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
顾城面目清俊,一双炯炯有神的黑色大眼睛,却似乎并没有随着身体的增长而发生任何改变,还是宛如婴儿一样的 赤诚和坦率。他的眼睛,是秋日湖水,你看得到落叶,却看不到腐朽。你看得到枯枝,却看不到沧桑。
这是上天赋予顾城的财富,在顾城的身上,这黑色双眸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的一切,仿佛要把一切看穿,用全新的视野去审视这个世界。
行进在漫漫的旅途当中,前方充斥着未知。顾工看着前面满是尘埃的路,沉默着;小顾城看着四周的景色,沉默着,两个人都各有所思。
一家人一路走来,颠簸的破旧卡车终于到了被“流放”的河滩边,空旷的河滩周围坐落着一座小村庄,灰灰的泥土墙,阳光下蹲着几个在晒太阳的老人,他们穿着灰灰的衣服,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在这种大乱的世道当中,这个村庄貌似并没有收到侵扰,而依旧显得平静宁和。
顾工一家下了轰轰作响的卡车,匆忙地搬下了凌乱的行李,这才有闲暇时间去观看这个乡村,去看这眼前的景象,伴着匆匆返回的卡车留下的灰烟,顾城才有时间去慢慢的观察这个眼前与之前迥然不同的世界。在顾城的眼中,这里的人眼睛里有城市人没有的朴实,没有城里的人那样凶狠的眼光,没有极其恶毒的语言,没有满墙的大字报。这眼前的一切,更像是自己童话世界中的景象。
雾蒙蒙的小山村,在朝阳的笼罩下,升起袅袅炊烟,几声雄鸡鸣叫,太阳照在那矮土墙之上……村里的人淳朴和蔼,向初到此地的顾工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在这个小山村里安顿下来。
这是顾城第一次体会到如此纯正的乡野气息,土坯墙、茅草房、成垛的柴火堆,鸡鸣狗吠,乡野茂密。一切的事物,对于善于观察而敏感的顾城来说,是那么的目不暇接。年幼的顾城没有能力去理解大人的悲凉,只是对这个村庄,充满了无限地期待。
顾城一家在这个小山村中住下,顾工也不再使用笔写文章,而是拿起了工具每日劳作,他被分配在这个山村去养猪,每日清早便拎着冒着热气的猪食去喂猪,在这个慌乱的年代,人已经不能饱食,更何况猪。猪食倒进猪圈,一群骨瘦嶙峋的猪涌过来,开始没头没脑地抢食。
这个时候,顾城则会跟随父亲顾工,安静地在这个农场上看着这里的一切。正是因为他们全家都离开了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这个政治活动中心,所以他们获得了一种在当时所格外难得的乐趣,宁静祥和,即便喂猪、劳作这样的苦差,他们以前并未经历过,但是,在那段岁月里,能保证全家人在一起,享受着亲情,已经实属不易,所以再苦一些也无妨。
每天太阳刚刚露出脸来,顾城就和父亲穿好衣服,草草的吃上一口早饭,直接走出去,到那些诚恳忠厚的老乡家里,讨一口干粮。然后就下到地里。他们每个人提着两桶猪食,走到猪圈边上,再把食槽填满。盯着这些肥硕的家猪们三两成群,挤到食槽边,吭哧吭哧地,开始不知忧愁地进食。
顾城和顾工父子两个在每天固定的日常安排--喂猪中,渐渐获得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快乐。他们有时候看着那些不知忧愁的猪,十分渴望地吃食,猪的表情十分可爱,顾城就开始想到给猪起外号来玩!
于是,很多有特色的猪,就有属于自己的五花八门的绰号。比如说,“老祖宗”是一只年龄很大的白胖的猪,它可以称得上是猪中元老了。“老病号”则是一只比较瘦弱的母猪。还有什么“八百罗汉”,“饿死鬼”啊。这些绰号在父子两个喂猪的时候,每次都会用到。它们在艰难岁月里,给人们添了很多淳朴的快乐。
父子俩很开心地叫着这些绰号,但是,顾工心里却不是那么轻松,因为儿子顾城给这些猪起的这些绰号似乎都在童话的色彩里包含了一种不太吉祥的预感。这些名字都有一种来自地狱般地寒冷感觉,让人在苦中作乐的同时,又感到了很深切毛骨悚然。顾工担心,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内心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灵魂。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散发出如此不符合年龄的哀伤。
顾城每天面对这些可爱的生灵,充满了快乐,它们不知道人间发生的压制和痛苦,只知道每天把自己喂饱喝足,然后咧开那张大大的嘴,对着顾城和顾工父子微笑。
痛苦和寂寞对年轻人是一剂良药,它们不仅使灵魂更美好,更崇高,还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