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伦敦之恋

伦敦,本来没有那么美,因为有了徐志摩,有了这段爱的佳话,连雾都美了起来。

他们的爱是缘分,也是命中注定,就像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前世欠下的情债,所以此生来还,只不过这次来还债的是徐志摩。

他们的相逢也许是千年前种下的蛊,让人深深沉醉,并且沉醉到生命枯竭。每次想到林徽因,我们就总不自觉地想起她的美。她是从徐志摩诗歌中走出来的女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她就摆脱不掉成为诗人心中永恒的素材和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现实而梦幻的女子,一个让诗人关心了一辈子的女人。

徽因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女孩,在英国居住的两年,她非常寂寞。那时她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远在天涯异乡,父亲很忙,她只有自己孤单的打发从早到晚的时光。

她这样回忆那时情景:“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独自坐着,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

这时候一个人出现了,她出现在徽因孤寂的生活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徐志摩和徽因第一次见面是偶然的,就像偶尔交汇的两片云。他本是一个洒脱的人,可是这次的相遇,他没有做到那么洒脱,他忘不掉她,一辈子都没有忘掉。

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而她,就是林徽因,是他一辈子的灵魂伴侣。

那是一个让他们都终生难忘的日子,1920年的11月16日,从早上到下午一直都是雾蒙蒙的天气。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的江苏籍学生陈通伯,把一个高高瘦瘦飘然长衫青年,带到了他们父女的公寓,他就是徐志摩。就这样,他认识了林徽因父女,他一直非常崇拜林长民,喜欢他的演讲和学识,所以托人介绍,进入了林家公寓。

那天,徐志摩也见到了让很多青年男子倾慕的林徽因,这一年她16岁,是一个风姿绰约的纯情少女。徐志摩比林徽因年长八岁,是一个男人最美好的年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很多红颜佳丽为他动心。

徐志摩是一个有魔力的男人,很有感染力,就连林徽因的父亲也非常喜欢他,林长民和徐志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谈的非常开心,相通的话题也非常多,林长民经常在徐志摩面前谈起他的“徽徽”,这是徽因的乳名。

林长民经常骄傲地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也喜欢这个男子,她知道他的故事和才华,满眼都是崇拜,喜欢看他笑,喜欢看他评论,甚至喜欢看他沉默,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的心。

志摩从此成了他家的常客,徽因喜欢在他们长谈的时候为他们做点小点心,徽因发现志摩的眼光里有一种异样的深情,她喜欢他的眼神和谈吐。每一次他们交谈的时候,徽因总是坐在一角静静地听着。她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个男人会走入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即使那时候还不知道爱为何物,但她已经被他带到了绝美的文学殿堂。

徽因是一个有内涵的女孩,她喜欢这种崇拜,喜欢他的美丽诗句。徐志摩发现她读过很多书,并且都是外国的原著。他喜欢看她坐在壁炉前,那画面像一幅画,永远定格在他的心上。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太深,以至于多年以后,林徽因成为一个诗人,作家,她的灵感和风格都沿袭于徐志摩。

志摩也经常被这个女孩吸引,她外表看上去清美秀丽,像一个女学生,其实却是一个非常聪慧懂事的姑娘,远远看去,像一株白莲。开始时,志摩把她当成妹妹,心疼她宠爱她,可是当林长民有一次开玩笑说:“看我家林徽因和徐志摩是不是一对?”林长民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将徐志摩心中积压的情感瞬间点燃,她已经把林徽因当成了美的化身,成为他一辈子可以用生命去追求的女人。

徽因不只见过志摩一个年轻人,很多青年才俊都喜欢拜访林长民,可是真正让徽因印象深刻的,唯有志摩,也许这就是缘分和爱情。关于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有很多种说法,但我宁愿相信爱情,因为在那段寂寞时光里,徽因曾经把志摩当成她的全部,即使不是爱情,也是一种依赖之情。她没有想到,这位叔叔,会开启她的情感历程。

徐志摩是家中的独苗,父亲很多事都由着他,母亲也对他非常溺爱。这个家庭的每一份爱,都给徐志摩带来了很大影响,让他性情温和,可以和不同的人交朋友。在快乐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忧患意识少,所以他比同龄人显得更天真些。徐志摩有着深入骨髓的天真,所以他和林徽因的故事也就没有什么想不通,虽然他那时表面比林徽因年长八岁,但骨子里他并不比徽因成熟,所以他可以任性,可以为了梦中的女孩疯狂。

进入林家公寓的徐志摩,并不快乐,他有着求学的不得意,也有家庭的不自由。早在读中学的时候,家里就为了他定了一门亲事。虽然徐志摩对于这种爱恋非常不满意,但是他的家庭却非常满意这个新娘子,因为她有着显赫的家世和美丽的外表。

很多人都记着纳兰容若的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之初,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美丽的开始也让人充满憧憬,可一旦面对现实问题,一切又都变了,变得面目全非。

林徽因的出现仿佛是徐志摩的转折点,她正好出现在他最彷徨无奈的时候,她就像光点亮了徐志摩的世界。

徐志摩开始时只是把林长民当做知己,可是徽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却总是吸引着他的目光。徽因这样的女子太聪明,所以总是能随时展现自己一身的魅力,让欣赏她的人将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优雅、大方。她不仅愉悦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他爱上了她,没有任何理由。他喜欢和她在一起,他爱她的纯真美丽,爱她的才情,爱她那紧紧深锁的双眉,爱她那动听的声音,诗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她激发了他所有的诗性,虽然他也知道他早已经没有了爱人的权利,可还是希望可以和她在一起。

“也许,从现在开始,爱,自由、美将会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为,爱还是人生第一件伟大的事业,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别的自由了。”这是他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男人和女人,如果每天都有共同的话题,他们的心就会越来越近,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感觉更像是师生恋,爱情从量变到质变。

除了林徽因,没有人知道徐志摩的心,他是那么热烈地燃烧著,像个孩子一样的天真。在他们初相识的最初,她只是把他当做“大朋友”,当成她的“徐叔叔”,可是,当这位比自己年长而且已婚的男子像她赤裸裸地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林徽因知道自己原来也控制不了自己,知道了爱情的杀伤力,她无所适从,因为他是有家庭的人。此时的徐志摩已经失去了爱的权利,因为他已婚,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徐志摩是一个崇尚爱和自由的人,对于家里为他娶进来的妻子,他从来没有一丝柔情,即使张幼仪也是一个大家闺秀,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他也不愿意看一眼。多情的人也最无情,他可以在任何人面前展现他多情才子的一面,就是不愿意为张幼仪露出一点笑容,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甚至不愿意负担他作为一个丈夫的责任。

这个24岁的男人填满了徽因孤寂的心,她的少女情怀充满了对他的信赖和爱慕。诗人被迷惑了,写下了一首首情诗,他爱上了像精灵一样可爱的林徽因,当她用她那天真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他彻底沉沦了,“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 这朵白莲已经深深的种植在他心里,他愿意为她永远停留。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时候,徐志摩都不想正视她,即使张幼仪落落大方,即使她很美丽,可这一切都与徐志摩无缘,他见到林徽因却放佛被电到一样,他认定她是他命中的红颜,愿意为她万劫不复,即使牺牲一切,只要和她的那一段缘分。

可是面对他赤裸裸的爱和表白,她害怕了,她怕伤害他的妻子,害怕这无法预知的未来,更怕自己一生都会活在痛苦中,所以她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只做他一辈子的灵魂知己,选择了离开伦敦。

当他知道她要离开伦敦的时候悲伤了,她竟然没有和他告别就走了,送她的那天,他哭了,伦敦之恋随着汽笛声被徽因深深地埋藏在心灵深处,带给徐志摩的却是永久的痛。 L9rbM+9zK3wwUjIq/3xcp4tvSl9c+z4oh0cj5uA0kNzeiF3qWyIpE4mGSjMddi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