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美 丽:倾国倾城,只因那惊鸿一瞥

貂 蝉

一位歌伎的爱情“无间道”

(一)

华夏文明,泱泱流淌,古韵诗画,流传千年。繁华盛世,妙笔生花,抒写着曾经的点点滴滴。

貂蝉,无疑是一个美艳惊世的女子。她倾国倾城的美貌不用过多的笔墨去渲染,即可惊艳世人;而那聪慧灵秀的头脑与大义凛然的胸怀,更是不用过多言语,也是为世人所熟知的。

似乎,红颜薄命成了世间不变的定律,这样一位国色天香的女子,也注定逃脱不了命运的悲剧。

与那些潇洒豪迈的男人相比,她只是一个妩媚娇羞的女子;与那些出生在王侯将相家里的小姐相比,她也只是一个命运悲苦的女子。而唯一让她与众不同的,便是那张迷倒众生的素颜。上天赋予貂蝉美貌,是对她的恩赐,也是对她的惩罚。

因为相貌出众,自小,貂蝉就被选入了宫中,烦琐的要求与严格的宫规练就了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如此的美艳佳人,生来就注定要与皇室贵族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或许,有些女子,会博得皇帝的宠爱,从此享受荣华富贵;或许,有些女子,会被安排嫁给世子王侯,此后也可以衣食无忧。只是这些,都不是属于貂蝉的。上天赐予她闭月羞花的美貌,却没有给她安排一个安稳平静的生活。

皇宫里那个被大家尊重的皇帝,貂蝉只能远远地望着、看着,少女细腻的心思幻想着受到他的宠爱会是哪般滋味。虽然这种遥望是带着苦涩,但与那些战火弥漫的宫外乱世相比,这样的安静,却也是让人宽慰的。

只是,有些事、有些人,想逃,却无论怎样也逃不掉,这就是命运的悲哀与无奈。

那一天,宫外的喊杀声传到了宫内,人心惶惶,四处逃窜。面对如此的境况,胆大的貂蝉随着几个姐妹逃出了皇宫。可是即便逃了出去,生逢乱世,哪里才是安身之处?

也许吧,面对如此貌美如花、娇羞可人的女子,任凭是谁,也无法忍下心来,弃她于不顾。于是,因缘际会中,颠沛流离的貂蝉遇见了王允,从此,她的命运开始转航。

时任朝廷司徒的王允,收留了貂蝉作为歌伎,并让她唤自己为义父。貂蝉的美貌加上曼妙的舞姿,以及司徒家的财力,让她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作为歌伎,貂蝉平日里除了给贵客们跳舞之外,也别无他事,很是清闲。当生活日渐平稳后,柔美笑容又浮现在脸颊,如水的双眸依旧如往日般妩媚含情。

如果,时光能就这样的静止该有多好;如果,故事能就这样的结束该有多好;如果,貂蝉不曾经历那些凄苦断肠的世事该有多好。可如果只是如果,命运的悲喜故事,仍会按部就班地上演。等待貂蝉的,是忧国忧民的恨和缠绵悱恻的情。

(二)

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自然有着羞涩难启的情愫。只是这份情,还没有来得及去倾诉,还没有遇见心中的那个人,便要锁在心中,她不得不顺从命运,为这个乱世,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往昔清闲幽静的日子,就在王允下跪的一刹那,结束了。

三国,那样一个充满血腥,充满杀戮的时代,早已让王允无可奈何,而董卓的横行霸道,让王司徒无数次地泪流神伤。为了东汉安宁,他不得不折煞美人。

虽然是一介女子,但是貂蝉却有着深明大义的胸怀。眼见东汉被奸臣董卓操纵一切,天下即将大乱。于是,貂蝉便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义父王允分担忧愁。这分担忧愁的方法,便是后来让人们伤心不已的——连环计。

只可惜,貂蝉不是男儿身,她不能血拼战场,报效国家,也不能在朝堂之上关于政治侃侃而谈。即便她是王司徒的义女,却也只是歌伎一名;即便她满身才气,却也只能曼舞多姿,无他作为。

但,貂蝉是美的,美得让人心动,美得让人痴迷,美得让人沉醉。凤仪亭旁的花朵,遮不住她俏丽的容颜;司徒王府的深院,锁不住她卓越的芳华。

幸运的,貂蝉拥有这副秀美的容颜,也只能用这秀美的容颜,来完成义父的计策。

一切,早已经安排妥当。貂蝉,也遇见了她的第一个男人——董卓。没有花轿唢呐,没有媒人婚期,没有凤冠霞帔,貂蝉就这样嫁到了董卓的太师府。残暴骄横的董卓被貂蝉的美艳深深地吸引着、着迷着,日日欢歌笑语,夜夜琴瑟笙箫,早已无心顾及朝廷国事。于国,这是昏庸,而对于貂蝉,这却是娇宠。这般的宠爱,也会让貂蝉在那么一刹那迷茫:如果此生,能与这样的男子相依相偎到老,也是无憾了。但这种迷茫,也只是一瞬间而已,那坚定的初衷不曾动摇。

献董卓娇媚,送吕布柔情。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是累的。这累的不是人,而是心。

对于吕布,或许貂蝉是爱的。只是这爱,是真是假,恐怕她自己最终也没能明白。吕布给予她的,是关怀、是温馨。世人常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真正的好男儿,对于敌人,手握剑戟,驰骋沙场;对于爱人,温柔体贴,关爱有加。与董卓的宠爱不同,吕布的爱是甜蜜的。

那时候的貂蝉,总是做着这样一个梦:梦里面,依稀出现着一个俊朗的身影,熟悉的感觉让人心中遂生温暖。想要看清那抹身影,却奈何飘落的洁白梨花挡住了视线。看不清容颜,心里便多了份陌生与焦急。想要伸手去触及那身影,可是冰冷的指尖还未碰触到,一切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就如同这份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注定是不能简简单单、白头到老的。那份可悲直叫人潸然泪下,徒生凄凉。

她不是普通的女子,也就注定她不能拘泥于爱情。貂蝉是明白的,她自己要做的,是用美貌与聪慧在董卓与吕布之间挑拨离间。这连环计中,也许貂蝉并不做作或伪装。反而,这是一份乱世中难得的淡然与娴静。卸下了面具,貂蝉依旧是貂蝉,那个乱世中,只想要简单生存的女子。

她成功地挑起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只是,清泪散尽,无奈的还是她自己罢了。

(三)

浩浩荡荡上下五千年,无论是哪一时代的美人,都抵不过悲剧的人生结局。命运兜兜转转,到头来,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因为从一开始,便是一无所有。

悲与美,是相互的,越悲,就越美;越美,也就越悲。

也许,貂蝉不该拥有惊世的美貌,也不该能歌善舞,只因命运轨迹的变动,是因它而起。这样的美人貂蝉,也有着自己的悲剧结局。有人说,她跟随主人而去,销声匿迹;有人说,她因遭到关羽嫌弃,命丧刀下;有人说,她是孤寂无依,自缢身亡;亦有人说,她看破了红尘俗世,出家为尼。究竟是怎样的一生结局,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样的人生,也着实让她累了、倦了、腻了。

回首貂蝉的一生,尽管短暂,却跌宕起伏。花季的女子,辜负了青葱岁月,浪费了豆蔻年华。作为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她在尽自己所能地扮演着安排好的角色。舞台谢幕,她出色地完成了一切,但蓦然回首,才发觉自己始终是空落落的。

作为一枚棋子,貂蝉是成功的,这不仅是因为她完成了任务,也是因为作为工具,她没有失去真正的自己。虽然貂蝉也曾魅惑人心,挑拨离间,但却并非是她自己心意。因为只有她知道,那个简单明了的她才是真实的自己;那个月下祈祷的她,才是真实的自己。无论她说着什么话,做着什么事,心中的纯净与素洁始终都不曾褪去。

其实,她渴望的,是能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停歇的彼岸,能有一个可以让自己依靠的肩膀。也许有那么一瞬间,她以为吕布就是那个自己期盼的人,可惜这样的男子却依旧辜负了她的期望。

乱世无常,政局动荡,周游应对,一切的一切都让这个传奇女子身心疲惫。心累了,也就空了。只有终结一切,才能换来安宁的清静。

三国的动乱,是历史的遗憾,也是英雄的过错。但不论怎样,这些也只是男人之间的战争与欲望。谁赢谁输,都与貂蝉无关。她永远是那个慢慢踱着碎步的娇羞女子,永远是那个翩翩起舞的曼妙歌伎,永远是那个笑靥如花的美人。

凄美的细雨,淅淅沥沥,像是诉说着未尽的肝肠。微风轻抚,罗裙舞动,秀发飘扬,宛如心中那重重的回音。在这样一场你争我斗里,貂蝉仿佛就是一朵风姿绰约的玫瑰,尽管有着艳丽的外表,却会让人疼痛无比。就是这样一朵诱人的花,同时深深吸引了两个男子,可不管是谁,都会让她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一朵摇曳多姿的花,在三国的动荡岁月里悄然盛开,暗香悠然。那轻盈娉婷的舞姿是她的情愫,那悲凉忧伤的歌声是她的幽怨。曲终人散,她婀娜的身姿却隐约浮现;终结此生,她的红颜绝世却在芳香中悠悠绽放。

西 施

为爱去他国,却换来没有爱的结局

(一)

一朵白云,一缕微风,一片阳光,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感受心中逆流的情愫,忽然之间,仿佛透过了千年的时光,岁月的长河,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春秋时代,回到了那个清澈的浣纱溪边,回到了那个美丽动人的女子身旁。

朦胧中,一个水盈盈的女子似从妖娆的柳树边走来,碧水荡漾,素手执弄,纤细轻巧。一样的白纱,却将无尽的温情悄悄洒开。那柔柔的浣纱溪水,细细地、涓涓地,流到了那多情的心田,滋润着那颗悲凉的心。

出生于贫苦人家,自然就要为生活奔波。每一日,西施都要跟随父母亲忙忙碌碌。但这样的一个普通女子,却有着迷人的面容。她的美丽,男人们爱,女人们妒。虽然每天饱受风吹日晒,但依旧抹不去她的美丽。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皮肤白嫩,双眸含情。这样如仙子般的美丽,直叫那水中的鱼儿也自愧不如,羞涩地沉入了水底。

那样闭塞的年代,那样闭塞的山村,西施的美丽就像是荒野之中盎然绽放的花朵,吸引着周围人们的目光。家乡人因为她闻名的美貌而炫耀自夸,男人们因为她的美貌时常偷偷观看,女人们则因为她的美丽而争相模仿。

然而,这样的美丽,却沾染上了冰冷复杂的政治,我们不知道这是西施的幸,还是不幸?如果她的美不曾与政治牵连,或许西施依旧是那个西施,那个在溪边浣纱,过着平静日子的村姑丽妹。可是造化弄人,如此简单美丽的女子,却偏偏卷入了吴越争霸的斗争中,任凭那历史的潮流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自己却束手无策。

周景王二十四年,吴越两国爆发了槜李之战。两年之后,在槜李之战中阵亡的阖闾之子夫差想要为父报仇,于是便与越王勾践在夫椒决战。自古以来,胜败乃兵家常事,而此次战争,勾践兵败,逃入了会稽山。随后,勾践听取了范蠡、文种的建议,向吴王夫差求和。从此以后的三年,越王勾践也就忍辱负重,在吴国过上了奴隶般的日子。

由于勾践亲尝夫差的粪便,为他治病,这样的举动、这样的忠心让夫差大受感动,就将勾践放回了越国。

回国后的勾践发愤图强,卧薪尝胆,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想要东山再起,复国报仇。与此同时,范蠡也掌握了夫差好美色的特点,开始在全国各地选拔美女,遍访佳人,企图用美色来迷惑吴王夫差。

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西施,这样一个单纯美丽的女子,被推上了政治舞台,也就是从此,她进入了历史,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二)

拥有迷人的美貌,是世间多少女子的梦想。这样的梦想,西施轻易地实现了。可是,命运是公平的。她拥有了美貌,也就注定了要付出一些他人所不能付出的东西,承受他人所不能承受的苦楚。

遇见西施,范蠡是心动的,而遇见范蠡,西施也是羞涩的。然而,这一次美丽的相遇,却是西施劫难的开始。

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承认,当男人们无所适从的时候,只有女人们可以挺身而出。尽管她们是不情愿的,却也无可奈何。如同西施一样,心中更是千般万般的不愿意,因为送她去吴国的人正是她的心上人。或许,范蠡的心中同西施一样,也是不情愿的。

三年的时光,西施从一个村姑变成了能歌善舞、妩媚柔情的女子,而那颗原本懵懂的少女之心,也渐渐地向范蠡敞开门扉。范蠡为西施的美貌和胆识所折服,西施被范蠡的才华与风度所吸引。当一个男人最有魅力的一面转向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最好的一面也转向了这个男人,那就是爱情预兆。即使平平淡淡的一瞬间,爱情就真的挡也挡不住。

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爱情来得让人惊讶,让人措手不及。它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仅仅降临到两个人的甜蜜世界里。

可是,再甜蜜温馨的爱情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一介女子,别无他能,只有美貌。为了范蠡,为了他的美人计,为了她的国家,她必须要去,不能退缩。这是她的宿命。

分别于此,含泪送行。范蠡为了自己的抱负理想,自私地将心爱的女子送到了别人的怀中;西施为了自己心中深爱的范蠡,无私地牺牲了自己,也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情理之间,爱情之中,西施的取舍之间,该有着怎样痛彻心扉的酸楚与艰难?可是有些时候,既然自己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就要尽自己所能去做好。这一点西施也是明白的。身处吴国的西施,百般展示着自己的媚态,吴侬软语,轻歌曼舞,无一不释放着自己的美好与娇艳。一颦一笑,直迷得吴王夫差神魂颠倒。

从此,西施便成了吴王夫差的宠妃。

男人,一旦心中有了可人的女子,就会不顾一切,倾其所有,只为博得美人一笑。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是如此。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奇妙之处。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的时候,这个女人就是他心中的唯一,是他生命的意义,是他灵魂的所在。只不过,财、权在握的帝王演绎的是一场风流韵事,而普通的百姓庶人只能山盟海誓、甜言蜜语。

扼杀吴国命运前途的,正是吴王夫差的这份痴情与专心。

吴国的西施,受着千般万般的宠爱,享受着荣华富贵,可是一切的物质也都是身外之物。身处异国他乡,离开了爱人的怀抱,即便是怎样的荣华显赫,也不能为这只躯壳增添一丝一毫的光彩。因为这样的身姿没有了灵魂,这样的灵魂没有了心。她没有了爱情的滋润,反倒被人们披上了魅惑人心的妖女的外衣。那种凄厉与悲凉实在是令人毕生难忘。唯一支撑她的,就是远方的爱人。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范蠡,心心念念地期盼着回到久别的家乡,回到爱人的怀抱。

可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想来世间之事也是大抵如此吧。越是充满期盼,就越是难免伤心,物极必反是人们逃脱不了的宿命。

(三)

没有人知道“红颜薄命”从何而来,又蕴藏着怎样的真理,人们只知道,世间的惊世女子,多是逃不过悲惨的命运。一如那春草抵不过秋风的凄凉,一如那花开拗不过凋零的颓废。

金戈铁马,战火硝烟,吴国最终还是灭亡了。与其说是败给了越国的兵马,倒不如说是败给了西施的美貌。然而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洗雪国耻之余,又有谁能记得西施的功劳?还会有谁记得这样一个女子的存在?

曾经简单清纯的村姑,为了自己的爱情变成了女“特工”,可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曾经天真地以为自己所有的付出能够换来爱情的甜蜜。可是到头来,她又得到了什么呢?她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因此失去了太多、太多。

或许,从被范蠡带走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西施悲剧的命运,而那样的相遇,也是她悲剧命运序幕的开始。上天赐予了她美貌,也同时让她身负复国的使命。她学会了媚惑男人,学会了倚媚俏笑,学会了笙歌曼舞,她在为别人演绎着另一个自己,一个不像自己的自己。从此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纯真,也失去了爱情。这样的人生是悲惨的,这样的女子是让人心疼的。

虚情假意与真心挚爱,纯净本真与谄媚妖惑,如此截然相反的性情,却要演绎得淋漓尽致,以假乱真,这该是怎样的痛彻心扉?该是怎样的愁苦无奈?敌国与故乡,爱人与仇人,这该是怎样的艰难取舍?怎样的犹豫选择?一切的矛盾和酸楚,一切的笑容和泪水,一切的爱恨情仇,这该让一介女子如何去承受?

没有人会替西施想过这些,也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到西施的悲凉与愁苦。只是,这样一个柔弱女子,独自承担着一切,该让后世之人怎样地去敬仰、去钦佩呢?

拥有倾世的美貌,让西施背上复国的重任,这是她的不幸;而也因为这倾世的美貌,让她赢得了两个男人的爱情,又是她的幸运。范蠡是爱她的,但他的爱太过自私,太过无情;夫差也是爱她的,但他的爱太过肤浅,太过痴迷。吴越之间的争霸,是男人们之间的欲望与夺取,可是,这样的战争,牺牲的到底是谁?或许,如此的一场“美人计”的较量,西施是最可悲的。对于西施这样绝世的女子,我们总是无情地冠以“红颜祸水”的头衔,可是于西施来说,这样的红颜祸水,我们又该怎样去读懂她、了解她,参透她呢?

遥远的历史,我们终究是不能还原现实;而彼时的耳边,只有那首《西施》还在悲情哀怨地萦绕在耳旁。

浣纱清溪

柔指纤细

鱼儿沉水为你迷

吴王江山为你弃

情系使命

依然美丽……

吴越故事只要有了你

江山就会更美丽

吴越故事如果没有你

历史不会再传奇……

杨玉环

三千宠爱,千古绝唱《 长恨歌 》

(一)

白昼时,马嵬坡上空那道坚毅的日光,落在了明晃晃的剑戟之上,反射出耀眼的光亮。而夜幕降临,那道明亮的光线收起了犀利的锋芒,只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黑夜与宁静。

可叹那昔日繁华的大唐时代却与三尺白绫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就这样率领着千军万马,气势磅礴,毫不掩饰心中的那抹敌意,而这一切,全部都落在了美酒、荔枝、霓裳与羽衣之中。

杨玉环,一个绝美的女子,却赋予了美丽更多的意义。美貌是她的财富,让她吃腻了荔枝,听烦了诵诗;美貌是她的筹码,让她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帝皇上朝的建制;可美貌,也是一把锋利的剑,让她因此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天生丽质的美女,人生之旅理应与众不同。如此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她的一生,自然也是传奇交织的一生。

开元二十二年的七月,杨玉环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遇见了寿王李瑁,李瑁对于这样一位堪称大唐第一美女的女子可谓是一见倾心,当年唐玄宗就下诏立杨玉环为寿王妃。

对于美貌的女子,男人们想要占为己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杨家有女初长成”,充满着对爱情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杨玉环就这样成为了王妃,做了人妻。年少的杨玉环,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对于弹奏琵琶更是信手拈来。容颜动人、体态丰腴的她,淋漓尽致地诠释着雍容华贵,就像是一株富贵的牡丹,花香四溢,飘散人间。

是的,这样的女子,谁能不疼?谁能不爱?疼爱喜欢她的,又何止李瑁一个男子?

但如花的美眷却也抵不过似水的流年。人生之中,过客来来往往,多少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一次一次的寻寻觅觅,可是躲不掉的依旧是命运的缠绕。就在这千年不变的骊山,杨玉环遇见了她的唐三郎,也开始了一段惊天动地的黄昏恋。而那辉煌的大唐盛世,也因此断送了锦绣繁华。

(二)

世间的爱情,总是要与般配牵连,人们墨守成规地遵循着道德规矩,按部就班地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爱情故事。可是谁能说清楚,这些所谓的爱情里面,哪些才是矢志不渝的真爱?现今如此,更何况是古时!

遇见杨玉环时,唐玄宗已经是五十六岁的老皇帝了,而彼时的杨玉环也已经是他二十二岁的儿媳妇。虽然心生喜爱,却是不伦之事。但是有些时候,爱情的力量是惊人的,是没有道理可言的。想要爱,就要去做,因为等待终究换不来令人艳羡的爱情。

寂寥空虚,如同帝皇之心。那时候的唐玄宗没有想到,年过半百的自己还能在驾鹤西去之前,遇见如此让自己心动的女子,仿佛生命开始了新的篇章一般,让他生机勃勃,活力无限。这也就是爱情的奇妙之处。两个彼此相互吸引的心是没有距离的,没有高低贵贱的。除去了那些烦冗的礼节,他称呼她“玉环”,她唤他作“三郎”,如此浓情蜜意,伉俪情深,羡煞旁人。

伴君如伴虎,身处在深宫之中,这样的平等是难得遇见的,后宫佳丽三千,美人无数,却无一人敢去毫无顾忌地招惹帝皇君王,也没有一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博得天子的欢心,但独独杨玉环做到了。他与她,抛去了年龄的限制,抛去了礼节的束缚,就如平民百姓一样,缠绵地爱着,轻松地爱着,毫无顾忌地爱着。试问,茫茫人世间能有几个君王的爱,如同玉环和三郎那般,如此真挚纯粹?

男人爱女人,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男人们总是认为,爱一个女人,就要尽自己所能,给予她世间的一切美好,不管她是否想要,是否需要。或许,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它只是源自于一个男人的温情之心。但千百年来,也正是因为这样简单的想法,害苦了不少女子,也让她们从此背上了“红颜祸水”的罪名,让她们的一生都饱受非议。

就像是幽王为博美人一笑,敢于烽火戏诸侯,可人们并不知道,那些都不是褒姒想要的;就像是因为杨玉环的受宠,杨家也是鸡犬升天,片刻间权倾朝野,可又有谁人知晓,这些并不是杨贵妃所要求的。世间无知的人们,只认得结果,却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只是人云亦云,任凭他人将所有的过错推给了那些无辜的女子,美其名曰“惩恶扬善”。兵败也好,亡国也罢,全部都归咎于一句“红颜祸水”,这是世间倾国女子的悲哀,也是所有局外人的悲哀。倾国的女子只拥有了绮丽的开头,却未能预见自己悲剧的结尾;局外之人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却没有参透故事其中的究竟!

命运的悲哀往往毫无预兆,却是早已经注定好的。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悲剧的种子就已经深埋于土;岁月流逝,那颗种子也会破土而出,经受着风霜雨雪,体会着春夏秋冬,静静等待着悲凉开花结果。

(三)

微小的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因为如此的我们不能与强大的命运抗衡。我们所遇见的人,遇见的事,无论是喜是悲,都是上天给予的考验。而上天给予杨玉环的悲剧考验也悄悄降临了。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军队不堪一击。唐玄宗趁乱仓皇出逃,企图在四川东山再起。然而,四川还没有到达,悲剧便在马嵬坡上演,唐玄宗为了自己活命,也为了日后的大唐江山,含泪咽下浓情蜜意时候的山盟海誓,顺应着千军万马呼喊,忍痛赐了杨贵妃自缢。

一条三尺白绫,就这样决绝地结束了杨玉环三十八岁的生命,香消玉殒。此一时,彼一时,曾经华丽雍容集万千宠爱的杨贵妃,死后居然只被简单地堆了一个土坟。那些充满敌意的人们,似乎了却了心中的一件大事,丝毫不念及曾经的一切,往昔的身份,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没有一人回头,没有一句安慰,没有一丝怀念。

人已不在,徒留旧爱。有些爱,需要用漫长的时间去忘记,因为那深切的情已经不知不觉地侵入了心骨;有些恨,需要用毕生的经历去掩盖,因为那幽怨的恨一样会模糊了岁月光影。杨玉环的恨,要以生命的终结才能做个了断,也只有一死,才能让一切戛然而止。三尺白绫,结束了一切的爱与恨,情与怨,这样的决绝,这样的残忍。而这,也是命运的旨意,不容许我们篡改,也不容许我们弥补。

有人说,杨贵妃过于信任安禄山,导致了安史之乱;有人说,杨贵妃举止荒唐放肆,夜夜笙歌,纸醉金迷;亦有人说,唐玄宗因为杨贵妃的迷惑,从而荒废了朝政,导致了大唐的衰落。后世的我们,不能评判杨玉环的对与错,也不能评判唐玄宗的是与非。只是,泱泱大国,大唐盛世,却曾经一度濒临亡国,而这一切的不幸却让一位风姿绝代的女子做了替死断魂,这到底是谁的过错?

或许,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们始终探寻不出个究竟来,因为爱情一旦牵扯到了政治,就显得复杂与无情。但这所有的故事,玉环与三郎的爱情,大唐失政的遗恨,都让一首《长恨歌》成为了千古绝唱。或许悲剧的爱情,总能勾起人们的恻隐之心吧!这是不变的定律。

长恨歌,歌长恨。那些字字句句里透着诉不尽的情愫,究竟是恨、是怨,还是遗憾?是恨那世人言语品评的不公,还是恨唐三郎守得住江山,却保不住美人?抑或是恨自己的美貌才情让自己芳华早逝?长恨歌,终究是歌尽恨不尽。可叹,绝世美艳的杨玉环,集后宫三千宠爱于一身,却让自己的那颗心在无声无息之中消殒、逝去。

人说风月薄情,人说世态炎凉。也许只有这样,万里山河才能依旧明朗,宫宇地脉才能容颜不改。那一条洁白的绸缎,结束了悲凉的生命,但却不能结束千年的爱恋。滤过了幸福的笑容,透彻了甜蜜的宠爱,剩下的就只有清澈和无瑕。一切都不再喧哗吵闹,一切也都不再摇曳多姿。

轻轻地抖落掉满身的风雨,慢慢地安抚住俗世的尘埃,回到最初的自己。梦醒时分,一切都如最初般美好,千回百转,遥看那梦回大唐情爱。

陈圆圆

倾国名姬,冲冠一怒为红颜

(一)

一席银华的月光,慢慢地晕开了夜幕的黑影,秦淮河的柔水宛如碧玉一般清澈宁静。微风习习,吹起了丝丝的涟漪,一层一层的波浪仿佛是那心中的思绪,嫣然地缓缓起伏。

听,那凄清的银月之下,是何处传来一声声柔媚的低吟浅唱?朦胧之中,仿佛看见那多情的秦淮河畔,有着一袭幽幽的倩影,雪白的裙角轻舞飞扬,顺滑的青丝亦随风飘动。清净的玉笛伴着悠扬的歌声,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空盘旋、盘旋……

明月当空,繁星闪耀,绝世般的悲寂、凄清。

曾经一代歌伎,素手执玉板,红唇微启,轻轻低吟,叹尘世,诉情长。澹秀天然,蕙质兰心,面若桃花,眉目生情。有谁能知,像陈圆圆这样的绝美女子,有朝一日会成为众人口中的“红颜祸水”?

说红颜,诉薄命。女子秀美娟丽本是好事,可结局却偏偏都化为了坏事。她天资聪明,无论何事一学就会;她唱遍昆曲,颇有心得;她孝顺亲人,无论远近;她伶牙俐齿,口若吐珠;她通情达理,处世妥当。而除却这一切,最重要的,是她倾国倾城,貌美如花。也许,在男人们的眼中,一张娇美的面容抵得过一切缺点。

那样醉人的素颜,那样曼妙的身姿,那样动听的歌声,迷住了吴三桂,也迷住了我们所有人。

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陈圆圆,因为祖母卧病在床而负债累累,也因此,在她十四岁的那一年,被人贩卖到了苏州的教坊,做了一名歌伎,也取了“陈圆圆”这个艺名。才艺出色、容貌出色的她,很快就成为了众多公子王孙迷恋的对象。是的,那是一种迷恋,是一种痴迷,因为她的美丽,因为她的妩媚,因为她的歌声,因为她的舞姿。

琴弦亮丽、玉笛浓艳、羌管淡雅,悠扬的乐声,抚平了烟雨过后的江南,绮丽的彩虹隐隐约约透着清新的气韵。伴着缓缓而起的舞曲,伴着此起彼伏的呐喊与鼓掌声,那个秀丽的倩影轻盈曼舞,众人的惊叹渲染了那抹身姿,眼中的惊艳鼓舞了跳动的旋律。嘴角上扬起的微笑颠倒了众生,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笑靥的背后,充斥着淡淡的忧伤与不安。

很快,歌伎陈圆圆的艳名遍布了姑苏城内外的每一个角落。面对前来寻乐的男子,她必须戴上那虚伪做作的面具,没有情感地微笑着,舞蹈着,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木偶一般,循规蹈矩地表演着观众喜爱的角色。台下那些垂涎美色的男人们,总是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在蠢蠢欲动,觊觎着陈圆圆的美。

时间是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人们忘了自己的初衷,忘了最初的自己。日复一日,陈圆圆的伪装不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的伪装。那样的冰冷,那样的无情,甚至连自己也在深深地欺骗着。

男人们吵闹着想要将她占为己有,势利的老鸨笑盈盈地趁机抬高了她的身价。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商人们想要金钱,男人们想要美女。可又有谁能明白陈圆圆心中那一抹难以言表的苦楚与辛酸?脱离了尘世,即便是努力地伪装着,也还是会有一瞬间的真情实意流淌在心底,那是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对爱人的期盼。身处在这样的繁乱之地,难免会想要有一个坚实的臂膀让自己依靠,给自己温暖。或许,旁人只觉得她是烟花女子,不值得如此;或许,那些男人们只是一时兴起,不屑于给她一个名分。可这却剥夺不了她拥有属于自己爱情的权利,虽然表面在迎合着,但在陈圆圆的心中却对那些世俗的男子嗤之以鼻。那些男子贪恋美色,胸无大志,怎能成为自己一生的依靠?

她不想要山盟海誓,不想要轰轰烈烈,只求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但这只是自己的期盼罢了。她不知道这样的期盼能否实现,她只知道,她不能堕落,不能庸俗,只因为心中那个还未曾出现的俊影。她料想,总有一天,她会遇到一个男子,肯将自己视为生命,视为灵魂。

于是,等待,成为了她生命中的意义。

(二)

有人说,陈圆圆这样的女子就是“红颜祸水”,可即便是祸水,她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祸水。因为,她在有生之年遇见了吴三桂。

与吴三桂相识、相知、相爱,到底是对还是错,没人能说得清楚。如果没有遇见他,或许陈圆圆依旧是一名歌伎,也或许在老去之前,会被哪个大户人家赎去做了小妾。但命运的轨迹中没有如果二字,陈圆圆终是遇见了吴三桂,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那一日的宴会中,吴三桂与陈圆圆相遇了。那飘飘然的坠地长裙,那纤细白净的玉手,那精致的妆容,那秀美的容颜,无一不吸引着吴三桂的目光。一瞬间,四目相对,彼此的心中便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遇见吴三桂,让陈圆圆那颗冰封已久的心开始慢慢地苏醒融化,那一刻,虚伪的面具灰飞烟灭,不见踪影。再次绽放的笑容,充满了温情与爱意。那笑容不再是空洞的,不再是冰冷的,不再属于世间所有的男子。那笑容,从此以后只属于他一人所有,无论如何,都是唯一。

然,悲喜交加,才是人生的真谛。依旧沉浸在爱情的甜蜜里,一句“六军恸哭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却将她从天堂拉到了地狱,从幸福的女子成为了红颜祸水。

彼时的明朝,气数已尽,清朝的军队已经逼近京城。而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却收到了闯王李自成的来信。原来李自成已经捷足先登,攻破了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并劝吴三桂归顺于自己。更可悲可气的是,艳名天下的歌伎陈圆圆也已经被李自成掳了去。得知了这一切,吴三桂做出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惊世之举:引清兵入山海关,打败了只做了一个多月皇帝的李自成。

于是,上天便把绝世美女陈圆圆与山海关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悲剧同时让陈圆圆开始了难挨的厄运。想那歌伎陈圆圆一生坎坷,所有的得与失都因为那副让人羡慕的皮囊,生命的卑微,让她想不到自己的美貌有一天会成为山海关的关卡,会成为朝代次第更迭的主宰。

世俗的人们,不公的历史,总是将这一切的不幸迁怒于女人。没有人愿意成为牺牲品,没有人愿意成为权势的工具,也没有人愿意成为世人欺凌的对象。陈圆圆也是如此,她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罢了,她有何德何能,能够改变朝代,改变历史?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只是这安排是多么可笑,多么不公!为什么红颜变成了祸水,遭人诟病的只有女子?值得庆幸的是,还是有人懂得这其中的缘由,懂得陈圆圆的不易与无辜。一首《圆圆曲》叹惋了世人对于陈圆圆的欺凌,嘲讽了男子的不负责任。也许,人云亦云,口中的那些故事就真的成为了人们相信的事实;也许,陈圆圆也是想为自己争辩的,毕竟这样的故事被描摹得再真实,也不是事实。可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那些流传的话语实在是可怕至极!它会让人没了信心,没了勇气。不管怎样给自己辩白,如若是先入为主的谎言被人们接纳,就注定要成为一个替罪者。

陈圆圆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一个普通的歌伎。她没有那么多的狡诈去使用,没有那么多的伎俩去玩弄,更没有野心去干涉政治。可是,人们偏偏要把这些都强加给她,让她卷入黑暗之中。这,也正是陈圆圆悲剧人生的所在。而这样的悲剧,却不止一幕,悲哀的也不止陈圆圆一人。时间在延续,这样的悲剧也在延续。

上苍的玩弄总是让人那般的措手不及,它赐予了陈圆圆一场华丽美好的梦境,也让她拥有了一世最温暖的爱情,但这样的赐予总是会附有沉重的代价。如果吴三桂知道世间的人们如此地非议他心爱的女子,歪曲了事实,是不是也会奋不顾身地想要为陈圆圆洗清罪名,还原现实?哪怕会因此血流不止,哪怕会因此粉身碎骨,只因为不忍心让深爱的女子受着这般的冤情。可是,那些坚定的人们,是否会理解这样的痴情?

光阴的齿轮碾碎了往昔的沧桑,心中那些往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淡漠。与古时那些“红颜祸水”相比,陈圆圆已是幸运无比。她没有西施葬水的可怜,没有貂蝉斩腰的可悲,没有杨贵妃自缢的不幸,没有杜十娘怒投江水的愤慨。虽是不幸,但也是一种含泪的微笑而已。曾经艳名盖世的歌伎陈圆圆,最后还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人活着,心却已经死了。那个从诗情画意里走出来的红尘女子,如今却心如死灰,想来也着实可悲。出家为尼,是无奈之选,也是逃避的方法。一介弱女子,面对世间的繁乱,只有如此。她累了,她不想再去考虑那么多了,不想再去面对那么多了,她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的愿望:平淡安稳,别无杂念。

流年碎影,早已经把过去的伤痕安慰、抚平,绝色歌伎陈圆圆也早已经在莲花池水中香魂消逝。冥杳恍惚之中,隐约瞧见温婉绮丽的秀影伴着波动漾起的涟漪,在美妙的莲花池中亭亭舞动,宛如一朵没有沾染上世俗气息的莲花,纯白洁净。岁月安好,只愿这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能在下一个轮回中遇见她的那位赏花人。

赵飞燕

身轻如燕,红颜薄命

(一)

燕子迁翩,如梦起舞,风情万种,旖旎无限。

轻盈的身姿仿佛是跳跃在翅膀上的灵魂,曼妙的舞步宛如仙子一般的迷人陶醉。看那燕子的翩翩起舞,似乎自己的脚步也变得轻巧灵敏了。

走笔大汉王朝,那一个遥远的时代,那一个在舞蹈上成为佼佼者的女子,那一个被后世之人提到了千万次的闺名,都不禁让人心绪难平。她,被尊为孝成皇后,母仪天下,贵倾后宫;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衣袂飘飘,魅舞倾城。环肥燕瘦中,她是那纤纤细柳腰;手掌之上的轻盈一舞,成就了她一代舞后的美誉。她,便是赵飞燕。

世间女子,皆是传奇。传奇女子,皆是不凡。私生女的身份让赵飞燕受尽了人们的冷眼,而无能的父亲赵曼因为家境贫寒,负担不起,便不得不将她与孪生妹妹赵合德丢弃到了荒郊野外。可是苍天眷顾,命运的磨难和恶劣却没有将她们姐妹二人所击溃,几日后,生命强大的姐妹二人却没有因此而夭折。或许父亲赵曼也不忍心如此残忍地对待两个女婴,便将她们接回家中,勉强抚养。

有些东西,是宿命,后天学不来,除不掉,就像是赵家飞燕的天生丽质。从小,赵飞燕就出落得美艳无比,身姿纤细,如是,便被家人送到了阳阿公主府上,开始学习舞蹈音律。天资聪慧的她,不仅弹得一手好琴,舞姿更是出众惊世。轻盈的舞步,纤细的腰身,就像是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燕一般。

然而,翩翩起舞,燕子还是会遇见属于自己的爱情。

那一日的舞会,只一刹那间就让赵飞燕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成为了舞蹈上的璀璨明珠。委婉娇美的歌声,轻盈优美的舞姿,像是仙女凌波,妩媚动人;秀发飘扬,丝丝暗香;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眸,水盈多情,沁人身骨,醉人心灵。如此一位绝世佳人,生生迷住了汉成帝刘骜。

等不完的地老天荒,诉不尽的儿女情长,爱情里的柔言软语终是成为了人们难过的情劫。

(二)

她,只是一只飞燕,但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没有了“眼睛”,盲目莽撞的她,就这样一直地飞,一直地,一直地……直到飞向了翩翩起舞,飞进了皇宫深墙,飞进了嗜血的地狱。

飞燕是可悲的,她本可以飞越高高的城墙,飞向自己想要的世界,但却无奈被禁锢在了这尔虞我诈的深宫之中。

自那一次在舞会上与赵飞燕相见,汉成帝刘骜便对飞燕翩翩倩影无法忘怀。眼前是她那妩媚的笑容,脑中是她那轻盈的舞蹈,遇此佳人,怎能错过?于是,第二日,刘骜便把赵飞燕接到了宫中,封为了婕妤。

皇帝的后宫,可想而知是“佳丽三千”,更何况汉成帝刘骜本就喜爱寻欢作乐,放浪形骸,宫中的佳人美女自然是数不胜数。而赵飞燕平步青云,由府中的歌舞伎变成了宫中的婕妤,这也就难免惹人妒忌,遭人口舌。身处在黑暗的后宫,你争我夺,钩心斗角,为的只有争宠,保住自己的地位,毕竟那冷宫滋味实在难挨。哪一个女人能不懂得如此的道理?赵飞燕是聪明的,这样的聪明让她备受宠爱,甚至让刘骜不惜废了许皇后,册立赵飞燕为一国之母。

获得如此专宠,或是因为她惊世的美貌;或是因为她高超的舞蹈;或者两者都有。

她的惊艳、绝美,从她的名字我们大抵也可以窥见她的无与伦比。一席素衣,遮盖不住她的美好,那细碎的步伐,款款而来,勾人魂魄的舞姿,犹如一株摇曳在风中的百合,婷婷婉婉,绽放在一千多年前的盛世王朝。不能亲眼所见,不由得让人去猜想,那该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呵!

那一身高超的舞技,想来也只能归属于自己心爱的人。为他欢歌,为他笑语,为他起舞,为他生情。纨素飞舞,翩翩然然,仿佛随时都会化身为一只飞燕,翱翔而去。当那双玉足沾上冰凉清冷的水晶托盘之上,或许乘风化羽,脱离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也是她心甘情愿的选择。

从一个出身低贱卑微的私生女,到声名鹊起的歌舞伎,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赵飞燕拥有了那个时代女子至高无上的荣耀与宠爱。那些女子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她却凭着舞后的姿态一跃枝头,独揽手中。享受着荣华富贵,享受着众人服侍,享受着优越华贵,可是,当一个人真正拥有了这一切,就真的会快乐,会幸福吗?

既然如此,那么“宠少衰而女弟绝幸”的结局又为何找上她来?或许,一切的美好都只是假象罢了。

(三)

女人们争宠,是后宫之中不变的基调。就算是赵飞燕,也不例外。为了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赵飞燕把孪生妹妹赵合德也推荐给了皇帝,封了昭仪。从此,赵氏姐妹二人,受尽宠爱,显赫一时。

爱情是无私的,为自己心上的那个人,宁可自己付出时间,付出金钱,付出所有也都在所不惜,甚至是生命;而爱情也是自私的,即便是再心胸宽广的人,恐怕也无法容忍与别人共事一夫。当自己的丈夫变成妹夫,赵飞燕的心里该是怎样的酸楚?那张秀丽的素颜上,露出的该是怎样的表情?时代的悲哀让她成为了沉默的女子,无言代替了一切,即使心中有怎样的委屈,怎样的不满,也不会轻易地说出口。

亲密的爱人,那颗心却时远时近,忽明忽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模糊了双眼,朦胧了内心,她心里所想的,怕是他也不曾细心斟酌过。距离远了,心也就远了,情也就淡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上天赋予了他威望的同时,也给予了他薄情的权利。

她没有那么多的心思,也没有那么多的诡计,她只是想用一个皇子来换回皇上对她的宠爱,哪怕不及曾经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作为一个女人,这一个小小的愿望,小小的需求,却被后人无情地说成了是秽乱宫闱。如此一个荒唐的罪名,竟成为了彼此之间无法弥补的伤痕!那个封建专权的时代,所有人都指责她的心狠手辣,她的无情刻薄,甚至是她的亲妹妹!可为什么人们不能够施舍一下自己那颗善良的心,非要给这样的舞后冠上如此的头衔?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给这样荒凉悲戚的生命一米阳光,照耀此生?那无情的,到底是赵家飞燕,还是世人口舌的唾弃?

后人唾弃赵飞燕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断绝皇嗣的行为,不要说这样的故事到底是怎样一个现实,贵为皇后的赵飞燕,哪怕是最受宠的时候都没有肆意妄为,残害忠良,那是因为她也是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底线——不干朝政。

诱惑人的东西是吸引的,是奇妙的。不干政,这是后来多少像她这样的女子能够做到的?她在意的不是权力的大小,不是金钱的多少;她在意的,不过是那个人的真心!可是,敢问苍天,这样的真心,到底能坚持多久?那些山盟海誓的话语,那些甜言蜜语的柔情,到底能实现多少?没有人回答,只有一如往昔的寂静。或许,这样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爱情本就是过往云烟一般的虚无缥缈。而她,却执着地想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他,终究还是越走越远了,远到自己的心早已经不知道彼时的他在想些什么。东宫的华丽,让他不再留恋;飞燕的舞姿,也不再让他痴迷。多少个寂静无眠的夜晚,那只飞燕独自一人处在寂寥的宫殿里,孤独地在银华之下翩翩起舞,没有人鼓舞,也没有人惊诧;有的,只是孤芳自赏,只是暗自流泪。

可惜,那样绝美至极的舞蹈,千百年后的人们却是无法再看到了。而那个杨柳细腰的瘦美人,也带着她的爱与恨,像是一只燕子般的,飞去了另一个世界,徒留倩影,惹人怀念。

曾经,水晶盘上的一支妙舞,舞在了千年之前的西汉,舞出了飞燕刻骨的孤寂;而今,那个美艳的舞娘,化身成为了雨燕,绕梁飞舞,盘旋环绕,像是在诉说前世的情爱因缘…… MwJsXF5hPKnoCBB76RJN03ZFHZNA57AknslBYyVlodRSetQ8CLLCNxo/fYg434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