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显山,不露水,谨慎持我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常常会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只有那些愚笨的人才会自作聪明,把自己的一点机巧拿出来显摆。即便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也要适当地隐藏起来。

永远不做别人的箭靶,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尤其对于位高权贵者来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露出锋芒的同时更要小心不割伤自己。曾国藩一向谨慎,他认为“锋芒则露杀气”。其处世之慎,第一个表现就是不轻易露出锋芒。

据民国初年的掌故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是当时天下奏牍三把手。胡林翼曾对左宗棠说:“天下奏牍仅三把手,而均在洞庭一男。此三子者,名次高下,尚待千秋。自问总不出三名之下。倘其抑志拊心,储精厉学,则不肖尚未可量也。”胡林翼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前不久自己奏陈“李续宾阵亡”事,语言极沉痛诚挚,打动咸丰帝禁不住涕下。为此,胡林翼很得意,将自己与曾、左并列,称天下奏牍三把手,并说自己“尚未可量”,实则有以自己为首之意。而左宗棠则说:“当今善章奏者三人,我第一。”

事实上,从学问根底而言,曾国藩要比胡、左二人高一些。曾国藩以理学为积淀,宗法桐城派文风,不仅被誉为晚清国手,其文章还开创了湘乡派文风。可是,曾国藩从未争过第一。

深藏不露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处世方式,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掌握。若不隐藏,就有危险出现;若不掩饰,就可能被敌人消灭。一个人如果过于显露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甚至招来外力的攻击。大智慧的人不会争锋,只会藏锋。

曾国藩不仅不争锋,反而尽力地隐藏自己的能力,事事示人以拙。曾国藩有“尚拙”的人生哲学,他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时常自称“钝拙”,因而主张去伪崇拙,不尚机权。守拙用浑是曾国藩性格特质中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政治老人更讲求“拙浑”二字。他说,“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据很多史料传记描述,曾国藩是一个毫无情趣、生活乏味的人,即便不是如此,其行动也有点土、有点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平生败仗无数,最终凭借四场有决定意义的胜仗——武昌、九江、南京、安庆而大破太平军,取得全胜。

当人们评述曾国藩的军事理论和处世哲学时,殊不知这一切都建立在“傻”的基础之上,不求于讨巧,安于守拙,这是一种大智慧。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守拙而不争,不显山,不露水,就出于其谨慎持我的修身之道。尤其是在湘军击溃太平军、名震朝野之时,曾国藩更是战战兢兢,避免因才华过露招人嫉妒、招引灾祸。他常用“厚藏匿锐,身体则如鼎之镇”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来教育家人及僚属。他在奏请裁撤湘军的同时,还奏请其弟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这是因为此时曾国荃攻陷天京,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曾国藩见此就奏上此折以保全其弟。一言一行,都表现出曾国藩的谨慎。

当时满族贵族官员官文任湖广总督,与湘军发生矛盾。曾国荃被任命为湖北巡抚,官文则用计把他调离武昌,并保奏使其成为一个无权的“帮办军务”,这让曾国荃大为恼火,就写奏折参劾官文。

曾国藩闻此事后,惊骇不已。他知道,官文此举自然与清廷对汉人的不放心有关。如果湘军不肯退让,始终锋芒毕露,必招致很多的麻烦。于是,曾国藩连忙拟密折保官文,并请清廷不要深究官文之罪。曾国藩此举不仅挽回了满族权贵对湘军的忿恨,也减少了清廷对汉人官员的不放心。

与太平天国的战争进行到后期,曾国藩变得十分注意自我克制,特别注意调整自己与清廷之间的关系。他时常提醒自己“富贵常蹈危”这一历史教训,推美让功,不显山,不露水,以保全自己的身家。 kM1SKilppLCcF08JT6AQZj9ge7P/RTLaICOQP1uI4wvxKOq29wr+DP0S04z1mP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