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少的挫折,一个人的一生中,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人生的路就如小河一样弯弯曲曲。
在山东的生活非常快乐,即使是喂猪的日子。父子两个似乎也被这样的情景感染了,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辛。
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父子两个就跳进河水里,忘情的去洗个凉水澡。常常洗过澡后,父子两个人来了兴致,顾城就会找父亲顾工对诗,还把自己父亲的诗进行了改编,把父亲的《黄浦江畔》改编成《渤海滩头》,把《沼泽里的雨》对成《中枪弹的雁》。
顾工总是能回想起来儿子小时候的单纯模样,那个认真观察着小昆虫的孩子,真的是几年之间就变成了如今这个充满生命激情的大孩子。可是父亲却总是沉默,也许他知道在现在这种环境下,就算两个人都坚持写诗,坚持对诗,又有什么用呢?大概猜到了父亲的心境,顾城说道,“火焰是我们诗歌的唯一读者。”这句话是希望中含着痛楚,听了让人心痛,不忍。
火焰的跳动,好似一个个优美的舞者,应和着小顾城脑袋中的小诗,押着韵律,一跳一跳,这美妙的诗歌,渗进了火焰的最中央,那泛着金黄光芒的火焰之心。永远饱含希望,即使炽热灼烧,也依旧挺拔向上,永不低头。
那时的生活状态下,顾城比顾工更坚强一些。在顾城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让他一直渴望着去寻找追随。
人生,没有什么东西是必须应该得到的。试着将焦点放在自己已经拥有的,而不是那些想得到的;即便再怎么平淡,也要打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小小幸福。
顾城一直坚持在晚上阅读着各类能找到的书籍,白天抽空就写诗,无论是在村边的河滩上,还是秋风的落叶里,他都只要一有灵感,就会立刻把它们记录下来。但是,有时候,在纸上写的几行字,都会不经意地被父亲拿走点火,去熬煮猪食了。
顾城不敢说什么,也许他心里明白,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父亲的遭遇是让任何人都为之痛心的。顾城为了勉励自己,也为了不让父亲在这样的岁月里失去做人最重要的信念。就把这句话刻在了炉台上。
“火焰是我们诗歌的唯一读者。
这样的行动和另一位诗人,食指。是多么的相似。同样经历,但却坚持信念,不放弃希望的食指曾经写下过那首让万千人民都流下眼泪的诗《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是一首希望的歌曲,这是一首鼓舞的号角。写满了顾城心中对于诗歌的无限的向往与敬意。
钱钟书说,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无论生活多么不尽人意,顾城始终对诗歌都充满了无限的热情,诗歌宛然已经成为了顾城生命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样简单且朴素的生活过了几年之后,全国人民又迎来了一场天灾。1969到1972年,这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很多地方的农业都颗粒无收,众多的劳苦农民百姓因为天气干旱灾害,且没有粮食可吃,所以都开始去啃食树皮和草根。更让人害怕的是,据说有的地方,偏僻的村庄里还出现了“人食人”的人间惨剧。
这种灾难最真实地体现在顾工父子身边就是,他们养的猪都开始因为没有猪食而互相啃食,很多猪的尾巴都被更加凶狠的同类所咬掉了一半,身上也是常常伤痕累累,滴着鲜血。顾城和父亲面对着这些他们养了多年的猪,虽说算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却依旧不忍心直视它们遭受饥饿的样子。
于是,两个人决定把猪从猪圈里放出来,将它们带到附近的山坡上,那里至少还有一些树根或者草皮,或者其它东西,可以慰藉一下那些饥肠辘辘的胃。
每天,太阳还没升起,父子两个就会让这些猪在山坡上自由地玩,也好找些尚存的食物,希望可以填补它们的饥饿。其实,很多时候,人和动物的感情是相通的。自然在暴雨中发怒,人类依然不愿长大,那里有山有水,却没有可以拯救天堂的云。
虽然生活异常艰辛,可是却并没有打消顾城写诗的热情。顾城还没有离开北京的时候,有一天父亲从外面回来,一脸倦容,告诉家人他们即将离开北京前往山东的一个小县城。听了父亲的话,顾城沉默驻足了一会儿,仿佛无论什么决定对于他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不需要花费自己太多的情感。既然,事实已定,那么再多的眼泪或是抱怨,也无非是于事无补的宣泄。顾城走回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走到父亲面前,拿了一首诗给他看。
《寒秋》
枯叶在街上奔跑,
枯枝在风中哀嚎--
大地弄丢了它漂亮的绿衣,
期待着它温暖的雪袍。
上天给每个人一份天赋,只是它藏在某个角落,等着你的老师、你的长官、或是你自己,把它发掘出来。开发顾城的是顾城自己。
那个时候,顾城只有十多岁的年纪,但是笔下的诗歌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和说不清道不明的肃杀。这句“枯枝在风中哀嚎”仿佛是当时年代的写照,而最后那句,“期待它温暖的雪袍”不就是每个有良知的人,心中不灭的希望吗?
父亲顾工被儿子的天赋震惊到了,他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孩子竟然会写出这样的诗句。是他的心里存有太多的悲凉,还是只是无意间才写出这样的句子。顾工为此,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之中。
顾城自己说过,他第一次写诗的冲动就是因为想要表达自己和自然产生的共鸣。他想让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万物,恢复生命。“在风停止的时候,草就吐出了香气,每种草都用自己的气味和我说话。那种话不用翻译,就能一直留在你的肺腑里,沿着血液流遍全身。我听见万物轻柔地说话,每种草的气味,小虫铮铮,所有的声音都使我变得透明,一个女孩在离你一百米的地方割草,大地上没有人。春天最美的时候甚至能听到万物轻柔的对话,散发着轻轻的香气,散发着清凉的光明。你就是这对话的一部分,有一种秘密使你快乐--你是唯一听到的人”。
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树和草,自然是你的心态,是你不加修饰的语言。 展开双臂,凝神静气,将自己嵌入到这个美好的自然当中,以一个自然里的心境去审视一切,再用那独特的思维和意志,去描绘出此时此刻,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自然,所感受到的内心深处最纯真的感觉。
我想,每个有童年生活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到这种简单的喜悦和快乐。当你坐在自然的怀抱里,没有任何拘谨,大方地玩耍。每年夏天,六月份的夜晚,星光都像瀑布一样从天而降,紫色的小花开得遍地都是。野草在山坡上茂密的生长着,风过之后,掀起滔天巨浪。不时袭来的阵阵回忆,带来一丝丝温情和神清气爽。那一片片的山坡上,绿色有如一个充满风情的姑娘,她在舞动,她在欢笑,她的感情酣畅淋漓,她的色彩感染了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
自然是顾城开始写诗的引导者,启蒙者,更是陪伴了顾城一生的情人。她用她最真切的一面,给予顾城每一次心灵的真挚触动。而且,除了这一首诗歌之外,最为典型的绝望气息,还体现在1969年顾城在北京作的这两首诗。
《我的幻想》
我在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美》
我所渴望的美,
是永恒与生命,
谁知他们竟水火不容,
永恒的美,奇光异彩,
却无感无情
生命的美,千变万化,
却终为灰烬。
这两首诗都是顾城在十多岁的时候写下的,直到今天,人们都十分诧异,为什么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却能写下这么悲凉的句子呢。两首诗分别探讨了幻想的破灭和美丽的短暂无根。
当我们还处在父母的怀里,享受着父母宠溺之时,对于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还处在懵懂之中的时候。顾城,这个安静,偏于内向的孩子,竟然在笔端流露出了这样深刻的哲思。
天赋总是在一个人小小年纪之时便会显露,否则,我们又拿什么去解释这样一个诗歌天才的所思所想。
今天我们总会特别羡慕一些商业奇才,他们总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是,对于一个社会的长期发展来说,没有什么比诗歌的影响更为深远。
只字的组合,把世间万物凝聚其中,让顾城沉醉其中,他总是能以新奇的视角悟出生活的真谛。而顾城,则是用最美妙的字,组合起来去向人们展示那前所未有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