衣,却也能展现她的美丽。乱世之中,她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棋子,决定了天下的胜负。为了国家,她心甘情愿。只可怜元帝,被毛延寿的贪婪迷蒙了双眼,最后辞行一刻才知那画中人拥有绝世美貌。

(二)

堂堂的中原大国需要和亲才能得到暂时的安定。为了汉室王朝,王昭君走出了少女的闺阁,走进了风沙漫天的大漠;走出了女子的幻想与憧憬,走进了荒野无边的异地他乡。褪去了少女的稚嫩与纯真,她化身成了一条坚强的纽带,紧紧维系着大汉与匈奴。

皇城越来越远,而她,从此也与汉家永别了。别得如此让人心疼,别得如此泪水涟涟,让世人赞叹千年。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回故乡,离别酸楚,唯有她知。

去往匈奴的路是漫长的,是寂寞的,没有了亲人,没有了熟悉,一颗心便无从所依。于是,那个俊朗英勇的御前侍卫便住进了王昭君的心底。那少女还没能绽放的美好就此深陷了爱情的泥潭,与宇文成的爱情是王昭君心里唯一的支撑与寄托。可是,这样的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他们的爱违反了礼教,违反了道德。如果王昭君能够早一些遇见宇文成,或许她就不会选择去那遥远的大漠,或许她就不会深入宫中受人遗忘。然而爱情的力量是如此的奇妙伟大,坠入爱河的男女充满了力量与幻想,一切困难都阻止不了他们对爱情的憧憬。直到呼韩邪单于觉察了他们的关系,刺死的不仅是宇文成的生命,还有他们对爱情的向往,和王昭君那颗本就孤冷的心。

世人称誉她的伟大,赞叹她的贡献,却不知道她十二年的无边岁月到底是多么的悲苦。

曾经如花般娇羞的面容,曾经义气傲世的气骨,曾经沉醉痴迷的思绪,如今都消失在了这广漠之中,去留无影。没有了汉赋唐诗的韵律,没有了繁花盛开,绿茵遍地,唯有茫然地承受岁月的忧伤,度日如年,时间像是静止在了黄沙之中,让她曾经的清高与柔婉,都变得如履薄冰,心力交瘁。

或许,王昭君应该庆幸,自己那年过花甲的丈夫并不是只懂得弯弓射大雕,他也有着侠骨柔肠的一面。可是红颜薄命,偏偏老天早早地唤去了呼韩邪单于,让新婚仅仅一年多的王昭君从此守了寡。背井离乡千里之外,唯一和她有些许亲近的丈夫也离开了她,如今只有年幼的孩子为伴,日子像是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尽头。

联姻的丈夫去世了,冰冷无情的政治也该收场了。于是,王昭君上了一道表章,请求回到大汉,也早些结束自己的大漠生涯。可是命运偏就要与她作对,皇帝的一个否定,让王昭君失去了唯一的希望。

按照匈奴人的习俗,老单于去世后,新任的单于要娶进老单于的王妃。相对于皇帝的无情拒绝,这大概是王昭君更为之心寒的。这样的关系,对于大汉女子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可是回不去大汉,王昭君却也只能在这异邦忍辱负重。为了国家,为了大局,再嫁复株累单于已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娇美柔好的女子,沦落到了此般模样,内心的悲楚无人倾听,只能淹没在了无尽的大漠。一脸泪水,一只琵琶,仰天面对无垠的天空,一句“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道尽了女子的深刻哀吟……

(三)

无论是在匈奴还是在中原,只要与政治有关便都是如出一辙的残酷无情。

新任的复株累单于对于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也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那弟弟便是王昭君与呼韩邪的孩子——伊图智伢师。小小的一个幼童,对于单于的大位构不成什么危险,但是,他的血统,他的出身,他成人之后的能力,无一不让复株累充满了危机感。为了永绝后患,为了保住地位,为了政治权利,狠心绝情地骨肉相残。最终,昭君的孩子伊图智伢师还是死在了复株累单于的手上。

对于王昭君这样的女子来说,玩弄权术,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自然不是在行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面对野蛮的残杀,也只能惊恐地注视,让那残忍的一刻永久地刻在了自己的心尖。

没有了丈夫,没有了孩子,王昭君还要下嫁于前夫的儿子,羞辱与悲痛充斥了她的身体与灵魂,可却束手无策,面对命运的悲惨,她早已心如死灰。理所应当的,复株累单于成为了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或许,绝处逢生总是能给人一丝诧异,命运也不忍心折磨这个不幸的女子。再嫁之后的十一年里,成为了王昭君短暂人生中最稳定安适的时期,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没有战争杀戮,虽然已是再嫁,但也有了一对可爱女儿。大漠之中那冷清的毡房里,也久违地照进了和煦的阳光。

然而阳光再温暖,却也抵不过乌云的遮盖,看似安定的生活正在面临着又一次的厄运。

公元前二十年,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复株累去世了,那唯一一段安稳生活也就此中断。同之前一样,王昭君再一次面临着无助与悲凉,但不同的是,这一回,没有人再逼迫她改嫁了。似乎时间的长久,让远在大汉的皇帝早已把她忘记了,抑或如今的王昭君,对于朝廷已是无用的棋子,弃之也罢……

寡居的妇人独自看着茫茫的大漠,看着一望无尽的穹庐,无边岁月融成了寂寞的河流,流淌在了最深处,汇至全身,直流心底。不到一年,悲苦的王昭君也撒手西去,香消玉殒在了无边的大漠。那一年,她只有三十三岁,王昭君这朵女人花,只绽放了三十三年,便沾上了纷争的血,承受不住命运的摧残,枯萎凋零了。

十二年的坚持,终于还是累了,倦了。她本应拥有着女人的快乐与幸福,但却因自己的美貌而被人无情地利用,就这样沾染上了政治,卷入到了国家的利益之中。无论怎样,她不能动,哪怕一个瞬间的犹豫,便会让自己背负上千古的罪名。

天妒红颜,她由一个简单纯真的女子一跃成为了救国救民的女英雄,但却在人世中只行走了短短的三十几年。她还有泪要去流,还有爱要去诉,但岁月无情,苍天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付出了自己的所有,还没能得到属于她的应有的回报,便孤芳永寂。叹惋她的凄苦,也多了一丝不公的幽怨。

她是美丽的,也是寂寞的,是她的美丽造就了她的寂寞,绝世素颜换来的不是宠爱有加,而是一生悲寂。孤单寂寞的背后,是人们看不见的辛酸泪、相思情。美丽幽雅的背后,是世人体会不了的无助与迷茫。

暮色苍茫,再美的夕阳余晖也比不上她的惊艳绝美。南飞的孤雁,塞外的广漠,唯有昭君才是让人留恋的风景。那青冢上的葱绿,是她用素手撑起的脆嫩,只为让这漫天的迷黄,有着不同的色彩。时光匆匆,岁月悠悠,此去无尽大漠行,终是无悔在心尖。

卓文君

当垆沽酒,泣血白头吟

(一)

提起卓文君,便会让人不由得想起司马相如,似乎他们的爱情早已经深入人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岁月流逝,绵延至今,多少红尘痴情,多少爱恨纠缠,如今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她的一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宛如沾了血的桃花,嫣红得让人心痛,道尽了世间女子的真心实情。

她没有西施倾国倾城的美貌,没有李清照的传世佳品,没有王昭君的胆识决绝,即便如此,却也无法抹去人们对她的记忆,因为她有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情,有着《凤求凰》的绝世佳话,有着《白头吟》的伤心凄凉……

能拥有如此的美丽与悲凉,自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不俗女子。十七岁的卓文君,生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她精通诗文,通晓琴乐,才气自是不凡。可是,这样的才情却没能带给她幸福平稳的人生,命运像是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一样,让她未聘夫死,成了新寡。从此,属于她的豆蔻年华,绮年玉貌,全部都留给了深闺之中,一颗芳心也承受着无边的寂寞。对于爱情,卓文君曾期待过,曾迷茫过,也曾畏惧过。爱情不需要苛求完美,也不需要过于唯美,那只会让人感觉不真实。那样的爱情只会出现在童话中。对于爱情,她似乎有一种近乎苛刻的偏执,她在期待,期待那种不带瑕疵的纯洁爱情。

一切的幻想与憧憬,在司马相如出现的那一刻,成为了现实。仿佛他的到来是一场悄无声息的甘霖,瞬间催开了卓文君那朵爱情的花蕾。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一场父亲卓王孙的宴会上,司马相如来了,风度翩翩的他带来了卓文君憧憬已久的爱情,也带来了那一曲后人艳羡的《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如果不是司马相如的到来,或许卓文君不会知道,世间竟有人能把六弦琴抚得那样悠远曲折,宛如那流淌不尽的高山流水,缓缓而来,衬得那情意绵绵的《凤求凰》柔情似水,妩媚无限。

大胆的表白,炽热的爱情,刺激着卓文君的那颗寂寞的心。春心萌动,彼时,她窈窕朱颜,他才华斐然,才子遇佳人,上演了一段美满的爱恋。

(二)

一曲《凤求凰》敲开了卓文君的心扉。从此,在她的心底,只有司马相如的身影,难以抹去,无法忘记,那清秀俊朗的模样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如此这般,陷入爱情的卓文君因为有了司马相如这一人而充盈着完满与甜蜜。

深陷爱情的男女总是那样的不管不顾,只享受了彼此的美好与甜蜜。她对他一见钟情,他对她山盟海誓,既然选择那琴声,便也跟定了那琴声。可是有些时候,爱情却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人你情我愿的事情。

倘若世间的爱情都能如此的顺风顺水,那么千百年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对于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相爱,父亲卓王孙是反对的,是强烈反对。门当户对的爱情才是卓父想要的,自己怎么能把如花似玉的女儿许配给一个一无所有的穷苦书生?

可是相爱的人啊,哪管得了许多!爱情的甜蜜就是他们唯一的渴望,哪怕中毒而亡也要饮鸩止渴,哪怕前方已经穷途末路也要紧紧相随。于是,卓文君放弃了富足的生活,放弃了名门的家族,跟着那个穷书生决绝地走了,不在乎曾经拥有的一切,只希望一生一世与他相伴相依,即便是天涯海角,只要有爱人在身边,哪里都是天下。

一场轰轰烈烈的私奔过后,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在临邛老家不远处开起了一家小酒馆,以垆卖酒为生。日子虽然不如从前的养尊处优,富裕优越,但女子卖酒,男子打杂陪伴左右,也着实让人羡慕。只要夫妻恩爱,即便受苦也是甜,那时的同甘共苦,会成为卓文君心中永远的回忆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卓王孙怎能让女儿受此委屈,让旁人说卓家的闲话?奈何事已至此,生米已成熟饭,也不得不认下司马相如这个女婿。

本是娇柔金玉身,只因慕才敢推陈。

抛名弃利冲艰险,沽酒当垆寻渡津。

连理枝头苦亦乐,同心莲底梦成真。

多情若为痴情故,琴瑟和鸣处处春。

那样一段美好甜蜜的爱情岁月,那样一段你侬我侬的伉俪情深,美好得让人觉得并不真实,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却真真实实地在人间演绎了一段佳话,只怕这样的爱情就连那天上的仙子也要羡慕几分了。

(三)

可悲,可叹,岁月抛弃了曾经,良辰美景早已不再!人是旧时人,心却不是旧时心!

当他身处繁华长安时,当他事业上小有成就时,当他为官后步步升迁时,曾经那颗谱写《凤求凰》的心也随着俗世变得浮夸,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享受迷乱了他的头脑,让他有了休妻纳妾的念头。

朝思暮想、日盼夜盼的卓文君哪知道昔日情深意切的丈夫早已经变了心!一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只有十三个大字的信送到手中,摆在眼前,才知道原来他的心中早已无“亿”!无亿,便是无忆!

原来,经历过了爱情,才知道彼此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要终老一生;向左向右,分岔路口,才知道那些最美的年华,都回不去了。或许某一天,你会流泪醒来,梦境迷茫,仿佛一切都如曾经一样不曾改变,可是那是梦啊,梦就是梦,代替不了现实的残酷。昨日不在,只有徒然的悲伤。

人心啊,多么的善变难测!感情啊,多么的脆弱不堪!当爱情遇到了金钱,遇到了权利,遇到了名望,就变得不再单纯,不再简单。与那些身外之物相比,无形的爱情显得是如此的轻薄!轻得就像是一朵蒲公英,微风拂过,就会无影飘落。

朱颜改,情已断。寻寻觅觅,那些同甘共苦的日子,那些相濡以沫的情谊,都停留在了过去。伴着痛心疾首的伤心,卓文君执笔写道:

一别之后

二地相悬

只道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曲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言千语说不尽

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如此的回信,让司马相如惊叹诧异。那颗沉醉在温柔乡里的心像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回忆起了妻子的才情,回忆起了过往的曾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也就安定了下来。

(四)

洗尽铅华的爱终是难以寻觅。

好景不长,短暂的平静过后,司马相如又起了纳妾的念头。不知道再一次得知了丈夫要纳妾的事情,卓文君该是怎样的心情?那颗原本就脆弱的心一定碎成了残片,散落一地吧!无情不似多情苦,受伤的总是多情的那一人。曾经两人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这一刻都化作了寸寸攻心的灼痛。

如果这一段婚姻是父母的媒妁之言,如果这一场爱情没有经历过坎坎坷坷,或许也就不会如此的难以忘却,痛彻心扉。付出多少,失去多少,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人生就是如此。

走在婚姻边缘的卓文君依旧貌美如花,父亲卓王孙也依旧富甲一方,面对丈夫对婚姻的亵渎,对爱情的变心,她大可以绝然离去,再觅姻缘,何必让违背的誓言蹉跎了自己的青春。可是她没有,对于这样的爱情,这样的婚姻,卓文君终是不能忘怀,依旧是存有一份痴念。静静的她,面对着情变,将那流不尽的清泪伴着墨汁细细地研磨,信手落墨,倾尽毕生的情愫,写下了传唱千年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句话便诠释了女子的真心与无奈,悲戚柔情的《白头吟》挽回了卓文君的爱情,也挽回了她的婚姻。为了那份最初的美好,一直坚守下去,携手到老。

聪慧如卓文君,面对丈夫的变心,她是如此的冷静,没有哭闹,没有纠缠,只用了一首真心实意的诗就唤回了丈夫的心和爱。想来,多情之人,经历了百转千回,经历了崎岖坎坷,也会是苦尽甘来。

红尘之中的男男女女都不能摆脱俗世,面对爱情过后的沧海桑田,那些情到浓时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都如同绚烂多姿的烟花,美丽过后便消失不见。浮华的爱情还是要归于现实的平淡,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知道身边的那个人才是自己的一生守候。

卓文君,一个多才多艺的红颜,一个敢爱敢恨的才女,她的一生,以绝美的亮相开始,以中途的情变而绝然,以相伴到老而成为佳话。如此一生,便已无憾!

上官婉儿

美女宰相,不服丈夫胜妇人

(一)

好一个锦绣盛唐!

太平的年代,不会有沙场上的金戈铁马,只会有深宫中的尔虞我诈。这不是乱世,却胜似乱世,哪一个朝代,没有权力阴谋下的血腥之味呢?只不过是“红颜薄命”罢了!

纵观大唐,人们只晓得贵妃醉酒的杨玉环,却鲜知才貌俱佳的上官婉儿。这个诗意多情的名字,在太平盛世的大唐上演了一段政坛上的佳话,讲述了一段千年不变的故事,绵延无尽,亘古至今。

十四岁的婉儿国色天香,一袭白裳,一双明眸,透露着她的纯洁与轻灵。纤弱无骨的身姿,娇美的面容,嫣然一笑,倾倒了人间无数,遮掩了日月光华。她美得像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让人惊心动魄!

以词为心,以诗当魂,书卷里浓浓的墨香带来了她的高贵与才情。或许武则天也是看中了上官婉儿那沁入心骨的仙气,才让她脱离了寂寞,不用再被禁锢于掖庭之内。

对于武则天,婉儿是信仰的,是感激的。虽然是她的仇人,虽然强迫她终生不嫁,但依旧是感激。跟在了武则天的身边,婉儿知道了女人掌管天下的不易与艰难,不得不佩服她的气度与胆量。所以,还是少女的上官婉儿便也早早地体会到了政治的血雨腥风。

博览群书,才华斐然,让上官婉儿一次次地在诗会上挥毫泼墨,轻声吟唱。于是,昭文馆出现了。昭文,招文,招来了天下文人,从此共同写诗做赋。婉儿那清新婉丽、性灵至极的诗风,俨然让她成为了诗坛领袖。她那独树一帜的见解,就连宋之问等人也要甘拜下风。

不久之后,上官婉儿就成为了政坛上的资深宰相,或许是那个女权主宰的时代给予了婉儿难得的机会。成为了权力的核心,成为了朝中各派争夺的对象,也就注定了婉儿的命运多舛。八面玲珑的上官婉儿深受信任,权力在一天天地增加,欲望也在一天天地膨胀。此时的婉儿,有能力在宫外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别墅,有地位可以不经过中书省推荐而随意封官赏职。她手中的权力,让许多男儿都无法企及。

二十多年的宫中政治生涯,时时刻刻周旋于皇上、皇后、太子、公主、大臣之间,让上官婉儿成为了一个十足的政治活动家,成为一个胭脂传奇。

(二)

权倾朝野,但上官婉儿终究还是一位女子,纵然在政坛上可以叱咤风云,可以斩钉截铁,但女儿家的细腻的情愫却不能没有爱情,这也是上官婉儿的悲剧,而悲剧的开始则是婉儿与李贤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

情窦初开的上官婉儿因为是李贤的侍读,所以每日与他朝夕相处,左右陪伴。女子聪慧秀丽,男子容止端雅。于是,日久生情,婉儿与李贤彼此心生爱慕,双双坠入了爱河。

因为特殊的身份,上官婉儿才被引进朝政,想来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只做侍读。而对于那个任命为太子的李贤,初涉政府,便表现出色。同样身处前朝的武则天,对于这个儿子的才华或许是有些妒忌的。男子尚且超脱不凡,女子更是聪慧及人,满眼只有权力欲望的武则天怎会让他们强强联手,如虎添翼呢?即便那个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像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也不允许任何的力量威胁到自己。

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存在过真正的爱情,不然婉儿也不会写下那么一首饱含着滚烫情谊的诗。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可是,这份美好的初恋却注定了牵扯太多,有始无终。

公元680年的八月,李贤被武则天以谋逆之罪废为庶人,流放到了巴州。曾经那对才子佳人,如今却天各一方,不得相守。

当一代女皇沉溺在男宠欢爱之中的时候,婉儿的情感世界却是荒芜悲凉,寂寞空虚。为了转移自己旺盛的精力,上官婉儿开始潜心投入到了朝中事务,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她的中庸,她的狡黠,实则是一个在尔虞我诈的深宫之中保护自己的面具,一道护身符。因为那额头上的一点梅花,在时时刻刻提醒着她,只有小心翼翼,勤勤勉勉,才能生存下去。

就在女子称帝后的第五个年头,武则天将修缮《周史》的任务交给了武三思和上官婉儿。共同处事,自然少不了亲密接触,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更是在所难免。

此时的婉儿,高贵美丽,但也寂寥空虚。而武三思的到来,让婉儿那颗沉寂多年的心有了憧憬,有了期待,那些无所抒发的情从此有了寄托,那些长年累月积攒起来的渴望有了宣泄,武三思的才华和品性都实实在在地征服着婉儿的心。

对于武三思与上官婉儿之间的情愫,说是爱情,却又觉得少了点儿什么,说是偷情,又觉得多了些什么。朦朦胧胧,却不点破,这样的关系或许对于婉儿来说,是最适合的,毕竟宫廷之中,真爱总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这种似有还无的牵念,也是一种美好的寄托。

这样一段突如其来的爱情与婉儿之前的初恋不同,武则天并没有作何动作,像是默许了武三思与上官婉儿之间的情人关系。也许,同为女人,武则天知道没有爱情滋润的心是多么的寂寥!

(三)

在上官婉儿看来,武三思与其他的男人不同,在她最寂寞的时候,这个男子进入了她的生活,激起了她对于生活的另一种激情。那是一种温暖,一种单纯的温暖,一种没有掺杂任何情愫与利益的温暖。因此,上官婉儿也为了武三思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子,尽心尽力。当武则天去世,武氏力量遭到清算的时候,婉儿用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始终如一地保护着武三思,以至于后来,为了武三思的后路考虑,婉儿还大胆地将他介绍给了韦后,为的是能让武三思有这靠山,不至于丢掉性命。

朝代交替,时代更迭,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显复位后,上官婉儿被册封为昭容,专掌起草诏令之务。然而在婉儿眼中,唐中宗李显软弱无能,而他的妻子韦后却野心膨胀,欲望加强,像极了武则天第二。

彼时的上官婉儿不同于武则天时代的她,曾经,武则天是她的依靠,也是压制她的一座大山,她可以将婉儿提拔到权力的巅峰,也可以一瞬间将婉儿打回罪臣孤儿,所以她不得不俯首称臣,小心翼翼。可是现在,无能的皇帝李显处处依赖于婉儿,而实际的掌权人韦后对她也是感激不尽,曾经的情人武三思也是可以一手遮天的人物。前朝后宫,上官婉儿如鱼得水,肆意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大唐的广阔天空中,上官婉儿俨然成为了一个照耀万物的星辰,亮得耀眼,光芒闪烁。

春风得意之时,也是最容易掉以轻心的时候。此时的婉儿,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一场危机,而危机的源头是太子李重俊。

李重俊是李显皇帝的太子,但却不是韦后所生,所以自然也就不得韦后的喜爱,而韦后的掌上明珠安乐公主正在野心勃勃地效仿武则天,想要女子当权称帝。这对于太子李重俊来说,无疑是个威胁。在李重俊看来,如此损害自己利益的罪魁祸首就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如果任事态这样发展下去,那么自己这个太子也就有名无实,迟早要被废掉的。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成为了李重俊维护自己的手段。于是,李重俊联合羽林,发动了一次政变,差一点让上官婉儿死无葬身之地。

经历了这一次的劫难,上官婉儿似乎有些明白了,无论是武氏也好,还是韦氏也好,最终能够执掌天下的还应该是李唐宗室,也就是太平公主与李旦。

曾经,婉儿与太平公主有着很深的交情,但是一个男人的出现,却让她们成为了情敌,这个男人就是崔湜。

(四)

男人们因为女子而荒废朝政,女子们也会因为男人而你争我夺。

这位二十岁就中了进士的崔湜,不仅面容俊俏,而且博学多才,能诗能赋。久而久之,便与上官婉儿互生仰慕,惺惺相惜。

沉醉于崔湜给予的爱情的甜蜜,上官婉儿凭借自己的权力,最大可能地帮助着崔湜升迁仕途。在上官婉儿四十四岁的时候,崔湜已经是兵部侍郎,很快就又拜为中书侍郎,一年之后,崔湜又被提拔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在这一年,崔湜被人揭发受贿,贬为了江州司马。对于自己喜爱的情人,上官婉儿怎能坐视不管,于是,婉儿开始游说奔走,说动了安乐公主,也让崔湜官复原职。

无论是李贤也好,武三思也好,还是崔湜也好,似乎上官婉儿总是会陷入个人的感情而无法自拔。在公正与私情之间,婉儿总是会不自觉地偏向了后者。

公元710年,李旦之子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起兵,杀入了皇宫之中,韦后以及安乐公主相继被杀。在喊声震天中,四十六岁的上官婉儿却显得异常平静,她命人列队,自己穿戴整齐,举着蜡烛,静静等待李隆基的到来。

然而,等来的不是李隆基,而是大将刘幽求。面对起兵大将,上官婉儿拿出了曾经与太平公主共同拟定的遗诏,希望他手下留情。

是的,她不想死,对于生命,她有多么的留恋和珍惜!她想要凭着这一纸遗诏,请求刘幽求网开一面,可是,先前与韦后走得如此亲近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怎么就能凭单薄的一张纸,就去相信她的立场?

曾经叱咤风云的“暗相”上官婉儿,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剑下,大势已去,她已无出路,于是,那一把闪着寒光的冰凉的剑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

四十六年的人生之路,比男子还要惊心动魄,比男子还要显赫风光!然而面对生存,也是无奈占尽了吧!如果不是无可奈何,那个守旧封建的时代,她一个博览群书的知性女子,怎会冲破道德的枷锁,大胆地任自己风流成性?如果不是世间的繁乱与复杂,她一个罪臣之后,怎会不顾一切地攫取功名权力?

女子,终究是女子,无限风光的背后,却要付出比男子还要多的心酸与不易。坚强的背后,是别人无法看见的无助与软弱,怪只怪她生错了年代。她的出生,便注定是一个错误!

生在掖庭,成为了宫中乱世的牺牲品。尘埃落定,她有的是平静和淡然,那是最后的美好,也是最后的寂寞。她的心是寂寞的,她的文字是寂寞的。乱世中的红颜,不过是一个错误的相加罢了。 VpHgt0XfgompmjYlniIY2Fz+qCUIn5eXVTiR6Ggq/ofFmpBzJp6SMjtuqfMndp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